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方法探讨修订稿

来源:伴沃教育


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方法

探讨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精确的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方法探讨

2010-6-811:18 读者上传 【】【】【】

我以前编制完工产品成本的时候,总是把材料实际成本和材料定额成本所产生的差异用定额差异率分摊,定额差异率=实际总成本/定额总成本,最近这一方法遭到一个人的质疑,说这种分摊方式不准确,理由是A零件产生的成本差异有可能分摊到了不使用A零件的产品中去,我想了一下,是有这个可能,他认为应该那个零件产生的差异就应该在使用该零件的产品中去分摊,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一思路把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的准确方法研究一下,总结出来,看看

步骤是怎样的?

既然分摊的是材料成本差异,势必一定要先算出来材料成本差异,原来我的算法不需要算出来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现在是要算出来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大致步骤如下:

1、计算材料实际成本表(相当于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步骤)

2、计算材料定额成本表(按材料消耗定额和最新出库价计算材料的标准耗

用)

3、计算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4、将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按BOM单耗去分摊差异(关键也是比较复杂的步

骤)

5、出完工成本报表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举例计算成本的步骤,各步骤之间的成本有对应的关系,请仔细研究,为了方便计算,暂时不考虑价差对成本的影响,如果企业有标准价格,也可以考虑用标准价格计算定额材料成本,这样,标准成本分析中的

量差和价差就都有了。 材料实际成本计算表(表一)

期初在制品盘最新出点 材料名库价称F1 数量金额F1 F2 F3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2 1.5 1.8 3 本期领用 数量F4 金额F5 258 682 445 615 660 期末在制品盘点 数量F6 22 30 10 金额F7 9.6 44 52.5 54 30 本期材料实际耗用 数量F8 260 680 440 600 710 金额F9 312 1360 660 1080 2130 5542 10 20 30 15 60 12 40 45 27 180 304 309.6 8 1364 1107 1980 667.5 35 5428.1 190.1 注:表一中F8=F2+F4-F6;F9=F3+F5-F7

材料定额成本计算表(表二)

Cp3@数量80...... 单耗F6 2 6 最新出Cp1@数量50 完工产库价品F0 单耗金额F1 F2 F3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2 1.5 1.8 3 Cp2@数量60 单耗F4 1 4 5 本期定额材料成本 数量F8 270 720 400 640 710 金额F5 72 480 450 金额F7 192 960 金额F9 324 1440 600 1152 2130 5646 1 60 2 150 8 7 1152 1680 3984 3 450 660 1002 注:表二中F8=F2*@qty+F4*@qty+F6*@qty;F9=F8*F1

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表(表三)

本期材料实际最新出耗用 完工产库价品F0 数量金额F1 F2 F3

本期定额材料成本 数量F4 金额F5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 数量F6 金额F7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 量差F8 价差F9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2 1.5 1.8 3 260 680 440 600 710 312 1360 660 1080 2130 5542 270 720 400 640 710 324 1440 600 1152 2130 5646 -10 -40 40 -40 0 -12 -80 60 -72 0 -104 -12 -80 60 -72 0 -104 0 0 0 0 0 精确材料成本差异分摊表(表四)

Cp3@数量80...... 完工产成本差成本差品F0 异 异率F2 定额材材料差定额材材料差定额材材料差 料F3 异F4 料F5 异F6 料F7 异F8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80 60 -72 0 -104 -12/324 60 - 80/1440 60/600 150 - 72/1152 Cp1@数量50 Cp2@数量60 -2.22 72 -2.67 192 -26.66 960 45 -7.11 -53.34 480 450 15 1152 1680 -72 450 660 5646 12.78 1002 15.67 3984 - 132.45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对比表(表五)

简单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方法 精确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方法 成本计算差异比较 完工产完工数品F0 量F1 材料定材料成材料总材料定材料成材料总总成本计算差额成本本差异额成本本差异异率成本F4 成本F7 差F8 F2 F3 F5 F6 F9 Cp1 Cp2 Cp3 50 60 80 660 1002 3984 -12.16 647.84 660 -18.46 983.54 1002 -73.38 3910.62 3984 12.78 672.78 -24.94 3.84% 15.67 1017.67 -34.13 3.47% -3851.55 59.07 1.51% 132.45

合计 5646 -104 5542 5646 -104 5542 由上述举例可以看出:

