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基于绩效考核模式的学习成效考核评价方式研究
作者:肖尚月 孙金才 何雄
来源:《农产品加工·下》2019年第03期
摘要:课程考核评价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人才质量提升的重要环节。高职课程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和准职业性的特点,食品专业课程注重“德、规、技”特色人才培养。以“食品包装技术”为例,基于体验式和个性化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引用绩效考核评价模式。该模式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紧密联系人才培养目的和课程目标,是以学生为中心,强化過程性考核,能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对高职评价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课程;课程评价;绩效考核;过程性考核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j.cnki.1671-9646(X).2019.03.064 Research on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Study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Based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Mode:
Taking the Course of Food Packag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XIAO Shangyue,*SUN Jincai,HE Xiong,CHENG Chunmei
(Zhe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Ningbo,Zhejiang 315100,China)
Abstract:Course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alent qualit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urriculu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ication,practicality and profession. The food specialty course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talent cultiv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morality,regulation and skill”. Taken the course of Food Packaging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was cited in the course based on experiential and personalized task-driven model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and the students,the model was student-centered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and the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It strengthened the process evaluation,and can evaluate students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It was feasible and applicable,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the evalu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curriculum evaluation;performance appraisal;process assessment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在积极开展课程改革,课程也越来越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更好地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教学实施中,教学活动偏重学生自己“动脑”设计活动、“动手”实践活动、“动心”体会活动、“动口”汇报活动,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题导向教学、分组合作教学、探讨式教学、参观访问式教学、现实模拟式教学等[1]。但是,课程改革往往过多聚焦于相关教学项目的设计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安排,而很少关注如何建构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并且目前考核方式实施也存在偏重于终结性考核结果,单纯理论知识考核在考核体系中仍占较大比例的问题,很难达到对学生学习成效,以及“德、规、技”的综合检验要求和教学效果的实现。
高职学生学习成效考核方式评价模式对其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2]。课程改革不仅需要教学模式的创新,也要设计实施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使其能成为检验和监控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及评价学生能力和理论掌握程度、素质具备情况的重要手段[3-4]。学习成效考核评价方式引用绩效考核模式,实现课程多元化考核,突出多样性、个性化和生动性,以学生为中心,采取体验式和个性化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强化过程性考核,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考核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基于绩效考核模式的高职课程学习成效考核评价方式的构建及应用、应用分析和成效,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1 绩效考核评价模式在“食品包装技术”课程中的构建及应用
传统课程考核局限于平时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形式,偏重于学生对讲授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其实质也由对学生“学”的检验逐渐演化成为对教师“教”的检验。然而,对于偏于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其考核的目的应该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知识转化的技能和学习态度进行综合性考核,突出考核学生将生硬理论知识灵活运用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并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深化校企合作,加强课程德育元素的提炼,在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竞争合作和创新设计的素质能力和学习态度的同时,侧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价值的能力。 1.1 绩效考核模式与课程特点及教学模式适应性分析
以高职院校“食品包装技术”课程为例,该课程是一门集理论学习、应用实践和创意设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理解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技术装备、标准法规等基本理论知识基础上,使学生具备基本的食品包装材料识别能力、食品包装的设计、制作和應用能力,并掌握基本的食品包装机械设备的操作及使用,能够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对食品包装实例和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课程十分强调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食品包装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包装技术和设计技能的掌握。因此,加强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施以合理科学并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德、规、技”3个方面的成效考核与能力检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绩效考核,是企业根据员工的职务说明或者根据特定的考核指标体系,当前企事业单位常用的一种测评方法,对考核对象的思想素质、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工作成效进行综合性考核,对其工作实绩和效果作出价值判断,是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而科学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绩效考核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员工活力、积极性和主动性[5]。该课程引用企业绩效考核,结合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个性化体验个体活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优势和潜能,建立基于绩效考核模式的课程学习成效考核评价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强化过程性考核,对学生在每个个性化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效进行逐步考核,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更能有效并合理地对学生学习成效进行考核和评价,符合“厚德、重规、强技”的人才培养理念,达到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1.2 绩效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及具体实施
