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汇
(一)什么是词汇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是众多词语的集合。
(二)什么是语素
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三)如何区分语素
确定语素可以采用替代法,即用已知语素替代有待确定是不是语素的语言单位。注意,两种替代缺一不可,在替代中保持语素意义的基本一致。
(四)什么是词
词由语素构成,是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五)如何判断词
剩余法、扩展法
(六)词的结构类型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单纯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称为合成词
1. 单纯词
(1) 联绵词:是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其中有双声
的、非双声叠韵的、叠韵的
① 双声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联绵词。
如:参差、仿佛、忐忑、伶俐、
② 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联绵词
如:彷徨、窈窕、烂漫、逍遥、哆嗦
③ 其他:指两个音节声韵都不同的词
如:鹦鹉、芙蓉、玛瑙、牡丹、
(2) 叠音词:由不成语素的音节重叠构成,重叠后仍是一个双音语素,是单语语素,不是词的形态变化。
如:猩猩、姥姥、皑皑、瑟瑟
(3) 音译外来词
如:葡萄、咖啡、的士、沙发
2. 合成词
合成词有复合式、重叠式、附加式
(1) 复合式: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相同的词根结合在一构成。从此跟和词根的关系看,
可以分成以下五类:
① 联合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又叫并列式。
如:途径、体制、骨肉、尺寸、国家、质量
② 偏正型: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
如:主流、气功、彻查、游击、筛选、小说
③ 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后一词根
如:提高、说服、推翻、车辆、马匹、花朵
④ 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东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
如:司机、管家、动员、挂钩、美容、失业
⑤ 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一词根的。
如:地震、日食、民主、海啸、脑残
(2) 重叠式:有相同的词根语素重叠构成。
如:姐姐、哥哥、爸爸、妈妈、仅仅
(3) 附加式:由词根和词缀构成,又称,派生词。
① 前加型(前缀+词根)
如:老- 老虎、老乡;小- 小王、小李
第- 第五、第十:阿- 阿姨、阿毛
② 后加型(词根加后缀)
如:-子 刀子、瓶子、胖子
-头 石头、木头、来头
-性 硬性、创造性、弹性
(七)词义有什么性质
1. 概括性。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与现象。
2. 模糊性。词义具有精确性和模糊性,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的界限有不确定性,词义的模糊性是客观事物的连续反应。
3. 名族性。同类事物在不同的名族里可以不同。
(八)词义场
语义场是语义的类聚,既有共同义素又有区别义素的一组词的相关语义聚合为一个语义场。
① 同义词之间的差别:1、理性意义方面的差别(意义轻重、范围大小、集体与个体、搭配对象)
2、色彩方面的差别(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3、(用法)词性方面的差异
② 反义词形成的条件:1、属于同一意义范畴
2、属于同一语法单位,词性相同
3、在人们语言实践的过程中常被对举使用
(九)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的关系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不断给语言创造新词,扩大一般词汇量。一般词汇中的一些词会转为基本词。
二、语法
(一)什么是语法
句法是语言三要素之一,语法是语言的组合法则。语法是指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又指语法学,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二)语法的性质
1. 抽象性 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2. 稳固性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要缓慢得多。
3. 民族性 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还表现在语法上。
(三)语法划分词类的依据(按语法功能划分)
划分词类的依据是:按语法功能划分 1. 实词
(1) 名词
专有~、普通~、时间~、处所~、方位~
名词的语法特征:
① 放在动词前后做主语或宾语;多数能做定语和待定语
② 前面能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③ 不能重叠表达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④ 经常用在介词后,组成介词短语
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
① 时间名词做主语、宾语、定语、状语
(2) 动词
语法特征
① 大多能做谓语和谓语中心
② 能够受副词“不”修饰
三类特殊动词
(1) 判断动词“是”
