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向小英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学前教育学指导教师:阎水金
20071001
摘要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一种可以引导或激发他人向一定方向努力的能力。以往研究中,领导力是属于工商业组织行为理论范畴。近年来,在教育组织行为理论发展的今天,开始有研究者关注领导力对教育活动所带来的巨大绩效。幼儿园作为基础的教育机构,与其他机构在管理上具有相当的共性。笔者在幼儿园管理活动中,把园长的管理提升到领导的高度,对园长的领导力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分析。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当前园长的领导力主要还是以传统行政权力作为基础,以经验式的领导行为主导幼儿园的发展进程,教师只是无条件地服从园长的领导,这种领导行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园长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与当前教育领导的理论和实践也有一定的差距,不仅对于幼儿教育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障碍,即便是对于园长自身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因素。笔者重点对园长的传统领导力理论、现状进行了深度地反思、调查与分析,并重构了园长的领导力,以赋予幼儿园管理一种新的生命活力,并进而达成幼儿园管理元价值诉求的实现。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案及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进行理论研究,主要包括界定相关概念,分析领导力的结构等。第三部分,对园长的领导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及观察等方法去了解园长的领导行为、领导风格及被领导者对园长的认知等。第四部分,反思当前园长领导力的状况,主要从领导力理论、传统文化、幼儿园自身特点及园长自身等角度看园长的领导力。第五部分,研究园长领导力的重构问题,主要阐述重构的理念、基础和策略。最后,对本研究的研究结论作出总体概括。关键词:幼儿园园长领导力重构4Leadershipisakindofinfluencewhichcanguideorstimulateotherstostriveforacertaindestination.Inpreviousstudies,leadershipwasclassifiedintothecategoryofindustryandcommerceorganizingbehaviortheory.Inrecentyears,withthedevelopmentoftheorganizingbehaviortheoryineducation,someresearchersbc雩=intofocusononthesignificantinfhlenc把oftheleadershipeducation.Asafundamentaleducationorganization,kindergartenhasacquiredgeneralthecharacterscorreslxmdingtootherorganizations.Intheorganizingactivitiesmanagedinkinde唧aen,theauthorraisestheallmanagement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totheheightofthelenderandconductsanalysisoftheleadershipoftheheadtheoreticallyandpractically.DuringthecoIn∞oftheoryresearchandinvestigation,theauthorfindsthatthebasisofthel=dershipomten011tra击tiotmadanlnlstrafivepc懒Thedevelopmentoftheldndcrgartenisareguidedbycmpificalleaderbehaviorinwhichtheteacherssubordinatetotheleading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unconditionally.ThiskindofleadingbehaviorCan’tmeettheneedsoftheatdevelopmentofthespecialization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byfarandpractice,whichnotthegametimefallsanshortofthecurrenttotheeducationleadingtheoryandalsobringsaonlyconstitutesobstaclepreschooleducation,hatlotofunfavorablefactorstothedevelopmentoftheOnheadsofthekindergartenthemselves.Afterprofoundintrospection,surveyandresearchthetraditionalleadershiptheoryanditscurrentsituation,theauthorreconstructstheleadership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withtheaimofkindergartenandthuscomeadministration.toendowafreshvitalityintothemanagementofthetherealizationofintrinsicmeta-valueofthekindergartenThethesisCanbedividedintofiveparts.Thefirstpartresearchcarriesaelaboratesontheresearchbackground、significance、researchmethodologyandliteraturerevicw.Inthesecondpart,theauthortheoreticalresearchintotheleadership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includingmainlythedefinitionofrelatedconceptsandresearchontheanalysisofthestructureoftheleadership.Thethirdparttodeals耐出aempiricalcomprehensiontheleadingbehavior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fortheofthebehaviorandthestyleoftheheadsandthecognitionofthepeopleledbytheheadsmainlythroughquestionnaires,interviews,observation,andetc.Thefourthpartisintrospectiononthecurrentsituationoftheleadership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fromtheperspectiveofleadershiptheory,traditionalculture,thecharacteristicsofthekindergarten,andtheheadsofthekindergarten.Thelastpartofthethesisexplorestheproblemofthereconstructionoftheleadershipofthekindergarten’Sdirectorwiththeemphasisontheconcept,basis,andstrategyofthereconstructionandarrivesatangeneralsummaryofthisresearchintheend.KeyWords:kindergarten’sdirector,leadership;reconstruction5图表目录表2-1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与联系………………………………………………13表2-2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工作内容比较……………………………………15图2-2领导影响力结构图………………………………………………………18图3-1师资年龄结构……………………………………………………………24图3-2对园长任命过程的认识…………………………………………………25图3—3园长工作…………………………………………………………………26图3.4幼儿园园长对教师能力了解程度………………………………………26图3.5教师与园长关系…………………………………………………………27躅3-6活动过程中园长到来教师态度…………………………………………27图3.7遇到工作难题时教师解决方法…………………………………………28图3.8教师服从园长领导的原因………………………………………………28图3-9教师体验的幼儿园氛围…………………………………………………29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翅_:塞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舨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伺一决日期:哩垒!塑!!旦导师签名:静冬专日期:21三211。?口2第一部分:导论引言我国幼儿园实行的是园长负责制,园长是“幼儿园的法定代表人和最高行政负责人,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行政指挥权、人事管理权和财务管理权。同时,对内全面领导保育、教育和行政工作,向全体教职工、幼儿负责;对外代表幼儿园,向举办者、幼儿家长和社区负责。”这明确体现了幼儿园园长的领导核心作用。园长本身作为一种行政职务,自然拥有传统的行政权力,比如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行政指挥权、人事管理权等,这些行政权力是园长发挥领导效能的保证。虽然园长通过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也能够维持幼儿园的正常运转,但幼儿园却潜伏着一定的隐患,教师成为用心劳作的“局外人”,工作中缺乏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自我没有归属感和成就意识,幼儿园本身也缺乏教育机构应有的生机和活力。换句话说,也就是幼儿园只能算作是一部正常运作的“机器”,而不是具有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如何才能实现使幼儿园成为有生命力的“有机体”的价值使命呢?于是,反思传统幼儿园园长的行政权力,构建一种超越传统行政权力并适应现代管理要求的幼儿园园长领导力便成了本研究要关注的中心问题。一、研究意义在工商管理中,领导力的重要性是人尽皆知的,“一只绵羊带领的~群狮子却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一句堪称经典的商界名言几乎一针见血的点出了领导力对一个组织发展的重要。同样,作为正规的教育组织——幼儿园,园长领导力问题也是幼儿园管理的核心问题,因为“领导力是领导活动的生命,是我们一切事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它不仅影响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团体的工作,而且影响社会历史的进程和方向。”①因此,园长作为一所幼儿园的领导者,对于其领导力问题的研究是幼儿园组织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日益关注幼儿园管理效率和效益的今天,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宏观上看,对园长领导力深入研究,既适应了幼儿园变革发展的需要,也丰富和发展了学前教育管理理论。在这个竞争激烈、发展飞速的时代,一所幼儿园的兴衰成败与园长有莫大的关系。当整个教育都在进行改革、社会对幼儿园提出新的要求时,园长应该怎样①童中贤.领导力:领导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J].理论与改革.2002年l去做才能促使教育目标的实现昵?怎样站在领导者的高度去思考幼儿园的前途与命运呢?可以说当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领导者领导品格、领导素养、领导艺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幼儿园管理普遍出现领导不力的情况,对园长领导力的研究是面对改革的必要举措。领导理论是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直到近代才有比较系统的管理和领导理论流派的出现,但关于领导思想的出现却非常早,这些思想的存在无疑对幼儿园教育管理产生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幼儿园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在学前教育领域,能够真正把园长作为一个领导进行深入研究的非常之少,多是借鉴其他的领导理论和领导经验。因此,需要对幼儿园领导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以加强对幼儿园园长管理活动的指导。其次,从微观上看,研究园长领导力,有助于改善幼儿园园长的领导活动,丰富园长领导理论,提高领导效能。当前幼儿园园长的管理行为多是从事管理技术性的工作,而在管理行为中处于战略性地位的领导力,却往往被园长在管理行为中所忽视。满足于怎样组织员工、调配资源去完成任务,实现目标,但很少去考虑怎样才能更有效、更好地促进团体的发展,起到统帅、导向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力求通过对园长领导力多角度的反思,进而摆正园长领导力在管理行为中的位置,提高领导效能。而长期以来在对园长管理行为的研究中,对领导力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侧重于园长的角色、园长的素质和能力、园长的管理行为等问题进行研究,尽管有初步研究,但是完整而系统的领导力理论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指导意义并不是很强。如果在研究过程中,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实现对园长领导力的重新审视,必然会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重新构建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微观层面上,也可以为被研究地域的幼儿园提供更为先进的领导理念。论文选择的研究对象处于安徽省淮北市,该市是一所主要由外来人口组成的煤城,经济、技术都不是很发达,幼儿园教育管理思想相对较为保守、落后。幼儿园园长的管理仍然是比较传统的管理方式,主要以权力型和经验式的管理为主,缺乏理论的指导。幼儿园教师的生存状态也令人担忧。在城市人口日益增多的今天,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发展,改善园长、教师以及幼儿的生存状态应该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借此研究,希望可以更好为本地幼儿园的领导提供理论指导。二、研究方案笔者以幼儿园园长领导力作为研究内容,为了对研究内容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立足于一所幼儿园,从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行为效能。现对研究方案拟定如下:(一)研究目标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在对淮北市s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反思当前的园长领导力,重新建构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具体研究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丰富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理论研究(1)揭示园长领导力产生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从领导理论以及多学科的角度分析了园长领导力来源的理论依据,使我们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园长的领导行为。(2)开阔幼儿园园长理论研究的视角。在幼儿园管理中提出领导力的概念,把幼儿园管理的研究提到一个新的高度。(3)重构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在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产生高效领导力的策略,为幼儿园领导赋予新的内涵。2.提高园长领导的效能(1)供园长审视自己工作的新角度。园长不仅作为一个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他们也应该从领导者角度对自己的领导工作进行反思,成长为反思型的园长。(2)让园长对自己的领导有新的理解和认知。在领导力的重构中尽量贴近幼儿园园长的工作实际,提供操作性较强的重构方案,为园长领导力重新定位,提高领导效能。(二)研究内容1.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理论研究明确管理、领导、领导力以及园长领导力的概念;在对领导力的理论发展、结构、来源、类型及领导力影响因素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2.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现状研究。在对园长领导力的实然状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审视园长的领导行为、领导风格和领导效能,使领导力问题凸现。3.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反思。结合领导力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幼儿园的机构特点以及幼儿园园长自身因素等对园长领导力进行反思,寻找问题的根源。4.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重构.针对园长领导不力的事实和原因分析,从理念、基础和策略角度重新建构园长的领导力。5.概括和总结对于论文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作进一步阐述和说明。(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对个案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描述分析实然状态下的园长领导力,并结合领导力理论、传统文化思想、幼儿园的机构特点以及幼儿园园长自身因素等对园长领导力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反思,重构适应幼儿园组织特点和发展远景的园长领导力。(四)研究方法1.文献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及现有书籍、报刊杂志、文件等资源,对涉及园长领导力的相关概念、领导力理论等论题和领导力的国内外研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提炼。2.问卷调查法:围绕园长领导行为和领导绩效设计~份问卷,主要以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全面了解教师对园长领导力的认识和认可程度。3.访谈法:对幼儿园园长以及随机抽样的部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了解双方对于园长领导的真实态度和想法。所收集资料需要和观察资料、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4.观察法: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现状,笔者将进入幼儿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观察,全方位了解幼儿园教师、幼儿的生存状况和园长日常管理工作,以保证材料的信度和充实度。(五)研究对象由于本研究涉及到园长和教师的隐私及权限,为了获得更深入的研究资料,采用方便抽样,以淮北市s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该园与笔者多次合作,可以进行深度访谈和随机观察。问卷调查发放对象是淮北市s幼儿园全体教师,以了解该园园长领导风格和幼儿园组织氛围。4访谈法是在阔卷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幼儿园园长(正副园长共两名)、正式教师(包括刚参加工作五年以内的教师和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各两名)、幼儿园临时教师(包括刚参加工作五年以内和五年以上的教师各两名)、幼儿园后勤职工两名进行访谈。除园长之外,其它样本均采用随机抽样。三、研究综述对于领导本身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古籍上也记载了各种领导思想。但迄今为止,在中国还没有研究者真正在幼儿园园长的研究中提出“领导力”的概念,多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幼儿园园长。在中国期刊网和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库,笔者以幼儿园园长领导力作为题名和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为零,以幼儿园园长领导为主题关键词进行搜索,只有一篇题为《我国当前幼儿园园长有效领导行为的调查研究》硕士论文。如果再扩大搜索范围,以幼儿园园长为题名关键词进行搜索,检索出98项,若作为主题关键词,则有584个检索项,其中绝大部分与幼儿园园长领导没有关系。鉴于此,笔者对已搜索的文献进行了谱系的梳理,并从领导力、校长领导力以及幼儿园园长领导三个角度对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分析:(--)关于领导力的研究对于任何组织来说,领导者的强弱,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而对于领导者的研究,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领导力的研究占据了主要地位。相对于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来说,领导力理论体系比较成熟完善,对实践活动有较强指导价值。领导力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对领导力概念的研究近年来,领导力的字眼频频见于书籍、报干U、杂志以及各种形式的研究论文,但是对于什么是领导力,却没有统一的界定,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是从自己研究的角度来对该概念做出界定,主要观点有:(1)领导力是一种能力。即从领导者的个人能力和人格素质的高低去评价领导力的大小。比方说“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地在组织中做出卓越成就的能力。”。“领导力是对组织中能够影响他人并拥有管理权力的领导的能力要求。”@在以前的研究中,主要把领导力作为领导者个人的领导能力,但是在近年的研究中,团队的概念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所以作为领导能力的客。彭亮·现代企业的领导力初探.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董文琪.非营利组织的持续性发展与领导力培育顿导与管理.2005年体,还包括组织或团队的领导力,即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或团队的领导能力。(2)领导力是一种影响力。该角度和能力有密切的关系,实际上,影响力是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之上的,是领导者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对领导力的不断提升。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影响力的提法更关注领导绩效,例如,“所谓‘领导力’是指组织的领导在确立组织的发展方向与绩效期望、引导和管理组织全体成员及其相关方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发挥的能力和影响力。”。所以,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它的领导影响力的体现就在于领导力所产生的效率和结果,即组织的绩效。(3)领导力是一种过程。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不再把领导力看成是个人或组织固有的能力或影响力,而是看成一个发挥领导力的过程。只有对他人产生了影响的过程,才是实施了领导力。美国领导力发展中心的创始人赫塞博士强调:“领导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影响他人傲他可能不会做的事情。”o从这个角度来看,领导力就是一种影响的过程。(4)认为领导力是由各种结构所构成的。这种理解一般是实践操作性和指导性比较强,可以让读者对提高领导力一目了然,知道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什么是领导力?