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外戚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杨坚就是隋文帝。
2. 年,隋文帝灭掉 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 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隋统一后,发展 ,编订 ,统一南北币制和 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隋朝成为疆城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开通大运河1.目的: 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和文化交流。
2.从605年起, 命人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 .、淮河、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 700多千米。
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 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意义:是中国古代 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 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 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 发展。
1.: 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
2.概况:起义首先在 地区爆发,随即蔓延到全国。
3.灭亡: 年,隋场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1. 618年, 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后消灭了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2.用人纳谏:626年:李世民即位。他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大臣 敢于直言:贞观时期著名宰相是 、杜如晦。
(1)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 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 , 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2)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
4.唐太宗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知识点2女皇帝武则天
1.地位:唐高宗去世后,做了皇帝,改国号为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统治措施:打击敌对的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 制度。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影响: 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统治措施: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 、宋璟的辅佐下, 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编修经籍。
2.结果: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人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技术不断改进;发明推广生产工具 和 ;
2.手工业(1)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 工艺水平最高,最出名的是
(2)陶瓷业中 的青瓷、 的白瓷和 最出名。
1.贞观年间,唐太宗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唐朝还先后设置
和 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2.唐太宗实行 的民族政策 .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各族首领尊奉为“ ”。
3. 时,吐蕃赞普 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 ;唐太宗把 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吐蕃 的发展。
4.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 、 ,民族之间交融进一步发展。
1.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 ,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 、
的精神风貌。
2.当时的社会风气 ,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 习俗的影响,
风气盛行一时。
1.唐诗: 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名家辈出。
2.李白: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 的进取精神, 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 ,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誉为“ ”
3.杜甫:生活在唐朝 的时期,被誉为“ ”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 和 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 ”之称。
4.白居易:他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诗歌平易近人, ,深受大众欢迎。
(1)著名书法家 、柳公权和 等。 颜真卿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的字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2)绘画: 的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3)其他: 、 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
背景:开元未年以后, 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趋紧张。各地的 势力膨胀,
过程:755年, 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 起发动叛乱,史称“ ”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 年被平定。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 地区遭到浩劫。国势从此 。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 的局面。
黄巢起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人民发动大规模起义。起义军在 的率领下,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原为将领的 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907年, 建立了 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 、 、 、 、 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了 、 、 、 、 、 、
、 、 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 ,史称“ ”。
影响: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 局面的延续。虽然 但长期政治统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 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