1、两种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果企业的毛利率高的话,这点差异算不了什么,如果企业的毛利率低的话,感觉差异还是不小。 2、精确成本差异的分摊计算方法,复杂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要将在制品还原成原材料来计算,一个是在分摊的时候也要对应BOM,按每种物料来分摊。 3、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成本计算的方法也是可以变化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关键是看所耗费的成本计算的精力对

企业的相关决策是否有作用。

你能发现以上精确成本差异分摊方法的缺点吗?计算成本一定要对企业的生产情况相当的了解,包括企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和生成控制的实际水平(包括返工、修复、报废等等),如果一个成本核算员连间都不去的话,可想他计算出来

的成本的可信度。

从我刚才推导的成本计算过程,理论上是没有什么缺陷,但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有如下问题,会造成以上过程的缺陷,主要是需要考虑:

1、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首先是基于精确计算成本考虑的,这是大前提,但确没有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有人可能说我的领料就是投入,我的完工就是产出呀,其实不然,如果CP1和CP2同用一种材料,而CP1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率高的话,这种成本差异的分摊方法就失效了,不但达不到精确分摊的效果,反

而耗费了大量的成本计算精力。

2、材料替代,在生产成过程中经常发生材料替代的情况,上述的例子也没有考虑材料替代的情况,如果企业经常有材料替代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个成本计算

也是不准确的。

3、半成品是否完工入库对材料成本的计算影响非常大,假如领用的是上期完工的半成品继续加工,或者领用当月的半成品呢非常的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想一想

4、返工返修的成品领用,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返工上月已完工的产品,在领用的时候是当成材料领用的,没有分解成原材料,在领用本月完工但返

修的半成品的时候,似乎可以用红字入库单来规避。

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工序简单,能规避上述风险的企业使用,其他企业

不适用。

成本计算还是要按照规范的成本理论教程来做,不可想一出是一出,可以研究,不可以当真,很多企业计算成本没有一套制度和方法,想怎么算就怎么算,不够完善,如果企业要采用复杂的成本计算方法,一定要编制《成本计算规程》

来约束车间领用和成本计算方法,否则,都是徒劳的。

精确的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方法探讨

2010-6-811:18 读者上传 【】【】【】

我以前编制完工产品成本的时候,总是把材料实际成本和材料定额成本所产生的差异用定额差异率分摊,定额差异率=实际总成本/定额总成本,最近这一方

法遭到一个人的质疑,说这种分摊方式不准确,理由是A零件产生的成本差异有可能分摊到了不使用A零件的产品中去,我想了一下,是有这个可能,他认为应该那个零件产生的差异就应该在使用该零件的产品中去分摊,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一思路把材料成本差异分摊的准确方法研究一下,总结出来,看看步骤是怎样

的?

既然分摊的是材料成本差异,势必一定要先算出来材料成本差异,原来我的算法不需要算出来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现在是要算出来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大致

步骤如下:

1、计算材料实际成本表(相当于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步

骤)

2、计算材料定额成本表(按材料消耗定额和最新出库价计算材料的标准耗

用)

3、计算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4、将每种材料的成本差异按BOM单耗去分摊差异(关键也是比较复杂的步

骤)

5、出完工成本报表

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我举例计算成本的步骤,各步骤之间的成本有对应的关系,请仔细研究,为了方便计算,暂时不考虑价差对成本的影响,如果企业有

标准价格,也可以考虑用标准价格计算定额材料成本,这样,标准成本分析中的

量差和价差就都有了。 材料实际成本计算表(表一)

期初在制品盘最新出点 材料名库价称F1 数量金额F1 F2 F3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2 1.5 1.8 3 本期领用 期末在制品盘点 金额F7 9.6 44 52.5 54 30 本期材料实际耗用 数量F8 260 680 440 600 710 金额F9 312 1360 660 1080 2130 5542 数量数量F4 金额F5 F6 258 682 445 615 660 10 20 30 15 60 12 40 45 27 180 304 309.6 8 1364 1107 1980 22 30 10 667.5 35 5428.1 190.1 注:表一中F8=F2+F4-F6;F9=F3+F5-F7

材料定额成本计算表(表二)

Cp3@数量80...... 单耗F6 2 6 最新出Cp1@数量50 完工产库价品F0 单耗金额F1 F2 F3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2 1.5 1.8 3 Cp2@数量60 单耗F4 1 4 5 本期定额材料成本 数量F8 270 720 400 640 710 金额F5 72 480 450 金额F7 192 960 金额F9 324 1440 600 1152 2130 5646 1 60 2 150 8 7 1152 1680 3984 3 450 660 1002 注:表二中F8=F2*@qty+F4*@qty+F6*@qty;F9=F8*F1