各个公司有各自的理解。GE公司认为,一个领导者必须包含以下四种基本素质:一是自我意识,一个领导者应该提前意识到要做什么,并且怎样去做;二是交流的能力,一个好的领导者应该是一个懂得沟通并且善于沟通的人;三是领导者需要有一定的财务知识和背景:四是领导者应该在某一个领域是一个专家。”@2.对领导力结构的研究领导力是一个组织的核心力量,不管研究者采用哪一种概念,在他们的意识里,领导力决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或影响力,它是一个聚合体。(1)领导力的特质结构。这是最早对领导力进行的系统的尝试,只是现在的发展方向由探索“伟人”的领导力特质结构发展到“一般”人的领导力特质结构,它的目标不是要告诉领导者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领导力,而是告诉人们具有某种领导力的特质对于领导成效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2)领导力的能力结构。能力结构目前说法众多,大多数都是经验性的总结,能力结构的数量、层次不一。例如,领导力包括——龟0新能力、学习能力、战略决策能力、配置资源的能力和促进智力资源的开发的能力。。有研究者甚至列出十种领导力:“决策力、合作力、授权力、组织力、创新力、责任力、风险越绩效评价准则》.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贯讲座一把握领导力在组织创造卓越绩效中的核心作用,解读《卓。朱忠武·领导力的核心要素冲外企业家·2005年。金鑫.颁导力开发的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年。洪向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的领导力【J】.理论前沿2002年6力、尊重力、品德力、应变力”国等等,研究者都是从自己对领导力认识的角度,对自己接触的领导实践工作的经验归纳和总结,罗列出适合于不同组织领导力的能力结构。(3)领导力的层次结构。“领导力是有层次的,是需要不断突破、不断提升的。”@领导力的层次结构实际上是依赖于领导力效能的大小来划分的,实际上领导力能发挥多大程度的价值,与其处于哪个层次是有联系的,例如,在《领导力与造就优秀企业人才》一文中指出:第一层次是职位和权利;第二层次是资源和个人关系;第三层次是成绩和贡献;第四层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第五层次是领导魅力。。其中,领导魅力是最高层次的领导力,是一种即使没有领导的职务也可以发挥作用的个人的魅力。3.对领导力影响因素的研究(1)组织赋予的领导权力。这一点包括组织对领导的赋权、组织的体系和制度等,这些因素是领导力发挥的基础,即组织不仅给予领导者行政权力,而且在法律、制度上给予保障。中国教育界在改革开放前后使用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就处于一种无权的领导地位,导致学校领导效率十分低下。所以对于领导职位来说,这种权力上的保证是必须的,但它保障的是职位的权力,而不是领导者个人的权力,一旦没有了职位,领导力也随之消逝。因此,研究授权、分权,研究组织的制度,成为研究者进行领导力研究的一部分。(2)思想文化因素。各个国家都有其思想文化的背景,我国封建传统的专制性的管理思想一直存在,官本位、权力私有、以权谋私等思想残余会影响领导力的发挥。因此,尽管上级和组织所赋予的权力得到了保障,但是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很多时候这种权力恰恰成为了领导力的障碍,成为领导效能提升的障碍。(3)与领导者个人有关的影响因素。即非正式的或非权力性的领导力因素,主要包括领导者个人的品质、道德、学识、才能等,会在潜移默化中使被领导者产生心灵上的震撼,焕发他们的激情,激励他们的行为。例如以德服人的领导,以其自身崇高的道德修养而吸引人们的跟随;或者具有超强人际沟通能力的领导,可以为组织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形象,吸引大家一起朝向共同目标努力。4.对提升领导力策略的研究这个问题是领导力研究的核心问题,培养卓越的领导力是保证领导活动成功的关键。(1)合理的权力赋予。适当的赋权是领导力发挥的必要条件之一。权力可。胡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领导力培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4年。【美】詹姆斯.库泽斯、巴里J波斯纳著李丽林、杨振东译领导力t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李昌明.领导力与造就优秀企业人才【J】.经济论谈.2005年7以让拥有者支配别人的活动来达到组织的目标,尤其是在大型组织中,人们为了分工合作,提高工作的效率,强制性一定是必不可少的。问题主要在于什么样的权限是适度的?领导者怎样使用自己的领导权限才能取得更好的领导效能?尤其是在领导的长远效能方面,权力的权威性影响力会削弱,这时领导者应该如何处理这种关系?这些问题正是研究者试图解决的问题。(2)培养领导者的非权力性领导力。从对领导力结构分析的角度,提出提升领导力的有效方法。这是大部分研究者尤其是实践研究者采用的分析方法,例如,多渠道、全方位提升领导者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坚定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全面的能力素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这种分析往往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容易让人理解和接受,同时又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备受领导者们的关注。(3)通过组织文化建设来提升领导力。组织文化建设对于领导力的提升具有的价值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有研究者指出“文化和领导力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能分开来理解,领导者要有独特的能力来创造‘融合’管理文化,并与文化一起生存发展,只有这样人员之间才能更有效地相互影响和关联。””领导力应该是建立在文化基础之上的并且要融入到文化发展之中,有效的领导并不是一种单纯对人的领导和管理,还应该通过塑造一种组织文化、形成一种组织的认同感,从而强化领导力的效能。(4)关注团体领导力的建设。在实践活动中,很多人把领导力理解成领导者个人的领导素质,或者把团队成员的参与领导看成组织发展的障碍,这种理解实际上大大限制了领导力的发挥,降低了领导的效率,真正有力的领导力应该是团队的领导力。通过团队成员之问的相互帮助,相互承担,改善团队成员之间关系的同时提高竞争力,发挥团队优势互补的力量;同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团队的梯队建设,保证领导力的连续与延伸,实现组织的长远发展。从对领导力研究综述来看,领导力研究理论和实践相对于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研究更加成熟、丰富,可以为园长领导力研究提供指导、借鉴,推动园长领导力研究进展。(--)关于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在校长的领导过程中,“leadership”是常见的字眼,关于校长领导力的研究也更加成熟。从发展历程来看,基本上校长领导理论的发展与领导力理论的演变相适应。主要的区别在于校长领导力关注的具体层面。。宗骞赵曙明.高绩效组织领导力的挑战[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8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开始对校长领导进行研究,校长领导力的发挥不仅与特质理论相联系,强调领导者的特点以及应该具备的素养等。但是在研究中更加关注的却是教室层面的,例如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及教学设备等等,这种倾向主要与教育本身的任务有密切的关系——工业化社会中,教育主要任务还是要传递知识,因此,领导者主要的任务就是改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这时的校长严格说还是管理层面的校长角色。到80年代,权变理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领导力的有效性不仅关注领导者的品格,也开始关注情境因素,比方说菲德勒领导模式就是权变理论下典型的学校领导模式。领导力的大小,取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特定情境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校长领导力研究也把视野从校长自身扩展到对被领导者、学校组织系统等的研究,关注领导者的角色,关注学校的系统和管理.领导力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使校长领导力的研究,不仅关注校长的实践活动,校长领导力理论也逐渐丰富和完善。例如我国香港学者郑燕祥及英国学者托尼·布什都对领导范式进行了研究,他们在对传统领导范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校长领导范式,是理论与实践最佳的结合体。此外还有哈里·托姆林森、菲利普·海林杰等学者也分别从校长工作的领导哲学、校长的实践活动以及校长领导的专业发展等方面对校长领导策略、校长组织行为进行了研究等。多伦多大学的富兰(MichedlFullan)在《领导与变革过程》一文中,对不同校长研究关注点进行了列举:最早是《什么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三部曲,主要提出了校长角色的原理和框架,并陈述了校长在实践中的作用,为校长行动提供指南。在第二本书中《什么是值得你们学校为之奋斗的》研究问题扩大到学校文化,把“文化重构”作为校长和教师的工作目标。第三本书是《什么是值得学校之外为之奋斗的》对于校长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和外部的合作,有效的校长要注意“促进社区和学校员工更加紧密的结合;在员工中更加有效培育专业学习共同体。”。由此可见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在领导层面上有非常大的变化,而且逐渐突破单纯的学校环境的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融合各方面资源。这里至少给我们的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研究给出两个提示:第一,领导力发展必然带有时代烙印。尽管校长领导力理论研究时日一久,但是从研究具体内容关注层面来看,不可能超越时代的特点。所以,园长领导力研究也应该结合时代要求来进行。第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体一范式研究是重点。当前对于校长领导力研究不断适应时代特色提出的领导范式,是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体,如果要领导力研究部出现理论与实践的断层,也应该注重范式的研究。。【美1威廉·G·坎宁安保罗·A·科尔代罗著.赵中建主译教育管理:基于问题的研究方法【M】江苏教育i{j版社.2002年版.第172页9(三)关于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研究国内外最初是把园长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进行研究,国内比较早的资料是20世纪80年代的,1984年项必铭著的《幼儿园行政管理概论》中对幼儿园领导体制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说明。对于园长领导力研究,主要是九十年代之后,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幼儿园园长所需要的领导素养和领导能力。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领导者具备被领导者所不具备的能力和素养结构,这些素养和结构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谈谈幼儿园园长管理的创新艺术》及《谈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意识》等一类文章,从各个角度阐述园长应该具有沟通的能力、听课的能力、用人的能力、专业的能力,以及具有适合管理的性格、心态等,这些素养和能力一直是园长研究的热点。2.研究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理论。对于该问题的研究并不是很深入,主要采用的理论非常简单,主要集中在领导特质理论和人本管理理论。领导特质理论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典型的优秀园长的特点进行分析,如《长白山下的幼教精英——记全国师德标兵、吉林省延吉市六一幼儿园园长许美兰》一类的文章,一方面塑造一些可以模仿的形象,另外也总结了一些园长所应该具备的素养,只是对于前者投入的研究力度更大。另一种在幼儿园占据一席之地的领导理论是人本主义管理理论,如《“竞标”使幼儿园人本管理初见成效》等,就是以人本管理作为指导思想,其对园长影响的重要之处在于唤醒了其对“人”的关注,这是领导力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领导力研究的主要问题就是人的问题。3.研究幼儿园园长领导实践活动。研究者多从比较微观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研究,例如,园长应该如何评课?园长如何微笑?园长如何用人?园长如何与教职工谈话?等等,尽管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经验性的总结,但是也体现出人本管理的思想以及人格特质理论的思想。4.研究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主要集中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由郭良菁为第一译者,是罗德关于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后续研究的再版。主要围绕领导力理论以及被认为卓有成效的早期教育中领导力的实务技能展开。该书不止限于园长领导力,在学前教育机构中所有的工作者均是领导者。所以该著作围绕早期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对领导力理论和领导技能进行了分析,为早期教育的专业化提供了领导力方面的指导。而著作中对于领导力理论和实务技能的分析和阐述,也为园长领导职业专业化提供了指导。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在领导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应然重于实然的状态还是很10明显。也就是说在领导的问题上关注“应该做什么”,而不是领导者“实际做了什么”和被领导者“实际得到什么”,所以从领导的寅l度对当前园长的领导活动进行解读,对教师被领导的状态进行反省,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和提升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而领导力的促进也需要更多地与较为先进的领导力理论接轨,借助于组织领导的相关理论,为领导力理论的发展奠定较为扎实的基础,为园长进行幼儿园管理提供更多有益的指导。第二部分: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理论研究在前文笔者对于领导力、校长领导力的研究资料进行了综述。二者分别从交叉学科为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研究提供了借鉴。为了进一步认识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内涵和外延,笔者对管理和领导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园长领导的特点对颁导力的内涵和结构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出幼儿园园长领导力产生的源泉。一、管理和领导管理和领导是我们在日常学习与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词汇,二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当领导作为一个过程出现的时候,与管理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领导与管理都包含与他人之间协调工作,强调管理与领导过程的有效性等等。不过二者毕竟是不同的概念,从起源上看,关于领导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从亚里士多德及柏拉图的一些言论、著作中能够找到关于领导的思想。而管理则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工业社会的到来而出现的,是继组织、效率等概念出现之后,才真正有了对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一)概念分析在中国古代,这两个词语都是分开来进行解释的,在《辞海》中,“管”最初的义项主要是一种圆筒型的管状物体,包括乐器、钥匙、家畜的关节等等,然后由此可以延伸到对人、事、物、财等的管理、管辖、过问、保管、拘束等涵义。而理的涵义最初即为“治玉”或玉器的纹理,逐渐引申为整治、治平等涵义。从这些内涵来看,“管理”就是对人、事、财、物等对象的照管和治理。正如《现代汉语词典》上管理的三个义项:(1)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2)保管和料理:(3)照管并约束。而《辞海》中对于“领”的解释是由头颈、衣领等延伸开去,主要有率领、引导、接受、管领和统属之义。而“导”本身就是引导之义,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疏导、开导、启发的工作。领导一词在一起使用,既可以作为名词,也可以作为动词,《现代汉语词典》则指出“领导”的内涵在于:(1)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2)担任领导的人,领导者。彼得·诺思豪斯则指出:领导是一个过程;领导包含影响;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领导包含实现目标。因此笔者认为,既然领导者已经指担任领导活动的人,那么我们可以将领导看作动词来理解。“领导可以被描述为一个人设定特定的标准和期望,并影响他人向认定的理想方向行动的过程”。∞该定义没有限于管理的事务性,不需要对具体的人、事、财、物进行照管、治理,它更多的将领导本身作为影响人的活动,而且以目标作为指引,将领导的高度很有效地体现了出来。(二)管理和领导的区别和联系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结合下表看看管理和领导的区别和联系:表2-1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与联系管理《辞海》领导“管”——最初的义项主要是一种圆筒型的管状物体,包括乐器、钥匙、家畜的关节等等,然后由此可以延伸到对人、事、物、财等的管理、管辖、过问、保管、拘束等涵义。“领”——由头颈、衣领等延伸开去,主要有率领、引导、接受、管领和统属之义。“导”一一本身就是引导之义,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疏导、开导、启发的工作。“理”——最初即为“治玉”或玉器的纹理,逐渐引申为整治、治平等涵义。《现代汉语词典》(1)负责某项工作使顺利进行;(2)保管和料理;(3)照管并约束。(1)率领并引导朝一定方向前进:(2)担任领导的人,领导者。区施动者~般人。只要是对人、事、物、财等工作施行一定的管辖、看顾责任,基本上就是一种管理行为。领导者。必须保证率领和引导人,必须有下属、下级的人来接受其率领和引导。一定是人,只有人才能接受方向性的领导,才能有一定层级的区别与划分。别受动者不仅是人,还包括方方面面资源的协调、管理。工作任务和内管理寻求秩序和稳定——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寻求适应性和建设性的变化——给出方向、鼓舞士气、建立团队、树立榜样、获得认可容联系“领导中有管理,管理中有领导。~管理就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JillianRodd著.郭良菁刘蓉慧庄淑幸译.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1.从施动者来说,管理的施动者具有一般性,而领导的施动者必须是领导者。不仅仅因为领导本身作为名词就是指的领导者,主要原因在于管理的内涵本身是对某项工作、任务顺利进行开展的照顾、保管和料理的工作,这些工作领导者本身可以完成,但是一般性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完成,所以对于施动者来说,只要是对人、事、物、财等工作施行一定的管辖、看顾责任,基本上就是一种管理行为。而领导者必须保证率领和引导人,因此必须有下属、下级的人来接受其率领和引导,这种工作只有领导者才能完成。当前,我们对于管理的要求有了一定的提升,要求提高管理的效率,强调对于组织的管理和人员的协调,强调管理的人性化等等,这种强调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工作本身效率的提高有帮助,也并没有抹煞管理最本质的内涵。2.从受动者来看,管理和领导有一定的区别.管理的受动者不仅是人,还包括方方面面资源的协调、管理,例如人事、财务、时间等等的管理。而领导的受动者一定是人,只有人才能接受方向性的领导,才能有一定层级的区别与划分。所以,领导对象是管理对象的一部分,但接受的是更高一级层次的领导。3.从领导和管理的任务和内容来看,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治理,使工作有条理性,可以顺利达到预期的目的。而领导的主要任务是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向一定的方向努力,不仅目的明确,而且还是远景目标。科特曾经对于领导和管理的职能进行了比较,认为“保证组织的秩序和一致性是管理压倒一切的任务,而领导的主要职能是产生变化和运动。管理寻求秩序和稳定;领导寻求适应性和建设性的变化。”。因此,在计划、预算、组织、人事、控制和解决问题等工作内容方面,管理和领导强调的侧重点都是有区别的。如表所刁隋:q美】诺思豪斯著.是荣先等译.领导学;理论与实践[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14表2-2管理者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工作内容比较。领导者给出方向:找出前进的道路,指明发展方向,确定新的目标、服务和结构。鼓舞士气:通过思想观念激励和鼓舞员工。计划:确立目标,预见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决策,形成决策。组织:确定要进行什么活动以达成目标,确定工作类别,指派任务,指定负责人(即决定何人做何事)。协调:激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做出个人和团队的贡献。控制:根据计划检查工作表现;最大限度发挥员工潜能,以实现共同目标(如:可借他人的帮助完成工作)。建立团队:将团队视为最有效的管理形式,把时问花在建立和鼓励合作上。树立榜样:为员工示范领导者做什么以及如何傲.获得认可:行为方式能使同事们对其领导地位产生认可。尽管管理和领导有显著的区别,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很多管理者恰恰身兼领导的重任。正如我国学者萧宗六所说“领导中有管理,管理中有领导。“‘管理就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的任务和实现共同目标的活动。”。一般情况下我们把组织系统中的高层管理人员看作是领导者,当管理者从事影响人达到目标的活动时,就是进行的领导。所以,在现实中我们所出现的管理、领导不分的情况主要就是基于对人的影响这一部分。成功的领导者虽然不仅是有效率的管理者,但是成功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位有效的管理者,“在任何情况下,管理能力都是实现卓有成效的领导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决非充分条件。”@只有高效的管理者,才能把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更好合理调配,把远景目标与近期目标相辅相承,把日常管理纳入组织发展规划,实现组织长远高绩效发展。(三)园长是领导者在对管理和领导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对于幼儿园园长的工作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问题就是园长是领导者吗?尽管在教育系统内部我们提“领导”的频率是很高的,对于校长的领导职能。JillianRodd著.郭良菁刘蓉慧庄淑幸译.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8L页.。JillianRodd著.郭良菁刘蓉慧庄淑幸译.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几乎是全社会公认的了,对校长领导的研究也比较深入。但是对于幼儿园园长的工作,由于幼儿园组织在复杂和完整性上比较欠缺,长期以来我们都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研究的,而且研究资料不够丰富。事实上,园长与校长在很多方面是有相似之处的,他们在学校和幼儿园的组织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共同推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管理体制上,学校是校长负责制,幼儿园是园长负责制,不仅因为园长和校长均为管理者职位,他们所负担的组织发展重任,也需要他们成为领导者。我国对园长工作规范的定义中,一直是把园长既作为管理者,又作为领导者的。