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大学语文第一次作业答案1

来源:伴沃教育


作业名称:大学语文(本)第一次作业 作业总分:100 通过分数:60 起止时间: 2015-10-9 至 2015-11-8 23:59:00 标准题总分:100 详细信息: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请京,使居之。”句中有三处省略,如果把省略的成分补足,正确的一项是( )。 A、(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B、(共叔段)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C、(姜氏)请京,(庄公)使(姜氏)居之。 D、(姜氏)请京,(庄公)使(共叔段)居之。 正确答案:D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体现统治阶级道德虚伪的一个典型细节是( )。 A、庄公“寤生” B、颍考叔“食舍肉” C、共叔段“收贰为己邑” D、庄公母子“隧而相见” 正确答案:D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一部史书是( )。 A、《左传》 B、《国语》 C、《史记》 D、《汉书》 正确答案:C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庄子·逍遥游》中,达到了“逍遥游”境界的是( )。 A、鲲鹏 B、宋荣子 C、列子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遊无穷者”

正确答案:D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词性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 )。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正确答案:C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成语中,属于从孔子的话语中引申出来的是( )。 A、祸起萧墙 B、舍本逐末 C、井底之蛙 D、五十步笑百步 正确答案:A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之口。 A、孔子 B、韩愈 C、范仲淹 D、顾炎武 正确答案:C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姜氏何厌之有?”其中“厌”的意思是:()。 A、厌烦 B、 吃饱 C、 满足 D、 厌恶 正确答案:C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各句中的“之”字,用作宾语的是( )。 A、姜氏何厌之有? B、多予之重器。 C、之二虫又何知?

D、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正确答案:B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庄公寤生,惊姜氏。 C、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D、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正确答案:A 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古汉语句子中含有被动式的是( )。 A、亟请於武公,公弗许。 B、以其无礼於晋,且贰於楚也。 C、季氏将有事於颛臾。 D、吾长见笑於大方之家。 正确答案:D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下列各选项中不含破读字的是( )。 A、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太后不肯,大臣强谏。 D、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正确答案:D 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成语“青出于蓝胜于蓝”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正确答案:D 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庄子《秋水》的主旨是阐发( )。 A、为政以德的道理

B、人的认识有限的哲理 C、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D、崇尚自然的美学思想 正确答案:B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内容: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 )。 A、真人传记 B、寓言性传记 C、议论文 D、小说 正确答案:B 题号:16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汉字除表本义外还用于表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记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用法,在原字的基础上造出新字,用来承担原字的一部分义项,原字和新字就形成一对“古今字”。例如“其”字,本来是表示“畚箕”的,后来被借用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于是新造出“箕”字,承担本义。“其”和“箕”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就形成了一对古今字,“其”是古字,“箕”是今字。下列选项中的各对字,是古今字的有( )。 A、谓之京城大叔。(大-太) B、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C、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螾-蚓) D、技经肯綮之未尝。(技-枝) E、祝曰:“必勿使反!”(反-返) 正确答案:ABE 题号:17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司马迁《报任安书》:“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下列摘自这段话中的几个词,属于被动用法的有( )。 A、拘 B、厄 C、放逐 D、膑 E、迁 F、囚 正确答案:ACDEF

题号:1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现代汉语句子“我是中国人”中,“是”字是判断系词。下列古汉语句子中,“是”字是判断系词的有(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E、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正确答案:DE 题号:1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下列描述中,符合“古仁人”形象的有( )。 A、忧谗畏讥,感极而悲。 B、宠辱偕忘,其喜洋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正确答案:CD 题号:20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下列成语中的“惊”字,与“庄公寤生,惊姜氏”中的“惊”字用法相同的有( )。 A、惊弓之鸟 B、惊天地,泣鬼神 C、惊世骇俗 D、打草惊蛇 正确答案:BCD 题号:21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下列先秦人物中,具有“民贵君轻”思想的有( )。 A、孔子 B、孟子 C、孟尝君 D、赵威后 正确答案:BD 题号:22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

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下列句子中“之”可译成“他”的有()。 A、《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B、公赐之食。食舍肉。 C、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D、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 正确答案:BC 题号:23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上古汉语中可以做主语的人称代词有()。 A、我 B、吾 C、其 D、之 E、尔 正确答案:ABE 题号:24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下列句子中含有尊称或谦称的有( )。 A、寡人之於国也,尽心焉耳矣。 B、若亡郑而有益於君,敢以烦执事。 C、仆非敢如此也。 D、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E、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正确答案:ABCDE 题号:25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4 内容: “语文”的内容包括( )。 A、语言 B、文字 C、文章 D、文学 E、文化 正确答案:ABCDE 题号:26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是”是判断系词,与朱自清《论气节》“节跟和是相反相成的”中的“是”用法相同。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27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于丹讲解《论语》,根据她的讲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的“信”是“信仰”的意思。你认为她讲得对吗?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28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中“唯”的意思是“唯有”,“唯君图之”即“唯有你才会考虑这样做”。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29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庄子·逍遥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句中“其”相当于“它的”,指代前文的“鹏”。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2 题号:30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这句话中“进乎技矣”前省略的主语是“臣”。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31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句中“或”的意思是“或者”。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32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章:“且尔言过矣。”句中“过”是“过分”的意思。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33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水经注·巫峡》中歌词“巴东三峡巫峡长”后面一句是“猿鸣三声泪沾裳”。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2 题号:34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散文《原过》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五原”之一。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题号:35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左传》是纪传体史书。 1、 错 2、 对 正确答案: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