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读老舍的《老张的哲学》

来源:伴沃教育


读老舍的《老张的哲学》

老舍的《老张的哲学》是值得我看的。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逼真而诗意;心理描写,生动而深刻;人物描写,鲜明而准确;对话又耐人寻味。老舍不愧为\"人民艺术家\"。

我捡几个人物聊聊,你知道,我不能开出一张单子来一一评说的。

《老张的哲学》中的重要人物舍老张其谁?按老舍的说法,老张可用\"钱本位而三位一体\"来概括。\"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意思简单说就是嗜钱。他的所作所为、思想情感莫不都是围绕钱这个核心内容。具体说来,他是这么一个主儿:为钱、他当兵、办学、经商;为钱,他会说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为钱,他一生只洗三次澡,第一次是出生后,第二次是结婚前,最后一次则是洗尸;为钱、他信回教、佛教、信耶稣;为钱,他熟人情谙世故,八面玲珑;为钱,他宁可挨饿让脾胃受苦也要省下铜子儿,恨不能吃一餐抵个把礼拜或希望只喝点水就能扛肚饥;喜欢又精干于蹭吃蹭喝,又极能吃会喝;工于算钱帐,倒是没杀人放火,不过凡是能帮他省钱、弄到钱的勾当,他莫不玩得娴熟而巧妙,有时违点良心也未尝不可;好色又吝啬,大概现代有志傍款的女人们是不大喜欢这种角色的;没学问、品德低、品味俗,但对钱的哲学算是\"术业有专攻\";自然也是为钱,想在政界上混混;好不容易被洋人劝捐了5毛钱,心里甚不平,竟在账本上记上\"老张一个人的国耻纪念日\"。

做过的缺德事大概有这么一些:1、在自家屋舍办学堂,大字不识几箩筐却自任先生,

误人子弟,欺上瞒下,骗取奖金。学生交学费缴伙食费那是一个籽儿都不能少,把欠学费的学生当奴隶使。逢年过节强令学生送节礼,让学生多喝水少吃饭,让他们享受最劣质的教学设施。为钱着想,他打骂学生,威吓利诱学生。2、学堂里开商店,不让学生在校外买东西。3、商店里卖鸦片,威胁学生不能张扬出去。4、嫌自家婆娘老丑,打她饿她虐待她。5、放阎王债给李静的叔父,强迫李静折债嫁给他,以慰色欲。6、力劝老实愚蠢的孙八纳妾,强迫龙树古卖女还债,给孙八作妾。

说说老张的结局吧。他的结局并不坏。老张最后作了南方某省的教育厅长。按他的哲学,当了这么大的官没有妾怎么能行?所以他娶了两个妾,当然钱是不能多花的,生了崽又是官二代。老张好不得意。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和他们的归属。

李应和王德是两个可爱的少年。可爱之人不外乎心慈胸广、讲正义有良心反压迫抱不平、幽默机敏之类。李应因为看不惯老张殴打自己婆娘(李应叫师母),和老张对打起来。王德觉得李应做的对,他甚至愿意帮着李应打老张,李应不让他帮忙,说:\"二打一,不英雄。若我被干趴下了,你再来。\"王德和李应自然是好朋友,而两人的性格却不大相同。李应较严肃沉稳,而王德爱笑,思想游离,活跃不羁,情到深处也喜欢哭。

李应的姐姐李静相貌秀美又读过书,这般女子无疑是君子好逑的对象。王德和李静是青梅竹马,彼此对眼也是情理之中,而王德更是敢上前拉着李静的手说:\"静姐,静姐,我爱你~\"。王德是不把女人当玩物的男子,可聪明如李静却自认为\"女人是男人的玩物\"。为救叔父,李静宁可牺牲她和王德的爱情而嫁给老张,虽然她内心是极不愿意的,但弱女

子如她能奈何?可事实上,她叔父宁愿自己死也不愿她这么做,叔父是希望她和王德在一起。这足以说明在李静的心坎里亲情的分量比爱情的分量重。现实中持这样想法的女人会比认为爱情比亲情重要的女人少吗?我觉得不会。这意味着中国不愧是礼教之邦,礼教植入人心,根深蒂固。可谓海可枯石可烂,礼教不可坏~两年轻人的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呢?李静在其姑母的主张下和老张订立了婚约。天地良心,姑母不能说不爱她,姑母甚至和现代家长的观点有共鸣之处--结婚不就是要个长期饭票吗?李静救叔父心切当然是不会反抗的,至于她心里的王德,她想只能牺牲他了。又一次宣告\"所谓儿女的爱情就是对于父母尽责\"的礼教的胜利。李静这个姑娘,我喜欢又同情她。喜欢她和你喜欢她的理由一样。同情她,因为她无奈选择做个牺牲品。李静这样的决定,王德当然很伤心很气愤。伤心是伤的他们甜而无果的爱情,气愤则是针对于老张。所以王德辞掉报馆的工作之后,买了把刀要在老张办婚事那天刺杀他,结果是行刺未遂反被擒。天无绝人之路,李静最后得贵人孙守备相救脱离虎口,甚至王德也为孙守备所救。李静自由了,却得不到姑母的欢心(姑母不认为李静嫁给老张有什么不好并认为李静逃婚是可耻的)。李静的叔父也得以从老张苦海般的阎王债中解脱,心里高兴,安然去世。李静

