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名:盖梁钢筋—钢束图命令名:GLGJ功能说明:自动读取当前项目的结构尺寸信息。通过调整钢筋的直径等级,正负弯矩钢筋的数量,骨架中斜筋、通长弯起筋的布置以及骨架与抗弯钢筋的排布方式等参数,生成施工图设计阶段的钢筋图。操作步骤:在主菜单上选择下拉选择或者输入命令GLGJ,弹出如下界面:生成盖梁钢筋图:对界面上数据进行修改后,按确认生成盖梁钢筋图。关于图纸描述请参阅:图纸描述。修改盖梁钢筋图:使用AutoCAD打开保存过的盖梁钢筋图,在主菜单上选择出图->盖梁钢筋图或者输入命令GLGJ,这时用户可以通过界面中各种信息的修改来实现,进行修改后,点击岀图按钮钢筋图即可更新。图纸描述:http://www.xinlongban.com/图上所示区域右上至左下:当盖梁为1柱或2柱时,各视图绘制盖梁全部,当盖梁为3柱(含)以上时,立面图绘制一半,同时平面图,骨架图以及钢筋大样均与立面图对应绘制。各视图中的每一编号钢筋均为一个整体。对于图上各参数的操作与控制,请参见盖梁钢筋图-操作指南。立面图:立面图中示出的钢筋有骨架钢筋,防裂钢筋,箍筋,正负弯矩钢筋,以及盖梁立面轮廓与墩柱立面示意图。平面图:图中示出的钢筋有骨架钢筋,箍筋,负弯矩钢筋,以及盖梁平面轮廓与墩柱投影示意图。骨架:表示骨架中上下主筋、斜筋、通长弯起筋以及柱顶短斜筋的焊接关系。钢筋大样:表示出箍筋以外所有钢筋的大样图,当某一编号钢筋为均匀变长时,示出的是平均长度,钢筋大样的位置,与立面图相对应。断面图:表示立面图中所定义的断面位置上的盖梁断面图,根据立面图上断面位置的数量不同,断面图的数量亦不相同。断面图中主要表示骨架钢筋,http://www.xinlong119.com/正负弯矩钢筋以及箍筋和防裂钢筋,图上下的矩形方框组表示骨架钢筋与抗弯钢筋的排布方式,如下图中A表示骨架A的位置,11表示负弯矩11号钢筋的位置。当抗弯钢筋数量较多时,会多层放置。工程数量表:该盖梁所有钢筋与混凝土工程数量。当某一编号钢筋为均匀变长度时,数量表中长度表示为:均长度如图:箍筋大样:表示箍筋大样图。当某一箍筋为长度均匀变化时用平均长度表示。附注:关于本图的文字说明。操作指南:构造信息:选择盖梁钢筋界面上的构造信息,截面如左图。以上信息可以直接从桥梁模型中读出。如果没有模型图,构造信息需要手工填写。各种尺寸的含义如下图。http://www.xinlongban.com/参数说明:模型信息:构造信息:墩柱信息:骨架钢筋:通过选择模型文件中的不同墩台,获得相应的构造信息。注意:梁顶长如果是3柱(含)以上盖梁进行一半绘制时,图上标注长度为一半,例如,盖梁长度2245,标注为2245/2。柱间距相等选中时,不能修改右侧的墩柱间距表。墩柱间距表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分别为两侧的悬臂长度。http://www.xinlong119.com/参数说明:钢筋骨架:由上下主筋、通长弯起筋、斜筋以及柱顶短斜筋焊接而成的一个完整的钢筋框架。骨架基本信息:增减骨架:编号:片数:外/内侧斜筋数:在网格中单击鼠标右键可以弹出菜单添加或删除一种骨架。最多可以增加3种不同的骨架一种骨架的沿盖梁宽度方向布置的数量。一片骨架在盖梁边柱外/内侧所布置的斜钢筋数量,当修改该参数时。则在下面的斜筋配置表中根据斜筋布置间距自动生成相应数量与间距的斜筋。注意斜筋配置的数量中是包括通长弯起钢筋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每一片骨架顶部或底部增加一根钢筋,默认情况下上下都不增加。控制选中骨架中斜筋与通长弯起筋以及柱顶短斜筋的数量与排布位置。布置斜筋只考虑边柱的情况,中间各柱两侧的斜筋布置与边柱内侧斜筋布置相同。右侧边柱与左侧边柱斜筋成对称布置。柱顶从左到右的钢筋序号,与图上的钢筋编号不同,这只是一个顺序号码。分别为内侧和外侧,通过下拉列表选择。指盖梁顶布斜筋弯折点距离柱中心的距离。当需要配置通长弯起筋时,将内侧和外侧钢筋连接起来成为一根通长弯起筋,中间各柱也会自动连起来。