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伴沃教育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真题汇编(含答案)及解析

一、压强

1.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已知ρ甲 >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Δ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Δh的关系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及图知道,ρ甲>ρ乙、h甲>h乙,由p=ρgh知道p甲 >p乙,所以开始时甲图线在乙图线的上面,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由于ρ甲>ρ乙,所以△p甲>△p乙,即甲的压强减小的快,但由于甲的高度大于乙的高度,所以,甲的压强不可能比乙先变成零,故只有D正确。

2.如图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并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此时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甲和m'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m'甲可能小于m'乙 B.m'甲一定小于m'乙 C.m'甲可能大于m'乙 D.m'甲一定大于m'乙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的质量相等,由m=ρV=ρL3可得:ρ甲L甲3=ρ乙L乙3, 由图可知,L甲>L乙,则ρ甲L甲2<ρ乙L乙2,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h的部分时,截取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甲=ρ甲△V甲=ρ甲L甲2h,△m乙=ρ乙△V乙=ρ乙L乙2h,因△m甲-△m乙=(ρ甲L甲2-ρ乙L乙2)h<0,所以,△m甲<△m乙,即甲截取的质量小、剩余的质量大,乙截取的质量大、剩余的质量小,将截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后,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即m′甲一定大于m′乙。 故选D。

3.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男子体操、网球等4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动会。关于这四项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

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

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正确;

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有弹力产生,故D正确。

4.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它是利用温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制成的 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错误;

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5.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 D.图(丁)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为了增大压强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甲图,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 B、乙图,向外拉活塞,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可以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故B正确;

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

D、丁图,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正确;

故选C.

6.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ρ甲>ρ乙)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沿水平方向分别在甲、乙正方体上截去一部分,且截去部分的质量相等,如图所示,则所截去的高度h甲、h乙的关系是

A.h甲一定大于h乙 C.h甲可能大于h乙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B.h甲一定小于h乙 D.h甲可能等于h 乙

FGmgVgSLg===ρgL,

SSSSS因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乙, 所以,ρ甲gL甲=ρ乙gL乙,即ρ甲L甲=ρ乙L乙,………① 由ρ甲>ρ乙可知,L甲<L乙,……②

设截去的高度为h,截去的部分的质量m=ρV=ρSh=ρL2h,

因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质量m,则有:ρ甲L甲2h甲=ρ乙L乙2h乙,……③ 由①③两式可得:L甲h甲=L乙h乙, 由L甲<L乙可知,h甲>h乙. 故选A.

7.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A<mB、SA>SB、hA=h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A、pB和压力FA、FB的关系为

A.pA<pB, FA=FB B.pA<pB, FA<FB C.pA>pB, FA=FB D.pA>pB, FA>FB 【答案】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mA<mB、SA>SB、hA=hB,所以, VA>VB,

由 知道,

ρA<ρB;

因为是规则的长方体,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是:

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因为 ρA <ρB ,

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pB;

由mA<mB 知道GA<GB,即对地面的压力是: FA <FB ,

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即截去部分A的质量仍然大于B的质量,所以剩余部分的质量还是

mA <mB ,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 FA<FB

综上所述,只有B正确。

8.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A<S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

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 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 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 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说明容器原来液面等高,浸入球后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PS=

,则甲液体增加的深度大于乙液体增加的深度,即最后甲乙液体的总体

积相同,说明甲增加的体积>乙增加的体积,即甲球体积大.所以选D.

9.下列有关物理应用知识描述错误的是

A.甲图:压路机用质量很大的碾子是为了减小压强

B.乙图: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是因为水深的地方受到水的压强大 C.丙图:用塑料吸管从敞口的饮料瓶子中吸到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D.丁图: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逐步潜入水中直至浸没过程中,浮力逐渐变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1)增大压力和减小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压强;(2)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利用大气压的知识分析即可判断;(4)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利用F浮水gV排 ,来分析受到的浮力情况。 【详解】

A. 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对地面的压力也很大,在接触面积一定时,增大了对路面的压强,故A错误;

B. 因为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水坝的下部受到的压强较大,为了水坝的安全,水坝的下部总要比上部宽,故B正确;

C. 用吸管吸饮料时,吸出吸管中的部分空气,使吸管内的气压减小,瓶中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中,故C正确;

D. 浮在水面上的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排开水的体积变大,利用F浮水gV排 可知,所受浮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A.