《教育大辞典》指出,园长是幼儿园全面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主要职责有(1)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定;(2)领导教育、卫生保健、安全保卫工作;(3)负责建立并组织执行各种规章髑度;(4)负责聘任、调配工作人员。指导检查和评估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并给予奖惩;(5)加强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组织文化、业务学习,并为他们的政治、文化、业务进修创造必要的条件。关心和逐步改善工作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6)管理园务、设备和经费;(7)组织和指导家长工作。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园长如果要从更高层次上来看待幼儿园的发展,那么有一项角色是必须明确的,即园长就是幼儿园的领导者。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领导角色的认可,已经超越了身份和职业,“领导者通常有一个既定的角色形象,比如校长;但是,其它角色里同样包含了领导,并且,这种领导作用一旦获得支持,就可以提升服务品质,并促进不同的专业人员的通力合作,以及不同类型的服务的融合……”。也就是说,领导本身已经不是处于领导者身份和地位的人专权独有,只要具有领导能力,支配人力资源并影响组织发展前景的个体,都可以是领导者。“领导指的是,世界上任何承诺对全体幼儿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和保育的个人或者团体……这些个人和团体能够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鼓舞和感染他人……他们充满激情和勇气地宣告变革,而且即使困难重重,也为变革而奋斗……”@所以,不管是从领导内涵的源头,还是领导内涵的发展过程来看,园长应该是领导者,是影响幼儿教师实现幼儿园发展远景的领导者。而领导者对组织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其领导力。没有领导力,就不可能有高效的领导活动,不可能实现组织远景目标,领导者不仅失去了实质上的领导意义,在职务权限上也形同虚设。那么,究竟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因何而生呢?笔者对此作了分析探讨。。JillianRodd著.轺照菁刘葬慧庄淑幸译.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illianRodd著.彝受菁刘蓉慧庄淑幸译.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l页16二、锈导力的内涵和结构在前文关于领导力研究综述中,我们已经全面列举了领导力的种种内涵——领导是一种能力、~种影响力、一种过程和一种结构构成。其实,这四者并没有截然区分的界限,有能力的领导才可能产生对他人的影响力,而影响力必须通过领导过程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不同角度、不同成分的领导力能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因此也需要对领导力构成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各种内涵的区分不是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一)领导力的内涵在本研究中,笔者要考虑领导力对一所幼儿园发展所产生的持续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单纯的权力性领导力持批判态度。为了更好地对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笔者认为领导力就是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一种可以引导或激发他人向一定的方向努力的能力带来的。首先,影响力与能力相比更强调领导的绩效。领导能力侧重领导心理学领域,而领导影响力则是组织行为学领域,因此能力要发挥作用,就必须对特定的对象产生影响,然后才有变化发生,相比之下,影响力的使用就显得更加直接,在组织中可以直接对组织领导产生效用。所以笔者认为影响力更加直接有效地反映出领导力在领导实践中的绩效性。其次,没有影响力的人是不可能在领导过程中发挥影响作用的。领导力是一个过程,但是“领导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影响他人做他可能不会做的事情。”亦即影响的过程,倘若没有影响力,又怎么可能影响他人昵?所以过程的基础还是影响力本身。再次,影响力也是有一定的结构构成的。没有任何的构成,影响力就成为一个单一、死板的东西,这样的领导力不可能对灵活多变的领导活动产生指导价值。而对领导者所具备影响力结构进行分析,可以让领导更加明确如何更好地发挥影响力,提高领导绩效。所以,领导力归根结底还是一种存在于领导者自身,以个体能力为基础可以产生组织绩效的多种成分构成的影响力。那么领导影响力究竟有哪几部分构成呢?(二)领导力构成俞文钊早在其93年的‘领导心理学导论'中就对领导者影响力的结构进行了划分,该划分比较细致明确,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领导力的内涵,如下图:图2-2领导影响力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领导者的影响力是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所组成,其中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构成人的权力性影响力的主要成分,传统因素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领导者形成的态度观念,从而产生对领导者的服从感。职位因素是领导者本身在组织中的职务与地位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畏感。资历因素反映一个人的生活阅历与经验,从而使人对领导者产生敬重感。这三者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影响力,人们会习惯性地服从领导,服从领导的职位所带来的权威,服从领导的阅历与经验。而个人的品格因素、能力因素、知识因素以及感情因素,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没有传统习惯的服从,没有上级的授权,甚至没有合法的领导职位,但是却因为个人高尚的品格、卓越的能力、专业的知识和积极良好的情感,使人自然顺从和依赖,在某种程度上超越权力因素,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是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因此,按照对领导者领导力的划分,我们对于影响力的构成有了明确的把握。事实上,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是领导者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领导活动中,真正的有效领导一定是能兼顾二者,才能将影响效力发挥至极致。三、关于幼儿园园长领导力既然我们将领导力看成是基于能力基础上的影响力,那么,作为幼儿园园长的领导力又有何构成呢?所谓园长领导力,是指园长使其命令、劝告或建议能引起被领导者做出预期反应的一种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也是以园长具有有效地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为基础,能为幼儿园发展的远景目标服务的。如前所述,这种影响力的组成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权力性影响力,一种是非权力性影响力,前者亦有三种主要成份:传统的因素,即对权力的传统认识导致对园长的服从、跟随:职位因素,即园长职位本身以及园长接受上级授予的权力导致被领导者的敬畏和服从;资历因素,即幼儿园里工作时间长短等带来的经验、阅历方面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后者亦由品德、才能、知识及情感等因素构成。在以往对于领导力的研究以及我国早期对于园长影响力认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来源做出以下结构性的划分:第一,组织赋予园长的领导职位权力,我们可以称之为法定权力。这种权力是伴随组织职位所赋予的,大家都公认这是一项合法的权力,应该予以遵从。这一点包括组织对园长的赋权、组织本身的体系和制度的约束等,这些因素是园长领导力发挥的基础,即组织不仅给予园长行政性的权力,而且在法律、制度上给予保障。中国教育界在改革开放前后使用的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就处于一种无权的领导地位,导致学校领导效率十分低下。园长的职位也是由相应的上级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任命,是幼儿园的行政领导,对她们来说,这种权力上的保证是必须的,当然它保障的是职位的权力,而不是领导者个人的权力,一旦没有了职位,领导力也随之消失。因此,研究幼儿园园长授权、分权,研究组织的制度,成为进行园长领导力研究的一部分。第二,园长因为控制某些资源而带来的影响因素,即园长拥有的行使奖励和惩罚的权力。这两种权力与前者是相辅相成的,是受到法定权力保障的权力资源。奖励权可以控制或者诱使被领导者按照领导者的意愿行事,而惩罚权可以通过有效的惩罚使被领导者规避违反领导者意愿的行为。正如美国学者托马斯·萨乔万尼(ThornsJ.sergivanni)所言:“我的职位使我有能力奖赏你‘听我的’,也有能力惩罚你‘不听我的’。或者,领导者说‘昕我的’,是因为‘我’有良好的人格和领导风格,况且,如果你‘听我的’,‘我’就有能力满足你的需要。”。所以在幼儿园中,园长拥有的对于员工定职,分配、晋升、补偿等权限越充分,对于幼儿园员工的影响能力就越大。第三,思想文化等背景因素赋予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隐性的必然权限关系。各个国家都有其思想文化的背景,而我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所带来的以专。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M】_上海教育fIj版社2002年版.第94页.19制性为特点的封建残余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一直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官本位、权力私有、以权谋私等思想残余会影响园长以及相应被领导人员的思想,为园长本身领导力效能的发挥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还是一种权力性的影响力,受到一个国家、社会长期形成的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具有隐蔽性的特点,并且影响力巨大。第四,与园长个人素质有关的影响力因素,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包括园长的专家影响力以及园长作为幼儿园员工的参照力。即非正式的或非权力性的领导力因素,主要由园长个人的品质、道德、学识、业绩、才能等方面所带来的,让下属、员工自愿接受的,在潜移默化中使其产生心灵上的震撼,焕发他们的激情,激励他们的行为。比方说专家影响力,主要指园长拥有其他人所渴望的专业知识,所以被领导者愿意遵守园长的指示,从而获得专业上的成长。再比方说参照力的影响,主要就是园长的个人魅力了,例如以德服人的园长,以其自身崇高的道德修养而吸引人们的跟随;或者具有超强人际沟通能力的园长,可以为组织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集体形象,吸引大家一起朝向共同的目标努力。一位园长拥有多大的影响力,不仅表现在这个职位赋予她多少权力,也取决于个人的领导素养,单单依赖上述的一种影响力源泉最终效能肯定弱于多种影响力的共同发挥。早期的领导过于倚重权力性领导力的强制性作用,一味要求服从,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当前为适应耨的形势,强调教师权力、权限,对于强制性的权力进行适当地削弱,对于非强制性的非权力性的影响力有了更大的需求,也成为我们研究园长领导力的重要部分。第三部分: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个案研究鉴于本研究的特殊性,为了获得更加真实、准确的研究资料,笔者选择了个案研究。立足于一所幼儿园,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对园长领导力问题进行调查,获得了丰富的资料,对园长领导力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为园长领导力的反思与重构提供了事实基础。主要研究幼儿园园长的领导风格、领导态度、观念以及园长领导下教师的生存状态、教师体验的园长领导力等,考虑到个案研究的一般性稍有欠缺,所以对收集到的资料分析尽量只做描述性分析,以此避免研究的片面和狭隘。一、淮北市s幼儿园概况s幼儿园是淮北市建园较早的幼儿园之一,到目前为止,S幼儿园有专任幼儿教师45名,他们均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竞聘上岗,具有正式资格的在编教师23位,其他教师都是临时聘用的任课教师,有幼儿200多名。另外,该园有1位正园长,l位副园长,是市级示范园。在这样一个小城市中,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所有家长的心愿,导致在幼儿园的选择上也十分慎重。该园领导主要的发展目标是把幼儿园发展成为淮北市最优秀的幼儿园,尤其是突出自身艺术的特色,以此成为幼儿园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很多努力:第一,提高硬件设施水平,吸引生源。在2000年,上级领导机构投入大笔资金对园舍进行大幅度改建,并确立了以艺术为特色的幼儿园,所有活动室经过精装修,都配有彩电、微机、录放机、钢琴、空调等现代化设备,实现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完善了保教、办公、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形成了集现代化、儿童化于一体的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育人环境,吸引了淮北市大批家长的关注,不惜出高价送孩子入园。第二,强化教师队伍的技能素质。该园教师流动性不是太大,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96,最近两年生源居高不下,教师的队伍也在逐年扩增,凭借优厚的待遇还是吸引了一些优秀的学前专业人才前来竞聘。该园园长是在全市经过严格竞聘上岗的,是全市五项全能之首。园中很多骨干教师都有自己的绝活,尤其是艺术类教师,在淮北市都享有很高的声誉。经过专业教师的培训,加上幼儿园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投入,该园幼儿的作品多次在全省获奖。有了这两个方面的奠基,加上开展一些活动来推出自身特色,使得幼儿园本身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也保证了幼儿园良好的生源。二、感受幼几园的氛围及园长的领导在幼儿园进行研究期间,s幼儿园留给笔者的印象总体上来说是矛盾的集合体,以下几幕可以对此做出很好的阐释:欢愉和紧张:真实的欢乐是无法与紧张并存的,但在淮北市s幼儿园,这样的感觉却是异常明显。让家长看到孩子们的欢乐,是幼儿园最基本的工作,s幼儿园最有特色的最吸引家长的工作就是每天早晨的幼儿早操,该活动几乎成为淮北市的“胜景”。每天早晨8点左右,幼儿就在各班教师的带领下,组成队伍到有限的活动场地上各班固定的地点,跟着音乐做着活泼可爱的动作。幼儿园除了教育部门规定的音乐早操之外,还要完成幼儿园自编的操节。每次早操的时间大约半个多小时,在这个时间段,幼儿园铁栅栏的外面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家长和路人,充满好奇心和惊奇的眼光都投在孩子、教师的身上。这就是所有人看到的景象,充满童稚,充满欢愉,对所有人都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吸引力。那么,园长在这样欢愉的时刻在做什么昵?教师是什么感受昵?园长室门口站着两个园长,锐利的眼光不断在领操和带班教师身上穿梭,而教师面带笑容迎接每位旁观者和观察者的注视,直到早操结束。这是该幼儿园每天早晨必然出现的一幕,孩子们欢快舞蹈的背后,教师却是在各方面的关注下尽力展示该园的特色,尽量把幼儿园最有特点的一面展示给他人知晓。这是胜景,所以幼儿园里的每个人都应该感到自豪,而教师的笑容背后却是紧张和害怕,一旦动作疏忽或没有兼顾到某个幼儿,接下来的必然是严厉的批评。那么这些孩子就一定快乐吗?隐隐传来的哭声带着我走进一间教室,一个孩子泪水涟涟,教师满脸怨气,原来刚才这个孩子没有遵守纪律到处跑动,扰乱班级的早操,恰好被园长看见,接下来园长以教师失职损害幼儿园形象为由进行了批评,然后就出现教师批评孩子的这样一幕。民主和专N.-幼儿园办园特色是双语和艺术,但是幼儿园的师资明显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专业培训在淮北市幼儿园整体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所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是教师之间的互相听评课。我以为机会是均等的,每位教师都应该有听评课,接受指导的机会。照例又是双语教师讲课的时间,双语课主要还是运用肢体反应法,我注意到听课的教师主要是年级组长和各科的带头人,询问过才知道其他工作年限较少的教师主要在带班,这样这些专家才能够从班级琐事中脱身而出,对他人的教学情况进行指导。课上得比较成功,年级组长和各科带头人的发言都各抒己见,比较中肯,几乎每个人对于如何评课、如何指导教学都非常之熟练,听得我异常佩服。离开教室,信步走到邻近的班级,本来在责备孩子的年轻教师口气一下子柔和了许多……在园一个多月,我注意到每次听评课和讲课的老师没有多大变化,而在听评课的时问里,留下带班的教师往往是非常严厉和不耐,个中缘由不问也知。为什么教师和孩子在原本欢快的时刻会紧张?为什么专制和民主有这样明显的区分而存在?这和园长的领导风格、方式是密不可分的,在观察的过程中,园长的领导主要还是呈现以下的特点:权威式:园长的领导是以自身的权威为基础的,而这种权威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园长自身的能力素质所带来的领导能力。该园园长首先是通过竞聘,然后由教育主管部门任命的。在竞聘的过程,五项全能居淮北市第一,该荣誉获得了该园所有教师的尊重与好评。园长能说会道,经常把握机会外出学习,充实自己,与各级教育部门、上级主管的关系也处理得井井有条,为幼儿园教职工争取了很多的福利。同时对于幼儿园的一些业务骨干也是尽力扶持,在省市的各项比赛中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为幼儿园的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以这样的成绩在园长的岗位上,不能不说以个人的魅力征服了很多人,也为自身领导奠定了权威的基础。第二方面主要是园长的上级领导给予的支持,上级领导对于园长的领导赋予绝对的权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园长对于人事、财务等都具有绝对的权力,这是对于教师影响非常之大的两部分,因此园长的领导呈现绝对的权威式的特点。家长式:总体上来说,园长的领导还是一种家长式的领导,个人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人,但是对于幼儿园的各项琐事都在控制和掌握之中。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园长室后半间就是幼儿园的用品储藏室,每天园长室都会不断有教师过来申请领取一些布置教室、制作教具的材料,理由充分的才能成功领取。对于幼儿教师的一些生活琐事园长也比较关心和了解,在这样一个完全女性的特殊群体中起着家长式的控制和调节作用。经验式:对于园长的管理和领导的理论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太多的体现,在园期间,园长做的决策大多只是依据经验和直观进行的判断。例如,作为幼儿园领导,对于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的关注本身是应当的,在外部行动中做一些工作来粉饰幼儿园也无可厚非,只是领导的中心任务不是倾向于全体教师教育、保育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最擅长的是“表演”,早操是表演,教研活动是表演,艺术班的成绩也是表演,所以教师的整体水平没有太多的进步,教师的教育观念也没有太多的提高。因此,园长的领导还是一种经验型的。为了验证笔者观察过程中所做出的结论,笔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获得更有说服力的材料。三、幼几园教师体验下的园长领导力幼儿园教师直接接受园长的领导,所以她们对于园长的领导力有着直接的体验。笔者采用问卷和访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幼几园教师直接体验下的园长领导力。问卷的编制侧重于幼儿教师对园长领导的认知、感受以及对园长领导事实的体验,问卷共有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是教师与园长关系的调查,第三部分是教师与园长领导力的调查,分别包括领导氛围、态度、认知等内容。除基本情况调查外均为封闭式问题。问卷采取集中调查的方法,在s幼儿园发放了45份,共收回问卷42份,回收率为93.3%,其中有效问卷4l份,有效率为91.1%。访谈主要从幼儿教师对幼儿园领导氛围、满意度以及对园长领导方式、效果等角度入手进行访谈。主要涉及参加工作一年、两年、五年以及15年以上共八位教师。预先准备对后勤人员进行访谈,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到幼儿园的支持与帮助。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教师基本情况淮北市s幼儿园教师呈现年轻化的倾向(图3.1),5年以内包括1年以内的教师共计17名,5—10年期间有19名,比例达到86%。图3-1师资年龄结构(二)幼儿教师与园长关系的调查“人际关系技能,尤其是有关于沟通方面的技能,对有效领导者来说是绝对必要的……”国领导力是对人产生的影响力,人就有归属和情感需要,所以高效领导力必然会运用沟通技能营造良性的工作氛围和关系,从而得到被领导者的信任、尊重来促迸发展目标的实现。在调查中,围绕教师与园长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幼儿教师对园长工作了解程度、与园长见面次数、沟通话题以及与园长工作关系等几个方面设计了问卷,调查结果表现为:1.教师与园长互不了解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对于园长领导工作关心度不高,越是年轻教师对园长工作了解越少。比方说在园长如何任命的问题上(见图3.2),有近一半的教师不知道,而这些教师中有绝大部分是年轻教师。调查结果显示工作一年以内的教师对园长任命的情况都不清楚,5年以内的共有3名教师回答正确,占总人数的7.3%,5一lO年的还有2位教师不清楚,说明教师对于园长的任命过程没有关注。对于园长的日常工作(见图3.3),教师对于决策指挥、管理财务、管理人事、教育和保育、其他几个选项都进行了几乎对等程度的选择,说明教师只是感性认为园长应该是全能角色。同时在访谈过程中,问及对园长工作的评价时,有两位教师表示:“我不是很了解,我平时只是管好孩子,所以我不好说。”还有一位新教师说:“还好吧,反正我很少见到园长,幼儿园还可以,园长工作也不错。”这些都说明教师把园长工作看成与自身无关的事情,很少给予关注,尤其是主动关注。图312对园长任命过程的认识。JillianRDdd著扁i良菁刘蓉慧庄淑幸译早期教育中的领导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图3-3园长工作此外,教师认为园长对自己也不了解(见图3-4),在对教师认为园长是否了解自己的能力时,工作超过10年的教师一共6名,有5名教师认为园长了解自己的能力,41分有效问卷中有25人认为不了解,1人认为总有一天会了解,2人都认为没有必要了解,只有34.1%的教师认为园长了解自己。图3-4幼儿园园长对教师能力了解程度以上分析说明园长没有做到有效沟通,这样不仅不能满足教师需要“被理解”的心理,形成幼儿园良好的情绪氛围,也不能了解教师的基础上形成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提高领导绩效。2.教师与园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感调查显示虽然全部教师都认为每周见到园长的次数超过4、5次,但是85%的教师认为谈论的都是工作问题。在调查教师与园长的关系时(见图3-5),认为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均为14个,认为是知心朋友的有5个,认为是家长的有3个,其它选项有12个。一方面说明对于管理者和领导者的角色没有清晰的划分,同时也说明园长与教师关系并不密切。不可否认,这里的研究数据与观察结果之间有一定的出入,这一点笔者在文中也进行了分析。事实上,在幼儿园中,幼儿园教师很难克服与园长之间的上下级鸿沟,这种状况,也必然削弱园长领导力。图3-5教师与园长关系3.教师习惯于服从园长为了进一步了解园长与教师关系的性质,从教师在园长面前的表现、遇到问题时求助对象,服从园长领导的原因等角度设计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开展活动时园长进入教室(见图3.6),5位教师选择继续活动,教师认为园长希望继续活动的只有3人,占7.3%。13位教师认为园长会希望“停止带班和园长交流”,这些数据都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于园长的权威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忌惮。图3-6活动过程中园长到来教师态度但是在遇到工作难题时,只有7个人选择找园长帮助,21人选择找朋友帮忙(见图3·7)。因此,园长虽然在业务、工作中处于领导地位,但是教师一般不针对这些问题向园长求助。图3.7遇到工作难题时教师解决方法当问及促使教师服从园长领导的原因时(见图3罐),3l位教师选择“她是园长”,占总人数的75.6%,其次认为园长关心和重用教师,所以服从其领导。