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甘南州畜牧业发展初探

来源:伴沃教育
第30卷第21期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30 No.21 2014年11月 Nov.2014 甘南州畜牧业发展初探 李小亮l, (1.甘肃农业大学,甘肃兰州730070;2.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甘南州依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甘南州畜牧业发展现状、发 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旨在推动甘南州畜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南州;畜牧业;发展优势;制约因素 中圈分类号:F213 甘南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三省交界 处。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土地总面积4.5万 km,占甘肃省总面积的10%。全州草地面积272.26 万hm2,其中实际可利用面积为257.63万h ”。牦 牛、藏羊产业带涉及全州6县1市76个乡镇452 1 甘南州畜牧业发展现状 1.1对农业发展贡献逐步趋稳 2003年甘南州畜牧业总产值为38858.47万元, 所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为58.02%,到了 个行政村:2427个村民小组,7个种公畜基地,区域 内可利用草地面积242.3万hm2,占全州可利用草 地总面积的94%。畜牧业是甘南州主要支柱产业, 2012年畜牧业总产值为178733万元,所占比例增 加到65.15%。从2003年起到2012年牧业产值除 2006年有所降低(相比于2005年)其他年份均呈逐 年增加态势,平均增加速度为2%。由此可见,甘南 州畜牧业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对第一产业发展 贡献较大。 一农林牧渔 业 探讨甘南州畜牧业发展情况对于促进畜牧业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2OO哪 lf簟O∞ I●OD∞ 总产值 一农业 一I列嘲∞ l㈣ ●.芒 一林业 {!! 孽。嘲 窭 哪 c=,牧业 一渔业 一O 瑚3翻雕.I 2∞5 2嘲2咐2 2∞ 2010 01l2 牧业 2oI2 (年份) 图1牧业产值情况 《数据来源:甘肃省发展年鉴》. 1.2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甘南州主要畜产品产量逐年增长,2012年末甘 南州存栏各类牲畜395.4万头(只、匹),牲畜总增率 为29.9%,总增数118.95万头(只、匹),出栏率为 36.9%,出栏数146.79万头(只、匹),商品率为 29.91%,商品数125.75万头(只、匹),繁殖成活率 91.6%,繁活仔畜130.9万头(只、匹),2012年底实 际存栏牦牛犏牛112.8万头,藏羊129.4万只,牦 牛、犏牛、藏羊存栏数242.2万头、只,占各类牲畜存 栏量的61.3%;其中,肉类总产量63031t,牛奶产量 86254t,绵羊毛产量2209t。见表1。 万t 表1 2010---2012年甘南州主要畜产品产量 《数据来源:甘肃发展年鉴》 第2l期 1.3产业链条不断延长 李小亮:甘南州畜牧业发展初探 7 甘南州雪原肉业公司建成牛羊肉精深加工生 产线和牛羊肉熟食品加工生产线,组建了牛羊肉食 品精深加工集团,分工合作,产业升级换代速度加 快;玛曲引进牦牛绒分梳加工及其纺织产品加工企 业。合作市畜产品生化产品加工园区项目正在建 设,目的是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培育成集牦 展实施方案》为政府产业政策项目、银行贷款投向、 农牧业资金需求搭建有效对接平台,促进了农牧业 产业的发展。 2.2制约因素 2.2.1经济基础薄弱 牛脑蛋白、骨肽、血红蛋白、胸腺肽等综合开发为一 甘南州经济发展落后,州内经济主要以农牧业 为主,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发展落后,规模较 小,可容纳的劳动力较少。2012年甘南州地区生产 体的畜副产品加工基地,增加畜产品效益。 2 甘南州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 因素 2.1优势 2.1.1 自然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是畜牧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是传统 畜牧业布局的依据。甘南州草地面积272.32万hm2, 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70.28%,产量高,载畜量大。畜 种资源丰富,有品种优良的欧拉羊和甘加羊、牦牛、 蕨麻猪,全国五大名马河曲马、藏马。