10.在水平桌面上,有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盛有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A和B分别放入两容器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如图所示。A、B两球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甲、乙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FA<FB,p甲<p乙 B.FA<FB,p甲>p乙 C.FA>FB,p甲>p乙 D.FA>FB,p甲<p乙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A和B两球的体积相等,由图可知两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受到的浮力关系;

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两者的重力关系,两容器相同时受力面积相同且液体质量相等,根据F=G=mg可知对桌面的压力关系,利用压强的公式得出对桌面的压强关系。 【详解】

由题意可知A和B两球的体积相等,由图可知A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球,由F浮=ρ液gV排可知,A球受到的浮力小于B球受到的浮力,即FA<FB,故CD错误;

因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FA=GA,FB=GB,所以,GA<GB,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容器相同,液体的质量相等,所以由F=G=mg可知,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根据p乙

F可知p甲<pS,故B错误、A正确。

故选A。

11.一个均匀的正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为p,如果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取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 A.p B.p C.p D.2p 【答案】B 【解析】

设原来的重为G,边长为a,底面积为S,则压强为:

将这个木块切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则每个重为:,

底面积为:

其中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则这个小木块对地面的压强是:

故选B。

12.小华利用带钉的木块、沙土、钩码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分析比较下图,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通过比较钉子陷入沙土中的深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B.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本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D.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压力的作用效果就是压强,钉子陷入的越深,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大,钉陷入的越浅,说明受到的压强越小,故A正确;

BD.图中的受力面积大小相等,只是压力大小不同,所以由图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故B错误,D正确;

C.本题是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所以是控制变量法,故C正确.

13.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 A.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B.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D.【答案】B 【解析】 【详解】

准确测出大气压的数值

A、图中有一个长方体金属块和海绵,金属块的压力一定,通过金属块的不同放法改变受力面积,从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故A可以完成;

B、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的深度有关,图中只有一杯水和一个压强计,只能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不能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故B不可以完成; C、图中有两个吸盘,排净吸盘内的空气,用很大的力才能将其拉开,证明了大气压的存

在,故C可以完成;

D、图中为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托里拆利实验准确的测量出大气压的值,故D可以完成。

14.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面高度如图所示。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已知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p1<p2、F1<F2 B. p1<p2、F1=F2 C. p1′>p2′,F1′>F2′ D. p1′=p2′,F1′=F2′ 【答案】D 【解析】 【详解】

AB.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根据

G=mg

得到水和酒精的重力相等,故

F1=F2

因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故液体的受力面积S相同,根据p=的压强p1=p2,故AB错误;

C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故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F1′=F2′

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

F可知液体对容器底SF得到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即 Sp1′=p2′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 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D.玻璃管倾斜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正确; B.水银柱不下落是由大气压支持的结果,故B正确;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C正确;

D.玻璃管倾斜时,进入玻璃管的水银柱变长,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错误。

16.如果所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分别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将两个正方体切去一部分,它们剩余部分对地面压强为p甲和p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B.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C.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p甲可能大于p乙 D.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p甲一定小于p乙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仍相等,因为S甲>S乙,由p=F/S可知,p甲p乙,故B错;若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对于柱体而言, 它们桌面的压强p=F/S=ρgh.无论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质量,还是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体积,剩余部分对地面对的压只与密度和高度的乘积有关.因为甲、乙为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ρ甲ga甲3=ρ乙ga乙3,由图可知a甲2> a乙2,则ρ甲ga甲<ρ乙ga乙,即p甲17.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低

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 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 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

由于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因此将玻璃管稍微倾斜、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都将不变,选项ABC错误,D正确.

