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加气混凝土砌块虽然以节能、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建筑工程上,但由于其孔隙率大、干燥收缩率大、吸水性强、抗剪强度低等特点,易导致砌块与砌筑砂浆之间、砌体与抹灰层之间出现开裂、空鼓、脱落以及引起渗漏等质最间题。 [关键词] 加气混凝土砌块 砌筑砂浆 墙体裂缝 干缩变形 防治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填充墙的砌筑材料,墙面空鼓、裂缝成为交房过程中最为关注的缺陷之一,裂缝主要集中在内墙面,大体分为裂缝和龟裂两种,下面分别就两种裂缝的成因进行分析,并且就防治措施展开分析,以期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的经验。 加气混凝土砌块虽然以节能、环保、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建筑工程上,但由于其孔隙率大、干燥收缩率大、吸水性强、抗剪强度低等特点,易导致砌块与砌筑砂浆之间、砌体与抹灰层之间出现开裂、空鼓、脱落以及引起渗漏等质最间题。随着加气混凝土的研究、生产和应用发展较快,特别是有关加气混凝土材性的试验标准、砌块标准及应用技术规程的编制和颁布,更加推进了这种轻混凝土制品日趋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多年的工程实践中亦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裂缝问题仍然是加气混凝土应用中的主要问题,确有实效地改善和解决这一问题,将是一个越来越迫切的任务。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自身特点以及施工、使用、管理等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墙体易出现各种裂缝,这不仅影响了建筑美观、墙体的整体性能,还进一步影响
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而,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应用越来越广泛的形势下,防治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就成为时下急需解决的一个宜大间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广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这种新型墙体材料,就必须首先解决墙体的裂缝问题。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特征
经调查发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出现与季节的变化有关,大多数在砌筑后的第二年春夏之交开始出现,其后的2~3年里裂缝不断出现之后基本稳定。也有个别工程在墙体砌筑完成后仅1 -3个月就出现开裂。大多数裂缝宽度较小,最大宽度不到0.5mm,只有很少一部分裂缝宽度超过1. 0mm。一般情况下,斜裂缝宽度相对较大,竖向裂缝及水平裂缝宽度相对较小。
加气混凝土砌墙体所产生的裂缝形式多种多样,有时甚至是几种形式奉合在一起,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1 单个砌块衰面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都发生在单个制品表面上,裂缝一般并不贯通。多出现在时间较久,未经饰面.直接受阳光照射和雨水浸蚀的墙面上。 1.2 不规则裂缝
墙体抹灰面裂缝,这种裂缝存在于墙体大面积部位,裂缝形式为横、斜交又不规则。中间宽两端窄。这种裂缝较为普遍,影响面积大,返工量大。
(2)砌体切割开槽产生的裂缝,由于墙体不可避免地要埋设水电管线、配电箱开关、插座等构件,在构件位置四周极易产生不规则
裂缝,
1.3 水平裂缝水平裂缝多出现在墙体中部、墙体与梁交接处、门窗洞口过梁下方以及砌块水平切割开槽的位置。
1.4 竖向裂缝 竖向裂缝一般存在于墙体与框架柱或剪力墙交接处,墙体中部有时会出现数条间距接近的竖向裂缝。竖向裂缝一般长度较大而宽度较小.墙体与框架柱或剪力墙连接处出现的裂缝一般都贯穿整个墙体。
1.5 斜裂缝 (1)正“八”字裂缝:一般出现在建筑物上部的窗口转角、窗间墙、窗台墙上。 (2)倒“八”字裂缝:少部分建筑物下部的窗转角、窗间墙、窗台墙出现这种裂缝.其形态同正“八”字裂缝。
2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引起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开裂的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砌块材料的因素;二是砂浆材料;三是施工工艺的因素;四是环境及其他的因素。以上几方面的因素往往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互为联系的。 2.1砌块材料特性的分析
(1)收缩较大.特别是龄期28d前的收缩不仅数值大,而且发展快 (2)吸水率大.千燥的加气混凝土砌体容易吸收抹灰层中的水分,影响砂浆强度与墙面枯结力。 (3)导湿性差,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吸水速度仅为枯土砖的1/4一1/5,当墙体含水率不足,新抹砂浆层中的水分会不断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去.造成砂浆强度和枯结力下