(2) 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能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客观的可能性、必要性和人
的主观意愿,有评议的作用。在句中常做状语,还可作谓语和谓语中心。表可能(能、能够)、表必要(要、应该)、表意愿(肯、敢)
(3) 趋向动词表示移动趋向。可单独做谓语或谓语中心。常用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
边表示趋向。
(3) 形容词
性质形容词:单纯表示性质。
状态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有量的成分,即表示程度加深,有较浓的主观评价的意味,是一种生动形式所体现的状态
(4) 区别词
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或区别性特征,有区分事物的分类作用。
(5) 数词
(6) 量词
(7) 副词
(8) 代词
(9) 拟声词
(10) 叹词
2. 虚词
(1) 介词,介词和不能互换位置,可出现状语,不能略去
(2) 连词,连词和两者互换位置意思保持不变,不可出现状语,可以略去
(3) 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尝试助词、时间助词、概述动词、比况助词、其他
助词。“的”用于句中,“了”用于句末是助词;用于句末看情况能否去掉,可,助词;不可,语气词。
(4) 语气词
(四)短语的类别(结构类、功能类)
1. 结构类型
基本短语: (1)
主谓短语:粮食丰收、阳光灿烂
(2) 动宾短语:盖被子、买三碗
(3) 偏正短语:修饰关系的两部分组成。修饰部分在前,叫修饰语。被修饰部分在后,
叫中心语。
① 定中短语:由定语和名词性中心语组成,可加“的”。
② 状中短语:由状语和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组成,可用“地”做标记
(4) 中补短语,有补充关系的两个成分,前被补充,后补充,两个都可用谓词
(5) 联合短语,由地位平等的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
其他短语: (1)
连谓短语,多项谓词性词语连用
(2) 兼语短语,由前一动词的宾语做后一谓语的主语,兼双重身份
(3) 同位短语,前项和后项的词语不同,但表示同一事物
(4) 方位短语
(5) 量词短语,由数次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成
(6) 介词短语
(7) 助词短语
“的”字短语
比况短语,“似的、一样……”
“所”字短语
2. 功能类型
(1) 名词性短语
(2) 谓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
(3) 加词性短语
(五)句子结构、分析句子、什么叫句型、句类(按语气)
1. 什么是句型
句型是句子的结构类型,即根据句法成分的配置格局分出来的类。
2、什么是句类
句类是句子的语气类,即根据全句语气语调分出来的类。
(六)句型有哪些分类(给条件造句子)
1. 主谓句 有助于、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从谓语核心看他可以分为一下三小类:
(1) 动词谓语句 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主要用来叙述人物的动作行为、发展
变化,以动词为核心
(2) 形容词谓语句
(3) 名词谓语句
2. 非主谓句
(1) 动词性非主谓句
(2)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3) 名词性非主谓句
(4) 叹词句
(5) 拟声词句
(七)特殊句式(存现句、连谓句)
1. 连谓句 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连谓句 如:摸着石头过河:她低着头沉思往事
2. 兼语句 兼语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叫兼语句
(1) 使令式 如:请、使、叫、让、崔
(2) 爱恨式 如:称赞、表扬、夸、笑、爱
(3) 选定式 如:选聘、称、说、作为
(4) “有”字式
3. 双宾句 指人和事物双层宾语的句子叫双宾句
4. 存现句 表示何处存在、出现、消失了何人何物
(八)什么叫复句,有哪些类型
1.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做句法成分的分句加上贯通全句的句调构成。
2. 复句的类型
(1) 联合复句
① 并列复句 平列关系,分句的事情或方面并存、对举关系,前后分局意义相反,表示两种情况对立
② 顺承复句 前后分句按时间、空间或逻辑事理的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情况。
③ 解说复句 分句间有解释和总分两种关系。
④ 选择复句 分句间有选择关系
⑤ 递进复句 两分句关系,由浅入深、由大到小
(2) 偏正复句
① 条件复句 偏句提出条件,正句表示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
② 假设复句 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表示假设实现后所产生的结果
③ 因果复句
④ 转折复句
⑤ 目的复句
(九)多重复句的分析
三、修辞
1、什么是修辞
① 客观存在的修辞现象
② 修辞知识和修辞学
③ 依据题旨情境运用特定手段,以加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活动
2、辞格
① 拈连,利用上下文,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的用于乙事物。基本形式,全式拈连甲乙两事物都出现。略式拈连,甲事物不出现
② 婉曲,有意不直接说明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事物相应的用以语句婉转曲折的表达出来。基本类型:婉言,不直接说出本意,故意换一种含蓄的说法;曲言,不直接说出本意,通过描述与本意相关的事物来烘托本意。
③ 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的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