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等生也需要关爱
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比喻:“优等生是怒放的花朵,中等生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后进生是叶。”讲到优秀生,那可是我们老师眼中的“宝贝”,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同学们学习的楷模。他们几乎天天在老师的夸奖中成长,这就使他们养尊处优,处处比别人好,即使偶尔有一些小毛病,我们老师也不给追究,原谅了他们。这样久而久之就使他们养成受得起表扬,禁不起批评。但人无完人,哪能没有过失呢?一旦他们犯点错,受点批评,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谁都脆弱,这时就需要我们班主任关注他,疏导他。那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做,才能让优生更优呢?
一、认识自己:我也有缺点
一般地说,优等生的缺点经常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骄傲自满情绪;2.不善于团结同学;3.不喜欢体育锻炼;4.不会尊重教师;5.心理承受能力较差;6.不懂得关心他人等问题。因此,针对上面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对症下药,可以布置“问题作业”让他们完成,如与后进生结对子学习,学雷锋做几件好事,自己的生活自己料理,多做一些自我批评,参加班级体育比赛活动和集体劳动等,特别是要鼓励他们经受几次挫折教育,以磨练自己的意志等。再者,教师要树立起辩证的教育观,要善于帮助优等生查找缺点,帮助优等生解剖自己,认识自己,给他们的成长创设一个好的氛围,让他们知道:“虽然我是优等生,但我也有缺点。”这样,优等生才能抛弃优越感,自觉投身到班级集体中锻炼成长。
二、挫折教育:我勇敢面对
优等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一帆风顺,学习上得心应手,老师器重,同学羡慕,这样造成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他们却也经受不起,他们一旦遇到
挫折与失败,大多数会一蹶不振,表现比一般学生更加消极,试想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去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竞争中的种种困难与不幸?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优秀生成长道路上的必修课。
教师在班级管理时应注意学生干部轮流制,对那些优等生千万不能搞“终身制”,使他们适应“能上能下”的机制。这种轮流竞争的机制不但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得到为大家服务的机会,同时可以让他们明白担任学生干部不是什么特权,而是应该想方设法为学生服务,为班级的发展出谋划策。如果没有被选上学生干部,也是一笔财富,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更多的经验,更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健康成长。
教师应为优等生多创设一些适合学生接收的挫折训练。由于优等生先天智力因素较好和分析、进取能力较强,教师为他们创设失败不是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而是激励他们勇往直前、不断进取的精神品质,让他们明白人生之路不可能平坦顺利,而是在不断的失利中摸索前进的。当他们明白这些道理的时候,就又向人生的更高一层迈进了很坚实的一步。
三、提供舞台:我也多才多艺
优等生一般在学习成绩上处于优势地位,这一点有时也会让学生产生狭隘的情感,只钟情于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进步。其实优秀生的优秀,往往不仅仅限于学习一个方面,他们在别的方面也可能具有不同凡响的才华。这就要求班主任给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展示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发现在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优等生只要悉心引导、精心培育,师生共同努力,培养更多的优等生是能做到的。当然,培养的途径和办法远不止这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希望在今后的教学道路上能够有更大的收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