可见,教师与园长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级对上级领导的服从,园长领导力还是权力性影响力。图3-8教师服从园长领导的原因(三)幼儿教师与园长领导力的调查1.教师体验下的幼儿园领导氛围对于幼儿园的氛围(图3-9),认为有5人认为自由,8人认为轻松,6人选择上进,32人选择紧张。由于是不定项选择,所以总数超过41人。认为紧张压抑的超过78%。因此从整体上来看,教师感受到的还是压抑紧张的氛围。而氛围营造者即园长,她所采用的领导行为、领导风格会直接影响领导氛围。图3-9教师体验的幼儿园氛围2.园长领导力对于幼儿园及教师发展的影响不大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教师们普遍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包括园长的领导73.3%、教师的素质水平90.3%、上级领导的支持100%及幼儿园本身的资金资历100%等等。当然这和笔者所调查的幼儿园本身的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它是小学附属的幼儿园,幼儿园园长受到小学校长的领导,园长本身的权力由上级主管赋予,不过资金非常雄厚,教师的福利待遇胜过其他一些幼儿园。而在对于园长本身的能力对幼儿园发展的价值认可方面,则主要集中在园长的交际能力92.8%及园长的权力大小83.5%等方面,对于园长本身的领导力是否会影响幼儿园及教师的发展,教师没有明显的意识48.8%,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后来在回访的过程中,有教师反映该问题对于该园没有太大的意义,此外也有教师认为对于领导力没有太深刻的理解。园长本身对该问题几乎也没有明显的意识,她认为对幼儿园发展影响比较大的不在于她自身对于幼儿园发展和教师发展方向宏观上的设计与把握,而在于对家长的笼络、对教师的福利待遇及与教师关系的处理等方面,尽管这些层面的因素会影响园长领导力的发挥,但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3.教师对于领导力没有概念,对于领导和管理的概念非常模糊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对于园长是否是领导的概念没有明确的观点,或者说对于管理和领导的区分没有任何意识。例如张老师谈到:。管理的方面比较多,像生活上,事上、管理员工、管理幼儿,管理班级.还包括食堂,这都需要她管理,这就是管理者。而作为领导者,所有的人、事都需要她去领导。”在s幼儿园中,园长究竟是一个领导者还是一个管理者本身对于教师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影响,不需要有区分,因此,他们对园长领导力问题也就不会产生较为深刻地认识了。4.对于园长自身魅力的尊重是领导力的最重要部分该园园长自身的能力还是得到大家公认的,尽管在园期间没有见到她上过课,但是从她当选任职的过程以及对教师的要求来看,她对于学前教育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熟练的程度很是让我们惊叹。而幼儿园的教师对于园长在专业方面的素养还是非常敬佩的,也是她们愿意服从领导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从对幼儿园整体的观察来看,园长自身的专业素养的确对幼儿园教师服从其安排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除了专业素养,园长还有一个方面的能力是众人都非常佩服的,即园长的交际能力。一方面园长与直属小学领导的关系处理非常到位,为幼儿园争取到了相当多的资金和福利;另一方面,园长对于家长的情况掌握地非常好,家长反映的情况总是可以得到解决,为教师排除了一些困难和干扰。从这两点上来看,园长在教师中威信自然得到了提升,园长的领导有了自身魅力作为基础,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访谈过程中所有教师承认对于园长自身的魅力是非常佩服的,认为园长自身所具有的能力与教师的工作、发展状况之间息息相关。(四)问卷调查结果和观察结果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在问卷调查的过程中,则出现了很多问题与在幼儿园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例如:在问及园长与教师每周可以见几次面,主要谈论什么问题时,所有教师都认为超过四、五次,85.5%的教师认为主要谈论工作问题。笔者在幼儿园将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发现有的教师基本上一周难得见到园长一次,有的所谓的见面只是园长在班级探了一次头,早操的时候互相打了个照面。在与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所谓谈论工作问题,主要是有问题的教师受到园长的责备,有的教师因为害怕园长基本上没有交流。而和园长很熟悉的几个教龄稍微大的老师与园长之间主要交流的却是生活问题,包括淮北市生活中各种事物流行的趋势等等。所以不管是生活问题还是工作问题交流的面都不会如此之大,尤其是大部分教师的工作基本步入正轨,园长和教师若没有特殊的问题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责而已。幼儿园教师在回答对于幼儿园的满意度以及期望度问题时,竟然出现了100%的满意度,对于幼儿园的发展期望竟然也有95%的教师认为幼儿园目前的发展形势非常好。这个问题可能和该调查本身的设计有一定的关系,加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但是从观察情况来看,该问题的出入之大实在不可思议,如果每位教师对于幼儿园极其热爱,倒还可以做出一番解释,几乎每位协助我进行研究的实习生都发现,该园教师却经常是怨声载道,甚至影响了实习生的专业自信心。一旦有机会各个班级的教师都会对幼儿园、园长的一些问题、做法大肆批判,对于未来的发展与其说是满意,还不如说是没有任何发展的期望。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调查结果显示与假设基本一致,在园长传统权力为主导的领导力之下,教师的主体地位丧失。教师与园长关系主要是工作关系,工作的中心不围绕自己的教育对象,主要还是以园长的行为和意志为转移。教师不能在工作中独立做出选择和决策。而幼儿园紧张、压抑的氛围,也在某种程度上意示着教师只是工作的奴隶而非主人,长期的紧张和压抑是不可能提高工作效能的。这是马克思·韦伯的科层制所带来的必然结果。真正有生机和活力的有机体,必须是“松散结构”的,即赋予教师自主权和自主决策权,让教师有独立意志去处理工作事务,在园长领导下实现远景目标。四、园长对自身领导力的认识在对园长进行访谈的过程中,因为考虑到园长本身具有一定的管理理念作为支撑,所以我们的访谈理论性就稍微强一些。(一)园长对于领导工作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如果园长能够意识到自己是一个领导者,那么在领导管理幼儿园的过程中,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主动构建自身的领导力素养,所以有意识是一个园长超越于其它教师的前提,即对自己身份的深层次理解。在问及园长:“你觉得自己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时,园长的回答是:“首先要具备政治素质,政治思想明确,我是一个老党员了,如果作为园长政治方向不明确肯定是不行的,在工作中要不断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要实事求是,对上级的各项有关决定要认真结合幼儿园的实际贯彻执行,遵纪守法:第二是强烈的事业心,作为园长不能说到下班时间了我就得下班,通常要在园工作到很晚才能回家,另外工作拖拉是绝对不行的,这也必然会影响到办事的效率,并进而影响到整个幼儿固的发展.对于组织管理方面,园长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管理工作,决定5-.作效率的基本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学的决策能力,决策园内的重大问题,还有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及规划、年度目标、年度的可行性计划等.”从中可以发现,园长对于与自身素质相关的一些影响力因素有一些认识,但是对于其他几个方面则没有提及。而在后面对该问题的陈述中,园长主要谈到对教师的要求,最后说到:“园长在组织管理方面还需要组织能力,园长在组织管理中要能统率整个幼儿园的全局,要善于把园内的具有各种不同才能的人恰当地组合起来,组成一个健全有效的工作机构,这就要求园长知)k.-g,-4-壬,知人就是对因内的全体员工有全面的考察,即德、识,才,学,体.对于教师的考核是每学期进行一次,包括五项全能,即说、弹、跳、唱,画,还有教学,经常进行教学比赛.”主要是侧重于管理教师,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园长对于自身权力的一种显示,园长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园长身份,是把教师作为管理对象进行管理培训,让教师在专业上有提高。所以认识还是很片面,至于其认识与实际工作的差距就更大了。(二)园长对于领导力本身是一种感性的认识园长首先就表明管理和领导二者没有多大的区别,为了了解园长对领导理解的程度,笔者试探性地问:“你在管理过程中是如何看待权力性领导力和非权力性领导力的,它们各有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该问题,园长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对于领导力的理解之狭隘让人费解。“权力性是一种硬性的要求,也就是说某些事必须这样做。比如原则上的问题是绝对不能违反的,像老师打孩子、骂孩子,老师说话粗鲁,没有事业心,没有责任感,这样的问题我们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我们就会严肃处理,本年度不能评优,扣发奖金等。非权力性是一种软性的处理问题方式,也就是说在不违反原则的条件下,如果教师出现了某些违纪的事,就可以采用事后交流、谈心的方式解决,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比批评教育的方式效果要好,教师容易接受。所以作为园长,在看待某些事情时要做到‘冷’处理,要冷静思考,然后再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在幼儿园日常工作中,大多时候都采用非权力性的领导。”园长只是把二者看成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所以这种纯粹感性的认识必然限制了园长去完善自己的领导力。(--)园长侧重于管理者的角色园长虽然不否认自己对一个幼儿园的领导角色,但是从访谈以及观察来看,园长还是侧重于管理者的角色,对于幼儿园的大小事务一起抓,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定位没有长远的考虑,在园长看来,幼儿园只要保证生源就足够了,幼儿园的常规只要一直维持不乱就可以了。所以她尽心尽力地掌握着幼儿园的一切工作,包括教师教学材料的使用也必须由她来分配,幼儿园教师整天胆颤心惊,害怕自己犯了错误或者哪个地方做得不够被园长抓住把柄。而且幼儿园的发展没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园长在领导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来,这也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及创造性的发挥,教师们对于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全盘的计划。在问卷中,教师们对于自己工作的方向性和计划性则表现为,有95%的教师认为工作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家庭过上好日子,仅有5%的教师承认自己有个人发展的目标,这也体现出园长在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很好体现领导者的身份和角色。(四)园长管理的经验化成分较多园长谈到管理当然也是侃侃而谈,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理论作为指导,她的管理主要还是一种经验式、即兴的管理。这种认识不仅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非常明显,在与园长访谈的过程中这种意识更加明显。在谈到对自己管理的认识时,园长说:“自己要精通业务,要有专业知识,作为因长最好是幼师毕业或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这样才能做到更好的管理。比如在教学或在业务上要精通,同时在管理上要不断地学习、摸索。我作为一个园长,在刚来到这所幼儿园时,首先要考虑家长的因素,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最需要的是什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要喜欢孩子,爱孩子,要有耐心、有爱心。其次要考虑幼儿园的安全,安全是第一位的。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要提高饮食质量,饮食不但要卫生,而且要有营养。第三,要提高我们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在保证幼儿安全和饮食卫生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谈教学质量。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园长,首先要考虑家长需要什么:其次要求教师必须知识面要广,性格要好:另外,对于教师的管理方面,园长要有换位思想,假如我是教师我应该怎么做,我对园长有什么样的要求,我需要园长能怎样对待我等等。我每周的周一都要开例会,总结上周的工作,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安排本周的教学工作重点,加以弥补。”尽管这几个方面看似乎比较到位,但是由于没有理论的指导,只能是停留于表层。而且对于园长所推崇的管理或者领导理论是什么,园长谈及的就是所订阅的各种《幼儿教育》、《早期教育》的杂志以及《托幼园所园所长使用全书》,这类杂志和书籍可以帮助园长紧跟时代潮流进行管理工作,但是想成功地进行管理或领导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基本杂志和一本手册,这些只是外在的知识载体,这不足以实现对幼儿园的有效管理,而更应该通过这些知识载体实现自我对知识的内化,建构属于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知识体系,这样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对幼儿园的管理。(五)对于自身领导素质有较为清晰地认识园长多次给我们提到自己任职的过程,这一点在教师中反响也很大,在某种程度上是该园教师自豪的资本。在技能方面,园长的确是一把好手,因此也对于教师的技能素质要求非常之高,经常通过各种途径来展示教师的技能技巧。同时,园长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也非常好,能够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处理好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为幼儿园获得了好的名声。尤其是与家长的关系,在她看来,所有幼儿园工作中最关键是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是活的广告,一旦家长认可,自然会互相交流,该园的声誉自然就好了.所以关注和满足家长全方位的要求成为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此,园长本人也觉得十分自豪,在领导过程中常常借助这份成功树立威信,自身魅力成为其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这所在淮北市有较长的历史和较好的声誉的幼儿园,主要是在一种比较陈1日的管理理念支持下发展的,园长所具有的管理知识,足亦领导该园教师,教师和园长对于自身的生存状态都没有太多意识,总体上来说有困惑,但是比较满足于目前的状况。正是这种满足对于幼儿的发展,对于淮北市幼教工作的整体改进,对于教师和园长本身来说都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笔者所要做的就是拨开园长和教师面前的迷雾,使他们对于自己的状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实现学前教育本身的价值。第四部分:反思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对于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结构做出了一定的建构,事实上,正是这样几个部分构成了园长行使其领导的基础。但是通过对于领导实践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园长的领导力一方面没有很好的领导力理论作为指导,一方面权力性领导力超越一切影响力。对于这些不利于园长高绩效领导力的问题,笔者从以下角度进行了分析:一、从领导力理论的角度看园长的领导力领导力理论经过漫长的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可以说相对比较成熟。从对领导力内涵的研究,到对领导力结构、风格的研究,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发挥,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但是二者毕竟不是同一学科、同一研究领域,发展进程也不同,所以领导力理论发展对园长领导力的影响呈现以下特点:(一)领导力理论发展超越幼儿园领导实践活动的发展关于领导以及领导力的思想在很早就产生,而且在国家的领导、管理,尤其是军事领导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真正对领导力的系统研究却是在20世纪之后,最早的研究流派之一就是领导的特质理论,最早的是典型的“伟人”理论,研究确定成为领导者的决定因素,由于它分析的是一些政治、社会、军事等方面的领导者所区别于普通人的特质,这些领导人物本身就有相对比较丰厚的领导思想和领导实践活动,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资料,该研究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为领导者的选择和确定提供了很好地借鉴。当然,由于该理论过于侧重领导者本身应该具有的一些素质,对于其他的一些关系,例如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领导与组织的关系都没有涉及,所以受到了相当多的批评,其后产生了一些其他的流派,都基于不同的角度对领导问题进行了研究。当前比较有影响且较成熟的理论则是领导情境理论、权变理论、路径一目标理论、交换理论及团队领导等理论,对于领导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的因素,例如,领导的心理动力、妇女领导、领导伦理等问题都进行了一些研究。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领导和领导力的研究已经超越了科层制领导的研究,主要是把领导活动看成一个组织发展的基础、重点。但是在当前的教育领导中,领导实践本身还是相对落后的,在整个教育领域变革发生的时间主要体现在20世纪60、70年代,但是改革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学习辅助教具和设备、资源的投入等方面,教育领导和管理部分的改革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80年代以后,随着对于组织、管理研究的不断推进,尤其是商业和工业管理有了许多成果的借鉴,人们才开始意识到教育改革的焦点应该转向到学校组织系统和管理,教育领导问题才逐渐受到各方面人士的重视,各种领导理论才真正进入到学校之中,影响学校的发展效能。这是教育领域发生的普遍状况,作为教育之中比较薄弱的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园,直到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理论支撑,当前国内对于幼儿园领导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幼儿园领导进行系统的领导力的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就是单纯的管理研究,也是非常薄弱的。在和幼儿园教师谈及管理时,每位教师尚可泛泛而谈,涉及到领导,基本上还是基于科层制的理解,也就是说更多的是把园长放到职位权限来进行理解。所以出现了多数幼儿园教师承认的之所以服从园长的领导主要原因在于她是“园长”,只有一部分教师承认园长本身所具有的人格魅力,而这部分教师绝大多数是工作十五年以上的教师,是园长挑选出来,跟随自己创园的一批教师。而园长可以对自己的管理侃侃而谈,一旦涉及到领导,就再也无话可说。几次访谈均在该问题上出现问题,要么园长不着要领,要么园长离开中止谈话。在园长的实践活动中只是感性地使用一些领导的思想,至于领导理论几乎没有涉及。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领导力理论的研究已经对一个组织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但是在幼儿园中,领导力的实践以及理论的发展落后程度实在很大,造成研究的结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幼儿园的进步。(二)领导力理论的转换没有结合幼儿园发展的实际当然,落后也并不是意味着完全没有相应的实践研究,不意味着领导力理论对幼儿园实践和幼儿园理论发展完全没有指导价值。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的就是幼儿园需要自身的领导力理论来做指导。我们可以从管理理论的角度分析该问题,管理理论真正对幼儿园发展产生影响的时间也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对于很多幼儿园的发展却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一方面已经引起幼儿园的关注,另一方面,很多幼儿园也借助成功的管理理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什么相对成熟的领导理论没有在幼儿园发展中发挥作用,而管理理论却可以深入幼儿园呢?主要原因就在于领导理论的成熟程度超越了幼儿园的发展实践,尤其对于当前出现的许多问题,没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例如对于幼儿园的团队领导力的发挥,幼儿园由于成员本身具有的绝大多数女性的特殊性,所以团队领导在操作中有一定难度,领导理论重点在于团队领导力的发挥,而幼儿园还停留在几位领导者互相排斥争权,她们意识中最重要的不是幼儿园的发展,而是在领导者之中自己的权力和威信是不是最大,这种状况之下,领导力理论当然不能很好的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发挥作用了.因此,如果对于幼儿园领导究竟需要什么理论作为支撑没有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促进幼儿园领导活动的发展,跨越领导理论的发展并非不可,只是其中必然需要把领导理论和幼儿园真实的情况结合起来。二、从传统文化思想的角度看园长的领导力在幼儿园观察期间,幼儿教师表面的轻松愉快掩饰不了紧张,表面的民主掩盖不了专制的一面,尤其是具有假象的民主——部分人的民主,园长的领导究竟带给了我们幼儿教师什么?为什么幼儿园教师都自愿或非自愿,强制或者非强制性地接受园长的领导?为什么园长的领导中权力性的领导力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园长的权威主要来源于职位权力?(一)封建等级制度的专制性带给幼儿园的影响儒家文化要求人们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谦恭有礼,这种文化特点不仅体现在封建等级制度、人与人的关系方面,甚至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都有反映。在教育中非常明显的体现就是教育领导的权威地位不可动摇,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完全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去进行教育、教学的管理,把管理对象看成是领导者的附庸。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造就的是大批缺乏个性,不敢越雷池半步,迷信权威,迷信祖宗,没有棱角的“共同体”,当然作为人应有的独立人格和鲜活个性及其创造精神则被无情地忽视了,甚至残酷地扼杀了。所以这种等级秩序的定位无疑使园长具有了心理上的优越感,从而使他们能够在幼儿园的管理实践中进行着严格的控制,以体现出自己所谓的“领导力”。幼儿教师时刻处于园长的监控之下,不敢犯错误,不敢挑战园长的决策,甚至不敢与园长交流,对她们来说就是——服从,服从是很简单的对策,是教师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明哲保身的法宝,它让教师远离幼儿园的发展,让教师成为园长领导工作的局外人,就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而己。那么这是否就是我们所认可的园长的领导力呢?很显然不是,这一领导力的出现无疑会对幼儿园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因为它不是以实现幼儿园的民主与和谐、教师的有序与有效发展为宗旨的,更没有体现对幼儿的尊重及所谓人本管理的思想,也就很难实现其预期的管理目标了。(--)传统权力的崇拜在幼儿园管理中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37由于古代社会的教育一直被统治阶级所把持也即是“学在官府”,教育与政治不分,教育为政治服务,其最明显的体现即是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政治人才,于是“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便贯穿于整个古代社会。