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来源:伴沃教育
第20卷第12期2020年12月创新科技

Innov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Vol.20No.12Dec.2020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可视化分析

傅端香1,张宇2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

焦作454000)

要:运用CiteSpace软件,将CSSCI数据库中在2005—2019年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文献

及期刊进行共被引分析、对作者进行合作网络分析及共被引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近些年来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关注度有所下降,但是研究领域有所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人力资本、劳资关系、组织支持;研究趋势是大数据背景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研究前沿是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认同。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可视化分析;聚类分析;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37(2020)12-76-11

DOI:10.19345/j.cxkj.1671-0037.2020.12.008

复杂多变的环境,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次爆发的疫情,对企业的运营、员工的管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条件,钉钉打卡、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消除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壁垒,打破了挑战。“人力资源”一词最早是由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中提出的。对于国家来说,人力资源是实现强国的必要资源;对于企业来说,人力资源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宝贵资源。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等一直是企业、学者所关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充分把握当前研究现状,从而

为学者未来研究方向做出预测。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与期刊共被引、作者合作网络与共被引、关键词共现、研究趋势与前沿进行研究,结合相关图谱,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各方面的研究现状。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与可靠性,本文选取来自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的文献,以此作为数据来源,以人力资源管理为关键词,发文起始时间为2005年,截止时间到2019年,累计15年,但是由于数据库对每次下载文献数量以及显示检索数量有所限制,因此,对2005—2010年和2011—2019年分别进行检索,共

收稿日期:2020-11-02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2021-CX-042)。

作者简介:傅端香(1976—),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张宇(1996—),女,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流动人口、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0年第12期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77·

检索到1428篇文献。为了剔除不相关的参考文献,进行了人工筛选,具体操作过程为作者之间严格制定筛选条件,根据同一标准进行文献剔除,然后互相比较筛选结果。这里将文献中无作者、作者不明确或与主题相差较大的文献全部筛选出来,共剔除7篇。

程德俊(2006)

COLLINSCJ(2006)

蒋春燕(2004)

刘善仕(2005)赵曙明(2005)

张正堂(2006)

范秀成(2003)

2文献与期刊共被引分析

图2

如图1,近15年来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文量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2005—2009年处于研究的繁荣阶段,其中2006年、2008年都突破200篇发文量;其次,2010—2014年处于稳定阶段,发文量保持在50~100篇,但是相比于2005—2009年,每年发文量急剧下降;最后,2015—2019年进入衰落阶段,每年发文量都低于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度在减少,但是在如该有所深入探讨。

2.1

文献共被引分析是CiteSpace具有的特色分析功能,通过对文献的被引次数、中心性比较及突发性探测,从而找到具有重要价值的文献。如图2,节点代表分析的对象,节点大小表示被引的频次,频次越多,节点相应越大。有紫色圆圈包围凸显出来的节点表示其具有高的中介中心性(不小于

[1]

0.10)。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共引关系,连线的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献共被引默认视图

被引频次多少,列出排名前9的文献,被引频次能够说明此篇文献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地位,其观点能够被高度认可。以下9篇文献中有7篇与绩效有关,由此可见,绩效相关方面的研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当重要。范秀成[2]以62家在中国经营的制造业外商投资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和人力资源管理与战略整合的程度对企业绩效存在积极的影响,并且文化制度环境能够调节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蒋春燕[3]以香港人力资源经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没有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相关的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没有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市场相关的绩效有显著作用,但徐国华[4]以三个地区122家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认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公司绩效有着一般的联系。张一弛、张正堂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有局限的,而刘善仕[5]的研究结论部分支持高绩效工作系统和公司绩效之

2.1.1高被引文献分析。如表1所示,按照

50篇,且近四年逐年递减。由这三个阶段可以看今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更应

文献共被引分析

粗细表示共引的强度,连线越粗,强度越高。另图中颜色由浅到深表示年份由远到近。

250200发文量/篇15010050

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外,连线的颜色表示相应节点第一次共引的时间,

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图1近15年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文数量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820190

·78·

创新科技第20卷

间存在正相关性。张一弛[6]认为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措施本质上是员工参与的结果,张正堂[7]认为高绩效工作体系需要同时满足人力资源、技术和经济三个条件,才能够提高员工工作意愿对财务效果产生积极的作用。CollinsCJ[8]认为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促进员工共享和交流知识,而高参与型人力资源实践能够促进专用性人力资本的形成,从而提高组织绩效[9]。引分析中,中介中心性较强主要是指重要节点的共引频次较高且中介中心性超过0.1的重要节点[10],而这些节点通常能够作为一个桥梁,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各个聚类起到衔接作用[11]。半衰期是用来衡量文献老化速度的一个指标,通常认为文献半衰期越长,文献越经典[12]。如表2所示,中心性大于等于0.10的文献其半衰期都大于等于6,表明这3篇文献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既是衔接各个聚类的关键节点,又是经典文献。

