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祁南煤矿深部井筒检查孔地质条件分析

来源:伴沃教育
10 doi:10.3969/j.issn.1672-9943.2012.04.005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2年第4期 祁南煤矿深部井筒检查孔地质条件分析 束学照 (淮北矿业勘探工程公司,安徽淮北235000) [摘 要] 通过祁南煤矿深部井筒检查孔的施工,总结了主、副、风井井筒附近地质、水文地 质、工程地质及煤层、地温、瓦斯等地质成果,确定了井筒工程地质类型及水文地质 类型,为祁南煤矿深部井筒设计、施工提供科学技术依据。 [关键词】深部井筒检查孔;地质特征;施工依据 [中图分类号]TD1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_9943(2012)04一O010 3 主检孔揭露厚度788 m,副检孔厚度779 m,风检 孔厚度为792 m,平均786_3 m。岩性由砂岩、粉砂 1 工程概况 祁南煤矿深部井筒检查孔位于宿州市祁县镇 境内。《井筒检查孔施工技术要求》主要目的是探 测主、副、风井井筒附近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 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其中泥岩均厚459 m,占 58%,粉砂岩厚115.3 m,占14.7%,砂岩厚212 m, 占27%。含1、2、3三个煤组,其中1 2,2 、3 煤层可 质情况,为井筒设计、施工提供技术依据。按设计 要求,共完成钻孔3个,钻探工程量3 905.31 m, 其中主检孔1 151.36 m,副检孑L 1 377.24 m,风检 孔1 376.71 m。终孔层位:主检孔为3:煤下,副检 孔、风检孔为K 下。 采。下石盒子组(P2x):主检孔仅揭露该组局部,副 检孔揭露全厚度205 m,风检孔揭露全厚179 m。 岩性主要由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其中 泥岩厚8l一99 m,占45%~49%,粉砂岩厚33~ 34 m,占18%,砂岩厚61~70 nl,占47%。含4、6、 7、8、9五个煤组,其中2孔揭露6 、7煤层可采, 8、9煤(组)沉积缺失。按煤组分为两段。中、下部 富煤段:6煤层(组)至9煤下铝质泥岩,厚度93— 127 m,平均112 m。岩性由砂岩、粉砂岩、泥岩、铝 质泥岩和煤组成,植物化石丰富,含煤层数多,含 煤性好,是本矿井主要含煤段,含6、7、8、9四个煤 2地质成果 2.1 地层 祁南煤矿深部检查孔揭露地层自上而下有: 第四系、第三系、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和山西 组(部分)。①第四系(Q):第四系厚度分别为:主 检孔99.45 m,副检孔99.45 m,风检孔99.80 m,平 均厚99.57 m。其中砂岩平均厚32.5 m,占33%,粘 土平均厚67.2 m,占67%。岩性由土黄色为主的细 砂、粉砂、粘土质砂及灰绿色砂质粘土、粘土组成。 第四系属河、湖相沉积,与下伏上第三系假整合接 触。②第三系(N):第三系厚度主检孑L为237.45 m, 副检孔240.66m,风检孔为23925 m,平均239.12m。 其中砂岩平均厚71 m,占29.7%,粘土平均厚 层(组)。底部为铝质泥岩,其颜色为浅灰白色,夹 有紫、黄、绿色花斑,具鲕状结构,鲕粒分布不均 匀,成分为菱铁质。上部含煤段:本段自6煤层 (组)以上至K 砂岩底。厚度110~130 m,平均 114 m,岩性主要由灰 深灰色泥岩、粉砂岩、浅灰 色砂岩及煤层组成。在粉砂岩和泥岩中,含较多鲕 状和姜状菱铁质结核。本段含煤性较差,仅含4煤 168 m,占70.3%。岩性为灰绿色及棕黄色夹棕红 色粘土、砂质粘土夹薄层粘土质砂及粉、细砂,砾 层(组),不可采。在4煤层(组)附近见较多植物化 石。山西组(P s):本次只有2孔揭露到该组上段 (10煤层之上)21 35 m。岩性以泥岩为主,夹粉砂 石,粘土可塑性强;含较多钙质结核。第三系属河 流相及河湖相沉积,与下伏二叠系地层不整合接 触。③二叠系(P):本次施工揭露二叠系厚度平均 1 006I3 m。其中上石盒子组厚786.3 m,下石盒子 组厚179~205 m,山西组厚21—35 m。岩性主要由 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组成。上石盒子组(P ): 岩和砂岩。泥岩厚10~26 m,占48%~74%,粉砂岩 厚3 m,占12%,砂岩厚6~8 m,占28%。