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0039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201301

来源:伴沃教育


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课程代码:00390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 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 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l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关于科学的描述,正确的是(D)1-5

A.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固定不变的正确解释

B.科学回答的是“做什么”的问题

C.科学是正确、系统化的知识

D.科学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

2.在儿童学科学诸要素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要素是(A)1-9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3.就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主要集中在(C)1-17

A.0—3岁 B.2—4岁 C.3—6岁 D.0—6岁

4.“帮助儿童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分类”这一目标适合于(B)2-57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中班、大班

5.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学科依据是(B)2-37

A.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 B.自然科学的学科特点

C.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D.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6.儿童用脚踩打气筒给气球充气的技能属于(D)2-50

A.测量技能 B.制作技能 C.实验技能 D.操作技能

7.关于科学方法和技能的表述,正确的是(D)2-49

A.观察技能是将信息系统化、概括化的能力

B.测量技能是加工已有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

C.思考技能是形成并验证结论的能力

D.表达技能是总结、传达或交流科学过程和结论的能力

8.关于儿童科学活动组织形式的表述,正确的是(C)3-84

A.应以小组活动形式替代集体活动形式

B.集体活动形式是最重要的儿童科学活动形式

C.要灵活地、综合地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

D.小组活动形式是最重要的儿童科学活动形式

9.某儿童在科学活动“玩水”中,发现积木漂在水面上,然后他就不停地将积木往下按,

还自言自语地说:“下去!下去!”但是积木总是会漂在水面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名

儿童(A)7-203

A.既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获得了科学探究的结果

B.经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但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C.既没有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也没有获得科学探究的结果

D.产生了科学探究的问题,但并没有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过程

10.影响儿童科学探索的外部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D)3-76

A.材料 B.时间和空间 C.同伴 D.教师

11.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一

石磨。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D)4-97、99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B.广泛性和代表性要求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12.最适合学前儿童探索的科学内容是(A)4-88

A.颜色混合的现象 B.风的成因

C.物体振动和声音的关系 D.常见家用电器的工作原理

13.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A) 4-95

A.雾和霜 B.昆虫 C.彩虹 D.小草

14.属于开放性问题的教师提问设计是(B)5-132

A.“这是什么颜色的?” B.“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蝴蝶?”

C.“你喜不喜欢蝴蝶?” D.“它叫什么?”

15.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活动的重要性的表述,正确的是(B)5-121

A.有利于儿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 B.让儿童享受科学探索过程带来的乐趣

C.可以帮助儿童记忆一些科学术语 D.让儿童尽快地得到科学结论

16.关于偶发性科学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D)5-144

A.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可以事先估计到儿童的偶发性科学活动

B.活动的时间、地点固定不变

C.活动过程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D.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17.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儿童感知客观事物与现象的基本方法是(A)6-153

A.观察 B.科学实验 C.分类 D.测量

18.儿童用脚步测量两棵树的距离,这属于(B)6-166

A.观察测量 B.非正式量具的测量

C.正式量具的测量 D.目测

19.符合学前儿童心理环境创设要求的正确做法是(C)7-224

A.教师及时制止儿童之间的争论

B.教师提醒儿童不要乱发表意见

C.在儿童科学探索遇到困难时,教师激励儿童继续探索

D.教师对儿童不合逻辑、幼稚可笑的推理给予批评并纠正

20.分析教育环境的各个维度中,反映环境中材料的数量多少和功能多寡的是(A)7-208

A.简单——复杂 B.高活动量——低活动量

C.冷硬——柔和 D.干预——隐退

21.请科学家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

育社会资源中的(C)7-226

A.信息资源 B.材料资源 C.人力资源 D.组织资源

22.通过评价揭示、暴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便使教育者明

确教育中的症结所在,这体现了教育评价的(B)8-232

A.鉴别作用 B.诊断作用 C.预测作用 D.改进作用

2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收集资料的方法有(C)8-244

A.观察分析法、事件详录法和访谈法。

B.观察分析法、行为检核法和事件详录法

C.观察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D.情境观察法、事件详录法和访谈法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第三个步骤是(C)8-241

A.设计评价方案 B.确定评价目的 C.实施评价方案 D.处理评价结果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l分,共8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25.对于中、大班儿童,我们可以通过“____为什么________”的问题来指导儿童认识事物之间简单、明显、外在的联系。5-133

26.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种类一般有___儿童操作实验________和教师演示实验两种。6-169

27.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包括_____自然环境______、物质材料和心理环境等要素。7-202