落个孤身一人。而王德受了这么大的刺激,以至急气伤寒大病一场。王家父母为驱病魔为他娶妻冲喜,妻子当然不是李静。王德醒来看见身边的女人,大喊大叫:\"妈,她是谁啊?\"。\"宝贝,她是你媳妇~\"王德顿时口吐鲜血晕了过去,这好像跟现在的男人见到美女就流鼻血发晕一样妙。后来,王德的父亲去世,王德当了家,媳妇陈姑娘也为他生了一胖小子。他就这样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乖乖地被家庭束缚着,自然跟李静也逐渐疏远了。在李静的心里,王德已经是别的女人的王德。天有绝人之路,李静最后郁郁死去,谁又在乎世界上少了一朵美丽的鲜花?

李应自从加入了救世军教会,信耶稣,做慈善。在会中,他和龙树古之女龙凤真心相爱。对此,龙树古是没有异议的,他甚至同意女儿嫁给李应。然而龙树古欠了孙八和老张的债。这债跟债确是不一样,取决于债主。孙八的债倒不怎么十万火急,缓一缓是可以的。而老张的阎王债则是拖一天利息重一天。老张以债要挟龙树古把女儿卖给孙八作妾,龙树古无奈只好\"答应\"卖女还债作为缓兵之计,心里在寻思着对付老张的计策。他的计策不可谓不灵验:女儿不能卖,孙八恨老张,李静脱离老张的虎口,李静的叔父从老张的阎王债中解脱,王德得救。然而这个计策却留不住李应。李应因恨自己无能救叔父救姐姐,又伤心于龙树古的\"卖女还债\",独自跑到天津去了。怎知龙凤在苦苦的思念和等待着杳无音信的他?李应最后在天津是有了自己的事业,然而叔父已经过世,姐姐也不在人间了,龙凤则嫁给了一个富人。

土乡绅孙八爷是个没心的好人。他说话很有意思,每一句都要加两个字--辛苦,把\"辛苦\"当口头禅的确实少见啊。这股迂腐劲儿是欲盖弥彰,不盖也弥彰。你不能说他是恶人,是兽,是恶鬼,但是他甘心作恶鬼的奴仆,听恶鬼的指使,不自觉的给恶鬼扩充势力,假如老张是那个买姑娘贩人口的恶鬼的话。实际上,老张也不单是做个好鬼。老张担保把龙树古的女儿龙凤弄来作孙八的妾,并承诺若是办不到,他把自己的妾让给孙八赔罪。结果,孙八没娶到龙凤作妾,终于跟老张翻了脸。经过这事后,他好像找回了本质并不坏的自己。是不是真正找到了原本善良的自己?我得打个问号。

赵四这个角色让我想到一句成语\"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他变成洋车夫之前是个阔人。做的都是些阔事:分鱼给乡邻、打猎、救人、给逃学的学童送饺子…。钱散尽了,平日受过他恩惠的人们也不愿再理他。于是,他恨那些

忘恩负义的人们,气不平之下拿石头砸他们的后脑。不扛砸的脑壳一砸就出血,他自然逃不掉被警察扭送到监狱。出狱后,人们喊他\"土匪\",他便沦为洋车夫喽。老舍叹他\"傻哉赵四\"。社会需要好人,好人需要智慧,傻乎乎的真心有可能会被当成驴肝肺。赵四勇敢、心善正义、不愿求人、乐观,颇有可爱之处。难怪小孩子们会喜欢和赵四玩,在那个社会背景中,大概只有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和内外兼修的智者才愿意接近赵四吧。带过兵的孙守备就夸赵四是\"好小子\"。阔人沦落成穷夫,似乎难以再回到做阔人的从前了,所以他还只能做拉洋车夫的。

蓝小山,这个人比较诡秘。他是王德所在大强报馆的主任。刚开始王德在报馆的工作是校对稿子,访新闻。因为报馆不许他\"看见什么写什么\",他不太想干。自从他在报馆认识了蓝小山,他不想干的想法变成还是硬着头皮去干吧。蓝小山是个有本事的人,他能叫王德五体投地的佩服自己。于是王德便和蓝小山交往开来。王德虽然在有些观点上不同意蓝小山,但直到从报馆辞职,王德还是没怎么把蓝小山往坏里想。至少有一件事,王德是蒙在鼓里的。蓝小山对李静有意思,想泡她,但李静没理会。王德显然是受了骗,蓝小山很难说是个好货。我说蓝小山只是个学问好,经验丰富,认为\"女人是玩物\"并老道于骗钱骗女人的衣冠禽兽。王德不是不聪明而是缺心眼啊,脸上镶嵌着一双对子眼的家伙能是好东西?也难说,保不定就有女的喜欢这样的人形兽?难道你会喜欢这样的女的吗?

这个世界是\"朱门酒肉臭\"与\"路有冻死骨\"并存,\"为善的受贫穷又命短\"与\"作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共生。好人未必得好报,坏人未必受恶报。好人也罢,坏人也罢,有不活在各自的条条框框中的人吗?人生不就是这样吗?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