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笋咸菜猪肉煲
味如人生尽禅意
苦笋又名甘笋、凉笋,野生于崇山峻岭之中,其质地脆嫩、色白,清香微苦,回甘爽口,有清热解毒、健胃消食等功效, 是医食俱佳的食材。
因其独特的品性和口感,受历代文人所推崇。唐朝书法家怀素喜吃苦笋,专门写《苦笋帖》称“苦笋及茗异常佳”,让友人赶紧送来。宋代黄庭坚的《苦笋赋》中有“余酷嗜苦笋”“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等句,苏东坡则称赞苦笋“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岩蜜十发甜”,还有诗云:“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 苦后回甘,可谓味如人生。
揭西的大洋山盛产苦笋,居住大洋山的客家人善于制作咸菜。每年春天,当细细长长的苦笋破土而出,山民们便漫山寻觅采摘苦笋。
之后,先将苦笋剥壳,再放入大锅中清水煮开,断生及清除部分苦涩味,经过处理后的苦笋在密封条件下可存放一年之久。煮过的苦笋就可烹饪食用了,如果嫌苦味太重,亦可将苦笋放入清水中漂洗一段时间再用。
苦笋有很多种做法:炒、烧、凉拌均可,风味独特,苦中回甜。大洋的苦笋咸菜猪肉煲可谓“合味”的经典之作,苦笋的苦甘、咸菜的咸酸、五花肉的肥美,加入山泉水,大火烧开,再用文火慢慢煲上两三个小时,成就一锅各具滋味、又众味调和的春日山野珍馐。
(来源:揭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