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O6 TIME EDUCAT10N dune 理想和信念:技校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 刘衡 摘要:理想和信念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新时期技校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用正确的方法,切实加强理想信念的教育。 关键词:技校生理想和信念思想政治素质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12.068 1理想和信念是技校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 理想和信念,是与人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相联系的一种意 识现象,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们战胜艰难险阻、成就事业的力 量源泉。它是思想政治素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核心和灵 魂。发挥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3加强技校生理想信念的方法 第一,远大理想教育与个人理想规划指导相结合。以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基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这可以使 全体技校生找到共同的追求目标,志同道合,团结向上。但是,多 元的社会要尊重个性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人理想规划指 第一,有助于技校生找到奋斗的精神动力。对当代技校生进 行理想信念教育,其实质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精神信仰问题。确定 导,让每个技校生都找到自己的精神支柱。 第二,义利观培养与挫折教育相结合。当前技校生存在两种 不同倾向:一是重索取轻奉献,重个人轻集体,重金钱轻道德;二 是不能正确面对挫折,一旦面临学业受阻、失恋、生活困苦、人际 了理想和信念,也就找到了自己的精神信仰,无形而强大的精神 力量招引着他们努力向前奋进,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克服困难、 战胜挫折的勇气。 第二,有助于技校生的人格塑造。人格是一个人的性格、气 关系紧张等情况时,产生消极、悲观情绪,动摇自身理想信念。因 此,帮助当代技校生培养正确的义利观,锻炼学生应对挫折的能 质、德性、能力等特征的总和。技校生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 念,才能将知、信、行三者统一起来,培养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 神面貌和胸怀,有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 第三,有助于技校生进行自我调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可 以引导当代技校生客观认识自己,在复杂多样的社会面前,在挫 力,使其在观念、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社会,增强心理 承受力和抗挫力,对他们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尤为重要。 第三,光辉榜样教育与典型示范教育相结合。理想和信念教 育要发挥榜样、典型的作用。杰出人物的事迹,是一笔宝贵的精 神财富,是对技校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用学生周围出 现的正反两面的不同典型,加以具体分析,可使理想信念教育更 加具体化、生动化,更加有说服力、影响力和感染力。如对一些特 折困难面前,正确给自身定位,从而有效地进行人生设计,确定自 己的发展方向。 第四,有助于培养技校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理想和信 念,来源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是现实的升华,是人们对美好未 别突出的优秀技校生的宣传,可以起到“宣传典型一个,影响带动 一片”的效果。 来的向往和追求。有了理想和信念,人们才能增强开拓创新,勇 于前进,探索未知世界、未知领域的勇气和信心,更加适应知识经 济和信息化的时代浪潮。 2新时期技校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涵 第四,思想教育与行为实践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是对技校 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最基本的方法,课堂教学、日常思想政治工 作和以社团活动、学术讲座、读书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是教育的 有效途径。理想信念是随着认识的扩大,并在实践中长期发展的 结果。在进行行为教育上,笔者认为,技校生可以通过实施班级 我们将理想和信念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道德理想、道 德信念;二是事业理想、事业信念;三是社会政治信念。中国古代 传统的理想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影响着古 目标管理进行。建立班级目标,使全班同学在这一坐标系上努力 奋斗;组织班级精神、校园精神的讨论,激发学生爱校、爱班的热 代仁人志士的追求。在新的时期,人们的理想信念赋予了更多的 内涵,技校生理想信念教育也就有了新的内容体系。党的十八大 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 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在国家、社会和公民 个人三个层面给我们提出了要求,这也是技校生理想信念的基本 要求。结合技校生的实际,我们认为技校生理想信念教育应从以 下内容切人:道德理想信念教育就是确立做人的准则和目标,技 情等。当然,行为实践教育还有很多途径,如组织到爱国主义基 地和名胜古迹参观及社会实践等。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教育科学 出版社.2000. 【2】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校生应该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理想,形成热爱劳动、诚实有 信,追求高尚品德。事业理想信念是确立在自己的岗位上、所从 事的工作领域里,要立志成才,力争作出成绩,实现人生价值的信 【3】高育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Ⅲ.科学与管理,2005,(4). [4】周长青.“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叫.吉林广播电 视大学学报,2014,(2). 念。社会政治理想信念要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 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作者简介:刘衡,西安工程技师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