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认定一个人犯有教唆罪?

2025-01-01 来源:伴沃教育
第1种观点: 教唆他人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教唆犯的对象是特定的、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客观条件。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3、主观条件。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刑事犯罪的四大构成要件是什么: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2、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3、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4、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2种观点: 教唆犯罪的判刑,需要视情况而定: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因此,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起次要作用的是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成立教唆犯的条件有哪些1、教唆犯的客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2、教唆犯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3、构成教唆犯的主体一般是已满十六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第3种观点: 一、教唆犯如何定罪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根据以下情况认定:(一)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笼统定教唆罪;(二)对于间接教唆的也应按教唆犯处罚;(三)当刑法分则条文将教唆他人实施特定犯罪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犯罪时。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的特征是什么1、必须具有引起他人产生犯罪意图的教唆行为。也就是用劝说、怂恿、利诱、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无犯罪意图,或虽有犯罪意图但不坚定的人,使他人接受自己犯罪意图,坚定犯罪的决心,以达到犯罪的目的。如果是对已经决定犯罪的人再用言辞鼓励,促其顺利实施犯罪,该种行为属于帮助犯罪,不属于教唆犯。必须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教唆犯。即明知自己的教唆行为会引起他人产生犯罪的意图,进而实施犯罪,并且希望或者放任他人去犯罪。如果由于言词不慎,无意间说的一些话,引起了他人的犯罪意图,导致了犯罪的发生,不能认为是教唆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