18.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分析:由于乙管的倾斜,判断甲乙两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再判断密度的大小,根据

判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

解答:由于甲试管是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液体相同深度,所以V乙>V甲,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根据乙两液面相同,深度相同,甲的压强大。 故选:A。

【点睛】根据试管的倾斜判断甲乙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判断液体的密度,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压强的大小。

再根据

,甲的密度大,甲

19.关于大气压强,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所以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高原地区气压比平原低 C.同一地点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变,所以大气压是不变的

D.空气也是流体,所以也可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层的厚度压强 【答案】B

【解析】大气压强是由于大气有重力而产生的,但大气具有流动性,所以它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A说法错误;大气压强与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所以高原地区气压比平原低,B说法正确;大气压强与天气情况和季节有关,故同一地点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变,大气压是可以改变的,C说法错误;空气是流体,但空气在不同高度的密度不均匀,所以不可以利用公式p=ρgh计算大气层的厚度压强,D说法错误;答案选B。

20.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高9cm,底面积为30cm2;杯内水重2N,水深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Pa C.水对杯底的压力为2N 【答案】B 【解析】 【详解】

杯内水的深度:h=6cm=0.06m, 则水对杯底的压强:

B.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2.8N

p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故A错误;

根据pF可得,水对杯底的压力: SFpS600Pa3010﹣4m21.8N,故C错误;

G水=2N,在水平桌面上,杯对桌面的压力:

FG水G杯1N2N3N,故D错误;

杯对桌面的压强:p'故选B. 【点睛】

重点是固体压强公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注意本题中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必须先求出压强,再利用FPS求压力,不可根据液体的重求压力.

F'3N1000Pa,故B正确. S3010﹣4m2

21.如图所示,向一个上粗下细的水桶中缓慢匀速注水(相同时间内有相同质量的水注入桶中),直至将水注满。在图中给出了一组表示此过程中,水桶底部受到由于水重产生的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线,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A.B.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一定,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图中水桶的形状分析判断液体深度的增加量的变化快慢,根据p=ρgh判断压强的变化,根据F=pS判断出压力的变化。 【详解】

由图知,水桶的形状是上宽下窄,所以在向水桶倒水时,相同时间内倒入相同质量的水,但水在水桶中增加的高度越来越小,根据p=ρgh知容器底所受液体压强的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根据F=pS知,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压力增加量也会越来越小,分析四图,B符合题意。 故选:B。

22.如图所示,正方体甲、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4倍,甲、乙边长之比为1:2,将甲放在乙的上面中央,乙放在水平地面上,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1:2 【答案】D 【解析】 【分析】

B.2:1 C.3:4 D.4:3

知道正方体甲、乙的边长之比,根据V=L3求出体积之比,根据S=L2求出底面积之比,又知道两者的密度之比,根据密度公式和G=mg求出重力之比;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

的重力相等,根据压强公式分别表示出两种情况下对地面的压强,进一步得出压强之比. 【详解】

S甲L2甲11V甲L3甲11由题意可知:2 ,3 ,ρ甲=4ρ乙,物体放在水

S乙L乙24V乙L乙28平面上,可得:

甲对乙的压力:F甲m甲g甲V甲g4乙V乙g乙对地面的压力:

23181乙V乙g ; 213F乙m甲gm乙g甲V甲g乙V乙g4乙V乙g乙V乙g乙V乙g ;

82由pF 得甲对乙的压强和乙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S11Vgp甲F甲S乙2乙乙S44乙2 . p乙F乙S甲3VgS甲313乙乙22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如图所示,底端装有电子阀门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一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下列表示木块的重力势能Ep,木块所受浮力大小F、木块下表面处水的压强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当容器内的水流出后,木块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则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小,当水不再流出时,木块的重力势能不变,即木块的重力势能先变小后不变,故A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处于漂浮状态,即浮力等于重力;当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木块对容器底有压力,浮力小于重力;由于木块的重力不变,则木块受到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B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在容器内水流出的过程中,并且当水位在一定高度时,木块下表面处水的深度不变,由p=ρgh可知,木块下表面处的压强不变,即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不变;故C错误;

D.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控制阀门,使容器中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水量相等,因此相同时间内,容器对桌面减小的压力相同,由p随时间均匀减小,故D错误.

