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 (3)能说出本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学会对仪器的使用以及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 (3)养成互相交流,勇于实践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内容和学习对象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氧气实验室制取的基础上,力图通过分析、对比、实践,探究出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学生活动多,实验现象明显,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但由于受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需老师加强指导,及时纠正实验中的错误操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装置设计及制取方法。 2、 难点:(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2)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原理;通过对氧气实验室制取引导学生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然后让学生对提供的仪器进行选择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再分组交流讨论,比较各自装置的优缺点,从中确定一套最佳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最后找几名学生回答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要点,并收集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尽可能设计出多套装置。精心设计练习,对课堂上可能反馈的信息作好充分预测,发现问题及时调控。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广泛 学生相互讨论 用途的气体,我们要想得到二氧化碳气体,想一想到目前为止,你知道多少种 能够制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教师在黑板上逐一记录。 [引导]: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实验室制学生思考回答评价每一种制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让学生明白实验法的条件是: 1.制取应简便迅速; 否可以作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室制取气体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知识过渡点明主题 2.所制得的气体纯度高,符合演示实验 的需要; 3.操作简单、安全,易于实现。 [导入]:今天重点学习实验室制法.除学过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外,能生成CO2的反应还有很多,实验室制取CO2用哪种方法好?下面我们共同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板书]: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 学生动手实验 让学生通过探究作出判断,培养科[探究]:实验台上面提供了四种药品:1、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 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请同学们在小烧杯里做下面3个实验,比2、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较三个实验的现象。 3、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学探究精神
[讨论] :用哪一种方法作为实验室制分组讨论、作答 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结论]: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学生回答、记忆 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板演]一、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CO2↑+H2O 总反应方程 初步理解和书写反应式 式: CaCO3+2HCl==CaCl2+CO2↑+H2O [设问]:我们已知道实验室制取CO2的 原理,你能根据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设计出CO2的发生装置吗?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和实践。 [板书]: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学生思考、回答 [讲述]:请同学们回顾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O2的装置。(投影) [提问]:高锰酸钾制取O2的发生装置是学生思考、回答 否也适合于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吗? [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由反应条件和[讨论]:设计制取CO2的装置 反应物状态决定。 气体收集装置:由气体溶解性和气体密度决定。 [探究]:实验台上面提供了多种仪器,学生动手组装仪器 你认为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应选择哪些仪器?怎样组合?请同学们根据上述比较,分析设计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分组) 老师点评 还可以用什么仪器替? [操作]: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加药品 (3)收集(怎样收集?为什么?) 三、收集方法: 讨论、回答 学会二氧化碳制取、收集和验满 讨论、回答 让学生熟悉制二氧化碳的操作过程 学生讨论装置的优缺点并回答 培养变通能力和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通过对比得出装置设计思路 引起学生回忆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下一课题
四、怎样检验已收满 (看到什么现象?) 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用一根燃着的火柴在集气瓶口处试验 向收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五、检验二氧化碳:(观察现象,判断探究结果是否可行。) [本课题小结]: 展示整堂板书,强调: 1、了解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 2.学会CO2制取方法、收集及装置设计。 [达标测评]P1121、2题(填在书上投影) 学生填写、板演 [思维拓展]: 1、节日用于填充气球的氢气,实验室常用锌粒与 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请你根据已学知识设计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2、就地取材,选用你家里现有的东西(墨水瓶、塑料小瓶、圆珠笔芯等)制作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参加班级的展览,并在老师指导下实验。 七、布置作业:填写《实验报告》
附:板书设计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实验室制取CO2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一、反应原理: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
检查达标情况及时纠正错误 学生归纳、作笔记 对重点内容小结,突出重点、关键点 学生分组实验
二、装置的设计 1、装置设计思路:
气体发生装置:由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决定; 气体收集装置:由气体溶解性和气体密度决定。 2、操作步骤
检查气密性→加药品→收集
三、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四、怎样验满及检验CO2?
验满CO2的方法: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看到木条熄灭,说明已满。
检验CO2方法: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投影]:气体发生装置:由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状态决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作的尝试:
1、教法设计 本着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根本原则,让学生回顾所有能产生二氧化碳的办法,但这些却总有不适宜的地方,因此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于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2、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探究气体制法的设计思路、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思考一些问题,经分析、探索、总结形成经验并上升为理论,再将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
3、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 学生首先通过复习旧知识,收集资料和事实,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共同分析,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探究,经观察、分析、讨论,选择较合理的方案。教师再对具
体反应原理作一介绍,即顺利突破难点,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探究之旅。并让学生完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具体操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最后教师小结,让学生知道探究学习的一般方法,提高他们学习的能力。
4、通过拓展迁移,开拓思维。当学生拥有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后,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就地取材,寻找生活中的什么废旧品来代替实验室的器材,学生热情高涨,纷纷叙述自己的想法,例如用注射器代替长颈漏斗、用输液管代替导气管、用泡沫代替橡胶塞等等。就此教师布置下手工作业,利用废旧物品设置一套装置。在手工制作中既开拓了学生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 存在的问题:
学生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用什么药品时,把小烧杯改为点滴板,这样可以节省药品。
这节课内容有些多,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以及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可放在第二课时,在第二课时对其知识做充分的总结。
在这节课中,装置的选择,可开动学生的探究思维,可问学生,就我们讲台上拥有的仪器,我们如何把生成的气体收集起来。可让学生讨论,看学生情况,教师可做适当的提示。这样这节课既不混乱,又开动了学生的思维,又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