因此读书做官就成了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高体现,由于做官意味着可以拥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可以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带来更多地财富,可以使其一生“荣华富贵”。其中,做官最核心的问题便是可以拥有无上的权力,只要拥有了权力便拥有了一切,这就形成了权力崇拜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依然可见,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比如在学校中有没有行政级别、有什么样的行政级别已成为衡量人身份地位的重要标志,“教而优则仕”成为许多教师的目标取向,以致许多较为优秀的教师也不甘于一直教书,而纷纷弃教从政,觉得还是当上一个什么“长”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心中才有着落。何以如此?还不是因为“官”、“权”、“财”、“誉”一体化的结果,觉得当了官有了权力就可以“风光无限”。没有例外,幼儿园园长拥有自己的职位的同时,就有了该职位所具有的“权”,这种权力是幼儿园教师所崇拜的对象,进而也成为约束她们的主要力量。幼儿园园长在管理过程中自然要体现出“官”的威严与价值,使园长在幼儿园中拥有了“绝对”的权威,而这种权威则完全是以传统的行政权力为其基础的。这难道就是园长的领导力所在吗?不可否认,没有权力的园长在当前的幼儿园是不能统帅一个幼儿园的,权力是权威的基础,但不是全部,甚至不能成为园长领导过程中的发号施令的“王牌”。否则,权力至上会混淆领导者的判断力,阻碍园长完善自身的素质,失去其做出正确领导的能力,从而限制幼儿园的发展与进步。(三)共性人格的传统也带来了幼儿园管理的局限“中国的几千年来一贯重人伦、重整体,人们习惯于在‘大我’甚至‘无我’的集体化共同体或等级共同体中生活。”。因此,中国传统文化里一个显著特征即是注重整体无视个体(包括个体的生命价值)。它关注群体的目标与需要胜过个体自己,强调群体的规范与责任,而不是个体自身的快乐。这就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导致了主体的失落,人的失落,人的价值的失落。由此也就造成了人们迷信的传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知足保守,言必称尧舜,言必称孔孟的怀旧心理,这种文化的产物就是培养了一大批统治阶级需要的谨慎、克制、温顺的“羔羊”。而这种思想无疑也成为我们园长进行幼儿园领导的最好注脚,也正是因为这一思想的存在,使得园长的权力性影响力可以得到极大的发挥,至于所谓的非。转引自胡东芳等著困惑及其超越——解读创新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38权力性影响力则很难有发挥的空间,这也可以说是传统文化在我们血液中流淌的体现。三、从幼儿园自身特点的角度看园长的领导力(一)幼儿园的组织性质与园长的领导力《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属于学校教育的预备阶段。”幼儿园作为正规的教育机构和场所,和学校本身有许多类似的地方,这些属于教育机构本身的性质特点也将会对园长的领导力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学校是什么呢?学校是一个区别于一般初级群体的社会组织。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桂威即指出,学校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组织”、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是社会生活的简单重复或再现。20世纪3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华勒认为:“学校是一个相互作用的个体的统一体,所有在学校中相处的个体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校是一个社会有机体,这是学校社会中最主要的方面。”。由此,可以认为学校从其产生起,即是一种组织化了的社会机构。学校如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是人们为了合理、有效地达到特定的目标而有计划、有组织地建立起来的。瑞典学者胡森曾提出衡量学校的几条标准:它(学校)是一种全日制学习的机构;对入学和毕业有一定的年龄规定;教学方式采用教师面对学生的讲授式;课程分年级;儿童的学习年限在逐渐延长;学校管理日趋严密,等等。所以,学校是指人类自觉进行的教育活动,传递社会知识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组织机构。幼儿园属于学校教育之基础,当然也是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其性质而言,一种认为是作为行政系统的学校组织即科层制组织,其主要是依据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科层制思想而提出的。科层制(Bureaucracy),又被译作官僚体制,在西方也被称为“结构主义”,原因在于科层制理论特别注重组织内部结构设计。该组织具有以下特征:(1)分工和专业化;(2)非个人取向,即做事不讲情面,不受个人感情色彩影响:(3)权力等级体系;(4)规章制度;(5)职业导向,即主要依据能力、成就、资历等来提拔、晋升员工。较早运用科层制理论研究学校管理问题的是美国学者阿博特。在他看来,学校组织符合韦伯所提出的理想的科层组织的特征,比如,学校组织具有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学校内部具有明确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的教职员工按照4)转引自范国窖著.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39自己的职务、责任以及工作的质与量获取工资。因此,他认为,学校管理效率的提高,有赖于学校组织管理的程序化与规范化。在科层理论观点的影响下,人们对学校教育的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美国学者迈耶(Meyer,J.)和罗万(Rowan,B.)认为:“教育是通过全体参与者遵奉学校教育的条例来逐步为人所理解的,教育这一命题意即:由一个持有证书的教师在一所被鉴定为合格的学校里,向一个经过注册的学生教授标准化课程。学校教育的本质是由社会参照一系列标准化的门类加以界定的,其合法性得到公众的认可。”。同时,学校管理的功能相应发生变化,学校组织的科层化特征明显地表现为学校教育过程不断地追求理性和效率,学校组织要对受教育者进行基于分级分类系统的整理和筛选,以便把他们分配到“政治的、经济的以及社会所需要的岗位上去”。另一种是作为学术系统的学校组织即松敖结构组织。“松散结合系统理论”是由科恩、韦克和奥尔森等人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这里所说的“松散结合”型组织,是针对“紧密结合”型组织而言的。紧密结合型组织指的是那些组织目标与技术路线清晰明了,决策与操作程序可以预见并具有实质性内容的组织。所谓“松散结合”,是指构成组织的各个组成部分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彼此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可分离性。正如韦克所言:“松散连接,是指联接的各方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但是,每个被联接的方面也都保持它自身的特征,具有一些逻辑的和物质的独特性。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有限的、不经常的,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微弱的、不重要的,相互之间的反应也是缓慢的。松散连接具有暂时性和可分解性等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是组织中的下属单位能够结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学校组织的松散连接性强化了学校的专业性基础。学校中的每位管理人员和教师对课程、教法都享有广泛的自主权。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不受同事和行政主管的束缚和监督。汉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表现出4种类型的“自治”:第一、教师掌握着某一特定领域的专门学问,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宰权。第二,教师有权按他们所选择的方式组织学习过程。第三,学校规章制度往往进不了教室。教学过程相对来说不受学校规章制度的牵制。第四,一般教师对于上级领导的指令和要求可以做出否定的回答。松散连接理论使我们更清楚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学校理想追求的宏大目标,要想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都得到同等程度的贯彻和落实、发挥同等程度的效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人们不顾及学校的这种松散连接性,而强行在学校实施某种整齐划一的目标和政策,那不仅可能伤害教育的专业性基础,而且最终获得的很可能只是虚假的协调和统一。尽管我们很少对于幼儿园组织机构特点进行分析,但是在较低层级的学校里,。【美】马克·汉森著.冯大鸣等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l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40可能更多地体现为学校是一种科层制组织,因此,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起点,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科层制的特性,而在这种组织里面,则更加关注领导行政权力的实现,领导者的领导力也要靠行政权力来给予体现,或者说领导者的影响力完全是由传统的行政权力给予实现的。因此,园长作为该组织中的领导者必然会以这些要素的实现为其要旨,其影响力也就必然离不开园长自身所具有的传统的教育行政权力了。(二)幼儿园领导体制与园长的领导力目前,幼儿园中主要以园长负责制为幼儿园的主要领导体制,这一领导体制强调园长对幼儿园的绝对领导,园长对内全面负责幼儿园各项工作,对外则在是幼儿园的法人代表。这一领导体制无疑赋予了园长很多很大的权力,而园长也在这一体制下形成了自我的一套管理办法和管理行为,在实践中更多地表现为园长的“一长制”,并且更多地是通过园长自我的传统行政权力去给予体现,也就是说,园长在管理中是以传统的教育行政权力来进行幼儿园的教育和管理的,园长自身也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行为,并且能够非常“有效”地实现对幼儿园人员及各项工作的管理。比如,在访谈中,园长的观点可以充分地表明这一现象的存在。该园长指出:领导者权力的影响是造就园长威信的直接因素。因为园长是一园之决策者,是一园之核心,是幼儿园内权力的主宰和分配者,充分利用职权影响力是树立权威的一个快捷途径。职权影响力能使被领导者产生一种服从感和敬畏感,其中尤以权力因素、财力因素的影响力最为明显。所以园长,拥有绝对的人事职权,具有教师的任免权,还是幼儿园中经济财权的最高领导者,合理地行使职权,科学地发挥其职权影响力能较容易树立威信。“在三年前,我园招聘了几位幼师和工作人员,其中有一个总想凭借自己的学历较高和有一定的经验和资历,不太服从管理,甚至常在教育教学的时间里串班吹牛,自以为是,并以高姿态显耀自己有才干,其他老师议论纷纷。针对这种情况,我几次与其谈话,见效果不大后,我首先给她降级、降工资。在未见明显效果,决定解聘她时,她才收起骄傲的翅膀,贴贴服服地听从管理.”这是园长的切身感受与真实的管理行为,从谈话可以发现,该园长非常“青睐”这传统的权力性因素,并且在谈话中非常强调这一因素的影响力,期望通过这一因素实现对幼儿园的较为有效的管理。传统的权力性因素固然有很强的影响力,也固然能够实现幼儿园的“有效”管理,但是作为园长如果一味地以这种权力性因素实现对幼儿园各项工作进行管理的话,也许在短时间内会有更多的人服从管理,但就长远来说,不可能实现让41每个人在内心去真正接受园长及其相应的管理行为,因为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外控式的管理,也是一种建立在“人性恶”的这一不够科学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人性观,正是由于这种不够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人性观的存在,进一步影响着园长的管理,使其在管理过程中,更强调使用权力控制与约束这一手段,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和场所,其所有的人员都是不太愿意接受这一行为的,尤其是每位教师,他们都有很强的尊严感,都希望获得更多的是尊重,而不是管教、批评以及不尊重,若园长一味地强调权力性因素的话,最多建立的是教师表面服从而内心拒斥的心理,若幼儿园的教师群体都是以这样的心态和心理去工作,也就不可能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作为教育人的机构和场所,一旦不能实现对人的很好教育和影响,一旦有了更多地人缺少归属感、成就感以及自我认同感,也就没有了对工作的热情与热心,也就没有了对工作的用心付出,其结果一定非常可悲。(三)幼儿园管理机制与园长的领导力幼儿园的管理机制是否有效对幼儿园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园长领导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管理机制的真正实施与实现是建立在幼儿园领导体制的基础之上的,管理机制不能离开领导体制而单独运行。所以,幼儿园所实施的管理机制必须是在园长负责制这一领导体制下发挥其效力。幼儿园的管理机制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及制约机制。首先运行机制是幼儿园管理机制的核心,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与否,运行是否高效灵敏,是幼儿园取得管理效能的关键。幼儿园管理的运行机制主要由决策导向机制、自我调节机制、信息反馈机制组合而成。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幼儿园的决策导向机制,在现实的幼儿园运行机制中,决策导向机制更多地体现为园长个人自我的决策。比如,在访谈中,该园长则明确地指出,在她们的幼儿园管理决策中,几乎都是由她一个人说了算,不管是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使用、园区绿化,还是课程改革等,她认为她是幼儿园的最高行政长官,只有这样才可以体现其自我的价值,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若让更多的人参加进来,一方面他们不懂也不知道如何规划和决策,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愿意在那种场合提出一些要求或建议。其次是动力机制,幼儿园管理动力机制主要由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组成。在幼儿园管理中,通过有效的激励和合理的竞争等机制的建立,应该是可以达成对幼儿园整体建设的促进作用的,也能够实现对幼儿园人员的有效管理。但是,笔者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并非如此,在所调查的幼儿园中,该幼儿园则并没有体现出这一价值导向,并没有通过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与评价机制来实现对幼儿园整体42的管理与建设,相反,在园中则到处充满着“官本位”的思想,也就是说,在幼儿园中促动人员努力工作的则是以能够当上“某某长”为其基本的动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则又是以与园长关系的远近亲疏为尺度,因为他们知道在园中是由园长说了算的,园长是幼儿园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无疑体现出了园长行政影响力的价值所在。再次是幼儿园制约机制,幼儿园的制约机制既包括外部制约机制,比如政策法规制约、宏观调控制约和督导评估制约等,也包括内部制约机制,比如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更包括幼儿园主体的自我制约机iti9,比如责任制约机制以及评价制约机制等。其中,外部制约机制不是我们研究的范围,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内部制约机制及幼儿园主体的自我制约机制,就党支部保证监督及教职工代表大会而言,它们更多地起到了形式上的制约作用,而不可能在实际中真正发挥其本真的价值使命,因为它们是在园长领导下所发生的行为,所以也就不可能对园长的行为做出有效的监督,相反则是园长通过行政权力能够实现对下属的有效监督:对于幼儿园主体的自我制约机制来说,则更是如此,因此,这里也体现出了园长自我行政权力在实际运行中的作用与价值,更表明了其领导力存在的根源性。四、从园长自身的角度看园长的领导力(一)园长的管理思想与园长的领导力园长在幼儿园管理中非常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并且在全园师生面前明确指出自己在管理中非常强调人本思想。我们发现,园长虽然在表面上进行着所谓的人本化管理,但在实践中她已经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误解或曲解,在她的认识与实践中,人本管理思想至少出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模糊人本管理思想的概念,在幼儿园管理中,虽然园长也一直强调以人为本,但还不够明确,较为模糊,这里的“人”是指谁?是领导,教师还是幼儿?若以领导为本,则又回到了科层制、官僚化的管理之中,见物不见人;若以教师为本,可能又会过度地强调教师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使教育成为目中无人的教育,从而忽视了幼儿主体自身的价值。而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则更多地体现了以领导即园长为本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带有功利主义倾向,功利主义又称功用主义、乐利主义。其主要代表人物为英国的边沁和密尔。边沁提出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密尔继承了他的观点并最早使用功利主义一词。功利主义继承发展了历史上幸福论和快乐主义的伦理传统,认为,幸福就是免除痛苦,求得快乐,而利益则是幸福和快乐的基础,个人幸福就是个人的利益,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快乐和幸福,追求利益是道德的标准。功利主义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最高道德原则,提出为了增进个人的幸福和保障个人利益,也需要增进社会的幸福和利益。但功利主义把个人利益看成唯一现实的利益,而社会利益仅仅是个人利益的总和,所以,功利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更为精致的利己主义伦理学说。因此,无论是以园长为本的出现,还是功利主义思想的存在都表明园长在幼儿园管理中没有能够更好地关注教育管理的真正价值所在,没有能够关注人的内在需求,“一旦学校‘忘记了’它的对象,它的对象也就‘忘记了’学校,从而出现了‘学校繁荣,教育衰败’的现象,‘无目的升学者’和‘非本意就学者’增加。学校是繁荣了,但教育的前途未卜,多数人感到茫然。”。这种情况无疑助长了园长行政权力的泛化,使其获得了充分发展的空间和场所,所以园长作为领导者的领导力主要以传统的教育行政权力作为支撑也就不足为怪了。(二)园长的人性观与园长的领导力领导者所持有的人性观不同也将产生不同的管理行为和结果。关于人性假设理论的研究也给我们提供了分析的视角,从管理学的角度看,幼儿园是一个园长、老师及几章共同生活与交往的组织,如何实现他们之间交往效益的最大化则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而麦格雷戈的人性假设理论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理论依据。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认为,管理的根本问题在于管理者对人性的认识,它是一切管理策略和方法赖以建立的基础。其中的X理论对我们的管理策略和管理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基本观点是:认为人的天性是好逸恶劳,只要可能便会逃避工作;人是缺乏进取心的,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受人监督;人是缺乏理性的,基本上不能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易做出不适宜的举动;人的天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组织需要漠不关心,常采取消极甚至对抗的态度。因而传统管理以处罚为手段,采取金钱刺激和严格监督,施以强制、命令、控制,甚至以惩罚相威胁。而在我们的幼儿园管理中也一直贯穿着这种人性“恶”的观点,在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结构上,始终认为二者是对立的,并且视被领导者为犯人、病人和敌人,把领导者视为社会权力的代表,对被领导者进行强制管束和控制。一方面,使领导者产生了心理上的优越感和行为上的专制性,另一方面,也使被领导者产生了对领导者的依赖和盲从,使被领导者失去了自然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机会,失去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失去了主体人所具有的尊严和价值。这无疑又增添了园长传统教育行政权力影响力的砝码。q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现代教育学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230页.44(三)园长的管理手段与园长的领导力幼儿园管理的手段很多,既有法律的手段,也有经济的手段,更有行政的手段,幼儿园管理往往是几种手段的综合。只有综合各种手段的优点去集中处理一些事物,才有可能达成对幼儿园的良性管理。但在现实的幼儿园管理中,由于我国法制化建设进程较慢,教育立法不完善、人员的法律意识淡薄,也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致使法律的手段很难能够在实践中付诸实践。当然,对于经济的手段而言,主要是指在幼儿园管理中利用工资、津贴、奖金的手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幼儿园组织士气的方法。其特点有(1)驱动性。是一种利益驱动,发动利益机制引导对象去追求所预期的目标。(2)敏感性。幼儿园中的利益关系入都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知识分子的清高,更在意自己的名誉等,可能不是非常关注利益问题。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手段对知识分子的驱动力也表现出来(购房、车、子女教育等),他们也关心自己的经济待遇。(3)平等性,在经济方法面前,大家是平等的,包括管理者自己在内没有任何特权。经济手段并非时时事事有效,幼儿园也要考虑具体情况,园长在采用此法时也顾虑重重。因此,园长更多地会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行政管理方法是指管理者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决议等行政手段开展管理活动的方法。我们知道行政管理有助于统一成员的行动,便于集中领导,能够较有效地解决问题且灵活便利,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园长行政的管理职能作用。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行政管理存在着更多的不足与局限,首先是民主管理思想不能够得到充分地体现,致使在幼儿园中到处充满着专制的氛围;其次行政管理过分依赖领导者个人素质,使管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再次行政管理也容易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信息反馈容易失真。通过对几种管理手段的分析,也可以发现园长的管理手段又在不断地助长园长行政领导力的发展,也使园长在有意与无意间非常关注自我的行政权力影响力的实现。上述分析表明,幼儿园园长在管理实践中更多地以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教育行政权力作为其自我领导力的主要内容,不管是对幼儿园的师资队伍建设,还是对幼儿园的财务管理,不管是幼儿园的软环境建设,还是幼儿园的硬环境建设,不管是幼儿园的制度管理,还是幼儿园的文化建构等等,无不体现出园长自身教育行政权力的充分实现,最主要的是园长在管理实践中,往往把这一行为作为其进行幼儿园管理的唯一手段,并认为仅此而已。难道幼儿园管理效率与效益的提升只有通过领导者的权力性影响力才能够实现吗?难道园长领导力的实现只有通过权力性因素才能达成吗?很显然不是,若这样的话,幼儿园就变成了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园中的教师及儿童也就变成了附属物中的毫无生机与活力的“物”,45这很显然与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本身的价值取向是相悖的,也不是园长的教育管理价值的真正体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达成这一价值诉求呢?