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来源:伴沃教育
2016年春季学期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一、 选择题

1. 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的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掠夺大量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到严重冲击

2.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上的革命,这里“商业上的革命”的内涵是 A.生产力迅速发展,商业空前繁荣

B.欧洲与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市场向世界各地区扩展 C.商业的繁荣带动了生产技术的革新 D.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3.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最大不同点是( ) A.航海的时间与规模不同 B.航海的范围是否有新突破 C.对各自支持国的影响不同 D.航海动机及世界影响不同

4. 14-16世纪,资本主义在欧洲逐渐兴起,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

①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需要黄金来扩充资本 ②西欧生产力的发展 ③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5. 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所反映历史事件的意义主要在于

A.发现了美洲 B.促使世界开始走向一个联系的整体 C.为西班牙王室带来巨大财富 D.是殖民扩张的开始

6.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地区与世界的联系逐渐密切,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洲农作物品种的传入提高了中国的粮食产量

B.美洲的金银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C.美洲原有的人种结构随着欧洲殖民活动而改变 D.美洲地区成为英国独占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7. 《教皇子午线图》体现了在殖民扩张中两个国家的矛盾,它们是

A.西班牙和荷兰 B.英国和荷兰 C.英国和法国 D.西班牙和葡萄牙 8.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是

A.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二产业 B.推动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C.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促成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9. 新发明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出现了很多新职业,下列职业按出现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电影放映员 B.火车司机电话接线员电影放映员空姐 C.电话接线员火车司机空姐电影放映员 D.电话接线员电影放映员火车司机空姐

10. 对新航路的开辟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A.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B.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

C.欧洲各国社会矛盾的激化 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1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实际上是

A.经济走向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 C.一场深刻的社会关系变革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2. 垄断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②垄断的形成体现了优胜劣汰、以先进改造落后的进步趋向 ③资金雄厚,形成系统的理论

④超大型企业有条件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13. W.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指的最早的是( )

A.文艺复兴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14. 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对该表的正确解读是 ( )

①农产品已商品化 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③两地经济融入世界市场 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5. 李鸿章建立了上海机器织布局后,规定“合中国各口岸统计,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子,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添续。”这表明 ①洋务运动的压制民族资本主义的一面

②不推翻封建制度就不能真正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③在政府的扶植下中国出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④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近代化毫无贡献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 材料解析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的2亿多海关银减至3000多万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两。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二: 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1914年民族资本纱厂只有21家,产纱锭503104枚,到1922年纱厂增加到65家,当年共产纱锭1632074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 材料三: 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加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物总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同期,美国的对华贸易额由1913年的0.35亿海关银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银。美国在华商行从136家增至309家,并攫取在华修建1500千米铁路等特权。 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材料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闭炉停机。纱厂结账,大多无利。„„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姚洛《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一辑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形成材料一、二显示数据的原因。 (2)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3)对比材料二和材料四,说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17.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江阴县,“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已”。《近代中国手工业史料》

材料二 中国茶叶产销量及产销值

1836 ~1838年 1894 年 数量(万担) 价值(万两) 数量(万担) 价值(万两) 内销 165 1414 171 1467 外销 45 769 193 3317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1)结合材料一、二回答,以前中国农民生产农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现在有什么变化? (2)由以上材料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以上内容,你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三: 15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四: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请完成:

(1)据材料一、二,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新航路开辟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四中提到的“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指的是什么? 三、 综合题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引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连接起来,运送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16世纪中期至17世纪中期,美洲生产的白银30000吨;日本生产的白银8000吨;两者合计38000吨;最终流入中国的白银7000或10000吨。因此在那一百年间,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16世纪的葡萄牙、17世纪的尼德兰或18世纪的英国在世界经济中根本没有霸权可言。

弗兰克《白银资本》 请完成:

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中所述历史现象对中国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各产生了哪些影响?试从政策角度分析中国没有维持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结合材料一、二,如何理解材料三的观点?

20. 殖民主义犯下的历史罪行罄竹难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所谓基督教人种在世界各地对他们所能奴役的一切民族所采取的野蛮和残酷的暴行,是世界历史上任何时期,任何野蛮愚昧和残暴无耻的人种所无法比拟的。 威廉豪伊特《殖民和基督教:欧洲人对待 所有殖民地人民的通俗历史》

材料二 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场主对

待他们的奴隶,因为这些种植场主买人的时候还付过钱,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文钱都没有花过,它只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构压榨居民,使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都交纳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都贡献出来。这样,它就加重了任意妄为的半野蛮政府所造成的祸害,因为它是把政治家的全部实际技巧同商人的全部垄断利己心肠结合在一起进行统治的。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简要论证威廉豪伊特观点的正确性。 (2)结合材料一、二,简要评价列强的殖民主义行为。

21. (20分)人口文化是人类在繁衍、生存、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对自身生产、抚育后代、婚嫁丧娶、道德教育以及人的族类、群落、生存状况、生态环境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 以为犹告也。” 《孟子离娄上》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 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赵岐《十三经注》

