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来源:伴沃教育
沈阳市大东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6·大庆) a、b、c三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沿直线运动到乙地,其中a车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到乙地;b车以速度v出发,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达到乙地时速度恰好还是v;c车也以速度v出发,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到达乙地时速度恰好也是v,三辆汽车运动时间分别为ta、tb和tc , 其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ta=tb=tc B . ta<tb<tc C . tc>ta>tb D . tc>ta=tb

2. (2分) 日常生活中,下列物质中体积和形状都不确定的是( ) A . 玻璃 B . 酒精 C . 煤油 D . 氧气

3. (2分)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 . 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C .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2分) 客人来访敲门时,一般先问清是谁才开门,判断门外客人是不是熟人,是根据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5. (2分) (2016八上·惠来期中) 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 . 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 . 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 C . 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 D . 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

6. (2分) 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

第 1 页 共 13 页

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乙中的木块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 . 图甲中的木块只受到拉力、滑动摩擦力等两个力 C . 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D .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物体间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小 7. (2分) 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有以下几种说法: ①使用前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②测量时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③读数时应在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 ④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一定留在被测液体中。 其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②③

8. (2分) 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液化,后汽化 B . 先凝固,后蒸发 C . 先汽化,后液化 D . 先凝固,后升华

9. (2分) (2016八上·七星关期中)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 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B . 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是熔化

C .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D . 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10. (2分) 如图是某一时刻从平面镜里看到的一块运行准确的手表的像,由表针的位置可知现在的时刻是( )

第 2 页 共 13 页

A . 10:24 B . 7:10 C . 4:50 D . 7:20

11. (2分) (2019·襄城模拟)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玉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玉画的光路是正确的 B . 蜡烛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C . 透镜的焦距等于20cm D . 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12. (2分) 关于近视镜片和远视镜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都是凸透镜

B . 近视镜片是凹透镜,远视镜片是凸透镜 C . 都是凹透镜

D . 近视镜片是凸透镜,远视镜片是凹透镜

13. (2分) (2018九上·成都开学考) 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 在湖面上观察到水中飘动着的白云,这是光发生折射的缘故

B . 人在照镜子时,总是靠近镜子去看,其原因是靠近时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一些 C . 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形成彩色光带,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 . 太阳穿过树叶,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圆形的,这是由于树叶之间的缝隙都是圆形的缘故 14. (2分) (2017·莘县模拟)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 B .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C . 冰熔化成水,密度不变 D . 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15. (2分) 图所示,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小球分别放在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容

第 3 页 共 13 页

器中液体深度不同,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则 ( )

A . 甲球的密度大于乙球的密度 B . 甲球的密度等于乙球的密度 C . 甲球的密度小于乙球的密度 D . 甲球、乙球的密度关系无法判断

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

16. (2分) 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

17. (3分) 在50m测试时,小华用力向后蹬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使小华受到一个向________(选填“前”或“后”)的摩擦力,最终他的成绩为8s,则小华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8. (3分)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而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发生了________反射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做得________些.

19. (3分) (2019八上·云安期末) 在夏天阳光下晒衣服,衣服很快就变干了,这是________现象:而在北方的冬天,即使在0℃以下,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现象:夏天的早晨,花草上会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露珠的形成属于________现象.

20. (2分) 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 ________min;加热至第15min时,物质的状态为 ________

21. (3分) 小涵站在平面镜前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凸透镜进行观察,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________ (填“实”或“虚”)像,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________ (填“凸透镜”或“电路板”).

22. (3分) (2017·青浦模拟) 常态下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 , 单位读作________,此值表示1米3空气的________为1.29千克;1标准大气压下,相同体积的水和空气,________的质量小.

第 4 页 共 13 页

三、 作图与简答题 (共4题;共18分)

23. (5分) 一束与镜面成3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MN上,如图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24. (5分) (2017八上·辽宁期中) 请画出下面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

25. (5分) (2017·娄底模拟)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6. (3分) 小明暑假去旅游,曾看到海边人们用海水“晒盐”,即选取大片的海滩,构建盐田.一段时间后,盐田中的水逐渐变少,粗盐也就出来了.小明想,水如果能快点变少,粗盐也就能出得更快.可是水变少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为此,小明进行了如下研究,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如图A、B、C、D所示,并测出它们变干所用的时间分别为200s、100s、50s、80s.

