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
小班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的探究
江苏省昆山市高新区茗景苑幼儿园潘丽华
【摘要】随着游戏化课程的推进,幼儿的主体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老师会从幼儿的当下兴趣点来思考问 题。班级区域游戏的开展要做好区域游戏的命名、环境的创设、规则的建立以及区域游戏教师的指导,这些在区域游戏中 都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区域游戏命名环境规则内容选择指导区域游戏可以促使小班幼儿在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下, 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求进行活动,与同伴、老师产生交 流。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就班级区域游戏的 开展从区域游戏的命名、环境的创设、规则的建立以及区域游 戏教师的指导几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 区域游戏活动的命名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园更加注重幼儿学习的主 体地位,作为老师会从幼儿最感兴趣的点来思考问题。在区 域游戏活动中也是如此,区域游戏的命名更加儿童化,还会引 导幼儿参与到区域游戏名称的商议中,充分考虑幼儿的意愿, 幼儿在商议的过程中了解了各区域的主要功能和特点,师幼 共同给各区域取名。“巧手乐园”“聪明屋”建筑小工地”奇 幻世界” “魔力宝宝秀”等等,这些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名称是 在孩子们和老师的共同商议下完成的。命名结束以后,我们
还会给这些名称配上卡通的图标、规则标志等,在区域周围人 口处张贴,位置都非常醒目,让幼儿一看就对各游戏活动区域 内容设置一目了然。当然区域游戏名称在每个区域内不仅仅 只是一个标志,更重要的是将所蕴含的意义赋予其中。比如 巧手乐园,注重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的培养,希望通过在区域 内的锻炼让每一位幼儿都拥有一双小巧手;魔力宝宝秀是昆 山电视台的一个综艺电视的名字,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宝宝 能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才艺。区域游戏的名称来源于生活,又 服务于游戏;这些名称同时也折射出游戏的魅力,让每一个幼 儿都受到感染。
二、 区域游戏环境的创设
区域游戏环境是指为幼儿提供区域游戏活动的条件,包 括物质和心理两个方面。物质环境更多注重环境的趣味性、 可操作性、多功能性、动态性,且与幼儿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 区域游戏的空间设置、游戏材料(半成品和废旧材料)的提供 和游戏的常规要求等都应有利于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进行各种 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区域环境之间积极互动。
(一)区域环境情境化
良好的区域环境既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对 幼儿个性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吸引 幼儿主动参与到区域活动来。所以在布置区域游戏环境时, 我们有意识地将环境情境化,这样就能更加吸引幼儿的注意 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徜徉在玩中学、学中玩情境 中,最终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小班《春天真美丽》这 一主题活动中,有一个主要目标是:知道春姐姐来了,花儿开 放了,柳树发芽了,小草变绿了,小蝌蚪游来了,天气暖和了, 喜欢观察周围花草树木,有爱护它们的情感。因此我们在美
工区环境中营造了一个春天的氛围。花园内孩子们把折好的 小花、迎春花放进去,路的两旁,孩子们卷的柳树发芽了,小池 塘里,孩子们点画的小蝌蚪栩栩如生。在孩子们每天的努力 下,春天慢慢走近了美工区。孩子们不但与老师提供的材料 进行了互动,同时与美工区的环境进行了互动,在春天的情境 中,更好地认识了春天的花、柳树、蝴蝶、蝌蚪,进一步感受到 春天这个烂漫季节的快乐。
(二)区域环境趣味化
区域环境的趣味化既能激发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更 能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愿望,所以我们在设计区域环境时更 加不能忘记体现区域环境的趣味化。这样,才能让幼儿园的 区域游戏成为孩子们体验生活的最佳场所,成为孩子们自由 畅想的展示舞台,进而让我们的区域游戏更能体现游戏化,使 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不是来学习,而是来玩的,真正体现“玩中 学,玩中求进步”的精髓。比如在益智区游戏环境创设时,我 们既要兼顾启智性,更要注重趣味性:每一种材料的投放,要 看一看,它是否能够引起幼儿操作、摆弄的兴趣,孩子们是否 愿意反复使用,而不是玩一次就不想再玩下去。再比如设置 阅读区环境时,我们需要精心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可操作的材 料,让阅读不再枯燥。一些小木偶、指偶、头饰、图书主人公的 服饰会让阅读更加游戏化,尤其是小班幼儿,色彩鲜艳、活动 的环境让他们阅读时注意时间延长,更感兴趣,口语表达能力 也会随之增强。
三、区域游戏规则的建立
区域游戏场地一般都不是很大,幼儿身在其中往往会有 冲突、碰撞,那我们如何来避免这些负面影响,让区域环境充 满合作、协商,成为孩子们乐于交往的环境呢?区域游戏规则 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则可以是自发产生的,也可以是 大家约定俗成的,可以随着区域游戏的发展不断更新和完善。 规则要得到幼儿的认可,孩子们认可以后,那么他们会对游戏 规则心悦诚服,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同时对规则的认可可以 促进幼儿执行规则能力的发展,扩大幼儿在游戏中的思维空 间。比如收拾游戏材料往往是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会起冲突的 过程,所以我们尝试以自编儿歌的方式引导幼儿按儿歌的要 求来收拾整理游戏材料;在游戏中我们往往看到操作材料掉 到地上以后,孩子们互相推倭说不是自己的责任,我们就采用 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幼儿来制定游戏规则,懂得玩具宝宝在地 上也会不开心的道理,让幼儿要及时捡起来。在游戏中,我们 还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点,小班的规则要定得具体,易于孩 子们理解,这样才能促使幼儿好习惯的养成。
