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来源:伴沃教育

  案例描述:

  案例一:紫豪带来一辆遥控汽车,并告诉我说:“刘教师,这辆遥控汽车是我带来和小朋友一齐分享的”。自由活动时,紫豪很兴奋地拿出自我的遥控汽车,但他只愿意让小朋友看,不准小朋友摸他的车,更别提玩了。我说:“紫豪今日真乖,把这么好的玩具带来和小朋友分享,你让别的小朋友玩一下好吗?”紫豪不一样意。过了一会,东树带来一辆遥控飞机。飞机很大,吸引了紫豪的注意。紫豪主动和东树套近乎,想和他交换玩。东树同意了。紫豪很细心地把玩具递给东树,并和他商量好彼此的玩具不给别的小朋友玩。

  案例二:可儿手上拿着两个苹果,金教师逗她说:“可儿,把苹果分给我一个好吗?”她很爽快地给了金教师,然后一向注意金教师接下来怎样做。过一会儿,她见金教师仍没把苹果还给她,就说:“给我!”金教师说:“你刚才不是已经答应送给我了吗?为什么此刻又不给我吃了?”可儿始终是两个字的回答:“给我!”可儿的奶奶告诉教师,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每次都是以哭闹来解决问题。

  案例分析与反思:

  经过对小班幼儿分享行为的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幼儿已经萌发了分享的意识,但其认知和行为严重脱节,幼儿在行为中还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分享。如何把小班幼儿尚处朦胧状态的分享认识转变成内化的自觉行为,以下是我的归纳和今后的做法:

  1、发挥不一样区角的功能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

  语言角:投放一些关于分享的故事,供幼儿欣赏、讲述。

  分享角:能够设置一个分享角让幼儿在家中带一些自我喜欢的玩具和其他幼儿交换玩。

  表演角:在表演角里让幼儿表演一些关于分享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等。

  2、为孩子供给分享的机会(分享日)

  能够再一星期中定个半天为玩具分享日。

  3、榜样示范

  教师和同伴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激发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4、言语指导

  教师能够帮忙幼儿一齐协商分享中出现的问题,渐渐地让幼儿学会自我协商学会分享。

  5、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幼儿早期的分享行为,主要来自于家长、教师等人的提示和鼓励。在一段时期内,孩子尚不能把它变为自我的自发行为。所以我们必须要经常的提示孩子,让他能时刻想到自我应当怎样做。如:玩沙时,小桶和铲子等工具总是不够用,有的幼儿就会喜欢独占,于是我们教师就应当提醒他“想一想别人是不是也需要它?如果你和别人分享,别人会十分高兴的。”另一方面我们成人也要言行一致。很多人都鼓励孩子与别人分享,如,好吃的东西分给大家一齐吃,可当孩子真的给你时,你又笑着说“多谢你,我们不爱吃,你自我吃吧!”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把这样的分享当作一种令大家高兴的游戏来玩,反而无法应对真正的分享,所以孩子与你分享时,我们必须要理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