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型纺织纱线》

来源:伴沃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上海纺织科技SHANGHAI TEXTILESCIENCE&TECHNOLOGY 2008年5月・第36卷・第5期 Vo1.36 NO.5.2OO8 42l 质量控制 防止纤维紊乱,但造成输送滞后,形成粗节。皮辊直径 为38 mill×32.5 mill×32.5 mm×38 mm时,压力应控 制在120×300×400×300 N/双锭;皮辊偏心度小于 0.08 mill时,二并条干、成纱细节有明显改善。 表5中 指细于原纱直径30%~45%,长度 8~32 em的细节; 指细于原纱直径30%~45%,长 度在32 em以上的细节;,1指细于原纱直径 3控制前后质量对比 3.1成纱质量及细节对比(见表4) 表4品种OE36.4 rex控制前后质量对比 项目 末并质量CV/% 末并条干CV/% 细节(一50%)/个・km 粗节(+5O%)/个・km一 棉结(+280%)/个・km 45%~75%,长度8~32em的细节;,2指细于原纱直 径45%~75%,长度32 em以上的细节。 4 结控制后 1.2 13.71 2 66 80 语 并条对转杯纺成纱细节的主要影响工艺为牵伸中 的压力、喇叭口直径、棉条质量极差不匀、意外牵伸等, 采取稳定集棉器、合理选配喇叭口规格、多台搭配混合、 减少意外牵伸、合理选配皮辊压力等措施,能够将细节 纱疵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满足质量的要求。参考文献: [1]中国纺织大学棉纺教研室.棉纺学(下册)[M].北京:纺织工业 出版社,1990:99—159. 控制前 1.61 14.24 12 77 113 白曲r 成纱质量CV/% 成纱管间CV/% 2.3 3.3 1.9 2.6 [2] 于新安、郝凤鸣.纺织工艺学概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8:132. 3.2 1O万米纱疵细节对比(见表5) 表5乌斯特纱疵分级仪l0万米纱疵细节对比(品种0E36.4 t既) 项目 控制前 83 [3]棉纺手册编写组.棉纺手册(第三分册)[M].北京:纺织工业出 版社,1995:123—234. 控制后 14 [4]徐少范.棉纺重量控制[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69— 169. 3.6 ,l 8.6 3.5 O [5]陆振挺,陈玉峰.纺纱系统工艺优选和质量控制[A].2OO6年纱线 质量及新产品开发技术论坛文集[C].2OO6:259—262. [6] 胡树衡,王柏润,刘荣清,刘恒琦.纱疵分析[M].北京:中国纺织 出版社.1997:10—160. ,,,,,,,,,,,,,,,,,,,,,,,,,,,,,,,,,,,,,,,,,,,,,,,,,,,,,,, ,2 ,,,,,,,,,,,,,,,,,,,,,,,2.1 ,,,,,,,,,,,,,,,O ,,,,,(上接第35页) 当车间温湿度过低时,纤维脆硬,在生产过程中易 损伤断裂,短绒率升高,而且易产生静电,纤维问的抱 合力变差,飞花增多,也容易造成纱疵大幅增多。 3.5运转操作的影响 结、小粗节等,从而使成纱纱疵增多。 (2)络筒工序的影响。从乌斯特公报可以发现, 对同品种同水平的中细特纱线而言,筒纱的常发性纱 疵数量要比管纱高,说明络筒工序对管纱质量有一定 的负面影响。插纱座位置不正、张力盘过重、张力盘中 心轴起槽、导纱杆或探纱杆起槽跑白线、槽筒导纱槽起 清洁不及时、碰毛条子或粗纱、条子倒向喂人、不 及时掏清漏底等,都会造成纱疵增多。 3.6细纱卷捻系统、络筒工序的影响 (1)细纱卷捻系统的影响。细纱卷捻系统不良, 沟挂纱、槽筒表面有毛刺、筒锭角度不正、自停箱缺油 或油料过于稀薄、络纱速度过快、卷绕张力过大等,都 会使纱线的常发性纱疵增多。 参考文献: [1]胡树衡,等.纱疵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 如导纱钩起槽、钢领老化、钢丝圈挂花、钢丝圈纱线通 道磨损、钢丝圈过轻过重等会造成纱线通道不通畅、纱 线碰隔纱板、碰管头等问题,使纱线运行不平稳,纱线 被刮毛,纱体上附着的长毛羽、短绒等可能会被刮成棉 .+ — 。+ 、 }新书介绍} — 《新型纺织纱线》 转杯纺、摩擦纺、喷气纺、涡流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 紧密纺、缆绳纺成纱及各种变形纱。 本书可供纺织院校师生、科研人员和企业技术人 +-+-+-J 由东华大学资深教授王善元、于修业编著的《新 型纺织纱线》中英文版已于2007年4月由东华大学出 版社出版。该书共分1O章,综合介绍了各种新型纺纱 的原理、方法、工艺及成纱结构、性能和应用范围,涉及 员参考,特别适用于高校的双语教学。 (刘荣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