课程考核改革研究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品学院食品专业班级学生为授课对象,课程开始之初,使学生明确课程及其各阶段的学习和生活体验内容,以及绩效考核要求。 1.2.1 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
每组6~7人,共分成若干组,其中产生组长1人,另产生2位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责任心较强的成员,充当中层力量,协助任课教师实施分级管理。在教师指导下与组内讨论交流,每个组自主选择一类食品作为小组研究项目对象。 “食品包装技术”课程分组及食品类别选择情况见表1。 1.2.2 课程教学安排及考核方式的具体措施
该课程以体验式和个性化的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将课程分解成若干单元活动,学生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进程,在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完成每一阶段的项目任务;通过构建绩效考核评价模式,包括个性活动学习考核、过程体验动态考核、期末作品设计考核等,考核评价为客观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作品评价的组合,驱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并收获实效。学生总成绩=出勤率(5%)+ 平时作业及课程笔记(10%)+个性化项目(75%)+理论知识测验(10%)+个人绩效+团队绩效。 具体课程安排、考核评分实施形式和分值分配情况见表2。
(1)学生日常考勤率考核。以学生考勤情况、学习态度、项目参与度等为考核内容;此外按旷课(-5)、迟到(-2)、请假(-1)等评分标准进行个人绩效评价。
(2)学生课程内容知识和技能考核。一方面以学生平时作业、项目活动中知识的运用分析为考核内容,学生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与容器、包装技术与设备、包装安全与法规、包装设计等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上课讨论、质疑、问答和随堂作业等方式考核;另一方面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知识应用和解决问题中体现,按作业和笔记(10分)、实验报告(10分),此外课堂提问、质疑与问答(1~5分)进行个人绩效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项目成效考核。以学生项目参与度及表现、组员互评、组间互评、小组书面报告、PPT汇报演讲、提问、质疑、点评等为考核内容,以小组书面报告、PPT汇报演讲的形式展开,对学生知识转化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和检验,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实施项目内容,根据小组书面报告、课程PPT汇报与展示情况,由教师和组间互评得分为小组成绩,即其他组给予本组打分(组长代表提交分数)(40分),教师根据设计和演讲的质量结合评阅每组的书面报告给予评分(60分),作为该组每位成员成绩,通过学生之间的监督、评价补充教师评价,更有利于评价的公平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其次,组长和课程助教另加3~5分,组员互评(1~5分)、提问、质疑者、答疑者根据其质量给予1~5分均作为个人绩效。团队表现优秀、成果突出、具有创意性等给予1~5分作为团队绩效。
2 课程考核评价模式实践应用分析及成效 2.1 营造主观能动性良好学习氛围
目前,该课程采用绩效考核评价模式,建立以学生小组为单位,采用分组管理、分级考核方式,相互之间通过自我管理和约束,能营造很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已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达到学生的学习成效提高的良好效果。在小组中,既能让学生个性化表演自己,充分施展才华与优良的品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也能充分展示个性化的能动创造性,各尽其能,发挥各自特长,通力合作。通过一次性考核变为过程性考核的改革,并分解课程单元活动采取逐步绩效考核计分,课程之初明确活动项目和考核要求,既体现了考核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课程参与度,促使学生自主学习、预习,使每位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实效。 2.2 加强技能提升和综合素质培养
考核的内容是学生最在意的,若仅在于考核讲授知识的掌握,学生便会花更多精力在枯燥而死板的理论知识的背诵上,但是考核模式注重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上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学生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运用,以及抓住机会激发自身潜能、发挥优势、展现自我,在此过程中,能不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个性化体验个体活动,能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责任意识,也可以很好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和个性思维。
2.3 加强课程与实际的联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由于课程内容更新速度慢,存在于市场和生活实际脱轨的问题,通过设计任务项目,通过链接食品市场或食品包裝生产企业,一方面能深化产教融合,加深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能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并使课堂更贴近生活、走进社会,动态学习,让学生以充分体验食品包装及其技术内涵为前提,了解新法规、新技术新市场。此外,项目任务的成绩作为绩效考核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重要一部分,能加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重视度,并加强学生技能的提升,达到培养一批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 考核评价模式运用中需考虑的问题 3.1 课程评价模式的实践和改进问题
在实践课程考核评价过程中,不能一味拘泥于某种评价模式,要充分考虑和注重课程教学模式和学生的特点,同时考核方案更要充分体现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育人的目的,真正做到结合专业特色和学生个体特色,实现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的相辅相成。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反思是否存在削弱理论知识传授和学生掌握的问题,学生在任务项目完成中,是否能很好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是否建立较好的专业知识体系,并能很好得联系和运用其他相关课程内容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改革中,需要将学生评价反馈、学习效果评估和考核体系改进有机结合,保证考核方案的有效性和成效性,并根据反馈进行完善和修正考核的评价体系方案和模式。 3.2 课程考核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问题
考核方式是按绩效考核模式将学生表现和成绩以一定权重和比例整合得到的最终成绩。从学生出勤纪律、学习态度、自主学习、动手实施、合作学习、创新思维、项目实施等方面,对知识运用、技能掌握、书面作业和报告等,采取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进行公平、公正评价和考核。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组内评价和学生互评是否存在盲目性和主观性而出现不公平和不客观的问题,以及是否存在对知识和技能定量评价不合理和不科学的问题,都是值得思考的。因此,在实施考核模式中,授课教师可预先提出考核要求标准通知学生,做好完备的评分标准供学生参考,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参考文献:
白凤臣,马文姝,张皓.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以黑龙江职业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8(5):40-43.
邢广陆,官海滨,韩澍,等.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课程立体考核评价模式探索与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9):57-61.
王文静. 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2):116-120.
王永红,王诗瑶. 基于高职教育属性的课程多元化考核理论和实践[J]. 职业技术教育,2015,36(8):61-64.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廖海鹰,李新成,刘海燕,等. 企业绩效考核与课程考核差异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4):243-24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