(下转第35页)
•
35
•
另外,我们也可以运用叙述式的方法进行课堂听课及记 录,这种方式以第三人称的方法进行课堂记录,在听课时我们 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来记录课堂,运用自己的方式来概括所听 之课,在听课中教师可以按照需求来对所听的课进行情况反 映并对一些问题提出探讨。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比较容易 把握整堂体育课的结构与本堂课的环节,能有充分的时间去 评判课堂中的一些关键点,同时也可以去观察捕捉课堂中教 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一些细微活动及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 观察、捕捉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适时恰当的思考分 析,并记录下探讨的问题,为接下来的评价课堂做好准备。
五、切合实际的评价课堂
通过评课,我们要切实地提出课中的不足,解决教学中存 在的问题,改进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以提高教学质量,从 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我们评课时不能华而不实,切不能随心所欲,必须实事 求是,讲究质量,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所采用的评价标准应该有 所不同。在评价一堂课时,教师应该通过实际情况对课堂进 行切实的评价,对授课教师进行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对课 堂教学进行评价。
评价一节课的教学思路,就像我们平时写文章的时候要
有思路那样,我们上课时也要有课堂设计思路,这是我们上好 一节课的主线和脉络,它将指挥一节课的组织编排,各个教材 环节怎样过渡衔接,时间及练习密度的安排等。所以,在评课 时我们可以看这节课设计的思路是否符合教学的实际内容, 教学思路是否有创新,教学思路在课的流程是否层次清晰,教 师在授课中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评价一节课的结构,我们可以看这节课各个环节之间的 衔接,学练的安排,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密度 是否适中,过渡是否自然。如果一节课在结构设计上不同,那 么教学效果就会不同。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根据教材灵活 运用,量体裁衣,在评课中我们可以看教师在教法运用上能否 面向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所教授的内容的教法,同时看能否 创新,运用恰当,让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激活学生学练的 激情。
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切实有效的评课,来开展 课堂教学科研活动,加强教学优化,同时通过评课活动使教师 在教学中总结经验,调动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 高教师教学的技能及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 教学工作。
(上接第33页)
四、区域游戏内容的选择
1.挖掘幼儿的兴趣点,始终把幼儿放在主体地位,有的放矢地选择区域游戏内容。《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 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 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 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和视野。”我们的区域游戏也不例外。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的孩 子年龄还小,生活经验不丰富,所以一些复杂的区域游戏就让 年龄大一点的大班孩子来玩,小班的孩子就不能参与,其实这 些都是误区。区域游戏内容要有一定的挑战,才能满足孩子 们的成长需要,才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比如以前水彩颜料 的使用,在小班往往觉得孩子们会把身上弄脏就不用了,其实 不然,小班的孩子已经有了玩色的愿望,我们只要正确对待, 与孩子一起制定好玩色的规则,正确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你会得到孩子们非常有创意的玩色作品。
2.区域游戏的内容不是_成不变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及 时规划幼儿自主生成的区域游戏内容。我们提供的区域游戏内容,往往在孩子们的操作过程中,发生些许变化。所以作为 一个老师,我们要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会调整,重新规划游 戏内容。比如阅读区的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会跑到茶馆去 泡了一壶茶带到阅读区喝,你会发现就会有孩子跑来告状: “老师,茶是不能带到图书吧的。”我看到了孩子们的需要,在 茶馆的一角开辟了阅读区,让孩子们有一个休闲看书的好去 处,茶馆的生意一下子就好起来了,看书的小朋友也更加安静 了。用心观察,通过逆转思维,孩子们在游戏中有了更多的新 鲜感,也更加贴近了孩子们的生活。
总之,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推进,幼儿园的区域游戏也越来 越得到大家的重视。作为教师,我们也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总结,充分利用区域游戏活动这一教育平台,让区域游戏成为 孩子们的乐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