用其突变值来衡量,文献的突变值越高通常能够

表1

被引频次1798887766文献标题

外商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

说明其在一定时间内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从而能够代表某一时期的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Sigma值是综合文献的中心性与突变值得到的,中心性越高和突变值越高的文献,其对应的Sigma值越高。如表3所示,在既定突变值下,文献的Sigma值恰好是排列在前六的文献。从聚类结果来看,6篇文献中有3篇来自聚类#0,说明这个聚类#0研究领域最为活跃。

从高被引文献分析、突现性文献分析看,程德俊、张正堂、范秀成、刘善仕、CollinsCJ这5篇文献都同时出现在对应的表格中;从中心性来看,范秀成的中心性最高,综上这5篇文献的价值最高,对于研究者来说,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另外,从高被引文献和突现性文献来看,文献划分到#0的占比最多,划分到同一聚类下,说明这些文献内容有相似之处。

2.2

如表4所示,按照被引频次,列出频次大于100的期刊,这些期刊几乎都来源于管理学科,且多数是世界顶级的管理学期刊。通过期刊共被引分析,可以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知识基

期刊共被引分析

2.1.2高中介中心性文献分析。文献共被

2.1.3突现性文献分析。突现性文献可以

高被引文献

作者范秀成刘善仕

年份20032005

来源期刊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Academyof

ManagementJournal

管理评论经济科学管理世界外国经济与管理

经济科学管理世界

聚类005001000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中国连锁行业的实证研究KnowledgeExchangeandCombination:TheRoleofHumanResourcePracticesinthePerformanceof

High-TechnologyFirms

CollinsCJ2006蒋春燕张正堂程德俊赵曙明张一弛徐国华

200420062006200520042005企业特征、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香港企业的实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效

能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高参与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本专用性和环境动

态性的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高绩效工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结构整合与内涵回归制造企业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柔性战略与公司绩效

表2

高中介中心性文献

作者中心性0.220.100.10文献标题外商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高参与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本专用性和环境动态性的影响Therelationshipbetween'high-performanceworkpractices'andemployeeattitudes:aninvestigationofadditiveandinteractioneffects年份来源期刊管理科学学报管理世界半衰期聚类667014范秀成2003程德俊2006InternationalJournalMackyK2007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0年第12期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表3

突现性文献

作者程德俊张正堂范秀成刘善仕

年份2006200620032005

来源期刊管理世界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JournalofManagement

·79·

突变值3.363.323.173.073.042.82

文献标题

高参与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本专用性

和环境动态性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人力资

源管理效能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外商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中国连锁行业的

实证研究KnowledgeExchangeandCombination:TheRoleofHumanResourcePracticesinthePerformanceof

High-TechnologyFirmsStrategicHumanResourcesManagement:Where

DoWeGoFromHere?表4

Sigma聚类1.381.021.861.061.261.22

100052

CollinsCJ2006BeckerBE2006

共被引期刊表

期刊

聚类平均年份1000010211012

2007200920092009200920072009201120072007200920072011

排名频次中心性12345678101112139

332248240225170167155153139123111110102

0.060.040.040.060.070.050.070.030.040.090.020.110.04

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

(管理学会期刊)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

(中国科学院管理评论)

JOURNALOFMANAGEMENT

(管理学报)

INTERNATIONALJOURNAL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国际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

HUMANRESOURCEMANAGEMENT

(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VIEW

(人力资源管理评论)

JOURNALOFAPPLIEDPSYCHOLOGY

(应用心理学杂志)

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世界

PERSONNELPSYCHOLOGY

(人事心理学)

南开管理评论

JOURNALOFORGANIZATIONALBEHAVIOR

(中国组织行为)

础来自于管理学、社会学等。近十五年来,南开管理评论上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发文数量为18篇,它作为唯一一个高中介中心性的期刊,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衔接点。从聚类分析来看,排名前13的期刊中,有6篇来自聚类#0,有5篇来自聚类#1,有2篇来自聚类#2。从平均年份来看,聚类#0中期刊的平均年份是2009年,聚类#1中期刊的平均年份是2007年,聚类#2中期刊的平均年份是2011年,由此能够看出聚类#1中期刊被引用时间要远于聚

类#0和聚类#2。

3.1作者合作网络分析

3作者合作网络与共被引分析

作者在某一领域的发文量能够代表其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以及研究深度。如表5所示,列出了发文量前7的作者,他们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中赵曙明在管理学报发表的文章中,《中、美、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异与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下载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80·

创新科技第20卷

数量达到9580次,在经济管理发表的《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被引频次达到200。赵曙明[13]通过分析中、美、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征及各自优劣势,对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文化、理念、制度及标准的差异性进行比。另外,赵曙明[14]认为构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促进战略人力资源职能变革,同时指出健全的胜任力模型包括必要胜任力、差异胜任力及战略胜任力三个方面。

表5

排名1234567

作者发文量

作者赵曙明樊耘刘善仕邵芳杨东涛彭纪生唐贵瑶

4310109777

明侧重于从员工出发,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创新、组织绩效的关系;邵芳、樊耘侧重于从员工、组织视角展开研究,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宋典、汪晓媛侧重于对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而宋典、袁勇志研究范围较为广泛;李燕萍、林叶侧重于对前瞻性行为的研究;秦伟平、杨东涛侧重于对农民工和工作嵌入展开研究等。通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可以明显地看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研究社团。