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园长领导力的重塑与重构来实现。第五部分: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重构园长领导力是实现幼儿园有效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园长更好地影响下属人员的重要力量,也是使幼儿园发展成为一个教育共同体的重要条件。在重构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过程中,应该实现对园长领导力无意识的“扬弃”,以一种开放的、民主的、平等的理念作为重构的前提,以幼儿园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幼儿园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及园长职业专业化的发展与建设为基础,以更为有效的策略来实现对幼儿园园长领导力的重新构建。一、幼儿园园长领导力重构的理念(一)诚实与守信。领导的正确言行属下都会看在暇里、记在心里。领导越是诚实、守信,部下也就越发忠诚克己。看一个人是否诚实,主要看他做了什么,而不是他是什么人。老师们真正需要的并不是华而不实的言辞,而是一个可供效仿的典范。榜样是唯一能够达成这教育效果的要素。因此,园长作为幼儿园的主要领导,其领导力的真J下建立必然离不开这一基本的理念。一方面可以使园长与教师之间关系亲密无间,正是由于园长本身的诚实和守信,使得教师及下属人员能够产生对园长的充分信任,因为有了信任也就产生了彼此的尊重与理解,而这则是实现工作有效发展的重要前提;另一方面可以使园长更好地落实教育改革政策,由于园长本身已经受到了教师的充分认可,其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对教师产生良好地影响;再一方面也可以实现教师对幼儿园的内心认同与接纳,改变过去教师在园缺少归属感、认同感的局限,这样可以使教师更好地做到以园为家,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在现实工作中,人们往往把诚实守信只归于品行范畴,其实对大多数园长而言,他们几乎都是品行端正的人,否则也就不会走上管理岗位,但是我们的言行往往也能反映自己的正直诚实度。要老师做到的我们先做到,这不仅是个表率问题,也是个诚信问题。老师们听到什么,他们就理解什么,他们看到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你的诚信度越高,人们对于你的信心也就越足,也因此他们会给予你更多去带领和引领他人的机会,反之亦然。(二)民主与公正。民主问题本质上是个权力分配问题,是和不民主或专制相对立。民主的发展则意味着更加宽容、开放、平等以及能够尊重个性差异等,它是与霸道、蛮横、专制、狭隘等个性品质逐渐消退相对立的。民主的实现则意味着人更加自由以及更多人的参与,只有在民主的环境里,个体的自由才可能得到充分地实现,而且个体也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参与管理。我们知道,专制的教育是以专制的权力为保障的,因此民主的教育更多的是以民主参与管理为保障47的,“这种民主不是由于官僚主义者或专家统治论者的鼓励而建立起来的,也不是由某一统治阶级所批准的。它至少将是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实际的民主。它将是生气勃勃的、富有创造性的和继续演进的。”①“教育应该通过教学实践和社会职责为我们时代的一个典型做出贡献,这个规划就是要用一种活生生的、民主的决定过程去代替那种机械的、行政式的权威统治。大量地参与社会活动,以尽自己最大的责任,这不仅保证了集体的效用,而且也是谋求个人幸福,掌握臼常管理社会与控制事物的权力,走向自己决定自己命运之道的先决条件。”。作为园长理应在幼儿园管理中体现出这一基本的理念,如果园长处处都是以一种威严并带有专制成分进行管理的话,幼儿园中到处体现的必然是非常沉闷的、不和谐的氛围,而教师或儿童若长期生活在这样环境与氛围中的话,既不可能获得有效的发展,也不可能得到身心的陶冶,更多地是获得身心不健康的发展。因此,幼儿园不仅没有能够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带来人的发展的异化,这很显然不是幼儿园本身价值所在,也不是其价值的J下确反映。(三)平等与和谐。园长在园中应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实现对被管理者的领导和影响,园长与其他人员没有本质上差别,更多地是分工上的差异,并不能因为自己是园长就自认为高人一等,就以为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而其他人员是低自己一等的,并且说话做事等都表现出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神态,处处以自己所赋有的行政权力实现对下属人员的管制。这里无疑是不平等的体现,由此也必然导致幼儿园整个环境的不和谐。如果一个教育机构或组织内部到处都充斥着不平等和不和谐的音符的话,它也就不能够实现其本身所赋有的育人价值,最终将导致组织内部怨声载道、相互推卸责任等现象的出现。所以,作为幼儿园法人代表的园长更应该以一种平等的、和谐的教育理念实现对幼儿园的管理和影响。平等意味着园长没有所谓的特权,平等意味着园长能够一视同仁,平等意味着园长能够与下属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平等也意味着园长办园理念的升华和办园行为的深化。园长也只有在办园中处处体现出平等的意识与行为,才可能得到老师的认同与接纳,才可能使幼儿园内部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才可能使幼儿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体,也才可能出现幼儿园内部的真正和谐,而这些都是幼儿园教育管理本身所需要的,也是其内在育人价值真J下实现所必须的要素与保障。因此,园长没有理由不对此作出思考,没有理由不在幼儿园中真正实施并实现这教育理念。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jlI版社.1996年版.第110页.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二、幼儿园园长领导力重构的基础(一)幼儿园教育价值的重新定位幼儿园是什么?幼儿园教育应该具有何种价值取向?这是幼儿园教育价值重新定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幼儿园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和场所,不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工具性”的外在价值,而应该以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旨趣,这本身也是实现幼儿园价值准确定位的重要依据。“工具性”价值要求幼儿园在管理上带有功利性、权力性及非人性化的取向,其中功利性要求幼儿园领导以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行为实现着对幼儿园的管理,导致园长在实际的管理中只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注重量的积累而忽视质的提升,只关注幼儿园管理形式的变化而很少关注其内容的变革,这种管理思想和行为势必会造成幼儿园管理中的“泡沫现象”的出现,也就很难实现其所谓的育人价值了;权力性则更多地体现了幼儿园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泛化的特性,园长处处以传统的教育行政权力实现对幼儿园的全方位的管理,这一价值取向也带来了幼儿园自身教育价值的扭曲,因为幼儿园是为了达成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但在这一价值取向影响下,则带来了幼儿园的价值取向以实现人的权力提升为根本,或者是在幼儿园中不是为了实现其教育陶冶价值,而是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官本位”意识实现为根本,它所带来的是幼儿园的领导、教师所关注的不是如何把本身的教育教学业务进一步提高,相反则是整天考虑自己如何能够获得官职的提升,并以此作为自己努力追求奋斗的目标,这样还能够实现幼儿园本身的发展目标吗?非人性化的取向则体现出了幼儿园管理更多地以泰罗“科学管理”的思想作为其管理的基本依据,把人作为被动的“物”来接受管束,这里无疑体现了以“物”的规格来规范和要求人的发展的现象。如果把对“物”的生产与对“人”的发展的要求一致化、统一化的话,很显然,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变成了毫无生机活力、死气沉沉、没有任何创造性可言的所谓的“物”了。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教育的“异化”现象,这很显然也不是幼儿园发展的价值所需。正是上述外在“工具性”价值的扩张而导致幼儿园自身内在价值的缺失——培养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功能的遮蔽。“当学校向着某种工具职能片面倾斜时,事实上就是造就‘政治动物’或‘经济动物’,或其他形式的片面发展的人。这就意味着学校教育‘忘记了’它的对象。”。幼儿园管理工具论的价值取向无疑会导致幼儿园走向片面发展之路,致使幼儿园教育中“单面人”的出现。因此,重新。陈桂生著墩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f{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49定位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取向并使幼儿园教育回归其本体价值无疑是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要努力使幼儿园成为师幼获得充分发展的场所,真正体现“人”价值与意义。(二)幼儿园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能够做什么?是使幼儿园更有序、更符合常规的发展要求,还是体现为制度要以人为本,更符合人性的发展要求;是使人更遵守纪律,循规蹈矩,成为制度的“佣人”,还是使人成为发展自我,自立自强,成为制度的“主人”;是使幼儿园成为个体成长的藩篱还是使幼儿园成为个体成长的精神家园。很显然,幼儿园管理制度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更多的是体现前者,是通过制度筑就的藩篱来使人成为身陷“囹圄”而不能自拔不能主宰自我的人。李江源博士指出:“在教育制度这样一种机械性的装置面前,或如韦伯所说的‘铁的牢笼’面前,个人的一切欲望、情感、个性、内心世界、精神状态等等都被一概抹平了,或者被‘悬置’起来了。人甚至成为教育制度这部大机器的零部件或‘螺丝’,没有人性和个性,没有内心生活和情感,没有全面自由的发展,也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人们在。妄自尊大情绪的掩饰下产生一种机械的麻木僵化’,最终成为如韦伯所言的‘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很显然,不管是幼儿园的领导体制,还是幼儿园的管理机制都不应该是这一制度内涵下的价值体现,更不应该是形成对人的自我桎梏,我们更想看到的是幼儿园的管理制度更加符合人性化的发展要求,使人在这一管理制度下不是“作茧自缚”,而是学会了如何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自我更具有道德责任感。也正如美国学者科瓦列斯基所言:“我们对学校唏0度’的判断标准应该是道德责任感:我们的儿童能学会符合道德的思索、交谈、行为吗?我们的目标不是只要求遵守规矩,而是要过一种美好的生活,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的确如此,幼儿园管理制度的存在是为了实现园中“人”更好地成长、更好地生活为其旨趣的。但就总体而言,我们幼儿园的这一管理制度并没有实现这一目的,因为它是一种强调管制、约束、控制的制度,以控制为宗旨的制度不仅不能使教育管理者更好地实现对人启发和影响,也不能使管理者更好地实现人的道德品质的发展,相反,它则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成为了“去人化”的“推进器”。诚如美国哲学家弗洛姆所言:“我们无法选择问题,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产品;我们被推着前进——被。李江源.也谈教育制度【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2).。【美】琼斯等著.方彤等译.伞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50什么力量?一种制度,一种任何目标及目的都无法超越的制度,这种制度使人成了附属物。蝴因此,改进并完善幼儿园管理制度,使其能够更具有人性化的特征,更具有道德性,成为能够促进个体更好地生活、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制度。(三)园长职业专业化的发展与建设园长职业专业化的发展与建设的前提则是园长由以前的职务转变为一种职业,只有成为一种职业后才可能走向专业化。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园长作为一种职务的很多弊端与局限,比如职务园长一是缺乏自主应变的能力,长期以来,幼儿园园长一直是教育行政机关任命的一种行政职务,其受上级任命,恪守职务权限,遵从上级指令,自主权不大,办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也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地发挥;二是职务园长同时也是权力本位的园长,权力本位的园长也就意味着要以权力为中心,举持以权治园,体现长官意志,注重服从及按计划指令照章办事等。这无疑会使园长偏离自己的角色,产生角色代替,也就很难能够实现园长的真正教育、管理价值,并可能逐渐导致园长习惯于“平庸”;三是职务园长缺乏效率与效益意识,主要因为园长习惯于将教育当成社会公益性事业来办,视教育为公共福利或公共消费,所以园长的角色定位就是公益事业的管理者,负责推行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供给式教育,致使园长很少关注教育的效率与效益,使得整个幼儿园缺乏生机与活力。可见,职务园长不仅给幼儿园本身的发展带来很多弊端,同时,也使得幼儿园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政府的一种负担,这就势必要实现从职务园长向职业园长的转变。首先职业园长有助于激发园长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敬业意识,职业园长的业绩和办学质量要接受市场的检验,职业园长必须更关注市场;其次职业园长强调了园长要从权力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权治园突出的是行政长官意志,关注的是驯顺与服从,而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已不再看重园长的权力而更看重园长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职业能力的园长才有可能办好一个幼儿园;再次职业园长强化了园长的教育产业意识,淡化了教育事业意识,更有助于提升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益。所以,若能够实现园长职业观的转变的话,无疑会实现幼儿园本身的更合理、有效地发展,也为园长职业走向专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什么是专业化呢?专业化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动态过程。从园长的职业现状看,园长职业还没有达到专业性职业的水准,尚处于准专业阶段。从职业群体的角度看,园长专业化就是指园长职业由准专业阶段向专业阶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从园长个体的角。【美】弗洛姆著.孙恺样译.健全的社会[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51度看,园长专业化是指园长个体专业持续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不同的园长其专业化的程度是不同的,专业化程度高低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看他是否达到了专家水准,看他是否是教育专家和管理专家。当然,园长专业化是相对于园长非专业化而言的,非专业化的园长由于自身的很多原因致使很多工作难以开展,即使开展了也未必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而且他们更多地是凭借着自己的主观经验行事,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事,也就出现了园长一人专断的现象,从而形成老师及幼儿只能在园长的“光环”照耀下成长的局面。因此,园长专业化建设在某种意义上能够改变这种局面,通过专业化的建设,使园长能够成为专业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管理理念更新、能力更强,并具有极强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专业人员。这样,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园长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使园长成为在社会及幼儿园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角色,从而提高园长自身对幼儿园建设的信心与信念;另一方面有助于尽快提高幼儿园自身的教育使命感,由于园长是影响幼儿园发展水平诸因素中非常关键的因素,通过园长专业化的建设,园长自身的专业成熟度提高了,也自然能够更好地建设幼儿园集体,实现幼儿园向心力、凝聚力的增强,增强其自身的教育使命感。所以园长专业化建设的真正实施不仅能够改变幼儿园管理中的不利因素,而且也能够提高幼儿园整体教育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实现幼儿园的和谐发展。因为“放弃专断控制对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有益,一旦教师开始让学生参与解决课堂问题,教师的角色就由一个无所不知的、统揽一切责任的成人转变为一个有效的推动者。”。这对园长而言同样如此。三、幼儿园园长领导力重构的策略(一)园长应成为道德领导的“替身”美国教育管理学者萨乔万尼(Scrgiovanni)是道德领导的主要倡导者,其基本观点认为道德领导就是指学校的领导者根据道德权威(moralauthority),利用各种领导的替代物(substitutesforleadership),去激发人性的潜质,使部属成为追随者(followership),进而共同建立德性学校(virtuoussch001)并使学校成为共同体的一种领导方式。其内涵包括三层:即一是认为领导行为的产生是出于彼此真诚对待而非权力关系,其彼此相互分享的真诚度与持久性,可以由从属者的参与是否为从属者本身的意愿所驱使,来加以判断;二是认为从属者是立于主动的地位,。【美】琼斯等著.方彤等译.全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52有响应领导者提议的自由,从属者就其所知以选择要追随的人,并且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为何追随的原因;三是领导者对从属者的需求和价值有其坚定的承诺和保障,道德领导不只是传道、表示虔诚或者是坚持社会从众的趋向,道德领导要回归从属者的需求和价值。同时,萨乔万尼(Sergiovanni)也提出了有关道德领导的五项具体作法:(1)领导者要具有伦理批判的精神,对于不合理的地方,能勇敢地作理性的检讨改进,身为一个领导者应随时接受新知识,时时反省自己;(2)要落实伦理正义的基础,唯有领导者的行为合乎伦理正义,才称得上是符合道德领导;(3)要发挥人我的伦理关怀,对于从属者的需要与福祉,必须予以尊重、鼓励和支持,发挥“我一你”的伦理关怀;(4)基于伦理道德做好选择,领导者在遇到各方观点与要求相互冲突、对错之间模糊不明时,必须秉持着伦理道德的规准,作出独立的判断,做好最佳的选择;(5)重建道德与专业的权威,经由个人之所好与社会利益相互结合,以保障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共同培养部属具有工作的热诚与使命感。道德领导意味着强制与专制的消失,意味着更加关注领导者的专业权威和道德权威,也意味着传统行政权力的逐渐隐退。这就表明影响领导者权威的非权力性因素即学识、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也逐渐成为实现领导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在一个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好的环境中,道德领导尤其重要。正如《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一书所言:“人们往往认为,校长强有力的直接领导对于创建有效学校至关重要。然而,有证据表明,当学校处于困难时期,强有力的直接领导的确比较有效。那么,当学校摆脱了困难期之后呢?假如说一个教师在多年之后仍然需要他人来指点方向、来控制、来为他提供在职培训,仍然需要在评价、奖惩的压迫下才能表现出恰当的教学行为的话,这是否意味着校长领导工作的失败呢?”①无疑,园长作为道德领导的“替身”将非常有助于达成对幼儿园的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的,将极大地改变过去幼儿园中不和谐、不民主及不公平的办学行为,进而实现幼儿园从一个教育组织向教育共同体的转变。“共同体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结合的,并对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负有义务的个人集合体。这种团结和约束的紧密性足以把每个人从一种‘我’的集合体改造成为一种集体的‘我们’。作为‘我们’,共同体的成员们是紧密编织而成的富有意义的关系网络的一部分。这个‘我们’,通常共享一个公共场所,并随着岁月的推移开始共享共同的思想情操和持久的传统。”。因此,教育共同体的建立体现了幼儿园作为一个组织所具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品位,改变了幼儿园管理中的“物”的生产特性,它更加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的主体地位的。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49页@【美】萨乔万尼著.张虹译.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体现,它也不在是一种外在的控制和约束,而是幼儿园自身内在发展要求的体现。当然,园长道德领导的实施是有条件的,它还需要一些辅助的措施给予支持,否则,园长道德领导可能会造成幼儿园中的“个人崇拜”现象的出现,进而影响幼儿园管理水平的改进与提高。I.培训并改变园长的领导观念。培训不仅仅是简单地教授一些教育或管理的理论知识,而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一种生活的真实体验。要帮助园长认识到下属不再是受外力任意摆布的“走卒”,不再是毫无思想的“机器”,他们需要拥有自己行为的“原汁”感,他们更需要得到尊重、得到信任。所以,园长应该真正树立起饱含人性的管理思想和观念。2.为道德领导创设组织环境。组织环境的建设与改进无疑将对园长的道德领导真正提供重要的基础,没有一个良好的组织环境,任何新的事物和新的改革可能都将失去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因此,幼儿园在建设发展中应尽可能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方面幼儿园领导可以从关心师生生活及困难入手建设以德治校的领导环境和全校育人的教育教学工作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绿化校园、改善教室环境等创设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等。3.为道德领导创造文化氛围。道德领导的实施在本质上是要求有较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这就要求幼儿园领导要能够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既要关注学生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也要关注教师文化的引导与指导:既要关注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与建设,更要关注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建构。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道德领导的实施,但道德领导的实施也有助于学校文化氛围的完善与改进。(二)园长应成为幼儿园契约管理的真正实施者契约管理的思想是建立在契约理论基础之上的,而契约理论则来自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所派生的契约关系及其内在原则,是基于商品交换关系的一般要求而焕发出的一种平等、自由和人权的民主精神。契约及其所内涵的契约精神,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本质要求的最佳体现,也是现代法治国家不可或缺的“灵魂”;其对“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追求己同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对现代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当今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契约关系己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通过某种承诺,明确确定双方彼此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各自获得有约束性的联系。