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管壳式换热器维护检修规程

来源:伴沃教育


2检修周期与内容

2.1检修周期

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结合企业的生产状况,统筹考虑。一般为1~2年。

2.2检查内容

2.2.1抽芯、清扫管束和壳体。

2.2.2进行管束焊口、胀口处理及单管更换。

2.2.3检查修理管箱及内附件、浮头盖、钩圈、外头盖、接管等及其密封面,更换垫片并试压。

2.2.4更换部分螺栓、螺母。

2.2.5壳体保温修补及防腐。

2.2.6更换管束或壳体。

3检修与质量标准

3.1检修前的准备

3.1.1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

3.1.2准备好必要的检修工具及试压胎具、夹具等。

3.1.3内部介质置换清扫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检查内容

3.2.1宏观检查壳体、管束及构件腐蚀、裂纹、变形等。必要时采用表面检测及涡流检测抽查。

3.2.2检查腐蚀层有无老化、脱落。

3.2.3检查衬里腐蚀、鼓包、褶皱和裂纹。

3.2.4检查密封面、密封垫。

3.2.5检查紧固件的损伤情况。对高压螺栓、螺母逐个清洗检查,必要时应进行无损探伤。

3.2.6检查基础有无下沉、倾斜、破损、裂纹,及其他地脚螺栓、垫铁等有无松动、损坏。

3.3检修与质量标准

3.3.1在换热器管束抽芯、装芯、运输和吊装作业中,不得用裸露的钢丝绳直接捆绑。

移动和起吊管束时,应将管束放置在专用的支承结构上,以避免损伤换热管。

3.3.2管束内、外表面结垢应清理干净。

3.3.3管箱、浮头有隔板时,其垫片应整体加工,不得有影响密封的缺陷。

3.3.4管束堵漏,在同一管程内,堵管数一般不超过其总数的10%。在工艺指标允许范围内,可以适当增加堵管。

3.3.5所有零部件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具有材质合格证。

3.3.6更换换热管

3.3.6.1管子表面应无裂纹、折叠、重皮等缺陷。

3.3.6.2管子需拼接时,同一根换热管,最多只准一道焊口(U形管可以有两道焊口)。最短管长不得小于300mm,而U形管弯管段至少50mm,长直管管段内不得有拼接焊缝,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管壁厚的15%,且不大于0.5mm。

3.3.6.3管子与管板采用胀接时应检查管子的硬度,一般要求管子硬度比管板硬度低30HB。管子硬度高于或接近管板硬度时,应将管子两端进行退火处理,退火长度比管板厚度长80~100mm。

3.3.6.4管子两端和管板孔应干净,无油脂等污物,并不得有贯通的纵向或螺旋状刻痕等影响胀接紧密型的缺陷。

3.3.6.5管子两端应伸出管板,其长度为4±1mm。

3.3.6.6管子与管板的胀接宜采用液压胀。每个胀口重胀不得超多两次。

3.3.6.7管子与管板采用焊接时,管子的切口表面应平整,无毛刺、凹凸、裂纹、夹层等,且焊接处不得有熔渣、氧化铁、油垢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

3.3.7管束整体更换应按GB 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或设计图纸要求进行。

3.3.8壳体修补按SHS 01001-2004《压力容器维护规程》的要求执行。

3.3.9密封垫片的更换按设计要求或参照表1选用。

表1 密封垫片选用表

3.3.10换热器的螺栓、螺母需要更换时,应按设计要求或参照表2选用。

表2 螺栓、螺母选用表

3.3.10.1拧紧换热器螺栓是,一般按图1表示的顺序进行,并应涂抹适当的螺纹润滑剂或防咬合剂。

图1 螺栓拧紧顺序

3.3.11采用防腐涂料的冷换设备

3.3.11.1宏观检查水冷器涂层,涂层表面应光滑、平整,颜色一致。并无气孔滴坠、流挂、漏涂等缺陷,用5~10倍的放大镜检查,无微孔者为合格。

3.3.11.2涂层应完全固化。

3.3.11.3吊运安装、检修清扫时,不得损伤防腐涂层。

4试验与验收

4.1试验

4.1.1检修记录应齐全准确。

4.1.2施工单位确认合格,并具备试验条件。

4.1.3压力试验

4.1.3.1试压值采用下列中较大值

A.液压试压值

[]1.25p[]tpTp0.1

b.气压试压值

[]1.15p[]tpTp0.1

式中 pT——耐压试验试压值,MPa;

p——管程或壳程最高操作压力,MPa;

[]——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盈利,MPa;按GB150选取。

[]t——操作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按GB150选取。

C.气密查漏试验值:采用上班的最高工作压力值。

4.1.3.2试压时压力缓慢上升至规定压力。恒压时间不低于20min,然后降到操作压力进行详细检查,无破裂、渗漏、残余变形为合格。如有泄漏等问题,处理后再试验。

4.1.3.3压力试验顺序及要求

A.固定管板式

(1)壳体试压: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相连接接头及有关部位。

(2)管程试压:检查管箱及有关部位。

B.U形管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带U形管束)及填料函式换热器

(1)壳程试压(用试验压环),检查壳体、管板、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部位及有关部位。

(2)管程试压,检查管箱的有关部位。

C.浮头式换热器、釜式重沸器(带浮头式管束)

(1)用试压环和浮头专用工具进行管与管板接头试压。对釜式重沸器,还应配备管与管板接头试压专用壳体,检查换热管与管板接头及有关部位。

(2)管程试压,检查管箱、浮头盖及有关部位。

(3)壳程试压,检查壳体、换热器与管板接头及有关部位。

D.当管程的实验压力高于壳程压力时,试验压力值应按图样规定,或按生产和施工单位双方商定的方法进行。

E.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

(1)壳程试压(试验压力不大于最大试验压力差),检查壳体、换热管与管板接头及有关部位。

(2)管程和壳程步进试压(试验压力和试压程序按设计规定进行),检查密封盘、接管等部位。

F.换热器试压后内部积水应放净。必要时吹干。

4.2验收

4.2.1设备投用运行一周,各项指标达到技术要求或能满足生产需要。

4.2.2设备腐蚀、保温完整无损,达到完好标准。

4.2.3提交下列技术资料

4.2.3.1设计变更材料代用通知单及材质、零部件合格证

4.2.3.2检修记录

4.2.3.3焊缝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验和无损探伤等)报告。

4.2.3.4试验记录

5维护与故障处理

5.1日常维护

5.1.1装置系统蒸汽吹扫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有涂层的冷换设备进行吹扫,工艺上确实避免不了,应严格控制吹扫温度(进冷换设备)不大于200℃,以免造成涂层破坏。

5.1.2装置开停工过程中,换热器应缓慢升温和降温,避免造成压差过大和热冲击,同时应遵循停工时“先热后冷”,即先退热介质,再退冷介质;开工时“先冷后热”,即先进冷介质,后进热介质。

5.1.3在开工前应确认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系统通畅,避免管板单面超压。

5.1.4认真检查设备运行参数,严禁超温、超压。对按压差设计的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不得超过规定的压差。

5.1.5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定时对换热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检查基础支座稳固及设备泄漏等。

5.1.6应经常对管、壳程介质的温度及压降进行检查,分析换热器的泄漏和结垢情况。在压降增大和传热系数降低超多一定数值时,应根据介质和换热器的结构,选择有效的方法进行清洗。

5.1.7应经常检查换热器的振动情况。

5.1.8在操作运行时,有防腐涂层的冷换设备应严格控制温度,避免涂层损坏。

5.1.9保持保温层完好。

5.2常见故障与处理(见表3)。

表3 常见故障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