有些学子只认准了985和211院校去考,再不济也要考个双一流,坚决不考双非本科。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想法呢?其实并不是一定冲着学校的名气,而是因为学校名气大,就更不容易去做一些徇私舞弊的事。
总不能让一个985学校为了某位少爷或小姐而特意降低那一年的录取门槛吧,这样的事在规模越大的学校越不容易出现,在小地方就不好说了。今年有的考生在这方面狠狠地吃了一堑,哪怕成绩再高也无济于事。
“这所学校一直如此操作”,女孩没走关系考研被刷,当地人心知肚明
学校的名气确实影响着其行事风格是否大气。据说有些985院校在面试时,让来复试的学子抽签,将名字及本科院校信息全部抹去,仅依据学生复试当天的表现进行打分,导师甚至都不知道学生是谁,自然也就不存在故意给低分或高分的情况。
不过这也跟专业有关,即便在985院校,如果学的是艺术学专业,那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有个女生今年就因为没有提前疏通关系,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而被淘汰,实在遗憾。这位女生考的是艺术专业,总分高达391分。
常有人认为艺考生考不了高分,可她的公共课成绩比许多普通考生还高,两门专业课分别是140分和135分。这样的学生学校理应争相录取,然而女生却疏忽了自己报考的这所学校的情况。
其实当地人对此早已心中有数,评论区有人说这所学校一直如此,必须要有人脉、找老师且花钱。该同学两手空空地去参加复试,不出所料复试分数很低,而且由于没有提前找老师,在那里没有熟人,所以就被淘汰了。好在她心态比较豁达,复试被刷就去上班,这确实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复试成绩发挥不好和不找老师是否有一定联系?这很难说
学艺术专业的同学在评论区积极地讨论起这件事,不少人认同一个观点:只要学的是艺术,就得找老师。至于找老师具体怎么操作,只有内行人最清楚。有人评价三个字:太黑了。
毕竟这是一志愿考生,分数还这么高,却能被刷,这所学校太不珍惜优秀生源了,可见在利益面前,学校最先关心什么,确实让考生心寒。所以在考研之初就要做好决策,对于一些网上查不到的东西,最好当面问问以前考过的学生或当地人。
本地人比较了解其中内情,他们的说法可能不好听,但起码是为你好,也是比较真实的评价。大家可以接受一所学校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学校的考试必须公平,否则就是对自己努力的浪费,也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其实在考研中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在复试结束后无论如何都要联系一下复试导师。这个环节并非注重结果,即便老师不回复也没关系,考生们不要气馁。但这个环节对考生是有益的,因为联系导师时,需要选择联系哪一位导师,这时就要把学校官网翻一遍,找出心仪的老师。
查看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和学术经历。了解这些后,对这所学校会更有把握。不过若想大幅提高考研成功率,最好在准备考研时,就将每一所学校精准定位到想要跟随的那位导师,并在网上了解一下其风评如何。
学校可能很好,但导师却不一定,导师的人品和学校并非绑定在一起。如今世事难料,还是祝愿大家都能遇见不辜负学生的好学校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