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熟读课文,概括各段的主要内容,分析各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理解课文是怎样逐层说明由制字到印刷的程序的。
参考答案: 段落 主要内容 概述活版印刷发明前雕版印刷发展的情况。 按照工作程序具体说明活版的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及优越性。 逻辑联系 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发展,又为下文重点介绍活版印刷做铺垫。 承接上文,具体介绍活字印刷术。 照应第2段,交代活字印的下落,第3段 交代毕昇去世后活字印的下落。 既说明本文言之有据,也表现了这项伟大发明的珍贵。
1.(活字原料)胶泥 制字 2.(活字厚度)薄如钱唇 3.(与雕版不同之处)每字为一印,印时,排在铁板上 4.(活字如何成型)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 第1段 第2段 从制字到印刷的程序
1.先设一铁板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排版 3.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4.持就火炀之 5.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1.一板印刷 印刷 2.一板已自布字 3.更互用之 二、本文在介绍活字印刷术时,注意突出“活”这个主要特点。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参考答案: 字是活的 排版是活的 印刷是活的 字印数目是活的 做法是活的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唐人尚未盛为之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2.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其印自落 3.火烧令坚 用讫再火令药镕 4.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 参考答案:
1.做;被 2.印刷;字印 3.用火;用火烧 4.靠近;完成 四、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简要地说给同学们听。
参考答案: 隋唐时期 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唐代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辽、宋、西夏、金时期 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每字为一印” “密布字印”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更互用之” “每一字皆有数印”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用讫再火令药镕” 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 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元代 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明清时期 雕版印刷技术迅速发展,套版印刷得到广泛应用。 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普及知识、促进生产、传播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又传入欧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