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住宅、办公及商业综合楼土方护坡工程
锚索腰梁拆除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XXxxxxxxxxxxxxxxxx
2012年 月 日
一、编制依据
1.1 编制依据
⑴《XXXX镇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北京航天勘察设计研究院; ⑵《XXXX镇项目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方案》,XX地质工程勘察院; ⑶甲方提供的其它相关图纸。
1.2 相关技术标准
1.2.1 国家规范
⑴《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⑶《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⑷《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⑸《建筑地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⑻《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⑼《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⑽《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2.2 行业标准
⑴《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⑵《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2.3 地方规范
⑴《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01-26-2003 ⑵《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⑶《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DBJ01-80-2003 ⑷《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BJ01-82-2004
⑸《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 ⑹《北京地区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11-501-2009 ⑺《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规程》DB11/T446-2007 ⑻《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 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管理规程》DB11/T63-2006 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DB11/383-2006
1.3 相关法规
⑴《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 ⑵《XX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政府令第72号
⑶《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⑷《XX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京建施工[2009]841号)
1.4
安排。
方案编制说明
⑴本方案针仅对“XXXX镇项目基坑支护与降水设计方案”相关内容进行设计和施工组织
⑵由于甲方提供的设计图的完整性、地下工程的隐蔽性及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依据本方案组织施工时,尚应依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对方案做合理调整。
⑶在基础施工及维护阶段,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基坑变形,为确保边坡的安全稳定和工程顺利进行,及时掌握基坑边坡变形动态,便于采取各种保护措施,在基础施工过程中需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边坡及周边构筑物进行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
二、工程概况
2.1 XXXX镇项目位于XXXX区九棵树城铁站南侧,拟建建筑包括:1#办公商业综合体、2#商业、3#住宅、4#住宅、5#住宅、6#住宅、地下车库等。本工程±0.00=24.10m,箱式基础。
拟建建筑 1#办公商业综合体 2#商业 3#住宅 4#住宅 5#住宅 6#住宅 地下车库 地上层数 5~23 2 32 31 31 32 0 地下层数 3 3 3 3 3 3 3 建筑高度 27.95~99.95m 9.45m 99.95m 99.95m 99.95m 99.95m
2.2基坑支护工程概况
本工程设计范围为地下车库主基坑,全长为895m,基坑开挖预留工作面宽度为1400mm(局部位置500—800mm),基坑开挖设计深度西侧为14.2m(局部15m)、东侧为14.0m。采用砼灌注桩及土钉墙支护工艺。在标高18.89米、13.89米(绝对标高为23.09m)处分别设置1道预应力锚索,锚孔直径150mm,锚索间距1.5米(一桩一锚),锚索腰梁为2I22b工字钢。
.三、施工部署
3.1拆除准备工作
本工程采用人工拆除法,拆除人员及工具、设备如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工具及设备名称 项目经理 管理人员 测量人员 工人 电动卷扬机 大铁锤 氧气、乙炔 钢丝绳 数量 1 1 2 6 3 4 2 单位 人 人 人 人 台 把 套 备注
3.2拆除条件
拆除部位的地下一层顶板以及结构侧墙混凝土强度已经达到标准的80%。由于本工程使用混凝土进行回填,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终凝期时,方可进行拆除。
3.3拆除顺序
采用缓慢有序、逐层拆除的方式,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情况先拆除西侧1#商业办公楼H-I-A段桩间第一步腰梁(13.89m),然后根据现场回填情况再逐步拆除E-G、G-H、A-B、D-E、C-D-F、C-D、B-D各段的第一步腰梁,待第一步腰梁拆除完毕第二步混凝土回填达到可拆除条件后再进行第二步桩间腰梁(18.89m)拆除。以上拆除顺序可根据现场回填的具体情况与甲方进行协商拆除。
3.4回填高度
一次性回填时,混凝土高度要小于或等于拆除部位腰梁的高度,以便于我方在施工时不受影响。
3.5拆除工期
根据我方以往的施工经验以及拆除效率,每天6个人2台设备可拆除100米。暂定拆除工期为10天(不含回填时间及混凝土终凝时间),在施工中可根据现场回填进度以及工期要求进行人员及设备的增加调整。
四、锚索腰梁拆除 1.拆除方法
本工程采用人工拆除的方法,由人工与卷扬机协调作业,首先要确保拆除部位周边情
况安全,然后拆除人员对拆除部位用氧气、乙炔等,割断锚索。
拆除时拆除长度不宜过大(按照每6m为一拆除段)。拆除完毕后,在钢梁两头对称位置割孔,用U型环固定好腰梁的两端,再由基坑上面的卷扬机起吊到地面安全位置。在起吊过程中,采用“扁担”的形式,保证钢梁起吊的平衡性,同时在钢梁两侧位置各系一根粗绳,由拆除人员拽住绳子一段,在钢梁上升时,配合卷扬机,防止钢梁晃动,破坏侧墙的防水。对于基坑预留面小的地方,在拆除后由人工先运到工作面大的地方,在使用卷扬机起吊到地面。拆除后的钢梁及时运到基坑安全区域。
2.基坑检测
对拆除完毕的部位要做好全天、全程检测,并记录好监测数值,然后进行数据的比对,对于位移量过大或达到报警数值的要及时通报项目部,并停止拆除,同时位移过大的部位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五、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5.1 认真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通过执行制度,促进安全管理工作。
5.2 安全管理负责制
要有各级安全管理负责制,责任明确,责任到人。
5.3 安全管理的工作重点
5.3.1 安全生产教育:在拆除前对所有作业工人进行安全教育。
5.3.2切割桩间锚索时,锚索断裂使原有的预应力卸载,为防止在卸载过程中锁头飞出
因此在工作时,工作人员不得站在锚索正对前方,防止受伤,待预应力完全卸载后,工作人员才可进行下道工序。
5.3.3每天对所使用的机械及钢丝绳进行检查,钢丝绳不得起毛刺,卷扬机电机运转正
常,待确定其完好性能后在进行工作,起吊时,起吊物有效范围(>3m)内不可站立人员
5.3.4施工作业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颚带),禁止穿拖鞋作业,在卸除
应力及起吊时确保周围无其它工作人员。
5.3.5在起吊作业时,安排两个信号工进行上下的指挥工作。
5.3.5防止触电:
1)所有电线线路的安装必须由专职电工完成。
2)现场临时用电不得随地乱拖,必须采用绝缘吊钩架空保护。
3)用电设备必须要有防雨防砸措施,不得明露。
4)班前应先检查用电设备,用电设备不得带病操作,下班应切断电源,锁好电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