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设备概况:
设备厂控共951台,其中主要设备131台。压力容器627台,包括特殊设备:4台液氨球罐、7台锅炉、8台桥式起重机、5台电动葫芦、2台电梯、7台危化品储罐;全厂动密封点总数7675个,静密封点总数164995个。而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设备就是传动设备,并分布在每个车间;下面就传动设备给大家做一简单介绍:
按工作原理分三类:
一 机械传动:1 摩擦传动 如带传动 (平带 三角带 多楔带 园带) 2 啮合传动 如链传动 同步齿形传动 二 流体传动:1 液压(力)传动 如用油为传动介质的传动 2 气力传动 如用油为传动介质的传动 气动阀 三 电力传动:1 交流电力传动 如电磁阀 2 直流电力传动 如电磁阀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概述(容积式液压传动)
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就是依靠液体的压缩来实现能量的转换,也就是在密闭容积内液体进入液压缸从而使容积发生变化,推动活塞来是实现。
构成液压系统的重要元件,既液压系统的组成(5项内容)。 1. 动力元件
即液压泵,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流量的压力油液,它是整个系统的能源。本部分是将机械能(扭矩和转速)转换成液压能配套设备、电机等,即将电能转换成液压能。
电机:380V 功率:18.5KW 频率:50HZ 转速:1470r/min. 齿轮式油泵:流量148l/min 压力16Mpa(即160Kg/c㎡.)
2. 执行元件
即使液压能重新转换成机械能,克服负载,带动机器完成所需要的动作。即液压缸是一种实现直线运动的液动机,它输出力和速度。
D 缸体
活塞
d 活塞杆
3. 控制元件
即液压系统节流伐、溢流伐、换向伐(电磁阀站)DCS操作系统。
4. 辅助元件
即油箱、油管、弯头、滤油器、蓄能器,热交换器、温度计、压力表等。
5. 传动介质:
即液体(液压油)。液压油的分类:石油型液压油,水基型液压油,合成液压油。没有它就没有传递动力的介质,重要性不言自明,我们一期用的液压油是46#液压油,属石油型液压油。二期是乙二醇,属合成液压油。总之,无论液压系统复杂程度如何,必须包含上述四种液压元件以及传动介质。缺少一种,系统将不能正常工作或功能不全。 下面将重点介绍以上元件的原理及作用。 一、 液压泵(油压泵站)
它是能量转换装置,即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为系统提供一定流量的压力油液,是系统的能源。
种类:齿轮泵、叶片泵、栓塞泵、均是靠容积的变化来实现。但制造精度、价格性能相差较大,可用在各种条件要求使用选择。
齿轮泵:是液压泵中结构最简单的一种泵,它抗污染能力强,价格也最便宜。
1、 性能:是将机械能转换为液压能。
2、 结构组成:转动轴、端盖、轴承、壳体及联轴器等附件。 3、 原理:属容积泵原理 即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其啮合线(点)把齿轮、壳体和端盖等形成的密封空间分成两个区域,在退出啮合的区域,齿轮中原先被另一个齿轮的齿部占有的空间空出来、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吸油区。吸入的油液随着齿轮旋转,经过齿轮与外壳形成的空间被带到啮合点的左侧。当进入啮合时,一个齿轮的齿谷被另一个齿轮的齿部所占有。密封容积减少,油液被挤出。在转动中,齿轮一个紧接一个进
入(或退出)啮合。形成压油和吸油,压油和吸油是连续的,从而实现连续供油。脱离啮合是吸油区,进入啮合是压油区。
出油口 进油口
4.故障、判断及排除 故障1:噪声严重 故障现象 齿轮泵吸空 产生泡沫 1、 2、 1、 2、 产生原因 滤油器堵塞 液压油粘度过高 油箱内油位过低 1、 2、 1、 措 施 洁洗或更换滤油器 换用推荐粘度油 加油到正常油位 紧固或更换接头 吸油管道接头漏气 2、 传动中心不正 机械振动 齿轮泵 故障现象 油泵转向不对 油泵过度发热 1、 2、 连轴器松动 管道振动 磨损或损坏 产生原因 电气接线错误 油泵磨损或损坏 油粘度过低 故障2:压力不足或完全无压力
找正中心 更换连轴器 紧固或加管卡 修理或更换 措 施 改正电气线路 1、 2、 修理或更换 使用推荐粘度油液 3、 溢流阀调节手轮松动 1、 从高压到回油漏损 2、 3、 4、 5、 故障现象 油泵吸空 油气泡沫 油泵磨损 油泵转向错误
故障4:油温过高
故障现象 内漏大 冷却不足 油泵过热 油液循环太快 液压油阻力过大 冷却不足或中断 3、 调整或改进冷却系统 锁紧螺母松动 重新调整压力后锁紧螺母 清洗单向阀,修理或更更换 更换 更换 修理或更换 措 施 参看故障1 参看故障1 参看故障1 参看故障2 单向阀没关闭或有1、 阀站集成块内漏 油缸密封件磨损 电磁换向阀内漏 油路截止阀内漏 产生原因 参看故障1 参看故障1 参看故障1 参看故障2 2、 3、 4、 5、 脏东西,零件磨损 换磨损零件 故障3:流量小或完全不流油