材料成本差异明细表(表三)

本期材料实际最新出耗用 完工产库价品F0 数量金额F1 F2 F3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2 1.5 1.8 3 本期定额材料成本 数量F4 270 720 400 640 710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 数量F6 -10 -40 40 -40 0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 量差F8 -12 -80 60 -72 0 -104 价差F9 0 0 0 0 0 金额F5 324 1440 600 1152 2130 5646 金额F7 -12 -80 60 -72 0 -104 260 680 440 600 710 312 1360 660 1080 2130 5542 精确材料成本差异分摊表(表四)

Cp3@数量80...... 完工产成本差成本差品F0 异 异率F2 定额材材料差定额材材料差定额材材料差 料F3 异F4 料F5 异F6 料F7 异F8 Cl1 Cl2 Cl3 Cl4 Cl5 合计 -12 -80 60 -72 0 -104 -12/324 60 - 80/1440 60/600 150 - 72/1152 Cp1@数量50 Cp2@数量60 -2.22 72 -2.67 192 -26.66 960 45 -7.11 -53.34 480 450 15 1152 1680 -72 450 660 5646 12.78 1002 15.67 3984 - 132.45 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对比表(表五)

简单材料成本差异分摊完工产完工数方法 品F0 量F1 材料定材料成材料总

精确材料成本差异分摊方法 材料定材料成材料总成本计算差异比较 总成本计算差

额成本本差异成本F4 额成本本差异成本F7 差F8 F2 F3 F5 F6 Cp1 Cp2 Cp3 合计 50 60 80 异率F9 660 1002 3984 5646 -12.16 647.84 660 -18.46 983.54 1002 -73.38 3910.62 3984 -104 5542 5646 12.78 672.78 -24.94 3.84% 15.67 1017.67 -34.13 3.47% -3851.55 59.07 1.51% 132.45 -104 5542 由上述举例可以看出:

1、两种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摊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如果企业的毛利率高的话,这点差异算不了什么,如果企业的毛利率低的话,感觉差异还是不小。 2、精确成本差异的分摊计算方法,复杂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要将在制品还原成原材料来计算,一个是在分摊的时候也要对应BOM,按每种物料来分摊。 3、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成本计算的方法也是可以变化的,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成本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关键是看所耗费的成本计算的精力对

企业的相关决策是否有作用。

你能发现以上精确成本差异分摊方法的缺点吗?计算成本一定要对企业的生产情况相当的了解,包括企业生产的工艺路线,和生成控制的实际水平(包括返工、修复、报废等等),如果一个成本核算员连间都不去的话,可想他计算出来

的成本的可信度。

从我刚才推导的成本计算过程,理论上是没有什么缺陷,但在实际生产过程

中有如下问题,会造成以上过程的缺陷,主要是需要考虑:

1、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首先是基于精确计算成本考虑的,这是大前提,但确没有考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有人可能说我的领料就是投入,我的完工就是产出呀,其实不然,如果CP1和CP2同用一种材料,而CP1在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损失率高的话,这种成本差异的分摊方法就失效了,不但达不到精确分摊的效果,反

而耗费了大量的成本计算精力。

2、材料替代,在生产成过程中经常发生材料替代的情况,上述的例子也没有考虑材料替代的情况,如果企业经常有材料替代的情况发生,那么这个成本计算

也是不准确的。

3、半成品是否完工入库对材料成本的计算影响非常大,假如领用的是上期完工的半成品继续加工,或者领用当月的半成品呢非常的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

想一想

4、返工返修的成品领用,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特别是返工上月已完工的产品,在领用的时候是当成材料领用的,没有分解成原材料,在领用本月完工但返

修的半成品的时候,似乎可以用红字入库单来规避。

这种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工序简单,能规避上述风险的企业使用,其他企业

不适用。

成本计算还是要按照规范的成本理论教程来做,不可想一出是一出,可以研究,不可以当真,很多企业计算成本没有一套制度和方法,想怎么算就怎么算,

不够完善,如果企业要采用复杂的成本计算方法,一定要编制《成本计算规程》

来约束车间领用和成本计算方法,否则,都是徒劳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