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卷,第6期 2 0 1 0年1 2月 公 路 工 程 Highway Engineering Vo1.35,No.6 Dec.,2 0 1 0 旧双曲拱桥的应力分析及承载能力评价 朱 莉 (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摘210005) 要]以某旧有双曲拱桥为对象,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整体模型,对该桥进行应力分析。在此基 础上结合对桥梁通车历史的调查、桥梁的外观质量检查以及车辆通过桥梁时的观察,提出桥梁承载能力的评价意 见和保证施工车辆安全通行的措施。 [关键词]双曲拱桥;有限单元法;应力分析;承载能力 【中图分类号]U 448.22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610(2010)06—0086—03 Stres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Bearing Capacity on Old Two-way Curved Arch Bridge ZHU Li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Limited Corpor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Nanjing, Jiangsu 210005,China) [Key words]two.way curved arch bridge;finite element method;stress analysis;bearing capacity 双曲拱桥是在继承我国传统石拱桥结构特点的 应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桥梁通车历史的调 查、桥梁的外观质量检查以及车辆通过桥梁时的观 基础上,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创造出的一种具有我 国民族风格的拱桥形式,曾经在全国各地广泛修建。 察,提出桥梁承载能力的评价意见和保证施工车辆 安全通行的措施。 偏远地区的高速公路施工中,施工车辆经常需要通 过施工便道上的旧有双曲拱桥,有的桥梁运营年代 已久,且其设计承载力不高,施工车辆通行时需对其 承载力进行评价。根据旧有双曲拱桥的实际受力状 态,建立适当的模型,精确计算其应力,在此基础上 结合对桥梁通车历史的调查、桥梁的外观质量检查 1工程概况 某双曲拱桥建于80年代中后期,为双跨钢筋混 凝土双曲拱桥。桥的立面图如图l所示,跨径45 m,桥面宽7.2 m,矢高7.55 m,中间桥墩高13 m。 图2为A—A断面。主拱由主拱圈和四根拱肋组 以及车辆通过桥梁时的观察,一般可以对旧桥的承 载力作出合理的评价¨ 。 传统的拱桥计算中,主拱圈和拱上结构构件是 成,拱波为预制构件,拱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上部为四堵立墙和预制拱肋组成的空心结构,中间 两堵立墙之间有根直径为1 m的倒虹吸管,桥面为 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的车辆荷载为汽一l5等 级。 分开来计算的。这种计算模式不能很好的考虑桥梁 的整体受力特性,因而难以准确地判断桥梁关键部 位的应力和变形。桥梁试验可以在桥梁关键部位测 试应力和变形,但试验需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同时 不能预先判断加固方案后桥梁的力学特性。而有限 由于某高速公路施工,需借用该桥作为施工便 道。为了保证该桥的安全性,需对桥梁的承载能力 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施工车辆通过该桥的 保障措施。 结构应力分析按全桥每次只允许一辆重30 t 的车辆通行,考虑到主拱圈为最重要的承重构件,主 要验算拱顶的变形和拱肋的应力。 元方法则可以方便地建立桥梁整体分析模型,可以 很方便地得到桥梁关键部位的应力和变形,这相当 于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试验。 本文以某旧有双曲拱桥为对象,利用有限元软 件ANSYS,建立适当简化的整体模型,对该桥进行 [收稿日期]2010—08—15 [作者简介]朱莉(1977一),女,江苏盐城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桥梁设计工作。 第6期 朱莉:旧双曲拱桥的应力分析及承载能力评价 87 图1全桥立面(单位:Crl1) 140 720 图2主拱顶A—A截面(单位:cm) 2有限元模型 一般双曲拱桥内力分析采用裸拱,不考虑拱上 建筑联合作用,从而不能很好地反映桥梁的实际受 力行为。本文考虑了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用结构 分析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主拱由拱 肋、拱波和拱波间浇筑的混凝土组成。为了简化,将 拱波和拱波间浇筑的混凝土部分等效为矩形截面的 拱板,等效的原则是实际波形截面的抗弯刚度与等 效矩形截面的相等。等效拱板采用板壳单元模拟, 图3有限元模型 拱肋用梁单元模拟,并考虑拱肋与拱板的几何偏心。 中间桥墩采用厚板单元模拟,拱上立柱采用板单元 模拟,桥面系采用板单元模拟。经过网格划分,共有 情况施加: ①拱肋、等效拱板和等效桥墩与相应的实际构 件的截面积相等,因此在ANSYS中,这些构件的自 重作为惯性力直接施加; ②上部4堵立墙和倒虹吸管重量作为线载荷 施加; 节点9 758个,单元10 052个。钢筋混凝土材料的 弹性模量取25 GPa, 白松比为0.2,重量密度取 25 kN/m 。图3为有限元模型。 有限元分析中,桥梁的恒载和车辆荷载分几种 ③上部其余部分的重量作为均布荷载施加; 88 公路工程 35卷 ④30 t汽车轮载作为集中力,按《公路桥涵设 计通用规范》(JTJ 021—89)中的轴距和轮距加载于 从变形的角度看,当车辆作用于主拱拱顶时,拱 顶挠度为6.995 mm,拱顶挠度比仅有恒载作用时的 挠度增加了18.58%。