产生原因 1、 2、 油粘度小 1、 压力调整过高 2、 措 施 换用推荐油液 调到正常压力 冷却量不足或中断 由于磨损造成功率损失 油箱中油位过低 管道或阀门内径不够调整冷却系统 修理或换新 加油到正常油位 更换管道或阀门 大 二、 执行元件
即液压缸,单活塞液压缸,是最简单的油压缸
1、性能: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作直线运动的执行元件。它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2、结构组成:缸筒、活塞、活塞杆、密封圈(O型、Yx型)、导向套、端盖等。 1、 2、 工作原理:下缸头进油,容积增大。上缸体出油,体积减小。完故障、判断及排除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油压低 油缸动作乏力 措 施 调整油压 成提升动作,反之,相反。
油封磨损严重(内漏) 更换油封 活塞和缸间隙过大更换油缸 (内漏) 导向套内漏封环磨损 更换密封环 不能克服外界阻力 调整工艺指标 油缸漏油 管道系统内压力大,压迫伐板运作 三、 控制元件 1、 2、 线圈
液控单向阀:控制油液流向,不能回油。 二位四通液控单向阀
2220V 弹簧
常闭型 常开型
B
B P A T
二位四通
1、 2、 3、 4、 性能:通过滑阀动作,促使管线内高低压转换,促使执行元件动结构:阀体、滑阀、线圈、密封圈等组成。 工作原理:略 故障排除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油压低 内漏严重 线圈没有磁性 阀不动作 滑阀卡死 油管阀体内有异物 阀体击穿(高窜低) 阀门故障 四、 辅助元件
1.油箱:储存液压油,保证供给液压系统工作油液。同时既有散热作用。使渗入油液中的空气逸出以及油液中的污物、杂质、沉淀等作用。根据液压油种类和环境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合式油箱,油箱中装有滤油器及热交换器。
2.油管及管道接头:用于输送液压油,分硬管和软管。油管的连接一般有两种:下页
3.滤油器:液压油中常存在各种污染物,比如焊渣,油缸脱落物,粉尘等。其作用是在系统运行中零件磨损的脱落物。以及油液因理化作用的生成物。其对油压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危害,因此需要它不断净化油液,
措 施 调整油压 更换阀门 检查电源线及线圈 过位 冲洗 更换阀门 作。
P A T
使其污染程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滤油器有精度要求,通常压力越高,对其粘度要求越高,选用时滤网按日计,60~180目,目数越高网孔越细,目即1 c㎡的孔数。
4.蓄能器:主要有重锤式、弹簧式和充气式三种。充气式用于储存压力能的装置。是在间歇时需要补充液压油,比如失压和断电情况下,保证执行元件复位。100L/min充装氮气充装的压力为油压的80%计算。其主要作用是:①短其内大量供油。②系统保压。③应急能源。④缓和冲击压力。⑤吸收脉动压力。需定期检查压力并及时补充氮气。 五、 热交换器
保证液压油温度。一般保持30~50℃,油温高将使油液迅速变质,油温低则液压泵吸油困难。为控制油温应有冷却器和加热器。 1. 冷却器
油压系统的的功率损失几乎全部变成热量,使油温升高。冷却器一般安装在更换回油路上,以避承受高压。
2. 加热器
高压 高压
普通连接法
差动连接法 低压 高压 油温低通常所说油液变稠,运动粘度增大,造成吸油困难。
油压泵站 (动力元件)
阀站 (控制元件) 阀门 (执行元件) 信息反馈 信号反馈 (控制元 每个元件用管道连接而构成一个密封(密闭)的回路,从而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能量转换形式: 电能 机械能 液压能 机械能
(动力电380V) (电机) (油泵) (阀门)
它涉及学业有:电子学、电工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计算机控制、机械制造等专业。每个专业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
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结构和系统都存在它的优缺点,从而进一步需要去研究和探讨。
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相比,液压传动具有以下优点: 1、 2、 3、 4、 5、 6、
可以在运动过程实现大范围的无极变速(调速)
在同等输出功率下,液压传动装置体积小,重量轻,运动惯性小,采用液压传动时可实现无间隙传动,运动平稳。
便于实现自动工作循环和自动过载保护,是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手由于采用油作为传动介质,因此液压元件有自我润滑作用,有较液压元件是标准化、系列化、便于设计、制造和推广。
件) 信息反馈 DCS系统 动态性能好。这些性能对液压控制系统更有其重要意义.