这种确定双方关系活动章程的契约形式,有的是有形的,通过文字、书面的东西加以确定;有的却是无形的,存在于意识当中,没有明确表达,却是关系双方彼此心照不宣,认为应该共同遵循的规则。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在实际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契约管理是指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以自由、平等为管理的基本理念,以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制定彼此共同遵守的管理规则为重要手段,以实现被管理者独立人格获得良好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管理模式。契约管理体现出了组织发展对自由、平等及民主精神的追求与向往,也表明管理者的管理思想、理念及行为方式将发生重要的变化,过去那种以管理者主宰~切的行为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彼此智慧在组织场域中的共同实现,将是以一种组织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彼此对话代替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话语霸权,最主要的是通过契约管理将改变过去那种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人身依赖关系,而代之的是被管理者自我独立人格在法理环境中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所以,幼儿园契约管理也是这一思想与行为的进一步延伸与延续,也将对园长本身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和挑战。幼儿园契约管理实施与实现将意味着幼儿园园长管理模式的转变、幼儿园文化“冲突”的消失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首先,以契约管理取代纪律控制对于幼儿园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纪律往往是由处于强势位置的领导者所规定的,是领导者主观意志在幼儿园教育管理中实现的载体或工具,纪律所反映的则是领导者对其下属行为的控制与约束,这一过程所带来的则是教师及学生的表面接受而内心的拒斥,容易导致其双重人格的形成。相反,幼儿园契约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商量后共同决定的,是领导者与全体教师共同意志的结晶,它足以承认其下属是“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个要别人来管理的人”。其次,幼儿园契约管理有助于实现对幼儿园文化“冲突”的规避。文化也是一种契约,并且这种契约通常表现出隐性的特征。在幼儿园管理中,经常会体现出两种类型的文化,即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前者可能更多地倾向于领导文化,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为教师及幼儿文化,他们之间经常会出现~些所谓的“冲突”,通常“主流文化没有作为一种敌对的外部力量,强III!1次要群体的文化上来。相反是通过融合、重塑、牵制次要群体的文化,让原本用自己方式来确立其意识和经验的次要群体,与社会统治集团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相融合。这一过程既没有抹杀掉次要群体的文化,也没有从‘人们’那里剥夺属于他们的‘真正文化’;它们要做的是,将这些文化整合到一个特定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这样可以避免任何可能过激冲动的产生。”∞所以,阿普尔对主流文化的分析,也表明领导文化以一种隐性契约的形式实现对教师及学生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以一种“细雨润无声”的形式完成了对教师文化价值观的改造。而教师、@【美】阿普尔等主编.侯定凯译.教科书政治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55幼儿作为亚文化群体或主流文化的对立面,在接受文化价值观改造的过程中不得不做出许多让步甚至是牺牲,因为“对立文化的价值观是在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过程中形成和成熟起来的。如果两种文化要很好地联系起来,如果对立文化要与那些意识和经验部分受到主流文化支配的入打交道的话,那么在这一抗衡过程中,对立文化必须从主流文化中借鉴许多资源,并对后者作一些让步。”①可见,作为非主流文化群体的教师、学生要想在幼儿园文化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条件,必须打破领导主流文化价值观的潜在影响,而幼儿园契约管理行为的存在则意味着领导文化与教师、学生文化之间“冲突”根源的消失。当然,幼儿园管理模式的改变及文化对立的消失的同时,也必然会提升幼儿园管理的效率与效益。当然,幼儿园契约管理的真正实旖与实现,园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园长应该承认教师与幼几园之间存在着契约关系。在园长领导过程中,如果园长还是以传统的教育理念实现对下属的教育和管理,还是以教师对领导的依赖作为领导发生的重要基础,并且仍然峰持以园长的自我主观意志主宰幼儿园管理的话,那么,领导则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园长更应该承认教师与幼儿园之间契约关系,园长所进行的行政领导是在契约的基础上发生与发展的,其行政权力的体现以不得违反宪法、法律和一般法律原则为准绳,一切纠纷应该通过法律来裁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过去领导与下属权利不对等的现象,也才能更好地实现幼儿园领导。2.园长应该转变观念,逐步从官本位教育管理观转向师本及生本教育管理观。幼儿园毕竟不同于教育行政机构,园长也不同于教育行政官员,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和场所要能够体现出自身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而这些则是企图通过园长的行政权力进行管制与管教所不能达成的,也即是官本位的管理思想在实践中已经遇到了挑战,幼儿园的真正发展应该主要来自于教师的整体质量与水平的提升,来自于幼儿自身身心得到和谐与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所以,园长观念的转变将起着重要的作用。3.园长应该具有依法管理幼儿园的意识。契约精神的贯彻必须以法制为基础,需要用法律来确保契约的实现,虽然我国在教育立法上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教育法》、《教师法》等等,但是,还没有覆盖到领导与教师领域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教育执法的力度上还远远没有达到法律的基本要求,所以,园长要能够积极创造条件,为幼儿园有效领导进行尽可能地提供法律保障。一方面,园长应该加强自身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深刻地理解并领会《教育法》、《教师法》等相关法律的基本内涵,做到“心中有法,管理有法”;另一方面,园长应该加叶美】阿普尔等主编侯定凯译.敦科书政治学fMl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56大在全园范围内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使每个教师具有基本的法律观念与法律意识,做到“人人知法,管理有法”;再一方面,园长应该身体力行地加强执法的力度,使幼儿园管理在法律的监督与要求之下有序地进行,做到“切身执法,坚决执法”。因此,园长在进行依法管理幼儿园过程中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只有做到“心中有法”、“人人知法”以及“切身执法”,才能够保障幼儿园的有效发展。当然,园长在依法管理幼儿园的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弱化自我的教育行政权威,提高园长自我的专业权威。因为过分地关注行政权力无疑会使幼儿园失去其作为教育实体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导致幼儿园发展功能的异化。所以,美国学者萨乔万尼指出:“无论是科层权威还是个人权威,从长远看,都要失败,因为它们强调‘昕我的’,当领导者要求他人追随时,最有效的方式也就是‘听我的’;我的职位使我有能力奖赏你‘听我的’,也有能力惩罚你‘不听我的’。”o这种靠教育行政权威、命令式的单向的幼儿园领导,只能是园长的“一厢情愿”的行为,’也只能带来幼儿园领导的低效甚至是无效,也就不可能实现幼儿园的有效发展及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达成。(三)园长应成为学习型幼儿园的引领者什么是学习型幼儿园呢?在了解学习型幼儿园之前首先要知道学习型组织是什么?这还要从组织本身去思考,学习型组织的产生源于对已有的传统组织自身存在弊端的批判与反思,传统组织理论更多体现出如下几个特征:(1)坚持等级式的管理和对底层人员的监管。在这种观点中,行政人员中的检查者和评估者的角色得到重视。(2)确定和保持适当的垂直交流。这样能够保证好的信息可以经过等级体系传递到决策层,同时命令也可以顺级而下,清楚、快捷地传输,便于实旌。(3)制定明确的书面规章和程序以确定标准和指导行为。(4)颁布明确的计划和日程以供参与人员遵守。(5)在组织等级体系中增加监管人员和行政人员,因为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组织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问题。@传统组织理论曾在一定时期为企业的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该组织理论在一定意义上又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这些局限使得组织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障碍,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则提出了所谓“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学习型组织所指的“学习”不同于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学习。在日常用语中,学习主要是指吸收知识,或者是获得信息,然而,这与真正的学习还有好大一段。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岫.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顾明远.盂繁华主编.国际教育新理念阻].海南m版社.2003年舨.第162页.57距离。。真正的学习,涉及人之所以为人此一意义的核心。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傲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①事实上,你我在心底里都渴望这种学习能创造出生命的真正价值。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指出,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通过这个概念,也许我们还不能够对学习型组织的内涵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对此,台湾学者杨硕英则给学习型组织作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圣吉所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组织,是一种不同凡响,更适合人性的组织模式,由伟大的学习团队形成社群,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具有强韧的生命力与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不断创造,持续蜕变。”@这一概念体现了三层内涵:其一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组织,因为,它有一个伟大的学习团队,有着崇高而正确的核心价值、信念与使命,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是一个组织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其二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勇于超越、敢于挑战极限的组织,因为,它要求每人都要胸怀大志,要能够心手相连并相互反省求真,在反省中实现升华,在求真中实现超越;其三是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人性化的、以达成人的心灵成长与自我实现的组织,在这里,更加关注每个人的生命成长,因为工作已不再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目的,工作的意义在于追求自己的内在价值,通过工作,去体会人生,探求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学习型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自我超越(PersonalMastery)。“自我超越”的修炼是学习不断厘清并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它是学习型组织的精神基础。精熟“自我超越”的人,能够不断实现他们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愿望,他们对生命的态度就如同艺术家对艺术作品一般,全心投入、不断创造和超越,是一种真正的终身“学习”。组织整体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根基于个别成员对于学习的意愿与能力。因此,实现自我超越,将使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组织成员的发展不再是达成组织目的的手段,组织与成员之问将是一种和谐、优美与均衡的关系。2、心智模式(MentalModels)。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每个人理解与看待周围世界的思维模式。它是每个人在自己长期的生活、学习及工作中所形成的假设、成见,或甚至图象、印象等。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阿吉瑞斯指出:“虽然人们的行为未必与他们所拥护的理论(他们所说气美】彼得·圣古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4页.气美】彼静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转引白郁义鸿著.组织修炼【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5R的)一致,但他们的行为必定与其所使用的理论(他们的心智模式)一致。”回可见,心智模式对组织及个人行为的影响非常深刻的。3.共同愿景(SharedVision)。“愿景”是指“一种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共同愿景是组织中全体成员的个人愿景的整合,是组织中成员都真心追求的愿景,是能成为员工愿望的愿景,也是组织的凝聚力所在。只有有了渴望实现的目标,组织成员才会努力学习和追求卓越,并且这种追求不是基于外在压力,而是他们的内在愿望,从而使组织欣欣向荣。否则,一个缺少共同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的组织必定难成大器。4.团队学习(TeamLeaming)。“团队学习”是发展团队成员整体搭配与实现共同目标能力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发展“共同愿景”和“个人超越”这两项修炼的基础上的。团队中的成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仅使团队整体的绩效大幅度上升,而且使团队中的成员成长得更快。因为“在现代组织中,是团队而不是个人成为基本的学习单位,因此,团队学习成为不可缺少的。即,如果团队不能学习,组织就不能学习。”5.系统思考(SystemsThinking)。“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企业和人类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一种“系统”,他们受到细微且息息相关的行动牵连,并彼此影响着。这种影响往往不易觉察,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展现出来,如果置身其中就更难看清整体变化。因此,系统思考显得尤为可贵,唯有对整体而不是对任何单独的部分深入的加以思考,才能够了解系统的全貌。学习型组织理论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发展的理论图景,它的出现既是对传统组织理论缺乏生命活力进行改造的结果,也是对组织理论自身实现自我超越的努力,更是在组织理论内部发生的一次革命性交革。它不仅会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重要的影响力,比如实现对政治组织官僚化的超越,对经济组织低效化的改进等,也将在文化、教育等领域体现其重要的价值,它会给教育组织带来新的思想、行为、机制甚至是结构的变化,也必将会给我们长期以来“目中无人”的教育以最有力的回击,还教育以关注人的生命健康发展之价值使命的本来面目,从而为我们改革今天已经出现的异化教育增添生命的活力与气息。因此,把幼儿园构建为学习型幼儿园无疑将对幼儿园本身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学习型组织内涵的分析,作为学习型幼儿园的园长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鼓励自我超越,构建主动、长效成长机制。自我超越以磨练个人才能为基础,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以创造的现实来面对自己第201页.①[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59的学习和工作,并在此创造的基础上,将自己融入整个集体之中。2.改变心智模式,我们现实的幼儿园管理之所以效率不高,创造乏力,缺少创新以及缺乏生命的活力,在一定的意义上是由于幼儿园的园长囿于已有的思维模式,仍然是以自己过去的经验进行管理,而没有因为社会发展变化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无异于古代社会的“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之再现,因此,我们不希望在幼儿园教育中出现现代版的“刻舟求剑”、“缘木求鱼”现象。3.指导团队学习,构建信息共享网络。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共存但更加关注合作的社会,而合作的基础则是有一个良好的团队,离开了团队,合作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园长在这一过程中更应该培养下属的团队意识,通过设计各种教育活动,使下属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对团队意识及团队构建的认识与思考。4.建立共同愿景,创设动态的幼儿园发展目标。共同愿景是幼儿园所有成员所共同持有的愿望、理想、远景或景象,是其成员内心发出的对幼儿园建设的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园长要善于利用幼儿园发展愿景实现对幼儿园发展内在动力的激发。5.提倡系统思考,转变管理者的角色与行为。系统思考就是要以系统的整体观念来考虑问题,不要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幼儿园系统思考就是要求园长教育管理过程中,既要关注幼儿园内部的发展需要,也要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幼儿园带来的挑战;既要关注幼儿园软环境的建设,也要关注幼儿园的建设。等等。60第六部分:结束语写到此处,该幼儿园的领导现状,让我想起洛·兰德的故事:洛·兰德是一个高大威严的蒙面人,常常骑着一匹白马,克服重重困难,帮助人们解决日常问题,被众人冠于解决问题的领导楷模——慷慨、神秘,但超然离群。当一些无保护、无组织的市民恰逢不法分子的威胁而不知所措时,勇敢机智的洛·兰德骑着自己忠实可靠的白马适时而至。他动作迅速,反映敏捷,手段严厉,刹那问,不法分子便一败涂地。随后,他留下一枚作为已解决问题的象征,便在日落之时,骑马离去。市民们感激万分,想知道此人是谁,并希望他能留下。然而,此人已经远去,只留下他们继续从事单调的工作。如果再出现大问题,人们仍然不知该如何处理。当面临严重危机时,他们只好期盼马蹄声的再次临近,指望这个大英雄在最后危难之时来救自己。现在的幼儿园园长恰好充当了如同救火员的角色,而一旦幼儿园离开了园长,几乎失去正常运转的可能,更不要说幼儿园的发展了。而这个小故事恰好是对于传统领导权力的一种形象描述,在传统权力支配下的领导,领导者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只能用来解决具体的事务,对于被领导者解决问题的素质能力提高没有任何成效,甚至说,领导者也无心提高被领导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试想,一旦被领导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领导者还有什么价值可言,他们还会感激或者接受领导者的领导吗?传统的领导力必然受到严峻的挑战。我很欣赏查尔斯·韩第的一句话:“我认为,上帝并不是这个世界企业的最高主管。他的角色并不是这样子的。他知道人类的意义是什么,知道身为人类的我们可能具有哪些远景,而且知道如何提升我们的境界。他从不实际操作,由于他就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实际行动。”。园长也是如此,她不应该是整个幼儿园的上帝,作为好的领导者,她应该知道被领导者的教师工作的意义何在,具有哪些发展的远景,知道应该如何提升教师的境界以达到这样的远景。这样的园长才是真正具有领导的魅力,不管她的产生是任命还是选举,领导力的基础应该存在于此。当然,幼儿园毕竟不是企业,它是一项教育人、塑造人、发展人的事业,她的主要工作是与人打交道,所以她要更加了解教师的需要,教师的发展。其实,在幼儿园这样一个小型的组织中,教师需要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希望自由,摆脱被监控的状况;需要尊重,不要担心随时被批判;有一定的挑战性,不管自己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有成长的空间,尤其是专业成长;有接受奖赏的可能,只要自己认真出色地去工作;能为自己承担责任,这样才能更加体现自身的主体性;能最大限度地体现自我,不要一味被迫盲从……作为幼儿园领导的园长可曾q英】查尔斯·韩第著.时光译.非权力领导【M】.九州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6l关注到这些?可曾赋予被领导的教师们所需要的?我想每位园长,不管你现在领导的现状如何,都应该对自己的领导行为进行反思,看看自己领导力形成的根基在何处?“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一位好的校长”,那么,“一所好的幼儿园必然有一位好的园长”,在提倡教师专业化、校长专业化的今天,社会对于园长的要求必然会越来越高,幼儿园园长的专业化必然会成为对园长的基本要求。作为幼儿园的领导者,如何提高自身领导力,改善幼儿园的管理环境,把幼儿园建设成为自主发展的“有机体”,成为园长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对一位好园长的最基本要求。参考文献论文部分[1]李万全.五表领导力[J].企业文明.2004[2]宗骞赵曙明.高绩效组织领导力的挑战[J].现代管理科学.2004[3]张青林.企业领导者的领导力【J].施工企业管理.2005[4]彭亮.现代企业的领导力初探[J].中国科技信息.2005[5]董文琪.非营利组织的持续性发展与领导力培育[J].领导与管理.2005IS]‘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贯讲座——把握领导力在组织自Ⅱ造卓越绩效中的核心作用,解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7]张小娟.打造卓越的领导力[J].领导科学.2005[8]李林童、新洪.基于项目绩效的领导力模型[J].现代管理科学.2005【9]朱忠武.领导力的核心要素[J].中外企业家.2005[10]金鑫.领导力开发的途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5[11]许浚.企业管理·领导·领导力[J].通信企业管理.2003[12]童中贤.领导力:领导活动中最重要的功能性范畴[J].理论与改革.2002[13]周伟昆.深蓝的领导力模型[J].中国工商.2005[14]王蕾、车宏生等.领导力人格特质的层次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4[15]洪向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提升企业的领导力[J].理论前沿.2002[16]黄俊汉.试论提升领导力[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17]胡斌.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领导力培养[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4[18]李昌明.领导力与造就优秀企业人才[J].