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珊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横山小学 江西 上饶 334000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是学习数学的必要组成部分,在数学学习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数学的学习概念、方法和技巧学习于数学
小学数学作业也是布置与课堂,作业是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创新和运用。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不但要创设教学氛围,更要设计和课堂,
评价好数学作业,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扎实的基础。有技巧的设计与评价好小学数学作业,在设计的作业中要体现分层性、有趣性、实用性、开放性、兼顾性等等。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树立学习小学数学的信心,在学习的过程中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不
从而达到老师设计与评价小学数学的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自觉的进行创新作业,
关键词:小学数学;设计作业;评价作业【()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G420 【A 【1004-2377201635-0175-01 小学数学的作业和数学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业不但是老师重要的教学环节,更是学生学习数学学科
。老师再设计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作业的设计相当重要,
,,作业之时不能只考虑书本概念点要从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
发,设计出新颖、独特和现实化的作业,让学生对设计的作业充
发自内心的愿意做,是老师设计作业的基础出发点。另满兴趣,
外评价作业更是一门艺术,这便要求老师详细掌握每个学生的心理活动,需要什么样的评价方式。由此可见,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是数学教育工作中的重点。1 多元化的设计小学数学作业
1.1 设计作业要体现有趣性:数学学科的特点便是抽象度连贯性强、逻辑严谨和计算繁琐,这些特点都和小学生的年高、
,才能够吸龄特点相符合度低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首先要有趣,
引小学生的视野,进而投入身心的去做,在实践运用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掌握连贯数学知识点的技能。
1.2 设计作业要体现分层性:无论任何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数学基础和能力不同都会产生差异性,所以对于这些差异性,老师必须重视,对于班上成绩差异的学生不能布置同样的作
需要采取层次性设计作业。在学习《加减乘除的运算时》可业,
()(以从以下自由挑出5题做,155×3-60÷1.5;2)105×106-
()((103×82;3256-102×35+1020;4)44+55×2;5)33+22×;();();()980-10206450-120+3×29712×12×12+5581050
;(),这样不仅使全班都参×1050-98×850÷291090÷25-180
与到作业的练习中,更达到了分层性设计作业的标准。
设计作业要根据学1.3 设计作业要体现开放性和实用性:
生学习的数学教材内容为中心,要体现实用性,不可以随意设计。另外设计中题目的类型尽量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为所用到生活中,真正的达到实用性。另外再设计作业时开放性也非常重要,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正在发展期间,老师不可以固定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是要继续发散思维和创新的能力。在数学设计作业中引导学生学习自己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去解决的能力。也好比说,老师在设计作业时部分题目可以多种解法,并可标注在上面,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另外开放性作业并不要求
学生来解答,也可以让班上学生自由组合,一定是老师设计题,
自己进行填空题、选择题和应用题的作业设计,设计完之后可以
自行解答也可以分组讨论共同解答。
2 老师对于小学数学作业的评价要多元化
2.1 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必须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
便要采取鼓励的方式,对于班上的不爱学习和成绩不好的学生,
从数学作业中找出值得肯定的点,加以肯定,鼓励学生做数学作业的信心,逐步成长;对于班上中等层次的学生便要采取激励式评价方式,比如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学生写下这样的评语,如果
老师相信你会比现在更优秀。这你能够在坚持学数学做作业,
样小学生看到老师这样关心自己便会意识到自身的不足,进行
进而成长的更好;那么对于班上优秀的学生,便不能在进改善,
,,行鼓励和激励优秀的学生自尊心非常强如果要是继续夸奖,
便有可能会落后,所以老师要保持高要求的评价方式。比如,如果你自己多去思考和总结数学学习方式,老师相信你未来一定
会和老师保持会很棒。这样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高要求,
一致的目标,不断完善自身的数学学习。
作业评价本身的目标2.2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业评价中: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就好便是激励学生能够学好数学科目,
的人生。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价中,优秀的学生看到其他人的作业,会更有信心;中等和稍差的学生看到优秀学
,生的作业便会意识到其中的差距,努力去改善作业中的不足。
组织全班学生各个不同阶层的学生搭配在一起进行评价(包括
,作业的书写质量、完成情况、正确率等)老师要定期的查看评价
内容,发现各种学生的作业评价中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辅导问题,以达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的。
总结:总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是每个老师都要重视和创新的,有技巧、有目的和有设计的进行设计与评价,使小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高能力人才。参考文献[]]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与有效性探析[课程教1J. 高建芳.
()育研究.201602.
[][]张梅花浅析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评价考试周刊.2 .J.