其中牦牛是高 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一种畜种,适应环境能力强, 抵御疾病能力高。牦牛皮、乳、肉、毛、骨、血都非常 具有价值,一般家禽难以取代和比拟。牦牛所提供 的产品不仅价值高,而且纯天然高质量,开发价值 也非常高。 2.1.2品质与品牌优势 甘南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海拔较高,气 候寒凉。工业化进程较慢,空气、牧草、土壤污染较 少。具有发展低碳畜牧业、生产绿色食品的条件。如 牦牛肉在香港有“野味”之称,乳类加工有甘南州燎 原乳业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有奶粉,销量较好;碌 曲、玛曲干奶酪素厂及华玲干酪素厂生产的干奶酪 远销海外。甘南州同时也是皮革和毛皮加工区,所生产 的皮夹克、马靴等产品销往青海、西藏、四川藏区。 2.1.3政策优势 《甘南州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活动实施方案》推 动了畜牧业发展补贴的落实,保障各项资金的合理 运用。《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藏羊产业发展规划 (201 1—2015年)》将牦牛、藏羊产业带划分为牦牛 繁育带、藏羊繁育带、犏牛繁育带、犏雌牛(奶牛)养 殖带和牛羊育肥带,目标是利用国家一系列有利政 策,整合州内、省内及国内外各种资源,全力打造具 有甘南州特色的牦牛、藏羊产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条,树立甘南有机牦牛、藏羊品牌。把甘南州建设成 全国领先的牦牛、藏羊肉奶安全生产基地、牦牛、藏 羊生化产品生产基地。《甘南州金融支持农牧业发 总值为96.74亿元,所占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 例仅为1.7%。另一方面甘南州绝大多数农牧民对草 原依赖性较大,增收途径单一,加之农牧民思想落 后,劳动力无法实现在产业发展中的转移,因此,产 业结构很难转变,严重阻碍其经济发展。 2.2.2农牧业基础设施落后 农牧业主要收入来源于农牧业发展,农牧业基 础设施是农牧业发展的基础,落后的基础设施必将 使农牧业发展滞后。牲畜暖棚覆盖率较低,牲畜饮 水设施不完备,加之高原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农牧 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稳定增收的难度较大。 3甘南州畜牧业发展对策 1)强化基础设施,提高保障能力。加强建设农 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饲草料生产、加工、贮藏设施设 备,暖棚(圈)建设、制种设施设备、疫病防治设施设 备以及必要的管理设施等。 2)建设良种繁育管理体系。要强化种公畜基地 和州、县、乡畜牧工作站的技术服务职能,从机构设 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确保其公益事业单 位的性质不动摇,建立由中、高级畜牧技术人员、有 经验的农牧民专业户共同组成的良种选育专业技 术队伍,形成以专业养殖户为基础繁殖、以县乡专 业选育技术队伍为技术支撑优选、以种公畜基地和 种公牛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集中培育的繁、选、育“三 位一体”的牦牛良种繁育体系,在政府专门法规的 导向之下,逐步形成牦牛繁殖专业户和种公畜基 地、种牦牛专业合作社之间商品优质种牦牛流动的 市场化配置。 3)推广先进技术,提升养殖水平。养殖专业合 作社应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放在转变经营方式的 首位,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方能收到效果。这些管 理技术主要冬春季持续供应青贮饲料和芜菁、甜菜 根、胡萝卜等多汁饲料作物,加强奶牛保暖,常饲以 钙为主的微量元素营养添砖,延长每天的游走放牧 时间、冬春季饮用温水,暖棚既要保暖又要通风透 光,圈舍要经常保持干净、干燥等。 (下转第64页) 甘载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4)系统调试圆 肃科技 第30卷 报警,但不切断起升控制回路电源,提示操作工不 能再增加起重量。如果要进行起重机过载试验,可 (1)系统零点调正:起重机的吊钩离地lm处, 打开电气盒盖,调节位于线路板上方的电位器RP1, 使显示器数字为相应的起吊原始重量。如果调不到 以将控制线拆除,但本装置仍可显示起重量。 5起重机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发达国家的先进起重机无论在安全监控 相应的起吊重量,则可将1R54.3阻值适当减少,或 将1R35.1K适当增大,以扩大量程调节范围。 (2)满值示值调正:起吊额定值的90%~100%的 标准砝码或已知重量的物件(误差不大于±l%),调 节线路板上“基准”电位器RP2使显示值与被测物 体重量相一致,此时应注意,显示值应是起吊原始 重量和被测物体的重量之和。