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新能力关乎民族的兴衰,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特征的充满竞争的世纪,要想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归根结底就要靠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利用观察图片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材彩色图片,如实验操作图片、有实验现象图片等,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针对不同的图片,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图片,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探讨一些问题,逐步形成结论。由图片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透彻。
2.探究与改进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化学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的显著特征,教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
验和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去改进,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如教材第27页实验2―3所示测定空气里的氧气含量实验学生讨论后改进如下: (1)将集气瓶改为长方体且标明刻度 (2)将红磷改为白磷 (3)将集气瓶可放热水中
在改进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下列问题作研究: (1)水经导管倒流入瓶内的原因?
(2)实验前瓶内加少量水和不加少量水的情况怎样? (3)水经导管倒流入瓶内,水大于瓶内容积五分之一的原因?
(4)水经导管倒流入瓶内水小于瓶内容积五分之一的原因?
经过这样尝试,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实验知识又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觖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首先是要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体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
在化学教学时,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从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培养学生从
日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的意识,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学习了《爱护水资源》,让学生调查本地的水污染情况,发现问题提出防止污染的建议并写成小论文,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了环保意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且能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例如学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这一节时,测完了橘汁、糖水、牛奶、番茄汁、汽水、自来水、唾液、草木灰水、洗洁精的酸碱度以后,有同学提问柠檬、草莓、苹果的酸碱度怎样?这个问题原不在教学计划之中,但是我没有放弃,而是充分地肯定了这一同学的问题意识,并及时组织学生讨论、探究,先让学生大胆猜测:因为柠檬、草莓、苹果平时吃起来是酸的,所以学生认为它们的汁液呈酸性。于是利用课外时间做实验却发现它们的汁液的酸碱度呈碱性,学生很是兴奋,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时常会出现意外,但意外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的意外,因势利导,适时探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活起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得到了培养。
4.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课堂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束缚了学生思维。
新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新的教学模式:师为主导生为主体,实行师生角色转换。化学课堂教学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还有没有别的想法或方法?”,“怎么设法去解决?”,“还有没有新问题?”。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教学中让学生敢想、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学生一个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的机会,训练了恩维能力,又增强了自信心。例如播放神舟八号升天的视频,将学生带入到火的世界,体验到火给人类带来的福利,适时提出“什么是燃烧?(引导出燃烧的概念)”,“燃烧要怎样才能发生?(引导出燃烧的条件)”,通过视频呈现火灾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的巨大损失,引起学生情感的波澜,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怎样才能灭火呢?”。又通过原子弹爆炸的视频引入“还有什么办法使燃烧更剧烈呢?”,再演示粉尘爆炸实验,让学生认识到有易燃易爆物地方要注意安全。学生竞争意识、主动意识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就会得到明显提高。 5.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萌发创新意识
“得鱼不如得渔”,化学教学最终目的让学习能自主学习化学。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是学习的主人,才能主动获取信息,主动思考问题,才能促进创新思维发展。化学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法进行学习,可使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化学教学应注重分析、比较思维的训
练,推理能力训练和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创设好有趣的化学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问题情景中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例如讲紫色的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时,我事先用紫色的石蕊溶液将白纸浸湿后晒干,此时纸为紫色,课堂中我告诉学生我有一种神奇的“水”可以让它变红变蓝。有的学生不信,但大多数学生很好奇,于是我滴加盐酸后变红,滴加氢氧化钠后变蓝后学生热情高涨。通过设置情境,把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探索的热情激发出来了,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趣味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