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来源:伴沃教育
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

1、保护鼻子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观察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鼻毛、鼻粘膜的功能。

3、提倡科学用鼻、护鼻,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习惯。 教具

教师准备:挂图、醋、酒精 学生准备:小镜子、棉签、醋。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指导认识鼻子外观。 2、 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认识鼻子的外部构造,体会作用。

1

(1)了解鼻孔和鼻毛

提问:鼻孔有几个?里面有什么? 讨论,交流。

(2) 认识鼻字和鼻毛的作用。

思考:①人为什么要长鼻子?(捏住鼻子做实验)。

②你怎么知道呼吸需要鼻子的?实验时你有什么感觉?你认为鼻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

(3)谁知道鼻毛有什么作用吗? (4) 讨论,交流。

(5) 小结:鼻子是呼吸器官,是呼吸的主要通道。鼻毛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 2、怎样保护鼻子。 如果鼻子生了病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 三、小结。

四、作业。(课后 检测站)

2

2、预防近视 教学目标

1、 说明眼睛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 2、 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养成科学用盐的习惯。 教具

挂图、人眼球模型。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谈话导入。

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坏了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 2、 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课题:2、预防近视 二、学习课文。

1、 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

(1) 师:预防近视首先要了解人的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3

出示:人眼球模型。认识晶状体的成像原因。(学生观察)教师介绍晶状体上长有肌肉。 (2)了解近视眼的形成

如果长期看近处的物体,对晶状体上的肌肉有什么影响?长期以往,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启发、补充。) 2、区别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

3、教师小结:真性近视是在假性近视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注重假性近视的治疗。如果的了真性近视就只有戴眼镜了。不戴眼镜尽是就会更加厉害。 4、预防近视。

师:眼睛近视很不方便,我们应该积极预防近视。应该怎样预防近视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三、总结。

四、作业。(课后 检测站)

4

3、我们的运动系统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知道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懂得运动保健的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具

挂图、人体骨骼模型。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平时会做那些运动? (学生讨论,交流)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学习课文。

1、介绍运动系统及其作用。

(1)演示:人体骨骼模型,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2) 说明运动系统的作用。

5

(3) 解说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 讨论,交流。

2、了解运动系统的保健。

(1)教育学生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 (2)介绍运动系统的保健方法。 3、 介绍骨折的成因和临时固定方法。 4、 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三、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人的运动系统,通过学习,你觉得要改变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讨论、交流)

假如你在运动中受了伤,应该怎么办? (讨论、交流)

四、作业。(课后 检测站)

4、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教学目标

1、 解什么是传染病。了解传染病传播的四条基本途径。

6

2、 教育学生注意预防传染病,加强锻炼,增强预防疾病的能力 教具

传染病传播途径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师:(问得过传染病的学生,说一说当时的得什么病。,怎么会生这种病的。)这些病有什么共同之处? (学生讨论,交流)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这些因传染而生的病叫传染病。(板书课题:4、传染病是怎样预防的)

二、学习课文。

1、引导学生认识传染病。

a) 传染病时有什么传染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b) 传染病的病菌、病毒传染给了谁?

7

2、介绍传染病的四条传播途径

出示:传染病传播途径挂图。问:你们知道传染病传播病菌、病毒有哪四条传播途径? (学生回答,交流) 3、 怎样预防传染病。

师: 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动物传播,空气传播,饮食,接触传播四条途径,只要阻断传播途径,健康人就不会被传染。怎样阻断传播途径呢?(学生回答) 三、教师总结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四、号召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体质,讲究卫生,大家都可以少得甚至不得传染病。

五、作业。

5 人的心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心脏在人体的位置,重要性。

8

2、了解肝脏的功能,以及保护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心脏、肝脏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心脏和肝脏

四、教学用具:挂图(人体全身结构)

五、电化教具:有关的网站

六、教学过程:

1、导语、切入:

人体中有哪些重要的器官?(内脏)

2、看挂图:让学生上来指出心脏、肝脏分别在人体的什么部位。 3、让学生读全文

提问:心脏有哪几部分组成?它有什么功能?肝脏有哪些功能?如何保护肝脏?

4、学生自由演示心脏工作示意图。

5、模拟医生:同座的互相测定心脏起跳的次数。 6、全班交流,得出心脏大概跳动的频率(每分钟)

9

6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一、教学目标:

1、养成学生良好的生活好习惯 2、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二、教学过程:

1、独立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生活上: 1) 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依赖别人; 2) 按时睡觉,按时起床;

3) 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好学生的生活用品; 4) 保持居住的地方整齐清洁。 学习上:

1) 能进行独立思考,提高自己的能力; 2) 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劳动上:

1) 学会做家务,如扫地、擦桌子。

10

2)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2、你在独立生活能力上表现如何?

3、布置作业:学会独立为父母做一顿饭。让父母写一份在家的自理能力情况。

7 心理健康(锻炼坚强的意志)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2、养成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四、教学用具:挂图、名人传记 五、电化教具:校园网 六、教学过程: 1、讲解什么是心理健康

11

2、什么是意志,意志是如何形成的?

3、老师讲几个伟人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列宁、陈毅等) 4、同学互相讲述。

5、怎样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不怕苦、不怕累) 6、老师小结

7、布置作业:上网查找名人战胜困难的故事。

8 饮食与营养 一、教学目标: 1、营养的构成。

2、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营养的组成部分。

三、教学难点: 要学生懂得营养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水果、米、盐 五、电化教具:有关的视频

12

六、教学过程:

1、讲解营养有哪几部分组成。

营养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纤维素等 2、人类经常使用的有哪些食物?它们的什么营养成分含量多? 大米、小麦、牛奶、肉、各种各样的蔬菜。

3、人体每天要社如多少克各类各样的营养,才能满足正常的生长发育的需要。

4、让学生读课文。

5、老师拿出实物,让学生说出各种食物包含的主要营养成分。 6、小结:同学们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一定不能偏食。 7、布置作业:查找一杯牛奶所包含的营养。

9 环境与健康 一、教学目标: 1、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3

二、教学重点: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挂图 五、电化教具:有关的视频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看森林被砍伐洪水泛滥的情景。 2、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1) 保护环境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主要应做到维护公共卫生。

2) 公共卫生包括: a) 住宅区卫生 b) 街道卫生 c) 公共场所卫生 d) 爱护公共卫生设施。

3、我们应如何“清洁校园,清洁南山”。让学生互相座谈。 4、说说如何保护环境。

14

5、小结。

6、 作业:清扫小区或校园内的一处卫生死角。

10 疾病的预防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菌、病菌和病毒的区别。 2、 知道怎样预防甲型肝炎。 二、教学重点:疾病是如何形成的。

三、教学难点: 各种疾病的预防。

四、教学用具:显微镜、挂图

五、电化教具:有关医学方面的网站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打开有关医学方面的网站,让学生了解细菌、病菌、病毒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讲授新课:

15

1) 教师出示材料。

2)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划。 3) 学生联系实际谈认识。 4) 教师小结。 3、实践操作:

1) 通过显微镜观察这几种的联系和区别。

2) 在生活中,如何避免和预防甲肝病毒、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疾病。

4、教师小结。

5、布置作业:上网查找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