挠度与跨径的比值为1/ 6 433,属于正常使用范围。 为了简洁明了,这里只给出左、右拱脚截面和拱 桥面上。车辆荷载考虑6种工况,即后轴分别作用 在左拱脚、1/4拱处、3/8拱处、拱顶、3/4拱处、右拱 脚处,再加上恒载工况,考察7种工况下拱肋的变形 及应力。 顶截面的组合应力。表2为在不同工况下拱肋截面 的内力以及上缘或下缘的应力,表中Ⅳ为轴力,正 3 计算结果 表1为各种工况下拱顶的位移(下挠)。 表l各种工况下拱顶的位移(下挠) 号表示拉力;肘为弯矩; ,为与轴力对应的轴向均布 应力,正号表示拉应力; ^为截面上缘或下缘的弯 曲拉应力;组合应力为 ,与 ^的代数和,正号表示 拉应力,负号表示压应力。强度校核主要考察组合 应力。 从应力的角度看,在最不利工况下(车辆作用 于3/8处时),其拱肋最大拉应力为0.596 76 btPa, 比恒载时增加了34.1%;其拱肋最大压应力为 表2不同工况下拱肋的应力 工况 ( 毳位)/移mm _T柙L“ (拱顶位移下挠)/ar m 恒载 5.899 车辆在3/4处 6.203 车辆在左拱脚 车辆在1/4处 车辆在拱顶 5.901 6.084 6.995 车辆在3/8处 车辆在右拱脚 6.324 5.902 2.416 2 MPa,比恒载时增加了16.5%。250 混凝土 (按老规范)的允许拉应力为0.8 MPa,由于建成时 间较长,考虑20%的降低,即允许拉应力按 4调查、外观质量检查及通车观察 首先,对该桥的通车历史进行了深入的调查,调 0.64 MPa取值,拉应力满足强度条件;允许压应力 取11 MPa,考虑20%的降低,即允许压应力按 8.8 MPa取值,压应力也满足强度条件。这里是按 容许应力法进行强度校核的,对于旧桥,按容许应力 法校核强度更偏于安全。 查表明,该桥时有运送砂、石料的车辆通行,有的车 辆重量可能超过了30 t。其次,外观质量检查表明, 该桥的混凝土质量良好,没有发现因荷载作用而产 生的裂缝。第三,用一辆重30 t的车,以每小时 30 km的速度通过桥梁,在桥面、桥下和主拱上不同 (下转第98页) 98 公路工程 35卷 根据平均速度和路段长度,还可以发布行程时 间信息。 [参考文献] Han,J.and M.Kamber(2006).Data mining:concepts and techniques,Morgan Kaufmannl 3 结论 基于交通射频采集数据提出了一种实时路段平 均车速的计算方法,相比浮动车技术来讲,RFID获 得的数据波动性小,因为监测点都是安装在路段的 固定位置上;相比电感线圈技术来讲,RFID计算出 的速度更能反映路段整体运行状况。经过试验表明 Kerner,B.,C.Demir,et a1.(2005).“Trafifc state de— tection with floating car data in road networks.’’2005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05.Proceed— ings:44—49. 皮晓亮.基于环形线圈检测器采集信息的交通状态分类方法 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4). 郭继孚.北京市交通拥堵宏观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及其应用 [Z].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2007. 本方法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路况信息。 n 1 ] ]2 3 ] 4 ] (上接第88页) 戎泽生,邵永健.现役双曲拱桥上部结构内力分析与试验研 究.[J].福建建筑2009,130(4):103—105. [2] 董钢.基于ANSYS的力墙等效刚度计算.[J].山西建筑. 部位进行了观察,没有看到和听到任何不正常的现 象和声音。这些也是评价桥梁承载能力的必要工 作。 2008,34(6):l16—117. [3] 王敏强,王 乐.空腹式双曲拱桥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 5 结论 在应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桥梁历史调查、外观 质量检查及现场通车观察,得出该桥在一辆重30 t 的车通过时是安全的。为了进一步确保安全,必须 对施工车辆的通行进行严格控制,应保证: [J]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38(5):88—93. [4] 葛素娟,陈淮,董建华.双曲拱桥承载能力评估.[J].河南科 学.2004,22(1):108—112. [5] 叶梅新,刘东芳.大跨度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极限承载力 分析[J].公路工程,2007,32(4):100—102. [6] 刘礼辉,邵旭东.新型空向组合拱桥的稳定性分析[J].公路工 程,2008,33(4):67—69. ①每次只允许通过一辆车辆,车辆重小于等于 30 t。 [7] 韦立林,王建军,施 智.某双曲拱桥的加固加宽及静载试验 [J].湖南交通科技,2008,34(2):89—92. [8] 陈勇鸿.双曲拱旧桥结构承载性能检算分析[J].湖南交通科 技,2009,35(1):95—97. ②车辆需慢速通行,速度不超过30 km/h。 ③应指派专人定时进行观察,一旦发生异常, 应立即停止施工车辆通行。 实践证明,该桥在上述控制措施下完全处于正 [9] 弋晓明,张宏博,管延华,等.既有双曲拱桥病害类型及加固技 术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9,35(3):126—129. [1O] 张军,刘志文.钢管混凝土拱桥结构静动力及稳定性有限 常的状态,解决了施工车辆绕道或是搭建临时便桥 的问题。 元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07,33(1):89—92. 袁卫国.基于静力试验的大跨钢管拱桥承载力的模糊神经网 络评价[J].公路工程,2006,3I(3):122—12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