如调不到,可拨动 SW4改变二级放大倍数,扩大满值调整范围。如仍 调不到,可调正“满值”RP4。正常情况下,SW4“2”拨 还是自动控制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水平,如,德国的 起重机,采用激光装置测量起吊物的重心位置,依 靠超声波传感器引导取物装置抓取货物。大车和小 车运行采用编码轨迹系统测定路径,起升高度采用 恒定张紧的测量索和角度发生器测定。起重机采用 磁场变换器激光达到高度精度定位等。近年来为解 决起重机吊具的防遥控制问题,还专门开发了模糊 逻辑电路的控制技术,用神经信息技术和模糊技术 来寻找开始加速的最佳时刻,将有经验司机防遥实 向ON,其它均拨向OFF,1~4位拨码,拨码数字大, 放大倍数也大。(若额定值Vc 上电压为+2.8V,此 时勿需调整报警点。) (4)报警点调整:起重量限制器出厂前虽已经 际操作的数据输入系统,实现最优控制。模糊控制 方式能确定实施自动工作的控制指令,将人们主观 的模糊量通过模糊稽核进行数字化定量,再利用微 过检验调整,但在现场仍有必要重新检查。起吊额 定载重量的105%~1 10%标准法砝或已知重量的物 件,显示器“105%”灯亮,并且蜂鸣器报警,延时1~2 机实现象熟练司机一样的自如操作,取得更高的效 率和安全性。 目前国内这种技术才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 的发展,众多企业才刚刚认识此类技术,还有一个 逐步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中国的起重机制造业面临 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因此中国起重机要不 断发展和创新,在技术人员的培养上还要加大力 度,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团队,在生产实践中 逐步将此类技术深入的推进和探索。 ・●…・●…・●…・●…・●… 秒切断起升回路电源,如果此时报警点偏高或偏 低,则应调正电位器RP3直至调好为止,如有条件 应对立即报警点进行测试。起吊130%载重,应有声 光报警,立即切断起升回路电源。在起吊额定载重 量的90%~100%物体时,”90%”灯亮,并有断续声光 ・●…・●…・●…-●…・●…・●…・●…・●…・●…・●・…●…・●…・●…・●…(上接第7页) 4)强化科技服务。应用先进实用的技术来推进 【5】彭启芳,畅喜云,范月君.发展青海高原特色的现代草地生 生态畜牧业发展,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 术合作,创新甘南州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重视农 牧民人才培训与技术培训,转变农牧民生产观念, 加快牧区信息建设,建立起以技术推广、畜牧业服 务、政策咨询等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吕晓荚,吕胜利.甘南州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J]. 态畜牧业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8):39--40. 【61余晓光,吴海山,陈卫国.新疆库鲁台草原退化现状分析及 发展对策【J】.中国草食动物,2008(3):17—18. 【7]沙依拉.沙尔合提,焦树英.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保护 和建设措施浅谈fJ].草业科学,2008(4):57—58. 『81张苏琼,阎万贯.中国西部草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控制措 施fJ].草业科学,2006(5):23—24. 【9]张贞明,李善堂.甘肃牧区草原生态现状及保护建设的思 草业科学2002(7):17—18. [2】扎扎,才太吉.甘南牧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调研【J】.发 考【J].草原与草坪,2008(2):19—20. 『1 o1周华坤,赵新全,王启基.青海省同德县草地现状及畜牧 展2007(81:23—25. [3】周应良.推动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跨越发展的对策【N].中 国畜牧兽医报,2013-09—15005. 业可持续发展策略fJ].草原与草坪,2007(4):14—15. 『111李海山.青海三江源区草地生态建设的思考fJ].草原与 草坪.2006(5):22—24. [4]海玉平.关于丽江市发展高原特色畜牧业的思考[J].中国 f121索南才让.泽库县草场退化、沙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四 川草原,2006(9):19—20. 农业信息,2014,(1):2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