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话又教学残汉 徐红宇 (吉林省白城市特殊教育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学好语文是听 觉障碍儿童步入社会的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聋校 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成效不大,成为教学的老大难。 改变聋校教学的这种现状,促进语文教学的科学化, 第三,语文的最大特点是工具性。语文是交际的 工具,是学好各门功课的工具,是听觉障碍儿童表情 达意和与正常人沟通联系的工具。我们聋校在这一点 表现尤为突出,虽不能语,但可从文。语文教学必须 强化工具意识、训练意识。 对于听觉障碍儿童而言,语文在交际、表情达意 是摆在聋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 首先,语文知识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不是一个 个知识点的简单堆砌,而由一个个由低到高,由简到 过程中是借助于语言文字和手势(只限于听觉障碍教 繁,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按倒金字塔形式排列的一 育工作者和听觉障碍人)进行的。没有具体的语言文 个整体。听觉障碍儿童的认知规律虽与正常人有所 字就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使听觉障碍儿童丧失 区别,但其感知接受知识的过程是一致的,是由基础 了与正常人交往的途径。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语言文 到高层次发展循序渐进的。现行聋校语文教材把要求 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按语文知识的规律和听 字的训练,从而克服听觉障碍儿童语序颠倒、词不达 意的缺点。在具体训练中按照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 再到语言文字的顺序进行,即引导学生通过弄清字、 词、句的意思,初步感知语言。在此基础上通过重点 ,,r 觉障碍儿童感受知识的规律,由低到高分成若干单 元,每一个单元有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这些项目之间 又发生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知识群。所 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理解思想内容,然后引导 以,语文教学必须明确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以“单 学生领悟作者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形式,学会运 元”为单位,以重点训练项目为重点,实行单元教 用语言,掌握表达方法,提高表达技巧,只有这样听 学。 觉障碍儿童才能很好的运用作文的形式和正常人交 流,表情达意。 早在2O世纪2O年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主张: “语文不能一节一节讲,须一组一组讲,讲文时不以 最后,听觉障碍儿童学习语言有一个过程,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