在某一编号的斜筋(如上图中的1号斜筋)修改连接编号(与6号斜筋相连),所连接的斜筋(6号)的连接编号项自动修改为欲连接的钢筋编号(1号)。当修改了单根柱上所配斜筋根数中的左右任一数量,连接编号自动请零,需要重新进行连接。如下图中的N3钢筋即为通长弯起钢筋。添加了通长弯起钢筋后,为了能够正确焊接,斜筋的长度也会自动调整。对于斜筋(链接编号为0),这一项不能修改;对于弯起钢筋,分为3种类型:通长弯起、跨中断开、柱顶断开。增加钢筋:所选骨架钢筋的布置信息:编号:位置:距离:连接编号:类型:http://www.xinlongban.com/注意1:有些情况下,需要配置2根通长弯起筋,需进行如下操作,添加两个连接编号如下图:生成出来的结果如下:其中N3,N4是通长弯起筋。注意2:有些时候通长弯起筋在边柱上并不连接起来,只在中柱上连接,则需要将连接编号添为自身的编号即可。生成的结果如下:边柱为配置普通的斜筋,中柱配置通长弯起钢筋N3。钢筋信息钢筋直径与等级焊接长度:可以通过选择得到在骨架中,因为上下主筋与斜筋、弯起筋及柱顶短钢筋焊接在一起,该焊接长度默认值是骨架钢筋直径的10倍,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值可以修改。如图(骨架钢筋大样图)所示:http://www.xinlong119.com/斜筋弯起角度:斜筋控制间距:指骨架中斜钢筋相对于盖梁顶部的夹角,默认情况下这个值是45度,特殊情况下可以修改为其他角度,例如30度。骨架中的斜钢筋沿盖梁长度方向上的间距,通过修改此值,可以统一改变斜钢筋的间距,当有部分斜筋间距不同时,通过修改界面上中下部的斜筋布置信息中的具体间距实现。如图所示柱顶短斜筋:复选该项则在柱顶配置短斜筋如左图,否则不配。柱顶短筋半径:柱顶短斜筋高度:有些盖梁中,柱顶需要配置短斜筋,该半径所指为短斜筋顶部圆弧的半径,默认值是钢筋直径15倍的。如图中的R=37。5:柱顶短斜筋通过高度控制,该高度为柱顶短斜筋顶部圆弧顶点处钢筋中心线到钢筋底部弯折段中心线的垂直高度。如图所示:其他钢筋主要配置抗弯钢筋、防裂钢筋以及箍筋的基本信息http://www.xinlongban.com/参数说明:钢筋骨架:由上下主筋、通长弯起筋、斜筋以及柱顶短斜筋焊接而成的一个完整的钢筋框架。骨架基本信息:增减骨架:编号:片数:外/内侧斜筋数:在网格中单击鼠标右键可以弹出菜单添加或删除一种骨架。最多可以增加3种不同的骨架一种骨架的沿盖梁宽度方向布置的数量。一片骨架在盖梁边柱外/内侧所布置的斜钢筋数量,当修改该参数时。则在下面的斜筋配置表中根据斜筋布置间距自动生成相应数量与间距的斜筋。注意斜筋配置的数量中是包括通长弯起钢筋的。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在每一片骨架顶部或底部增加一根钢筋,默认情况下上下都不增加。控制选中骨架中斜筋与通长弯起筋以及柱顶短斜筋的数量与排布位置。布置斜筋只考虑边柱的情况,中间各柱两侧的斜筋布置与边柱内侧斜筋布置相同。右侧边柱与左侧边柱斜筋成对称布置。柱顶从左到右的钢筋序号,与图上的钢筋编号不同,这只是一个顺序号码。分别为内侧和外侧,通过下拉列表选择。指盖梁顶布斜筋弯折点距离柱中心的距离。增加钢筋:所选骨架钢筋的布置信息:编号:位置:距离:http://www.xinlong119.com/连接编号:当需要配置通长弯起筋时,将内侧和外侧钢筋连接起来成为一根通长弯起筋,中间各柱也会自动连起来。在某一编号的斜筋(如上图中的1号斜筋)修改连接编号(与6号斜筋相连),所连接的斜筋(6号)的连接编号项自动修改为欲连接的钢筋编号(1号)。当修改了单根柱上所配斜筋根数中的左右任一数量,连接编号自动请零,需要重新进行连接。如下图中的N3钢筋即为通长弯起钢筋。添加了通长弯起钢筋后,为了能够正确焊接,斜筋的长度也会自动调整。对于斜筋(链接编号为0),这一项不能修改;对于弯起钢筋,分为3种类型:通长弯起、跨中断开、柱顶断开。类型:注意1:有些情况下,需要配置2根通长弯起筋,需进行如下操作,添加两个连接编号如下图:生成出来的结果如下:其中N3,N4是通长弯起筋。