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年高一家长寒假写给班主任的一封信范文

来源:伴沃教育

  尊敬的家长:

  你们好!

  新的一学年又开始了,从此您的孩子将进入一段崭新的初中生活。此时,你的心情或许既兴奋又担心,但可以肯定的是,你一定会给予自己的孩子最深切的期望与最美好的祝愿。然而随着孩子进入初中,家长这个位置却不是越来越轻松,而是越来越难当了,因为此时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巨变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业任务相对较重的时期。大量家庭教育问题的存在将是不可回避的,而且很显然已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发展。有人可能要讲,不是我们不想做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做,其实要做好也不难。比如:

  1)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孩子提不起兴趣,懒散厌学等现象。这里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一般可以运用“赏识”的方法来加以调整。在家庭教育中要对孩子多赏识,即多鼓励和表扬,并且要发自内心地“看得起”孩子。如孩子在学习上有了一点进步,或者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应该给以表扬。同时,在孩子失败时也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并减少责难、埋怨。作为成人一定有体会,如果别人责怪我们,说我们无能,我们反而可能会把工作做得更糟,而要是一受嘉奖,我们的工作热情就会提高很多,于是成绩也就出来了。其实对于孩子也是一样的。

  2)随着孩子的长大,另一种比较常见的问题是亲子间的沟通、理解越来越困难。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首先在心态上要做到尊重孩子,即应该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人,不要当成是受你摆布的附属物,如动不动就说:“到底听你的还是听我的。”其次是要能投入一定的时间,如可以在每天吃饭的时候注意多与孩子交谈,或采取每星期固定时间召开一次家庭聚会的方式加强交流。第三在沟通方式及内容上。你可以用聊天谈话的方式,也可以用书信表达的方式。在内容上应该不限于学习,而可以多涉及些社会新闻,工作经历等。

  3)如何对孩子的一些还不成熟的行为加以规范引导,这应该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

  1、对已经出现的行为要有个正确判断。即明确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蛮横,好攻击是正确的,这样可以使孩子不吃亏。而有些家长则认为孩子要懂得协作、团结、宽容,这样才有利于发展。那么这时家长的立场判断就将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引导了。

  2、规范引导的方法要科学。你可以采取对话说服、榜样对照、奖励惩罚等方式来引导你的孩子。

  3、内心要坚定,不要半途放弃。因为当孩子出现错误后是不太愿意改变的,这时孩子容易赌气闹情绪,所以家长要改变孩子的行为就不可以心软放弃。另外,行为的改变本身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期,家长也不能看到问题有反复就失去了耐心,退缩放弃。

  那么孩子上初一,家长该做些啥?

  1、家长要及时了解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校的要求。

  每年初一新生进校之后,我们都会听到许多家长反映孩子的作业比小学时明显减少,晚上无事可做,家长查问时,孩子总是振振有词地说:做完了!而老师检查作业却发现学生的书面作业质量很差,口头作业则根本没有完成。因此,我们感到,当孩子升入初中以后,作为家长很有必要到学校走访一次,了解中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了解作业的规范化要求、各学科的学习特点、每学期几次重要考试的安排等等,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指导起来有目标,检查起来有标准,使少数不自觉的孩子难以“蒙混过关”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要求他们提高时间利用率?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制定一份作息时间表,安排好一天的学习、娱乐和休息,在规定的学习时间里,要求孩子一定要集中精力,提高效率。这里最重要的是家长要经常检查督促,千万不可满足于给孩子提供优越的学习条件。现在住房条件普遍有了改善,不少家长为了不干扰孩子的学习,都给孩子单独发排了卧室,书桌、台灯、台风扇、收录机。应有尽有,可由于缺少深入的检查督促,结果孩子在房间里到底干什么,家长却心中无数。有的孩子就利用了家长的疏忽,躲在房间里看小说,杂志,荒废了学业。

  3、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不但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能使他们终身受益。

  (1)、预习的习惯。

  在完成当天的作业以后,一定要安排时间认真预习第二天学习的内容。预习的基本要求是:通读课文,了解内容层次结构、主要论点、基本概念和原理,找出难点并做好记录,使第二天的听课有所侧重

  (2)、做作业的习惯。

  很多学生都是一坐下来拿出作业就做,做错了再订正。结果不但费时多,错误率高,而且达不到训练目的。正确的做法是,做作业之前,先认真想一想白天老师授课的内容,讲了哪些概念和例题,有什么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将所学的知识理出一个头绪,然后再开始做作业。因此,除了要求做到态度认真、独立完成、步骤完整、书写整洁、符合规范、反复检查、认真订正以外,还要摆好复习与做作业的先后顺序。

