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旅游网。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我是上海人,五一去了广西钦州后发现:钦州人跟其地方人不太一样

我是上海人,五一去了广西钦州后发现:钦州人跟其地方人不太一样

帮我旅游网 2025-07-21
导读坐在浦东机场候机时,我还在想:钦州,这个地图上靠近北部湾的小城,能有什么特别?作为跑遍50多个城市的旅游博主,我早已对"网红打卡"免疫,却万万没想到,这个被朋友安利的"小众目的地",会让我在五一假期结束后,心里满满都是舍不得。一、初遇钦州:当"距离感"撞上"热辣辣"飞机落地南宁,再转乘高铁到钦州东站时,已是傍晚六点。拖着行李箱走出站口,扑面而来的海风带着咸腥气,跟上海外滩的风截然不同。正当我对着导航犯嘀咕时,一辆出租车稳稳停在面前:"妹儿,要去哪儿?我给你打表,放心坐!"司机大叔摇下车窗,黝黑的

坐在浦东机场候机时,我还在想:钦州,这个地图上靠近北部湾的小城,能有什么特别?作为跑遍50多个城市的旅游博主,我早已对"网红打卡"免疫,却万万没想到,这个被朋友安利的"小众目的地",会让我在五一假期结束后,心里满满都是舍不得。

一、初遇钦州:当"距离感"撞上"热辣辣"

飞机落地南宁,再转乘高铁到钦州东站时,已是傍晚六点。拖着行李箱走出站口,扑面而来的海风带着咸腥气,跟上海外滩的风截然不同。正当我对着导航犯嘀咕时,一辆出租车稳稳停在面前:"妹儿,要去哪儿?我给你打表,放心坐!"司机大叔摇下车窗,黝黑的脸上笑出满脸褶子,口音带着点软糯的粤语腔调。

这跟上海虹桥站外排队的出租车太不一样了。在上海,司机大多沉默寡言,上车后除非你主动搭话,否则一路寂静。但这位钦州大叔却像打开了话匣子:"来玩啊?钦州好耍呢!明天早上去二马路吃猪脚粉,那汤头熬得比我老婆煲的鸡汤还香!"说着还从副驾递来一瓶矿泉水:"刚买的,没开封,你拿着喝。"

民宿老板是个扎着麻花辫的本地姑娘,见面第一句话就让我愣神:"阿姐,我看你朋友圈发了穿汉服的照片,房间里给你备了个竹编包,搭配起来肯定好看!"推开房门,果然看见床头摆着个蓝白相间的壮锦纹样小包,旁边还放着张手写便签:"明早带您去赶海,记得穿拖鞋哦~"这种被陌生人记挂的感觉,像突然喝了口温热的糖水,从嗓子眼甜到心窝里。

二、街头巷尾:被"烟火气"包裹的温柔

在钦州的第一天,我起了个大早去逛二马路菜市。晨光里的菜市热闹得像幅活的水墨画:卖海鲜的阿婆蹲在竹筐前,用带壳的大蚝敲着塑料盆叫卖;卖酸嘢的大姐看见我盯着青芒发呆,立刻递来一根牙签插着的试吃:"妹儿,酸甜口的,试试嘛!"最让我惊讶的是,当我蹲在卖木瓜的摊位前挑果子时,旁边卖青菜的阿姨突然伸手帮我拨开叶子:"挑这种带点黄纹的,熟得透,回去削皮直接啃都甜。"

这种陌生人之间的热络,在上海几乎不可能发生。在陆家嘴的写字楼里,同事之间说句"帮我递张纸巾"都带着分寸感,更别说菜市场里摊主会主动教你挑水果。中午在街角的小馆吃螺狮粉,老板看我对着红通通的汤面露难色,默默端来一碗温水:"第一次吃吧?先少放辣椒油,不够再叫我。"等我吃完结账时,他又塞给我两颗薄荷糖:"含着走,嘴里不味儿。"

三、赶海记:当"精致利己"遇见"敞亮人心"

跟着民宿老板去茅尾海赶海那天,我彻底被钦州人"圈粉"了。退潮后的滩涂上,三三两两的本地人提着小桶挖蛤蜊,看见我们拿着塑料铲子手足无措,一位戴斗笠的阿姨直接走过来:"妹儿,这样挖不对!"她蹲在泥地里,用自制的铁耙子示范:"要顺着纹路刨,蛤蜊都藏在这种小窝里。"

更让我意外的是,当我们挖到半桶贝壳时,旁边的大叔突然拎来个塑料袋:"你们桶小,装我的袋子里吧,一会儿帮你们拎出去洗干净。"在上海,别说陌生人分享工具了,就连地铁上借个充电宝都要先扫码付费。可在这片滩涂上,人们互相递水、分享挖到的"战利品",连空气里都飘着股热乎劲儿。

傍晚在海边看日落时,遇见一群放学回家的中学生。他们骑着自行车从堤坝上冲下来,其中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突然停在我身边:"姐姐,这个贝壳送给你!"她摊开手,掌心躺着枚带花纹的海螺,"这是我昨天在沙滩捡的,好看吧?"不等我反应,她把海螺往我手里一塞,又笑着追上同伴,留下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四、夜探老街:藏在骑楼里的"慢哲学"

钦州的夜晚,藏在中山路的骑楼街里。灯光勾勒出百年骑楼的雕花屋檐,路边的糖水铺飘来马蹄爽的清甜。我在一家卖酸嘢的小摊前驻足,摊主是位戴眼镜的阿叔,看我盯着玻璃罐里的胡萝卜片犹豫,他笑着说:"小姑娘,酸嘢要配辣椒盐才够味,叔给你少放半勺,试试合不合口味?"

坐在骑楼下吃酸嘢时,茶铺的老板突然端来两杯茶:"本地的茉莉花茶,解解腻。"他告诉我们,这条街的商户大多是几代人守着的老铺子,"不像大城市里今天开明天关,我们这儿卖糖水的阿婆,从姑娘时就在这儿摆摊,现在孙子都能帮着看店了。"

这种对生活的"慢态度",跟上海的"效率至上"形成鲜明对比。在陆家嘴,人们走路带风,连喝咖啡都要算着时间;但在钦州的骑楼街,阿叔调酸嘢的动作慢悠悠,老板泡茶时会细细告诉你茶叶的来历,就连路过的小狗,都晃着尾巴在青石板路上踱方步。

五、离别时刻:原来"不一样"的背后是...

离开钦州那天早上,民宿姑娘塞给我一袋芒果干:"我妈自己晒的,路上吃。"出租车司机还是那位热情的大叔,他特意绕了段路,指着车窗外说:"看,那是白石湖,晚上灯光一亮,比你们上海的外滩还漂亮!"

坐在高铁上翻看手机相册,满屏都是笑脸:卖酸嘢的阿叔、赶海时教我们挖蛤蜊的阿姨、送我海螺的小姑娘...突然意识到,钦州人"不一样"的秘密,或许就在于他们对生活的"热乎劲儿"——那是一种不设防的真诚,是对陌生人天然的善意,更是一种在快时代里慢慢生活的勇气。

作为上海人,我早已习惯了用"边界感"保护自己,却在钦州读懂了:原来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从来不需要计算性价比。当我们忙着在城市里"闯关升级"时,总有人在海边的小城里,用一碗猪脚粉的热气、一句"得闲再来"的招呼,告诉你生活最本真的模样。

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不是去看多少风景,而是在某个陌生的地方,突然遇见了久违的、人心的光。

Copyright © 2019- bang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