降,抹灰层粉化、空鼓、刹落。 (4)解湿时间长,加气混凝土砌体表面水分蒸发较快,内部水分蒸发较慢,造成砌体和抹灰面水分蒸发不同步。干燥收缩变形差大,使抹灰层收缩开裂、空鼓。 2.2 施工工艺的分析2.2.1 施工操作因素的影响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沿用砌筑枯土砖的施工方法,必然会造成墙体的施工质量问题。 (1)砌块缺棱掉角或对非标准砌块随意砍凿砌筑、用不同块材混砌、使用龄期不足的砌块,墙体容易开裂。施工中砌块墙体上留有的脚手眼以及面层的损坏部位等,若用不规则砌块或异物进行填塞.或使用不配套的浆料修补,会使该处易发生开裂。 (2)砌块排列不合理.未按规定接搓砌筑或通缝;水平缝、竖缝厚薄不均且砂浆不饱满;砂浆和易性、保水性能差;日砌筑高度过大等均容易引起墙体开裂。砂浆铺面过大,铺灰长度超长时易失去塑性,造成灰缝尤其是竖缝不密实。 (3)表面浮灰没有清理干净,未采用配套的专用砂浆;在外端的同一表面采用不同强度和收缩俏的砂浆进行抹灰.则易在两种不同材料界面间发生开裂。 (4)砌块上墙时含水且过大或雨期施工淋湿砌块,墙体会因干缩引起开裂。 (5)砌体与混凝土柱之间没有加拉接钢筋或拉接不牢固;墙休距梁底200mm处,砌体顶砌倾斜角度太小。砂浆饱满度低。此处就会产生水平裂缝。 (6)门窗框与墙体之间嵌缝及防水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接缝处开裂渗漏;墙体开槽、孔洞预留、穿墙套管等部位填补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开裂。
2.2.2 技术间歇间题 在墙体结构中,尤其在对裂缝敏感的加气
混凝土砌块墙体结构中,技术间歇是非常贡要的,若在施工中为了赶工而忽略技术间歇的时间,必然会引起墙体的质最隐患。 2.3 环境因索分析2.3.1 温度变化的影响 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年季节最大温差达40℃以上,阳光直射时外墙内外表面温差最大可达20℃以上。当墙体抹灰完成后,墙面抹灰以及抹灰中所加的钢丝网、拉结筋等形成共同受力系统,使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和钢筋混凝土骨架形成了一个整体。当温度变化时,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骨架之间由于温度变化系数的不同。很容易在墙体内产生应力,当这种温度应力与系统中的约束力失衡时.就会导致裂缝的出现。 2.3.2 相对湿度变化的影响 根据调查。发现墙体开裂多发生在春夏交接之季。在这个阶段.温度开始上升,但变化较缓慢,相对湿度因降雨的增加而明显升高,而夏季到冬季这一阶段室内外的相对湿度则较低,因此在春夏季随着相对湿度的变化,加气混凝土的含水串也随之发生变化使加气混凝土表层产生相应的膨胀和收缩变形。由此产生的应力使砌块表层处于受拉状态或砌体与抹面砂浆处于受剪状态,墙体可能产生裂缝和空鼓。
2.4 砂浆因素分析 (1)普通抹灰砂浆的保水性差,其水分易被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收而影响砂浆硬化.其强度、粘结力也随之下降。 (2)若砂浆强度过高,其弹性模最也高,因收缩而产生的应力也较大。这种应力往往超过砂浆层的抗拉能力而导致开裂。 (3)制作砂浆的原材料质最差,如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砂子过细或含泥最高等都可能造成抹灰层开裂。 因此,提高砂浆的性能使之与砌块相适
应,对减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有着积极作用。
3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防治措施 引起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材料本身的原因,也有外界环境引起的,更有施工操作及管理等因素。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3.1 基于材料方面的措施 (1)砌块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主要性能的进场复验报告。其干密度、抗压强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砌块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规定,各项性能指标、外观质量、块型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块材料应按产品标准进行质最验收;对质量不合格或产品等级不符合要求的,不得用于砌体工程。
3.2 基于砂桨性能方面的措施 事实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大部分是由于所用砂浆不符合加气混凝土砌块性能要求而引起的,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防治中。选择合适的专用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并使用专用的界面剂是至关a要的。合适的砌筑砂浆不仅与砌块强度,弹性模最相接近,而且能均匀密实的铺设在墙体中,且粘结力要强,保水性要好,不致在铺设中产生分层和离析;由于加气混凝土砌块吸湿性大,所以砌筑砂浆要有良好的保水能力,使砂浆铺设后不致出现严宜泌水。合适的抹面砂浆除了物理性能和力学指标要满足设计要求外,还要求砂浆与砌块要有良好的适配性和粘结性。
3.3 基于构造方面的措施 (1)下列部位抹灰时应挂加强网:①不
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如加气砌体与梁、柱、剪力墙、窗台压顶等相交接处;②暗埋管线的孔槽处;③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在找平层中应附加一道加强网。④可在沿墙面两顶角平分线45度增设钢丝网,通过增设钢丝网来提高加气混凝土填充墙体的整体抗拉强度,可以有效的控制裂缝的产生。 (2)燕压加气砌体与结构构件之间的拉结钢筋应沿钢筋墙或柱全高每隔3皮砌块或不超过600二设置,拉结钢筋为2(p6钢筋,长度不小于700mm,且应符合抗震设计要求。