砂岩主要 为浅灰~灰白色细粒砂岩,具交错层理。 2.2风氧化带 本区风氧化带岩石多呈土黄色、灰褐色,岩石 松软多为碎块状,裂隙发育强度降低,各检查孔风 2012年第4期 束学照祁南煤矿深部井筒检查孔地质条件分析 1 1 氧化带深度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各检查孔风氧化带深度情况 强,结构致密;粘土夹砾石成分不稳定隔水性能较 差,局部地带可能粘土夹砾石层隔水性能差,有 弱透水性。⑤第三含水层(组):底板埋深178.98~ 182.37 m,平均181.26 m。砂层厚37.2O~39.81 m, 平均38.89 m。岩性以土黄色、棕红色、灰黄色细 砂、粉砂、粘土质砂为主,夹少量粘土或砂质粘土, 砂层中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次为长石及云母片, 2.3构造 结构松散。据主检孔抽水试验和流量测井资料:水 位标高9.23 m,q=0.139 L/s.m,K=I.139 4 m/d,水质 3个检查孔揭露2个小断层。在主检孔和风 检孔各揭露1个明显破碎带,底板深439.47 m,宽 2.60 m;风检孔破碎带底板深741.90 m,宽6.20 m。 推断为2个落差3~5 m的断层,可能是井筒附近 Fs3断层(倾角50。一70。、落差0~10 m)延伸所致。 3水文地质特征 3.1 新生界松散层含、隔水层(组、段)划分 检查孔穿过新生界松散层深度:主检孔深度 为336.85 m,副检孔深度为340.25 m,风检孔深度 为338.55 m。井筒穿过地层新生界松散层可划分 出4个含水层(组)和3个隔水层(组)。自上而下 分述如下:①第一含水层(组):底板埋深40.17~ 41.20 m,平均41.12 m。含水砂层总厚13.55~ 19.20 m。岩性主要由土黄色粉砂、粘土质砂、细砂 夹少量粘土或砂质粘土组成。据主检孔抽水试验 和流量测井资料,水位标高21.39 m,涌水量q= 0.310 L/s.m,K=I.401 m/d,中等富水性,水质为 HCO 一Ca、Mg型水。该层砂层结构松散,含水性较 丰富,开采条件简单,该含水层(组)上部属潜水。 ②第一隔水层(组):底板埋深76.23~77.73 m,平 均76.92 m,隔水层厚度35.03~35.58 m,平均 35.33 m。岩性由棕黄色、浅黄色、灰绿色粘土、砂 质粘土富含钙质或铁锰质结核。该层(组)分布稳 定,能起到一定的隔水作用,局部地带由于其隔水 层较薄,有弱透水性。③第二含水层(组):底板埋 深99.45~99.97 m,平均99.70 m。砂层厚14.82 2O.90 m,平均17.41 m。岩性以褐黄色细砂、粘土 质砂、粉砂为主,夹少量粘土或砂质粘土。据主检 孔抽水试验和流量测井资料:水位标高7.81 m, q=0.192 L/s.m,中等富水性,K=I.759 m/d,水质为 HCO 一Ca、Mg型水。④第二隔水层(组):底板埋深 120.32~128.95 m,平均125.15 m,隔水层厚l6.43~ 27.91 m,平均23.18 m。岩性由土黄色、棕黄色、浅 棕红色、灰绿色粘土、粘土夹砾石组成为主,夹少 量细砂或粘土质砂。粘土类一般可塑性好,膨胀性 以HCO 一Ca、Mg型水为主,中等富水性,构成本区 松散层深层重要的承压含水层。⑥第三隔水层 (组):底板埋深290.19 295.88 m,平均292.37 m, 隔水层厚度108.62~113.51 m,平均111.11 m。主 要由棕黄色、棕红色、灰绿色粘土及钙质粘土组 成,其间夹薄层砂及粘土质砂。粘土、砂质粘土可 塑性好,膨胀性强,该层(组)分布稳定,厚度较大, 粘土类质纯,致密,可塑性好,膨胀性强,隔水性良 好,是区域及矿井内重要隔水层(组)。由于它的存 在,使其以上各含水层地下水及地表水、大气降水 与其下的煤系水失去水力联系。⑦第四含水层:底 板埋深336.85~340.26 m,平均338.82 m,含水层 厚17.98~34.06 m,平均24.60 m。主要由棕黄色 砂、砂砾、砾石层和棕黄色、棕红色、灰绿色粘土及 钙质粘土组成。据主检孔对“四含”注水试验成果 资料,水位标高3.15 m,q=0.1 10 L/s.m,K=0.645 m/d, 属中等富水性。水质以HCO 一Ca、Mg型水为主。 3.2二叠系含水层 1、3 煤~4煤间砂岩裂隙含水层(段):厚度为 60~100 m,其中 砂岩厚0~30 m。K 为灰白色中 细粒砂岩,裂隙发育不均。根据风检孔抽水试验及 流量测井成果,水位标高2.12 m,q=0.21 1 L/s.m, 属中等富水性,K=0.541 m/d。2、6煤~9煤问砂岩 裂隙含水层(段):厚度30 40 m,岩性为中细砂岩 为主,夹泥岩、粉砂岩,裂隙一般不发育分布较稳 定。