http://www.xinlongban.com/注意2:有些时候通长弯起筋在边柱上并不连接起来,只在中柱上连接,则需要将连接编号添为自身的编号即可。生成的结果如下:边柱为配置普通的斜筋,中柱配置通长弯起钢筋N3。钢筋信息钢筋直径与等级焊接长度:可以通过选择得到在骨架中,因为上下主筋与斜筋、弯起筋及柱顶短钢筋焊接在一起,该焊接长度默认值是骨架钢筋直径的10倍,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值可以修改。如图(骨架钢筋大样图)所示:斜筋弯起角度:斜筋控制间距:指骨架中斜钢筋相对于盖梁顶部的夹角,默认情况下这个值是45度,特殊情况下可以修改为其他角度,例如30度。骨架中的斜钢筋沿盖梁长度方向上的间距,通过修改此值,可以统一改变斜钢筋的间距,当有部分斜筋间距不同时,通过修改界面上中下部的斜筋布置信息中的具体间距实现。如图所示http://www.xinlong119.com/柱顶短斜筋:复选该项则在柱顶配置短斜筋如左图,否则不配。柱顶短筋半径:柱顶短斜筋高度:有些盖梁中,柱顶需要配置短斜筋,该半径所指为短斜筋顶部圆弧的半径,默认值是钢筋直径15倍的。如图中的R=37。5:柱顶短斜筋通过高度控制,该高度为柱顶短斜筋顶部圆弧顶点处钢筋中心线到钢筋底部弯折段中心线的垂直高度。如图所示:排布信息:通过排布信息可以调整各种骨架以及抗弯钢筋的排布方式,同时也可以调整箍筋肢数以及箍筋所箍点筋的位置方法是鼠标单击需要调整的表明位置的方格,然后再单击其他位置进行交换。预应力钢束:http://www.xinlongban.com/命令名:GLGS功能说明:此模块既可以单独设置构造信息及钢束信息出单张特殊图纸,也可以与桥梁模型结合出多张图纸。既可以生成新的图形,也可以修改已有的图形。操作步骤:a)点击“出图”——“盖梁钢筋—钢束图”,弹出如下对话框:b)选择“出图类型”中的“预应力钢束”或“两者同出”(用“GLGS”命令时略过此步)。出现如下界面:http://www.xinlong119.com/c)d)根据需要设置构造信息。点击“预应力钢束”属性页,进入钢束设置界面:e)设置锚下钢筋网参数。http://www.xinlongban.com/f)设置“钢束参数”。此项设置必须先于“坐标”设置。也可导入已有的钢束及坐标设置数据。g)点击“坐标”进行坐标数据设置:h)首先设置每种钢束的转点数据。选择钢束(如N1),设定转点个数,点击“应用”按钮以确认改变数据。这时右侧的转点列表行数将变为指定的转点个数。i)设置转点坐标及半径。默认情况下同一钢束编号的端剖面A-A的Y坐标值将等于第一个转点坐标的Y值,且转点数据相对于盖梁中心是对称的。第一点和最后一点的半径R为零。j)k)选择其它钢束进行设置或选择不同的剖面进行设置。若要保存本“钢束及坐标”设置数据,则选择“导出数据”按钮,指定保存的路径及文件名进行保存即可。l)点击“出图”。参数说明:横筋间距:锚下横向钢筋在盖梁高度方向上的距离。竖筋间距:锚下竖向钢筋在盖梁宽度方向上的距离。纵向层数:钢筋网在盖梁长度方向的层数。范围1~50。http://www.xinlong119.com/纵向间距:钢筋网在盖梁长度方向的间距。至锚端距:锚下钢筋网外层到封锚内侧的距离。范围1~50cm。束外布层:钢束外侧横向钢筋在盖梁高度方向的根数。封锚宽度:封锚混凝土的宽度。范围0~100cm。钢束种类:编号的钢束数量。标注线距:立面大样图中钢束坐标标注线间的距离。范围50~1000cm。钢束参数:设置钢束的种类(如钢铰线、钢丝等)、直径等特性信息及对应的锚具、波纹管等。根数决定剖面坐标的个数。坐标:设置转点坐标及半径和剖面坐标数据。注意事项:在切换钢束及坐标选项时,系统将检查当前的设置信息,若没有数据类型或实际意义上的错误(如数字中含有字符或为负数等)则保存当前的设置信息。对于坐标的合理性(如转点两侧不对称等)等只作提示,不影响进行其它数据的设置。http://www.xinlongban.com/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