(1)水变少的过程其实是物理学中的一种_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分析A、B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及数据,猜想一下,海边盐田应尽可能建在________ 的条件下.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9分)

27. (10分) (2017八上·赞皇期中) 南京长江大桥,下层铁路桥全长6772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7米。一列长300米的火车通过江面正桥用了2分钟,求:

(1) 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2) 以这个速度行驶,通过整个铁路桥要多长时间? 28. (9分) (2017·徐州模拟)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体脂率

第 5 页 共 13 页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成分,主要分布在内脏周围和皮肤下面,脂肪供给维持生命必需的能量,氧化热值约为3.8×107J/kg,皮下脂肪还能防止热量散失,脂肪过量使人肥胖、并导致一些慢性疾病,人体脂肪率表示脂肪含量的多少、简称体脂率,是人体中脂肪质量与人体总质量的百分比,脂肪的密度约为0.9g/cm3、肌肉、骨骼等人体其他成分的精密度为1.1g/cm3 , 只要测出人体组织密度就可以算出体脂率,人体阻值密度可以采用水下称重法测量:先测出受试人的肺活量V,然后用称量设备测出人的重力G1 , 受试人进入,浸没在水面下尽力呼气,此时体内剩余气体约为肺活量的 ,用称量设备测量体重的重力为G2 , 水的密度为ρ水 . 由此可以计算出人体阻值密度和体脂率,另外,因为脂肪几乎不含水分,其导电性和其他成分不同,所以还可以用测量人体电阻的办法来计算体脂肪率.

(1) 1kg脂肪氧化最多可以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J.、

(2) 比较脂肪和人体其他成分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密度较小 B . 导热性较差 C . 导电性较差 D . 比热容较大

(3) 人体组织密度的表达式为ρ人=________(不用化简).

(4) 对过于肥胖无法自行浸没在水面下的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水下称重?

五、 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7分)

29. (3分) (2019八上·乳源期中) 小明探究“水的沸腾”时所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

(1)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2) 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丙)。根据图丙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

(3) 小明看到,从水温达到90℃到水沸腾共用时1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给小明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

30. (5分) 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第 6 页 共 13 页

(1) 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_(填“A”或“B”)套装置. (2) 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不同.图________(选填“D”或“E”)所示的情形可表示水正在沸腾

(3) 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31. (4分) (2020·陕西模拟) 小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做了下面两个小实验:

(1)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在实验中,珍珍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__ (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她还发现:当蜡烛A远离镜面时,它的像会 ________镜面(选填“靠近”或“远离”);

(2) 如图乙所示,将线圈一端引线上的绝缘漆全部刮掉,另一端只刮掉半个侧面,放在磁铁上方后通电,线圈就会转动起来,这样便做成了一个简易电动机,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 若要改变线圈的转动方向,请写出一种操作方法:________。

第 7 页 共 13 页

32. (5分) (2018九下·临邑月考) 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在光屏上一点,如图甲所示。

(1) 由甲图可知f=________cm当把蜡烛放在乙图位置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成________、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2)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当蜡烛向右(靠近凸透镜)移动一段距离后,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 在上一步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取一副近视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可将蜡烛适当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3. (6分) (2020八下·扬州期中) 小刚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矿石的密度。请把以下空格补充完整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__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___g; (3) 他发现矿石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矿石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矿石淹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矿石;

B.先往量筒装入20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所示,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矿石的密度ρ为________ g/cm3;

(4) 小明不小心把量筒摔破了,于是老师又给小明一只烧杯,请完成以下的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并称出质量为m2;

③将矿石轻轻放入烧杯内,标记下此时水面的位置;

④将矿石取出后,加水至标记处,称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 ⑤由此可得到矿石的密度表达式为________(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⑥由于矿石吸入部分水,所测得的密度值________(大于/小于/等于)矿石密度真实值;

第 8 页 共 13 页

⑦若此实验中矿石拿出后带走了一部分水,此过程对实验结果________(有/无)影响。

34. (4分) (2018八上·石林期末) 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 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______cm,如果测得时间tAB=1.6s.tAc=2.5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BC=________cm/s。

(2) 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__。

第 9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9分)

16-1、

17-1、

18-1、

第 10 页 共 13 页

19-1、

20-1、

21-1、

22-1、

三、 作图与简答题 (共4题;共18分)

23-1、

24-1、

25-1、

26-1、

四、 计算题 (共2题;共19分)

27-1、27-2、28-1、28-2、

第 11 页 共 13 页

28-3、28-4、

五、 实验探究题 (共6题;共27分)

29-1、29-2、29-3、30-1、

30-2、

30-3、

31-1、

31-2、

32-1、32-2、32-3、33-1、33-2、33-3、

33-4、

第 12 页 共 13 页

34-1、34-2、

第 13 页 共 1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