经济论谈.2005[19]陈杰.提升你的领导力[J】.知识经济.2005[20]吴玲.面向新世纪:现代园长的管理意识[J].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21]马琳.浅谈幼儿园园长如何评课[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22]周玉玲.浅谈园长的管理艺术[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张春花.浅谈园长的影响力[J].山东教育.2003.[24]王洪成.论园长负责制实旌中的两个误区[J].学前教育研究.2000[26]冉义萍.论新时期幼儿园园长的管理素质[J].贵州教育.2005[27]李冰妮.园长管理能力探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5[28]谭曼娜.浅议园本教研中圃长的角色定位[J].学前教育研究.2005[29]张文娟、齐桂云.让沟通成为园蚝的职业习惯[J].教育导刊.2005[30]郑玉梅.如何树立园长的威信[J].学前教育研究.1997[31]雷振霞.谈谈新时期园长的素质[J】.教育导刊.2002[32]王红菊、苏凡英.试论囝长的性格与管理风格[J].学前教育研究.2004[33]江少贤.试论新时期幼儿固园跃的角色转换[J].学前教育研究.200463[34]邵荣芳、邱向群.浅谈业务园长的角色转换与心理品质[J].山东教{L2000[35]邓力.谈幼儿园园长的管理意识[J].基础教育研究.2002[36]蒋晓梅.谈幼儿园园长的微笑效应[J].甘肃教育2000[37]程秀兰.幼儿教师心目中的好园长——次调查的结果[J].学前教育研究.1998[38]魏筱玉.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应有的心态和作用[J].学前教育研究.1999[39]曾福秀.园长应正视教师的个体差异[J].早期教育.2004[40]王丽.园长与园务会[J].山东教育.2001[41]RoslinGrove:WomenandTheLeadershipParadigm:BridgingTheGenderGap。AWL.JourneVolume1,Number3,Summer,1998著作部分[1]刘卫平、王莉丽著.全球领导力[钔.清华大学出版杜,2005[2]张维迎、李其主编激励与领导艺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美]理查德·L·达夫特著.杨斌译.领导学:原理与实践[M].机械r【业出版社,2005[4]郑燕祥著.教育领导与改革新范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杰拉尔德·C·厄本恩、拉里·w·休斯、辛西娅·J·诺里斯著.黄崴、龙君伟主译.校长论:有效学校的创新型领导[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6][美]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著.李丽林、杨振东译.领导力眦].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7]吴恒山著.学校领导者成功之道[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8]吴恒山著.学校领导者素质修炼[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9]俞文钊著.现代领导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1谢燮正、娄成武著.领导决策论[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11]金邦秋著.领导科学论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美]约翰·C·马克斯韦尔著.萧欣忠、林静仪译.领导力21法则[M].新华出版社,2003[13]约翰·J·加巴罗、罗伯特·戈费、转达·A·希尔等编写.曾贤刚、宋程锦、邹孝亮译.新经理人的领导力[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4][美]约翰·C·马克斯韦尔、吉米·道南著.吴曼玲、赖伟雄译.成为有影响力的人[M].新华出版社,2003[1S]丁瑜编著.领导学纲要[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6][美]阿瑟·w·库姆斯、安·B·迈泽、卡瑟琳·S·惠特克著.罗德荣、黄爱萍等译.学校领导新概念:以人为本的挑战[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17]鲁沽主编.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8]陈桂生著.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9】冯建军iE生命与教育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03吴志宏、冯大鸣等主编.新编教育管理学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1]张海鹏等主编.中国传统文化论纲[M].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22]冯大鸣主编.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23]范国睿著.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陈孝彬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5]赵祥鳞、王承绪编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6]金生铖著.规训与教化[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7][德]博尔诺夫著.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8][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2003.掺订版.[29][美]牡威著.赵祥群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0][英】阿克顿著.侯健等译.自由与权力嗍.商务印书馆.2001[31][美]弗洛姆著.孙恺祥译.健全的社会[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2][英]罗素著.吴友三译.权力论[M].商务印书馆.1991[33][巴西]保罗·弗莱雷、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儿美]约翰·E·丘伯等著.蒋衡等译.政治、市场和学校[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5][美】萨乔万尼著.张虹译.校长学:~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6][英]托尼·布什著.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7][美]玛格丽特眯德著.周晓红等译.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38]JanetA.Kourany,JamesP.Sterba.RosemaricTong:FeminjstPhjlosophies,printedbyRRDonnelleyandSonsCompanyAmeflea,1999【39]Clande,leadershipInternationalpcrfommce..TowardsaMoreComplexModel,AppliedPsychology:AnReview,1995Leadership:GettingtotheHeartofschool【40]Sergiovanni,T,JmoralFrancisco;Jossey-Bass,1992improvement[M]SanPerspective[M]San【41]Sergiovarmi,T,JFrancisco,CA:AIlynThePrincipalship:AreflectivePracticeandBacon,1995附录一、调查问卷幼儿园领导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尊敬的老师:您好l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抽空为我们完成这份问卷。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幼儿园的领导现状,您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对本研究非常有价值。本研究采用严格的保密措施,绝对不会泄露您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不会对您的工作带来任何的不便,请放心回答。感谢您的真诚合作!研究者:向小英2006年4月请将您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括号中,可以多选。一、您的基本情况:l、您在现幼儿园工作(2、您每天在园时间(二、您与园长:)年,您现在的职务是()小时,在园主要工作有())1、您知道现任园长是怎样任命的吗?(A、竞聘上岗)B、上级任命C、民主选举)D、其他途径2、您看到园长的日常工作是(A、决策指挥B、管理财务C、管理人事)D、教育和保育E、其它3、您每周可以和园长见面几次?(A、1次及以下B、2次C、3次D、4次及以上)4、您和园长交流您工作中的问题吗?(A、交流B、不交流C、有时说)D、园长主动找就说E、其它5、您和园长主要交流什么话题?(A、工作幻题B、无话不说)C、生活问题D、园务问题E、其它6、您觉得本幼儿园园长像(A,领导者B,管理者C、知心朋友)D、家长E、其它7、园长在您带班的时候出现,您(A、停止带班,和园长说话B、点头招呼,继续专心带班c、看具体情况,尽量和园长交流D、不理会,继续专心带班E、其它8、园长在您带班的时候出现,您认为哪种做法园长更满意(A、停止带班,和园长说话B、点头招呼,继续专心带班C、看具体情况,尽量和园长交流D、不理会,继续专心带班E、其它9、工作中的难题您会(A、寻求园长帮助))B、找朋友帮助C、自己想办法解决)D、能避就避E、其它10、您认为园长了解您的工作能力吗?(A、了解B、不了解c、总有一天会了解)D、没必要了解ll、您服从园长的领导是因为(A,她是园长B、她关心职工C、她重用您D、她发工资E’其它三、您与园长领导l、您对现在的幼儿园满意吗?(A、非常满意B、满意)C、不满意D、非常不满意)E、无所谓2、您觉得下面的形容词那个更适合您所在的幼儿园(A、紧张B、轻松C、自由D、上进)E、其它3、您认为对于幼儿园的发展重要的因素有(A、园长的领导B、教师的素质水平C、上级领导的支持D、幼儿园的资金资历E、其它4、您认为一个好园长最重要的是(A、权力B、威信)C、专业D、团队)E、其它5、您认为园长的哪些能力对于幼儿园的发展影响较大(A、园长的交际能力B、园长的权力6、您认为所在幼儿园中您个人的发展(A、有前途B、无前途C、由园长决定)C、园长的领导力)D,园长的专业能力D、不在意E、其它7、您认为您努力工作是为了(A、家庭幸福B、实现自我c、不犯错误D、喜欢工作E、其它二、访谈提纲一尊敬的园长:您好167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访谈.本次访谈目的是了解您对幼儿园领导的看法,对访谈内容将采用录音的形式,所收集的资料将全部作为研究材料。绝对不会对您个人造成任何影响,请放心回答。谢谢您的真诚合作!研究者:向小英2006年4月1、请问您担任园长职务有几年了?您担任园长工作是通过什么方式?(竞聘、授权、民主选举或其它)2、请评价一下您的园长工作。3、您认为自己是一个领导者还是一个管理者?为什么?4、您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5、您认为领导者需要具备何种素质和能力?6、您认为教师都能服从您的领导吗?为什么会服从(不服从)?7、您在管理过程中是如何看待和行使权力性领导力和非权力性领导力的,它们各有什么样的作用?您认为自己是哪种类型的?8、您最欣赏的管理思想有哪些?三、访谈提纲二尊敬的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的访谈。本次访谈目的是了解您对幼儿园领导的看法,对访谈内容将采用录音的形式,所收集的资料将全部作为研究材料,绝对不会对您个人造成任何影响,请放心回答。谢谢您的真诚合作!研究者:向小英2006年4月l、您是()您参加工作的?现在主要的工作范围是()2、您认为应如何概括现在幼儿园的管理氛围?3、您理想中的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4、您认为在一个幼儿园的发展过程中园长起到多大的作用?5、您心目中的好园长是什么样子的?6、您认为园长是一个管理者还是一个领导者?7、您认为园长对于幼儿园的未来发展有规划吗?园长征询过您对幼儿园发展的意见吗?8、如果您是园长,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后记1996年,我进入大学,注定了与幼儿园结下不解之缘。一直觉得幼儿园的名字很美,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创办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他认为幼儿的活动场所应该像花园一样美丽,幼儿就像花草树木,幼儿教师就像园丁,而“幼儿园”就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快乐花园。很喜欢这个名字,幻想在花园中生活的人一定很快乐、很幸福j事实呢?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我想美好已经不再,但至少会健康生活。不然,我见到幼儿进入幼儿园时的百般不情愿,离园时的欢呼雀跃;我见到幼儿教师劳累伤心,意志消沉;我见到园长眉头紧锁,忙忙碌碌,笑意全无……我因此而痛苦,我希望知道答案12005年3月,带着急迫求知而忐忑不安的心进入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我以为教育一定会给我答案,所以我寻找……直到那天中午时分,我坐在阎水金老师的课堂上,听一门久违了的《幼儿园管理》,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孩子、对教师、对园长充满爱心和激情的讲解,我想我找到了。后来我有幸成为了阎老师的学生,在阎老师的指导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幼儿园管理学,把园长放在领导的角度去审视其管理工作,把原本以为全是教育弊病的问题用新的角度、新的理论去阐释。今天,论文接近尾声,激动的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于阎老师的感激,感谢阎老师在我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悉心指点,而老师严谨的学风、渊博的学识及独具魅力的人格都深深地感染着我,都会成为我受益终生的财富。同时,我也要感谢学前教育系的朱家雄教授、郭立平老师、姜勇老师、郭良菁老师,是他们的教学与指导给了我创作论文的很多灵感,还要感谢程辰老师,她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了很多关心和支持!向小英2007年10月于上海园长领导力的反思与重构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
向小英
华东师范大学
1.会议论文 侯丽君 幼儿午睡的策略 2007
睡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有充足的睡眠时间第二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工作和学习。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晚上的睡眠,午睡也同样必不可缺,因而提高幼儿的午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从根据幼儿年龄特征、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睡眠时间,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去关注幼儿的睡眠姿势,采用个别教育及鼓励法以及加强午睡管理等方面就幼儿睡觉管理的策略进行了论述。
2.会议论文 卫俊霞 安全教育,从幼儿抓起 200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可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因此我园把三月份定为了“安全教育月”,这是由幼儿的年龄和能力特点来决定的。在安全教育活动中,齐心协力,从各个教育环节入手,以各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让幼儿从思想上注重安全,从行动上做到安全,努力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具体活动从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设计主题教学内容、布置“安全在我心”的主题环境以及举行竞赛活动等方面。
3.学位论文 刘芳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2006
幼儿园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近年来幼儿园教育改革实践中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其功能和形式的变化正在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大家已认识到幼儿教育不应简单地视作是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也应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要想取得预期的教育成效,必须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良好的家长工作可以有效地建立家园关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利于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幼儿园应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幼儿园与家庭、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切实提升全园教师和家长的家园共育意识,顺利丌展有效的家长工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更为有利的平台。
在我国,党和政府一贯比较重视幼儿教育,始终把幼儿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都根据国情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为幼儿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但是,在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并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比如,在幼儿园竞争不断加剧的今天,幼儿家长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二三十年前相比,变化就较大。家长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教育意识和能力、对幼儿园的要求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无疑为幼儿园工作决策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幼教工作者,我在工作中同样无法避免这一情况,所以利用学习的机会,试图对幼儿园家长工作这一课题进行较全面系统的探析。
本文由四大部分构成。首先重申了幼儿园丌展家长工作的必要性;其次介绍并比较国内外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重要形式和做法;再次对我国幼儿园家长工作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揭示出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寻找有效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对策,促使幼儿园家长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开创家园共育的新局面。
4.期刊论文 张燕.ZHANG Yan 新形势下的幼儿园管理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4)
本文从大教育角度探讨了新世纪对幼儿教育的要求及现实与这一要求的差距,提出了新形势下幼儿园管理的对策:幼儿园领导者作为实现管理效能的关键和核心,必须抓住办园指导思想、办园思路等大问题,发挥正确的教育思想、办园宗旨的导向作用.幼儿园领导者要通过优化管理措施,包括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扎实做好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科学经营,拓宽园所发展空间等,更好地履行幼儿园育人和服务社会的责任.
5.期刊论文 宁文新 幼儿园管理亟待加强 -政府法制2005,\"\"(9)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开放,太原市的幼儿教育机构迅速增多.幼儿教育机构的逐年增加,减少了国家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投入,方便了幼儿的入园入托,为一些下岗人员和幼师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但是,这些新增加的幼儿教育机构,有一些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安全问题、管理问题等等.
6.期刊论文 顾丽娅 『幼儿园管理高级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早期教育2004,\"\"(9)
2004年6月4日至9日,2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园长汇聚在西安市止园饭店,参加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事业发展与管理专业委员会、陕西省幼儿教育研究会、<早期教育>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幼儿园管理高级论坛\".教育部基教司幼教处姜瑾处长、王化敏研究员所作的<贯彻落实〈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把握幼教改革的方向>的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
7.期刊论文 畅玉梅 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优化幼儿园管理 -文教资料2007,\"\"(5)
本文从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出发,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对于优化幼儿园管理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应如何将以人文本的理念贯穿在幼儿园的管理工作中,提倡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更新管理观念,建构学习型组织,形成富有个性的团队文化,以期幼儿教育能走上一条具有特色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8.期刊论文 钱雨 幼儿园管理新视角:从制度管理到文化评价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9,\"\"(6)
文章认为新时期幼儿园管理应当逐步从对制度与人员的管理,转向对幼儿园文化的审计与评价,并提出了幼儿园文化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法.
9.期刊论文 俞文.Yu Wen 幼儿园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初探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7)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当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它也适用于分析幼儿园的管理.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着幼儿园与家长、幼儿园与小学、幼儿园与社区等多方面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为消除这些信息不对称现象,建议建立幼儿综合素质档案和家长数据库,不断创新家园互动形式.
10.期刊论文 四郎拉姆 藏区教育管理对策研究——以幼儿教育为例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
藏区幼儿园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尊重人、欣赏人、发展人的态度方法引入到幼儿园的整体运行机制中,形成具有藏区特色的幼儿园教育机制.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207737.aspx
授权使用:中南大学(zndx),授权号:9b0dedfa-ca7f-4963-ae0b-9db1015a5e2e
下载时间:2010年7月1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