材料二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传统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发生着改变。城乡居民普遍接受了计划生育的国策和一对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的号召。2001年对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今天,家庭中男女地位的平等,合理生育或 少生孩子的观念正在农民当中逐渐形成,“女儿也是传后人”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中国人生育观 念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不同观念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1800年英国本土人口加上移民为2000万,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时代保证家庭稳定生育,导致生育率居高不下。英国由于人口增长快,每年增加大量年轻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 《大国崛起与现代化》 材料四 毛泽东说:“„„ 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到1962年,由于人口政策指导思想的偏差和高生育率的延续,人口数量猛增,国民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不协调。 《浅析毛泽东的人口观》

(2)依据材料三四,概括英中两国人口政策的相同点,并分析其对两国造成的不同影响。 材料五 机器和居民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生态环境很可能会极度恶化。现今世界人口一直在快速增长,因为不断增长的农业和工业生产力能够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而医学的进步和公共卫生措施的先进又降低了死亡率。因此,尽管人类花了几百万年才在1830年达到第一个10亿人口,只需15年使能达到第四个10亿人口。„„生态困境并不仅 限于美国,它已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传播成为一个世界范围的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根据材料五,提炼作者的核心观点。

(4)上述材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哪些借鉴? 22.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英国作为最早的现代化国家,其发展引领世界潮流,也给予各国经验借鉴。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在英国发生 „„从霍布斯开始,到威廉配第,再到约翰洛

克,„„都在阐述一个共同的思想:即个人通过劳动所得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政府或国家应该保护个人私有财产。工业化是一个财富急剧增长的过程,„„而英国却在工业化到来之前就解决了私有财产的地位问题,这也是英国率先走向工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工业革命„„是可怕的非常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大变动问题。 (1)材料一提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率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还有哪些

材料二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是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19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竞增加了6倍多„„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材料三 泰晤士河悲剧:1878年,“爱丽丝公子”号游船不幸沉没,造成640人死亡。事后调查发现,大多数遇难者并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严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1849年到1954年,滨河地区多次爆发霍乱,夺取了不下4万人生命。1858年,伦敦到处是硫化氢难闻的气味,以至于英国国会大厦的窗户都用浸过消毒剂的床单挡上了。 (2)根据材料二、三中,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存在哪两个突出的问题 材料四 年份 世界贸易总值 英国(连同殖民地) 法国 德国 美国 1835 145 33.8(52.4) 15 21 12.8 1870 374 91.8(140) 45 42 34 (3)从材料四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 中国自1840年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跨越„„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 (4)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407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济出现了哪些近代化的变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2、B3、D4、B5、B 6、D7、D8、B 9、B10、D11、D12、 C13、C14、A 15、 A 二、材料解析题

16、(1)一战期间,中国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历年来严重的入超现象有所改变。原因是辛亥革命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这些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列强对华侵略和控制有所减弱,客观上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2)现象:一战后期,日美两国加强对华经济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又出现了萧条。说明:即使在发展较快的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也没有彻底摆脱列强的经济控制;而一战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萧条,说明了其自身发展的薄弱性,其兴旺的景象只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17、 (1)以前生产的目的是自给自足。现在是投放市场。

(2)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农副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3)是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冲击了旧的经济结构,传播了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8、(1)西欧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

(2)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与亚洲、非洲及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三、综合题

19、(1)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中国手工业发展(丝织业、制瓷业发展)。

(2)商品经济或手工业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小说兴盛。实行“海禁”政策和重农抑商政策。

(3)当时中国生产规模大,商品竞争力强,占市场份额大或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世界经济中心在中国。 20、 (1)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无论是西、葡、英、法在拉美的掠夺和扩张、荷兰在东方的殖民扩张,还是列强所推行的反人性的罪恶的奴隶贸易,都赤裸裸地表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野蛮性,都使殖民地遭受到了巨大的、难以补偿的损失。

(2)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的崛起是建立在对殖民地人民残酷剥削和压榨的基础之上的;殖民主义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严重影响了殖民地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 本题主要考查欧洲殖民主义的侵略行径。

21、 (1)观念:由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到优生优育、生男生女都一样。

产生“重男轻女、传宗接代”观念的原因:自然经济的需要;宗法制的影响。观念变化的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 (2)相同点:鼓励生育。

影响:英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和市场。中国:制约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3)工业化和人口的过快增长,生态环境恶化成为世界性问题。

(4)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等。

22、 (1)重要因素:确立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原因:①建立君主立宪制,政局稳定;②圈地运动,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③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④广阔市场的需求:⑤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手段积累。 (2)突出问题:贫富差距悬殊和环境污染严重; (3)地位:英国是世界工厂,世界贸易中心。

主要原因:最早发生工业革命;殖民扩张并拥有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自由贸易政策;

(4)经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展,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民族企业出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