28.从儿童发展的角度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促进儿童学习科学,而且在于

促进____儿童素质_______的全面发展。2-52

29.STS教育就是以STS科学观为指导的科学、技术和____社会_______教育。4-113

30.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儿童自己的____科学探索______过程。3-63

31.“发展儿童好奇心和积极的科学态度”这一目标的核心是培养___理智感_______。2-52

32.学前期儿童处在“前科学”阶段的认识,有时是违背事实的,但其中不乏想象力和创造

性思考,我们应采取一种___宽容_______的态度来对待。7-207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3.简述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含义及在指导儿童学科学中的作用。1-28

答:

(1)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指的是教师对儿童学科学规律及教师教科学规律的把握和运用能力。

(2)教师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在辅导儿童学科学中,有助于教师对学前儿童应学什么样的科学、怎样学科学以及怎样帮助儿童学科学等问题产生正确地认识及有效的教育策略,是成功指导儿童学科学的前提。

34.简述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点。1-12

答:

(1)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奇、好问的特点;

(2)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探索的特点;

(3)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好活动的特点;

(4)学前儿童学科学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35.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情感目标。2-52

答:

(1)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和积极的科学态度;

(2)培养儿童对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3)培养儿童对科学技术及其对社会作用的关注;

(4)发展儿童良好的个性品质。

36.简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4-100

答:

(1)人体;

(2)自然生态环境;

(3)自然科学现象;

(4)科学技术教育。

37.简述早期科学阅读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意义。6-195

答:

(1)有益于扩大、丰富儿童的科学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科学概念。

(2)能激起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应到他们学科学。

(3)能使儿童凭借已有的科学经验,引起科学幻想。

(4)有益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38.简述科学发现室提供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7-219

答:

(1)新颖有趣;

(2)操作方式简便易懂;

(3)结构简单且可探索;

(4)种类和数量充足。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l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39.试述集体教学活动的优缺点及在教育实践中扬长避短的做法。3-81、84

答:

1、 集体教学活动既有其优越之处,也有明显的缺点。

(1)集体教学的优点是:教学效益高,充分体现教师直接指导的作用,能使儿童养成集体活动的习惯。

(2)集体教学的缺点是:教师很难顾及儿童的个别差异,难以进行个别指导,年幼儿

童难以适应这一正规的教学形式。

2、在实践中,应该坚持集体活动、个人活动和小组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地说:

(1)要充分发挥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使其真正成为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2)要充分重视个人的探索活动和小组的科学活动,以弥补集体活动的不足。

(3)要灵活、综合地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在一种活动中实现多种形式的结合。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

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40.以中班儿童为对象,设计三个不同的影子游戏。要求分别写出游戏的玩法及其蕴含的科学内容。6-173

答:

(1)“踩影子”游戏

晚上在路灯下,让儿童跟随另一个儿童“踩影子”,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不仅锻炼了孩子动作的协调性,也发展了他们灵活应变的能力。

(2)手影子游戏

教师在多媒体教室,用窗帘遮挡窗口透过的光,使教室光线变得黑暗,打开多媒体,让儿童面对多媒体屏幕双手交叉做各种动作或是联动全身做动作,在屏幕上映射影子。

(3)透影游戏

供给幼儿透明与不透明材料的制品,让幼儿自由地在阳光下玩弄,并启发他们观察各种材料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哪种材料制品的影子暗。

41.根据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要求,分析和评价你所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7-209

答:

(1)幼儿园的墙壁颜色为白色,不会使小朋友们有亲切的感觉。

(2)为了避免小朋友们受到伤害,学校要求了小朋友们的活动范围,使孩子们的活动、娱乐收到限制,不利于孩子们智力的开发。

(3)教师中提供给孩子们的玩具太少,使孩子们是动脑思维受到限制。

(4)在孩子们进行活动时,有些老师过于冷漠,站到一边不干预孩子的活动,不启迪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不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5)幼儿园校园中绿色植被太少,没有自然的气息,不能培养儿童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42.设计一个能体现动植物和环境关系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要求写出活动的目

标及

具体内容(不必进行活动过程设计)。5-125

答:

(1)活动内容

以大班儿童为对象,通过在自然角种植蚕豆,观察蚕豆的生长,观察水、土壤、太阳等自然环境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2)活动目标

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特征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具体来说,是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观察蚕豆生长中的细微和整体变化,并进行观察记录;观察中适当引入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通过亲身种植、观察培养对大自然的积极态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