根据风检孔抽水试验及流量测井成果:水位标高 2.12 m,q=0.O1 1 L/s.m,属弱富水性,K=0.023 m/d。 3.3 井简涌水量预算 采用稳定流承压一无压完整井裘布依水量计 算公式,利用风井检查孔基岩段混合抽水试验方 法所取得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井筒涌水时预算。 主井全井筒涌水量为基岩混合含水层涌水量 0=1o6.69 m3N。副井全井筒涌水量为基岩混合含 水层涌水量Q=171.55 m 。风井全井筒涌水量为 基岩混合含水层涌水量Q=164.71 m 。 12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2年第4期 4工程地质 4.1 基岩工程地质特征 度约占70%以上,粘土可塑性强,膨胀量大对井 简冻结施工十分不利;由于各井简穿过的基岩段 泥岩(软岩类)占一半以上且地压大,故祁南矿深 部主、副、风井井筒工程地质条件确定为复杂型。 根据对检查孔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 统计分析,细砂岩的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为50.5~ 196.1 MPa,平均111_3 MPa,属硬岩类;粉砂岩单 5其它地质成果 5.1 地温 轴抗压强度一般为20.1 98.4 MPa,平均61_3 MPa, 属中硬岩类;泥岩、砂质泥岩、铝质泥岩单轴抗压 强度一般为7.6~93.8 MPa,铝质泥岩,平均35.2 MPa, 属软岩类。 4.2井筒工程地质类型 第四系为未固结岩层,第三系为未固结或弱 固结岩层,统称为新生界松散层,松散层厚度较 本次施工,在副检孔常规测井后增加了简易 测温,结果为:最深测点1 370 m,温度44.78℃, 属二级热害区,计算地温梯度为2.14 ̄/100 m,属 地温正常变化范围。 5.2煤层发育情况 本次3个检查孔揭露可采煤层有:1 2,2 、3 、6 和7煤层,8 煤沉缺,如表2所示。 大,一般强度较低。其中粘土层所占比例较大,厚 表2煤层发育情况 5.3瓦斯 地层有第四系、上第三系、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 山西组。第四系、上第三系砂层松散,粘土层较厚, 粘土层可塑性强。二叠系地层以泥岩、粉砂岩为 (1)瓦斯成分:本次3个检查孔分别对揭露 的1 2,2 、3 、6 和7煤层采集瓦斯样进行分析测 试,各煤层瓦斯主要成分为CH 气体,其次为N 和CO 气体,在井筒施工和巷道开拓过程中应加强 监测,一旦发生异常要立即采取有效治理措施。 (2)瓦斯压力:主检孔3煤层瓦斯压力 主,砂岩次之。总体上岩体工程质量较差,岩性软 弱。据钻探取芯、地球物理测井、层位对比等资料 综合分析,结合检查孔附近其它钻孔成果资料,本 次施工的各检查孔层位基本正常。仅在主检孔及 风检孔各揭露1个破碎带。 10.46 MPa,压力梯度9.71 kPa/m;副检孔6煤层 瓦斯压力2.88 MPa,压力梯度2.34 kP ̄m;风检孔 7煤层瓦斯压力5.74 MPa,压力梯度4.52 kPa/m。 (3)瓦斯突出性测试成果:根据测试结果,主 (2)水文地质。本矿工业广场,井筒穿过多层 含水层,并有突水威胁,防治水工程量大,难度较 高,根据风检孔对基岩段抽水试验所获得水文地 检孔1 、12,2 、3 煤的瓦斯放散速度AP分别为 3.286、3.023、I.774、2.234;副检孑L 1、23,32、6 、7煤 的瓦斯放散速度△P分别为1.511、2.825、1.314、 1.643、2.432;风检孔1、2 、3 煤的瓦斯放散速度 △P分别为1.70、1.60、1.50。 (4)煤尘爆炸性测试结果:主检、副检孔各煤 层的煤尘火焰长度50 mm,最大400 mm,岩粉量 质参数、《煤矿防治水规定》,该矿井井筒水文地质 条件为复杂类型。 (3)工程地质及其它。松散层厚度较大,一般 强度较低,其中粘土层所占比例较大,粘土可塑性 强,膨胀量大;确定了基岩段风氧化带的深度,评 价了其工程力学性质;基岩段共划分三种类型的 岩组,即泥岩岩组、粉砂岩岩组、砂岩岩组,分别评 价了基岩体工程质量;综合评价了井筒工程地质 条件为复杂类型。 [作者简介] 25%,最大80%,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5)煤的自燃倾向测试结果:主检孔和副检 孔各煤层自燃等级为Ⅱ级,属于自燃煤层。 6主要结论 (1)地质。经钻探揭露,主、副、风井筒穿过的 束学照(1964一),男,安徽舒城人,工程师,毕业于陕西 煤炭工业学校,长期从事煤田地质钻探工作。 『收稿日期:2012—0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