  (3)、朗读的习惯。

  不少学生由于从小缺少训练,没有养成朗读的习惯,不但在人前不敢大声朗读,就是独自一人读课文也是嗫嗫嚅嚅,读不成句;而这些学生,大多数文科成绩都不够理想,特别是英语,更是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因此,对于初一学生,一定要抓住其少年过渡期即将到来的最后机会(进入少年过渡期后,由于心理的闭锁性,他们将变得更加害羞,朗读就会更加困难)强化这方面的训练,家长应当要求孩子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如清晨朗出读课文,对语文的重点课文或重点段落和英语课文,一定要读出声,读得琅琅上口;而且要坚持不懈,养成习惯。

  4、一丝不苟的习惯

  举个例子,某老师曾在初一年级一个班做过一次测验,让每一个同学抄写十个生字,每个字写五遍。第一次交上来,48个同学只有五个同学全部正确。该老师要有错的同学按要求再写五遍,结查仍有23个同学在抄写时出现错误。讲评之后,该老师再让这23个同学再写五遍,满以为这次可以全对了,没想到,还有五个同学抄出错字。有一个家长,看到孩子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觉得十分奇怪,她对该老师说:“我的孩子考前都在家里复习功课,我还亲自检查他背书的情况,该背的内容他差不多都会背,只是有的地方背不太准确,怎么考起来这么差呢?”我们分析了这个学生的卷子,结果问题就出在“不太准确”上,东扣一点,西扣一点,分数当然就低了。现在的孩子都不笨,为什么学习成绩差距会这会大呢?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抓,家长也要配合着抓。作为家长,应当经常检查孩子的作业(主要不是检查作业正确与否,而是检查孩子的作业是不是认真,是不是整洁。这一点,就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也是可以做到的);有条件的家长,在检查孩子背书的时候,必须要求孩子做到精确,一字不差;对孩子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定要求他们认真加以订正,而且要他们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为了培养孩子一丝不苟的习惯,最关键的是要常抓不懈,切不可一暴十寒,否则就会前功尽弃。

  以上是一些在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及简要对策,当然还会有其他的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面对。我们深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在教育过程中能得到您的响应与配合,来共同营造孩子美好的未来。如果您有对于孩子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想法欢迎来学校探讨、交流。我们愿给予最大、最真诚的支持。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重点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更好的学习,我有几点想法和各位家长交流一下,向各位家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纪律方面

  1、孩子的礼仪教育。在家尊重长辈与父母(来去要打招呼);看见老师、同学养成招呼的习惯。让我们的孩子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学校和老师同学。

  2、孩子的合群教育。有的孩子喜欢搅扰、进攻同学。这也是教师关注的。希望大家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多多规范自己的孩子。毕竟,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日久,他们会成为人群中不受欢迎的孤独者。我会竭尽全力,尽量不让那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教育。课间游戏做到文明安全,活动做操排好队,听从指挥。对家长接送孩子的要求:如您有事不能及时接送孩子,请家长一定要给老师打电话。我们上午和下午第三节课,有时不是班主任的课,下课后由任课教师带到学校门口,所以你最好和孩子约定一个固定的地点,每天放学后在那接他(她)。

  4、孩子的集体活动。学校开展集体活动要准时守纪,要支持孩子去参与,做好接送工作。

  二、卫生方面

  每位学生都带好纸巾、水壶,不带饮料零食进校园;随天气的变化,要记得带好雨伞、雨衣,自己采取一定的方法去记住。在学校学习期间,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和零食带到学校,也尽量让孩子不带零花钱,懂得节约。另外,要记得给孩子剪指甲、勤洗澡。

  三、生活方面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是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少孩子早晨起不来床,甚至来不及吃早饭,饿着肚子去上学,结果到了第三节课,精力不充沛,以致头晕、肚子疼。

  二是书包里的书本文具要让孩子自己收拾。第二天上什么课,头天晚上要把书装好,铅笔削好,本子放好。这一点非常重要。若家长代劳,孩子第二天到校后很可能会不知学习用品放在何处,会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

  2、周末时间放手让孩子做家务,会帮忙做家务的孩子会学习。

  孩子自己的事情当然让他自己做,除此之外给小孩与年龄相符的工作,不但家长轻松,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帮忙中小孩可以培养出好奇心与自发性,不让小孩帮忙,就是剥夺他们重要的学习机会,提醒家长要注意宽容与忍耐,就算小孩做不好,也不要当面抱怨,做家长的`待会儿再偷偷重做一次即可,如果小孩弄得一团糟,也不要生气,为了教育,一定要让他做家务。当他做完了家长要向他道谢“谢谢你帮忙!”告诉他,要认真做,不要随随便便,养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态度。

