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伴沃教育
浅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50086哈尔滨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王 明 【摘要】本文针首先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四个方面,然后提出四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保证中学生心理健康。文章指 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功能,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的学习积累。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正值花季,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中学阶段是 自然优美的风景和人文景观中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自 中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 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同时,学校一定要注重创设育 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面临着生理、心理的变 化,很容易产生心理矛盾,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 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然而,正由于中学生处于生理 和心理发育成长的特殊年龄阶段,可 性强,最容易受外界的影 响,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学习带来的压力 中学生的学习竞争十分激烈,学校课业任务繁重,父母期望 值过高,使得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每天都处于焦虑之中。一旦考 试不理想,便担心父母、老师的责备,从而灰心失落,产生挫折和 失落感,久而久之,便容易导致厌学、逃学等行为。 二、自信心不足 父母、老师的责备、生活中遇见的困难和挫折、考试的失败, 都使得中学生容易灰心丧气、情绪低落、失去信心。 三、沉溺于网络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网络。我们每 天都从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然而,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不成熟时期,极易受各种虚幻、不健 康的东西的引诱,一旦陷进去往往无法自拔,一旦和现实的问题 产生冲突,便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四、早恋问题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发育和情感的朦胧时期,极易对异性 产生好奇和向往的心理,容易把学生之间的同学之情当成爱情, 从而走进早恋的误区;由于年龄小,不能很好的处理感情问题, 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并加剧心理冲突,从而做出各种冲动的事情。 具体方法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挥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父 母也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愉快的家庭。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家庭的作用尤为重要。家庭 教育是我们接触最紧密的教育,它时时刻刻伴随着我们的学习 和生活。大部分青少年的心理障碍都与其父母有直接或间接的 关系。取得家长的合作,帮助家长发挥他的教育功能,对于改善 和预防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极为重要。家庭要与学校紧密配合,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并加以及时的指导和疏导。学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专 家咨询及进行家访、家长会等活动,对家长进行教育,可引导家 长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压力,以平常心看待孩子的考试成绩。 家长也可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性教育,可对孩子的日常人际交往 技巧和意志力等方面加以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导 孩子,加强交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以助于他们更好的学习 和生活,从而避免“早恋”、“叛逆”等现象的发生。 (2)强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 家,优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良女『的心理影响,他们可从校园的 人环境,促进中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 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支配,良好的行为 习惯又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故,我们不仅要加强理论心 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行动中促使学生自 我认识、自我教育,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健康心 理素质。学校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可通过开展心理咨询 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遇见的心理问题。学生通过倾诉可 以释放心理压力,解决遇见的心理困惑和矛盾。 教师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尊重学生,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要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完善学生 的情绪状态和人格,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学习中,老师 更要注重对学生的主观评价,防止造成学生的自卑心理,从而影 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提高教 师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让老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 识,真正懂得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 精力、积极向上的心态,而不仅仅是成绩优秀。让老师从思想上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理解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 作用。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应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要积极开发 利用这种差异性,尊重每一个学生。老师要为人师表,以满腔的 热情感动学生,以良好的师德修养和渊博的知识树立起在学生 心日中的威信,做到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学生的朋友! (3)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是一个大的环境,充斥着 各种不良的信息和现象,极易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比 如,社会暴力,宗教信仰等等,我们的政府一定要大力倡导积极、 文明、向上的社会文化,营造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青年学生在 这个氛围中去感悟、去理解、去思考,从而让中学生能够耳濡目 染,熏陶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和气质,完善自己。 (4)自身学习的积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中学生自身也 应通过读书来自学积累心理学的知识与经验,逐步培养中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从而自己解决在学习心理、 青春期、人际关系、学习方法、考试焦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总之,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引起高度重 视。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的共同努力。只有对学生进 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 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 活,学会做人的教育目的。,主客观互动,全社会互动,就能使青 少年一代茁壮成长,有志有为,而向未来,迎接挑战。 参考文献: [1]邓志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 育探索,2002,7:80—82 [2]许聪勤.关于当前中专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思考[J]. 城乡调查山西统计,2002,4:39 197都市家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