3.4 基于施工工艺方面的措施 (1)同一墙体应用同种砌块砌筑,不同密度等级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宜混砌。砌筑前应根据墙面尺寸进行砌块排列图设计,设计排列图时耍考虑砌块上下搭接错缝,要求搭接长度大于等于150mm,同时大等于1/3砌块长度,当某些部位搭接长度无法满足以上耍求时.可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φ6钢筋,或φ4的钢筋网片加强,长度应大于等于500mm, (2)砌体砌筑时应设置标志杆,端体砌筑皮数、灰缝厚度、标高应与该工程的皮数杆标志一致。砌体转角和交接部位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设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 (3)砌筑前可先将砌块砌筑面适度洒水以清除浮灰,表面湿水深度宜为5一10mm;砌筑时应控制砌块的含水串,含水率不大于25%,抹灰时含水率应不大于20%;砌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2m,应待前次砌筑终凝后再继续砌筑;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4m, (4)灰缝要求横平竖直,上下错缝,砂浆应饱满,随砌随勾缝。将灰缝勾成1~3mm
的凹缝.以加强砌体对抹灰面的嵌固作用,不得出现瞎缝、透缝及假缝。灰缝厚度应控制在8 - 12mm, (5)砌筑至顶部应预留足够的空隙.待砌体砌筑完毕至少间隔,天后应用辅助小砌块75°斜砌顶紧。缝隙用砂浆塞满填实。 (6)抹灰前应先进行基层处理,将基层清扫干净,墙体上的灰缝、孔洞填补密实;砌体表面应涂刷一层界面结合层宜选用专用界面剂,并根据产品要求的间隔时间进行抹灰。墙面抹灰应分层施工,不少于2层,总厚度不宜大于20mm。每层间隔时间不宜过短.待上一层砂浆初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施工。 (7)砌块墙体内设置暗管、暗线、暗盒等。应在砌筑砂浆达到强度后用专用电动机械开槽、钻孔,但不得起砌块松动和开裂;且在预埋暗线、暗管等的孔槽处,应用网格布增强。 (8)贴(挂)网时应平整、牢固。且必须置于抹灰层内,不得外露二贴(挂)网的宽度每边不应小于100mm,不得反弓单。 (9)抹灰砂桨在凝结前应防止暴晒、雨淋、水冲、撞击、振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抹灰砂浆应湿润养护。 (10)施工工期较长的工程,加气混凝土墙体砌筑完成后,最好能放置一段时间,待墙体的沉降变形基本完成后再抹灰施工。构造柱的施工应在墙体砌筑后变形基本完成后再浇注。 3.5 基于施工管理及外部环境方面的措施
(1)对进人施工现场的砌体材料应按规定的质最标准以及产品质最说明书进行验收;砌块产品进场应提供产品的抗压强度、干密度、导热系数、干燥收缩值等检侧指标.并进行进场复验;检侧不合格的砌块不得进场施工。 (2)砌块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雨措施,砌块堆
放场地应坚实、平整、千燥。并有防雨和排水措施。防止浸水;砌块在运箱、搬运、堆放过程中应尽最避免相互碰撞损伤,严禁翻斗倾卸和任意抛掷,应按不同强度、不同规格的砌块分别堆放整齐。堆放高度以1. 5m左右为宜。 (3)不同出厂日期,干密度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的砌块不能混砌与同一道墙上。不得使用龄期不足28天、破裂、不规整、浸水和表面被油污污染的砌块。工地应建立砌块含水率检验制度,当使用一批砌块前,应检验其表面含水串,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4)建立专人养护制度,对养护时间、养护次数、浇水程度向养护人员详细交底,以确保加气混凝土砌块既有足够的养护又不至于浇水过量。 (5)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尽最避开低温、高温季节及雨季施工;雨天施工时应防止雨水直接冲淋砌块墙体,同时不得使用被雨水淋湿的砌块。 (6)抹灰应在砌体工程完毕至少7天且经验收合格后进行。 (7)设计单位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砌体防裂主要技术措施;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加强对采用砌块的工程设计审查。 (8)监理单位应加强对砌块墙体施工过程的旁站监理,发现质最问题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进行返工整改;质量监督部门在日常的质量巡检中应加强对砌块材料、砌筑质量抽查。 (9)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的装修须知及维护等要求告知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业主和物业管理单位进行二次装修及管理时.应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4 小结工程实践证明.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质量控制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事前预防控制、事中检查控
制,并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系统的灌翰,从而使各参与方共同承担起减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裂缝的责任,则可以基本上减少和避免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墙体裂缝。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空鼓问题,比起工程中的结构裂缝,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空鼓问题不应被忽视,只要精心施工,规范操作,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的裂缝、空鼓等质量通病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