F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S

24.如图甲是我校某生毕业后收到的可乐定制礼物,该生打开瓶盖喝了些后将其置于桌面上,此时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p甲,液体对瓶子底部的压力为F甲。若将其倒立,瓶盖受到的压强为p乙,瓶盖受到的压力为F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甲p乙C.p甲p乙【答案】B 【解析】 【详解】

F甲F乙 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由于瓶内液体不满,而瓶子上细下粗,所以倒过来时液体的深度变大,由公式pgh可知,液体对瓶塞的压强变大,所以p甲p乙,故AC错误;正放时瓶子上细下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大于液体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小于液体的重力,所以F甲F乙。故B正确,D错误。

25.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水ρ酒精),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的方法是 ( )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 【答案】B 【解析】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分析】

对于圆柱形这样的直壁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ρgV=mg=G,即: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因为图中甲容器的底面积大于乙的底面积,所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要想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采取的办法就是倒入水和酒精产生的△p水>△p酒或抽出水和酒精产生的△p水<△p酒,据此判断得出答案. 【详解】

∵甲和乙是圆柱形容器,

∴对容器底的压力:F=ps=ρghs=ρgV=mg=G; ∵m水=m酒,S甲>S乙, ∴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

A.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压力还是相等,还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不符合题意,故A错;

B.倒入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 ∵ρ水>ρ酒精, ∴m水>m酒精,

这样可以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会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符合题意,故B正确;

C.抽出相同质量的水和酒精,压力还是相等,还是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小,不符合题意,故C错;

D.抽出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使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会使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更小,不符合题意,故D错

26.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

A.P甲大于P乙 B.P甲等于P乙 C.P甲小于P乙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详解】

对于均匀的柱体来说,对底面的压强也可以利用液体的压强公式来计算,当沿竖直方向切成两块时,两块都仍是均匀的柱体,密度相等,高度相同,所以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27.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 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A、FB,则( )

A.PA=PB 【答案】C 【解析】 【详解】

B.PA>PB C.FA=FB D.FA>FB

AB.由于容器装的是同种液体,则密度相同,由图可知:hA<hB,由p=ρgh可知:pA<pB;

CD.A、B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则液体的重力相等,由于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对底面的压力也相等,即FA=FB 。

28.对于上升的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气球的升空原理和民航飞机的起飞原理相同 B.热气球匀速上升时,机械能一定不变 C.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不变 D.热气球燃料减少后,它的惯性变小 【答案】D

【解析】分析:(1)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 (2)分析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动能和势能变化情况即可得出答案。 (3)根据大气压与高度的变化关系可判断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大气压强的变化; (4)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只有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 解答:A、飞机起飞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热气球是利用浮力升空的,二者的原理不相同。此选项错误;

B、热气球在匀速上升过程中气球的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而高度变大,势能变大,所以机械能变大。此选项错误;

C、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热气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小;此选项错误;

D、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小,惯性小,故火箭飞行一段时间后燃料减少,质量减少,其惯性大小变小。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通过气球的升空现象,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对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还考查了机械能的知识,综合性较强,难点是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29.将一支密度计先后放入A、B两容器中,如图所示,两容器中的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A、ρB,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A、FB,则密度和浮力的关系分别满足

A.ρA<ρB,FA=FB B.ρA<ρB,FA>FB C.ρA=ρB,FA>FB D.ρA>ρB,FA=FB 【答案】A 【解析】

因为密度计在A、B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所以,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即FA =FB=G,又因为ρ液gv排=G,由图知道,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关系是:VA>VB,所以,A、B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A <ρB,故只有A正确,故选A.

30.如图所示,同样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下沉、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悬浮、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漂浮;

(2)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漂浮时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3)根据p=ρgh判断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 【详解】

由图可知,小球在AB中漂浮,C中悬浮,D中下沉,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AB液体的密度大于C和D液体的密度; 因为物体漂浮时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根据F浮=ρgV排可知,A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小于B中小球排开液体的体积,A中液体的密度最大,

所以根据p=ρgh可知,液面处于同一高度时,A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最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