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是工程质量预控的基础:
1、熟读图纸,对图纸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及时与设计等有关部门商量解决。
2、及时进行图纸会审,并做好图纸会审记录。
3、按照图纸要求及时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运用网络图统筹安排施工。
4、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技术交底前先熟悉新施工规范,掌握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安全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标准。
5、施工现场配备齐全有效的计量器具。一、抓好原材料采购和检验是实施工程质量预控的先决条件。我们通过认真计算工程量,备料做到数量准确,材料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采购实行先定样后采购,按样检查,认证验收。对水泥等特别主要的'材料,除检验出厂合格证外,按有关规定事先抽样检验,认定合格后才用于工程中。
二、技术交底、及时检查监督是工程质量预控的精髓。
我们深深体会到,能否根治通病,及时、正确的技术交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对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使班组长与工人懂得该分项工程的施工工序及施工技术。通过质量技术交底,工人基本能按正确的施工工艺进行操作,至使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对于关键部位、细部工艺实行样板交底。此外,对工序先后、工种搭接、产品保护均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统一计划、统筹安排,及时作出调整,并向操作人员详细交底,操作人员真正明确了他要做的工艺要求,操作标准和验收标准。
除及时、准确进行技术交底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对施工全过程,全项目实行有效的控制和检查,对工艺操作、计量器使用、配料投料进行正确的指导和随时纠正。每一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派施工员、质检员在现场监督,如发现工人不正确的操作方法,而造成质量问题,及时返工,直至经验收符合要求为止。为了进一步搞好工程质量,每一分项工程完成一部分或完成后,对建筑成品或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的立即用红笔标上记号,然后通知班组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要求。施工期间,我们遇到难题,都通过现场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共同商量解决,避免工种与工种之间,工序之间相互影响、牵制,防止不合格的工程留给下一道工序,使工程实实在在做到一次操作达标。我们认为这是消除工程质量通病的关键,也就是工程质量预控的精髓。
三、工程技术资料整理
工程验收要达到一次认定合格,其必备的条件是工程要具有数量和内容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数量和内容完整的工程技术文件、资料必须在收集齐全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整理装订。而文件、资料要做到齐全,
则要遵循文件、资料的自然形成规律,避免资料欠缺、凌乱、矛盾。为此,我们现场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按工程进度及时整理并归档。
通过采取以上的施工技术措施和工程质量管理措施,使得该工程能顺利完成。工程质量达到了预期的合格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