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创新的三点要素
:
1. 热爱-兴趣乃成功之母 2. 反复改造
3. 团队合作--一起
热爱:兴趣是成功之母。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有兴趣,热爱它,那么就成功了一半。没有学习目标,没有理想定位,只能是盲目的学习和工作,成功的可能性很小。而带动目标和理想的源动力就是兴趣。所以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热爱它,才能不断深入去了解和完成。
举例: 1. 在姚明小时候,姚明的父母并没有刻意鼓励他把篮球当作自己将来的事业,他们只是让姚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希望小姚明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读书、上大学、找工作,然后找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但姚明最终还是选择了篮球。后来他发现自己真的非常热爱篮球。在学习上,姚明的父母从来不逼迫姚明,而是以启发施展为主,重视培养他的兴趣。这种方式让姚明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长大之后,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童年,他都会说:“我是玩过来的,没人逼迫我学习。”其实,他所谓的玩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研究所有自己好奇的东西。由于乐在其中,就好像在玩一样。
2.自例:一直以来,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里都主张学好文化课,以后从事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所以从小父母就着重培养我的文化课学习能力,在学校也是如此,似乎音乐、美术、体育这些课程都是可以忽略的。不过我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似乎对于这些也是很感兴趣的。于是就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经常画画,听音乐,进大学的时候也是不顾父母的反对来学习设计,虽然身边的亲人朋友到现在对我的选择还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我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会选择坚持,并且要一步步走下去,直至获得成功。
反复改造
反复改造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前人创造的事物进行合理改造,重新利用,反复创新。 1. 要对同一件事物的同一元素进行反复改造 2. 要对同一件事物的不同元素进行反复改造 3. 要对不同事物进行反复改造 举例:
1.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的作品总是要进过反复思考,反复讨论,反复改造的,因为只有反
复打磨过的东西才是经得起推敲的。我的设计作品,在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因为方向或者风格把握不到位,而给人感觉到不协调,于是在和经理的一次次确认过程中,我慢慢学习到了一些方法,找到一些灵感。比如一个款式图,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分割和款式上需要做一些大的调整;在整体改造好以后,再次确认,发现一些细节的地方还不是很到位,于是便重新考虑细节的修改;在各方面都大体改造完成以后,我们还应当想到如何能改造得更完美呢?所以,设计过程中反复修改、反复确认是一个重要环节,只有经历过反反复复的改造,一件作品才能完整呈现。 2.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作过多次修改,涉及内容变动达上千处,包括典故、比喻的运用、
结构的调整、部分描写的删除、外语原文及音译等等。正是有了对《围城》的精心琢磨,才使得这部作品总体上日趋精致,最终导致了一部光彩照人的文学经典的诞生。
团队合作
所谓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
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强调的是大家一起,如果事必躬亲,所有的事情都一个人去做,结果是很贫乏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然而大家一起去做,结果就会很丰盛。强调的是大家一起,如果事必躬亲,所有的事情都一个人去做,结果是很贫乏的,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力也是有限的,然而大家一起去做,结果就会很丰盛。
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有灵感枯竭的时候,但是如果和同事多多进行讨论,就会发觉
灵感。因为每个人的资源库和思维角度都是不一样的,看问题的侧重点也不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可以帮助我们更完善自己,并且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开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