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你们好!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异彩纷呈。作为课改工作组的一员,我注重以新课标为指引,积极努力的学习,希望能摸索出一条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前准备上就是进行小组和行为上建设。在课堂设计上大概以包括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明晰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动力,但兴趣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和趣味性的情境。为此,在新课开始时,我根据一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创设童话故事情境,既让学生感到数字并不陌生,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为学生在学习10和9大小比较作了必要的铺垫。创设情境、明晰问题,直接制约着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对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就是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中提出的问题,利用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有关数学的知识。比如在10的认识上我是让学生准备一些物品自己来给大家数,让学生通过具体的物体个数或事物,体会到数是数出来的。注重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读数、数数、写数。
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或人机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交流,达到思维、智慧和成果共享的目的。在教学10的组成时,我采用了同桌合作、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学生在学习2到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同时这也是对初入学的小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一次培养。在汇报完答案之后,让学生来说一说有什么补充和质疑的。提供给学生交流讨论的空间。
三、应用知识,拓展思维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题目。编写一道与数字宝宝10有关的应用题。可以是加法也可以是减法,只要有数字10就行。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检测评价,增强自信
学习评价要根据学习目标,巧妙地设计一些检测题,组织学生进行检测。一方面是知识检测。我设计了一个对数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检查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对学习的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进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确立其主体地位,增强自信心,可以收到不可估量的教学效果。因此我让学生自己总结,相互评价。
以上是我在《10的认识》这堂课的设计理念,我知道还存在很多的不足。
请各位领导、老师们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