()201541.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设计
陈祥玺
()山东省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驻龙山小学 山东 日照 276800
摘 要:让学生在具体、生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越来越成为每个数学教师的追求,有效数学教学情境要注意联系学注重现实性;注意学科特点体现学科性;给学生充分探究的时空,突现探究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猜测、生的生活实际,
交流、反思等活动经历知识的过程,实现体验性;教学情境的素材要能灵活变化、高效使用,关注简约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情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G62 【A 【1004-2377201635-0175-0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深入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已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进入了误区,使情境创设“、“,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出现了为创设而创设,只图
表面热闹、牵强的情境;出现了创设对教学没有起到应有的作
用,甚至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偏差的情境;出现了主次不分、本末倒置的情境等等。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意思,,是说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只顾形式上热热闹闹要寻根究底。
情境不应只是绚丽多彩的动态画面或活泼多样的操作活动,其要害是必须暗含着数学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发展能力和智力。
—175—
科学素养教学设计中华少年2016年 12月中 第35期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不
感兴趣,虽然方便了教学,但却大大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建构主义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学
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设计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学习,
习的环境,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训练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创造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意义构建的过程。下,
课堂教学情境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
灌输式的教学弊病,这情境中的情境化策略有助于克服被动式,
是情境化在课堂教学中最显而易见的作用。在一堂完美的课堂教学中,情境化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情境化教学
促动学生的求知欲。教学情境是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的和
可以增强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创设教学情境,
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
在“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理念的感召下,学生的数学内容应
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当是现实的、
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
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采取“问程标准》——建立模型———解释、题情境—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教学情境
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是学生掌握知识、
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在生、容易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活活动和游戏的情境中,
,生更多的联想容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解决问题的相
关策略。
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富有真实性、有效性、探索性、针对性、适度性的情境,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置身于逼真
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才能品尝到用数学的情境中,
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从而能够更好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不能为追求时髦的“情境教学”而盲
。目地创设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要明确其根本目的;创设的情境不仅要紧密联系生活,更要蕴涵丰富的数学信息;情境创设不仅应具备多媒体所展示的多彩画面,更应在适当的时候甘愿舍去其华丽外衣,追求真实有效的教学。创设情景的最终目的是吸引激发学生学习,充分感受数感受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学的价值,
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问题把自己
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当作发现者、
”神世界中尤为重要。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创造性的把书上的
“”“”,“”,句号转变成问号把问号溶于情境中让学生在情境中遇
促使学生努力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到问题,
有效的数学情境应该成为使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更深
“。有效数学味”应浓于“生活味”刻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助推器,
一是自然活泼的情境;二是的数学学习情境通常分为两个层次:
散发着浓郁数学味。数学情境的有效性始终离不开学生思维的
情境创设必须以思维为核心及时实现数学化。教师在创发展,
设教学情境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意图和本质,然后还要联
应该创设怎样的情系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创设情境,
境,对情境的呈现时机、形式和内容进行加工。
,总之有效的数学情境是数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有机结合,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
还能使凝结在生活情境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学知识,
想、数学的精神和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较好的发展。从而使课堂教
提升生命的价值。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1J.职业教育研究,2005. 段雪芹.走出新课改的误区[
()12.[]]2 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J.课程·教
()材·教法,2005.05.
[]、“[]张奠宙赵小平当心去数学化”3 .J.数学教学.2005.
()06.[]]纪国和新课程视野下教师教学技能的新取向[教学与4.J.
管理,2003,4.[]]论教师的职业能力结构[锦州师范学院学报,5J. 孟庆男.
2002,3.[]简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程.教材.教法,6C]. 余文森.
,20021.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课程.教材.教法,7 胡波.C].
2004,7.[]、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8 M].
版社,2004年版.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
战丽新
()吉林省公主岭市杨大城子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 公主岭 136100
摘 要:数学是集实践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它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在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化下,小学数
学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构建理论联系实践的思维模式,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此,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结合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如何实现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以便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方法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实际;结合【】【()中图分类号G文章编号】623 文献标识码】A 【1004-2377201635-0176-02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构建学生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从生活实际
,运用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构
建联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模式。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注重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并在知识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的灵活运用,这些都离不开生活作为教学的背景,因此,学生生活实际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着天然的优势作用。
1 小学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的意义
学生通过1.1 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思维模式的形成:
对实际生活中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从观察
,,中思考与之有关的数学知识并构建二者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
对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认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关于数学生活的事物或者场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中构建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改善学生在学习态度、价值认同、思维模式等
方面的表现。能够增强学生对生活中蕴含数学现象的理解,提
高其知识的运用水平。
数学是培1.2 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学科,注重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的培养,从而有助于学生自身的成长。例如,当学生遇到关于超市购物的问题时,就会想到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钱来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就需要学生分析哪些是自己必须的东西,哪些是可以放弃购买的东西,最终得出购买物品的明细,并在购买过程中对于价格总额有个计算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数学1.3 加深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而有服务生活的认识:
,,知识源于生活而又为生活服务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
生对数学知识服务生活的体验,教师通过例举生活中的数学案例,强化学生对数学功能的认识。如,建设城市中的大楼中,对于土地的测量、价格计算、建筑的构图和设计、人工的成本等方面都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可见数学知识的运用处处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其存在的原型。
—17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