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郭彦荣 (安阳师范学院经济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摘要]高校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排头兵和传播者,作为学校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思想政治 素质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目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产生的原因,并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提 高教师思想教育的新方法。 [关键词]新常态;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D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330(2015)04—0008—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 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建设马克思主 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再次 强调了“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 高,求学时间长,历次参加考试都有政治理论内 容,为了考分也死记硬背了许多内容,对政治理论 的学习投入不少了,没有需要再学了;一些中年教 师认为在学校工作多年,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有 较为过硬的思想素质,没有必要再提高了。 2.时间投入有限 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高等学校是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和可靠 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承担起这样神圣而艰巨的 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结 构发生很大的变化,教师对外界的认知更加多元 客观上,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师的教学科 研任务较重,教师们疲于上课,忙于写论文、做课 题,无暇顾及思想政治的学习和提高。主观上,教 学和科研直接关系到津贴和福利待遇,教师们愿 化。在这种情况下,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 学习型党支部,就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用正确的思想武装教师头脑。 一意多讲课多赚课时费,多发文章早日评职称,对政 治学习,不少教师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有时间 就听听学学,没时间就不管不问了。对学校规定 、新常态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 的双周政治学习,教师们只关心跟自身利益相关 的事情,而对理想信念及国家政策不怎么关心,有 一的问题 1.思想重视不够 高校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学和科研水平,所 以,高校教师对教学水平提高和学术研究非常重 视。其他方面,认为只要自己不犯法违纪就可以 了,不要再花时间去学习提高了。主要表现在三 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 3.党的基层建设弱化 一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特殊的工作模式,使得 院系党总支难以独立地开展工作,更多地靠行政 的支持和配合,学院重业务、轻党务是普遍现象。 二是党总支受到经费和场地的限制,基层党组织 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党总支为了班子的团结和 谐,只是协助行政做一些稳定和团结的工作。三 个方面:一些专家教授认为自己学术水平高,思想 觉悟自然也高,加上外出讲学频繁,很少有时间参 加校内的学习活动;一些年轻教师认为自己学历 [收稿日期]2015—05—28 [作者简介]郭彦荣(1965一),女,河南林州市人,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管理与研究。 第4期 郭彦荣“新常态下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初探 9 是有些基层党务工作者自身素质有限,把思想政 治教育等同于念念报纸,读读文件,说说纪律,形 式单一,方法死板,令政治学习乏味生厌,更不要 说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了。四是高校的党务工作 者也要评职称,有较多的教学科研任务,对加强教 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不够。 4.有效激励机制缺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润物细无声的工作,在 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发展,不好用量化的标准 来衡量,虽说每年也评优秀党支部和先进党务工 作者,但激励作用不明显,难以达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思想的多元化导致对人才的认识也多元,很 难树立典型的模范。基层党总支工作的一大法宝 就是奖优罚劣,但目前,表彰与教师的晋级、职称 评审、津贴分配等不挂钩,激励作用不大,不少教 师也不是很在意,他们认为只要不扣我的钱,你表 彰谁都无所谓。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1.对人才的评判标准不够全面 我们国家要求人才应该又红又专,先红后专, 但专好评判,红不好认定。特别是高校在发展中, 急需要一批在专业上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只要 不违纪犯法,都以高待遇引进过来。一些专家在 政治学习上的特殊待遇影响着许多年轻教师,造 成高校很多情况下以科研来论英雄,只要科研做 好了,其他都可以一好百好。这也是教师不重视 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原因。 2.院系党总支工作机制不合理 高校院系的管理模式是党政联席会制度,并 有“三重一大”制度的规定等相应的规章制度,但 在具体操作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环节,有些制 度流于形式,谈不上党总支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3.考评体系不健全 在高校,教师们最关注的是津贴分配方案和 职称评审条件,这些制度关系到教师的切身利益。 而在这些制度中,对思想政治觉悟的评价是非常 空泛的,没有起到约束和激励作用。别说没有相 关条款,即使有也是泛泛要求,人人皆可达到。在 年终考评时,一般性的评价多,有区分度的评价少 或者没有,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新常态下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的初步探索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十分错综复 杂,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激烈。由于世界社会主 义运动处于低潮,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还存 在一定差距,社会还存在各种矛盾和腐败现象等, 一些人认识模糊,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心不 足。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高校党建的重要 性,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教师,保 证教育方向的正确。 2.坚持对人才的综合评价 对人才的评价不能单以科研水平高低来评 价,要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综合评价, 特别是思想品德方面,更要探索出适合新型人才 的新的考评模式,加强对高级人才的思想政治教 育,真正做到人才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大众服 务,保证人才的又红又专。 3.处理好政治和业务的关系 要改变院系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重业务、轻 政治,就党建论党建的现象。必须把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渗透到中心工作中去,使思想政治工作从 “虚”落到“实”,围绕教学科研中心工作来开展思 想政治教育,在工作中教育,在教育中提高,营造 团结奋进、干事创业的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知识 分子善学习、爱钻研的特点;要善于发现身边的典 型事例,用实事来感召大家。 4.进一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是充分发挥双周政治学习的主阵地作用, 总支书记要充分备课,结合学院的实际开展思想 政治教育;二是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总 支要开展思想调研,了解教师的思想动态,通过一 对一的谈心,解决教师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三是开 辟网络教育基地,因为教师很大程度上是个体工 作,多媒体课件等现代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要利用 网络获取信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很好 的阵地,在潜移默化中用正确的思想去影响师生; 四是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开 展教育,如教师党员、普通教师、特殊教师,他们的 思想动态和要求各不相同,如果用一种方式去教 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5.进一步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要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 班子的政治素质,注意把那些讲政治、业务强、有 实绩的中青年干部吸收到班子中来。要认真搞好 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使他们得到广大师生员工 的拥护。 [责任编辑: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