段。
长的使用寿命。
7、 采用大推力的液压缸和大扭矩的液压马达直接带动负载,从而省
去中间减速装置,使传动简化。 其缺点是:
1. 在传动过程中,能量要经过多次转换、总效率较低,而且还会引起油液温度升高,性能变化。
2. 液体具有不可压缩性,配合面也不可避免地有泄漏存在。
3. 液体传动性能对温度比较敏感。在高温和低温下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同时传动介质还要注意防火的问题。
4. 液压元件加工粘度要求较高,在一般情况下,要求有独立的能源。(由电机、泵等组成)这些可能使产品成本提高。
5. 液压传动的故障比较难查找,对操作、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要求。
综上所述,液压传动的优点多于缺点,并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某些缺点已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克服,这是由其液压传动装置的迅速发展和应用日益广泛的决定因素。 液压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检查项目 泵的声音是否正常 大致周期 检查方法及进一步措施 听检。检查油中是否混入空气,滤网是否堵塞,有无异常磨损 油温 联轴节声音 油箱内的油面位置 与规定油温比较。如不正常应进一步查寻原因 听检。检查有无异常磨耗及同心度变化 油面降低与否。如油面降低,应查明原因并处理 泵的吸入真空度 泵壳温度 靠近吸油口装接真空计并检查滤网堵塞情况 如温度过高,应进一步检查内部机件磨损情况,包括轴承是否烧坏 蓄能器的充气压力 各工作周期压力值 如压力不足则应用肥皂水检查漏点 如不正常,应进一步检查各压力阀、方向阀和执行元件的泄漏和磨损 执行元件速度 如速度明显降低,应进一步检查泵流量及各元件的泄漏 检查油封漏油 检查元件、管道、油泵、和油缸的密封处有否漏油,并作必要的调整和更换 检修联轴节磨损 校正压力表、温度计 查看磨损。链条联轴节等应重新涂黄油 与标准仪表比较校正 如阻抗低于规定值,应对电器、线路、电磁阀、限位开关等逐项检查,排除故障。 测定电器系统绝缘阻抗 根据以上油压系统分析大家引申一下水泵或风机的故障判断: 表面现象 泵或风机振动:
1 工艺介质不稳定 压力 流量变化 2 联轴器及螺栓磨损
3 电机或主机地脚螺松动
4 电机或主机轴心线不一致 5 电机或主机轴承损坏或磨损 6 轴发生弯曲 7 叶轮磨损 8 电机问题
望 闻 问 切
总之,严格的维护保养制度是减少故障,保证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保证,我们的制度制定的很多,全厂设备制度有:设备计划管理制度、设备分级管理制度、备件报废制度制度、设备标识标识制度、技术档案及资料制度、设备评级管理制度、设备计划检修制度、材料计划管理制度、工具管理制度、压力容器机事故管理制度、无泄漏管理制度,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设备密封管理制度、润滑油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维修费使用管理制度、起重机械管理制度、防腐保温管理制度,设备巡检制度等等。关键在于执行,这是基础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