  另外,帮忙做家务有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各种能力。在让小孩帮忙时,应该教他,例如:不要将油腻的碗盘叠在一起,擦拭餐具时不要将比手大的餐具拿在空中,以免滑落打破。应该放在台上,边擦拭边移动。这不单单是教他知识、技术而已,也是教他做事的顺序,培养判断力,洞察力。一旦决定家长孩子一起做菜,就必须先订计划,列出需要的材料,然后上街购买,准备用具,调味料,可以请小孩说说看,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调理。经常帮忙做家务的小孩,很自然就记得诀窍,读书,做题,写作文等都得有计划,有顺序,所以帮忙做家务的孩子多半是成绩优秀有自主性的孩子。

  3、必须限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机的时间。

  长时间看电视的小孩,会流利地和人交谈,具有协调性。但问题也很多,很多调查都指出,看太多电视会带来负面影响。有报告指出,看电视的时间越短,提出问题的积极性越佳。因为小学生听看的节目,以娱乐性质的节目居多,不需要像读书般认真思考发挥想象。只是一直坐在那儿,看着不断变化的画面,感到有趣而已。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被动的性格,持续盯着电视看的小孩,的确缺乏集中力,会变成不安定的小孩,这类孩子缺乏感动心的倾向,不大会思考问题,所以成绩不好。原则上不要边看电视边用餐、聊天,每天限制时间,而且规定完成功课才能玩,节目内容也必须注意,家长与孩子之间应该针对节目内容充分交换意见。

  四、学习方面: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带来益处,现在我们就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老师会严格督促他们,在家里,需要家长的督促。他们一放学回到家,就要让他们把当天的作业先完成。做作业的时候,坐姿要端正,不要让他趴在桌子上或是脚翘着、跪着,否则在学校学的好习惯就全忘了,这样我们老师在学校做的都是无用功了。

  2、做作业要一心一意,不能让他们边看电视边写作业,或者写一会儿玩一会儿,这样容易使他们分散注意力,不能专心致志完成一件事,将来功课多了就无法按时完成,这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写完作业,要让他们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主要是铅笔要削好(要求每个小朋友铅笔盒里有5支削好HB的铅笔),橡皮擦准备好,课本与本子要带好,看一下课程表是否有体育课,注意第二天的穿着。平时家长要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多给他买一些课外书,多让他知道一些科普知识,法制知识,安全知识。

  3、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年级的孩子,一般注意力时间较短,稳定性也差。所以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要尽量避免在一旁大声讲话或看电视,最好是坐在孩子身边和他一起看书,既可以起到督促作用,又营造了一种学习的氛围。久而久之,对孩子注意力的养成便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里为孩子布置一个学习的小天地。书桌、椅子的高度要适中,为孩子创造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和优美的学习环境。

  五、语文方面:

  1、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虽不能一时显现出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说,作为家长的您最好每天抽时间陪孩子读书,不只是督促孩子读,而是自己做爱读书的榜样。还要提供健康有趣的阅读材料。如儿童读物、订儿童的报纸等。另外,与孩子一起讨论、发表看法。儿歌背诵方面,坚持每天1—2首,熟读也行。让孩子自己拼读。

  2、督促孩子预习新课,复习检查学过的内容。家长可以给孩子听写学过的音节,并注意格式和书写;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购买相关的测试题让孩子做。

  3、语文中有些内容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比如走出校门、家门到外面观察世界,一是找找新奇有趣的东西,二是帮助孩子认识很多的字。这个活动一定要实践,这对于您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东西值得学生去发现、去了解。

  六、家庭作业方面:

  1、每天用记事本记作业,每天提醒孩子对照记事本依次完成作业,家长在完成的作业上签名,长此以往,培养孩子做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2、在家做作业要注意:是否认真?字迹端正吗?格式正确吗?注意力集中吗?有没有经常“左手拿点心右手拿铅笔”的情况?不需要教他解题,学生对理解题意有困难的话,家长可以帮助他多读几遍,直至读懂题目要求。尽量不陪坐,养成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规定的作业。一年级的孩子,回家做作业的时候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是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

  最后,送给家长朋友们两句话,与大家一起共勉:

  ①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②细节决定教育的成败。教育孩子要从细节做起,谁关注孩子细节越多,孩子进步越大。

  写信人:

  日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