3.2

如图4所示,用MinimumSpanningTree裁剪方法,保留重要的连线来提高可读性,由此得到作者共被引默认视图。通过作者共被引分析,能够找到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者、引领者、衔接点。

前6的高被引频次都达到60次以上,且排名前3

3.2.1

高被引作者分析。如表6所示,排名作者共被引分析

发文数量

的作者被引频次达到110次以上,其中赵曙明以被引频次141排名第一。通过对作者高被引分析,能够找到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作者,被引频次通常能够表明作者的被认同程度。在给定近十五年数据前提下,从首次出现年份来看,前五名作者首次共被引都在2005年,刘善仕是在2006年。从聚类结果来看,6名作者中有4名聚类到#0中,说明在高被引作者前提下,他们在聚类#0中影响最高。

列出了中心性大于等于0.10的作者,其中赵曙明

3.2.2高中介中心性作者分析。如表7所示,

如图3所示,图中节点大小表示作者发文量的多少,作者之间的连线表示他们之间的合作关系,连线的颜色表示合作年份,连线的粗细表示合作的强度。以赵曙明为中心,高素英、蒋建武、李乾文、黄昊宇、刘永强及杜娟与他都有合作。除此之外,合作关系较为明显的还有邵芳与樊耘、李珊,宋典与袁勇志、汪晓媛,李燕萍与吴欢伟、林叶,秦伟平与杨东涛等。其中,高素英、赵曙明侧重于对战略人力资本、人力资源实践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蒋建武、赵曙

袁曦临

李前兵

何发平

陈瑜

罗明忠

沈磊魏晓彤屠兴勇

马明

周学军刘宁刘善仕刘辉健

唐贵瑶

刘昕

邵芳

邢周凌秦伟平杨东涛

袁勇志

王晓玲

赵永乐

刘娜赵步同彭纪生

宋典

汪晓媛樊耘李珊

齐经民谢凌玲刘大卫

隋鑫曹春和

石金涛刘娜

吴欢伟

李燕萍

杨斌

张伟强

贾建锋

胡蓓

赵光辉

林叶

苏方国

高素英

刘永强赵曙明李乾文黄昊宇

杜鹃

王小迪孙健敏

蒋建武

张正堂

萧鸣政

张剑

李文辉

苏中兴赵炬眀

李焕荣

图3作者合作网络分析图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0年第12期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81·

HUSELIDMA

WRIGHTPM

ARTHURJB

DELERYJE赵曙明

刘善仕

图4

表6

排名123456

频次141136117936561

作者赵曙明HUSELIDMAARTHURJB刘善仕DELERYJEWRIGHTPM

高被引作者

首次出现年份

200520052005200520052006

作者共被引默认视图

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软件进行系列操作得到在此基础上,通过采聚类关键词共现分析默认视图,

400010

用对数似然率算法从施引文献的关键词提取名词性术语命名聚类。如表8所示,ClusterID指聚类编号,从表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划分为10个聚类,分别是#0人力资本、#1劳资关系、#2组织支持、#3知识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模式、#5金融危机、#6人力资源管理强度、#7人才流动、#8绩效评估、#9外包(同图5),聚类中包含的成员数量越多,编号值通常越小,这也正好与Size对应,聚类号越小,Size对应的数值越大。Silhouette是聚类的轮廓值,用来衡量某个聚类中包含的成员的相似程度,当这个值大于0.50时,通常认为聚类的结果是合理的,当这个值大于0.70时,此时聚类的结果是高度令人信服的。由表中信息可知,整体来看,聚类的结果是合理的,仅有2个聚类的轮廓值小于0.70,有5个聚类的轮廓值高达0.90以上。另外从平均年份(meanyear)来看,聚类中

表8聚类信息表

ClusterID

0123456789

Size2424242220169774

Silhouette0.6390.9300.8140.6940.8000.8080.9130.9400.9160.992

mean(year)2009201020122005200920072013200720092011

和ARTHURJB以0.17的中心性排名第一。以下作者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中作为关键节点,在各个领域研究中起到了衔接作用。在高中介中心性作者中,有4名作者具有较高的突变值,说明这几名作者在一定时期受关注度有所变动,他们的观点可能是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

表7

排名中心性123456789

0.170.170.160.140.130.120.120.100.10

高中介中心性作者作者ARTHURJB程德俊张正堂YOUNDTMALAWLEREEPODSAKOFFPMCOLLINSCJBOWENDE赵曙明

首次

突变值聚类

出现年份200520052007200720052006200620072008

410007010

2.984.633.392.85

4关键词共现分析

关键词通常是一篇文献中出现次数较多且能够代表核心问题的词语,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能够找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在不同时期所研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82·

创新科技第20卷

关键词出现的平均年份最远是2005年,最近是2013年,这说明在不同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在对关键词聚类的基础上,生成时间线图,如图5所示,每个聚类被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在时间线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聚类中包含的关键词数量。聚类中关键词数量越多,说明这个领域越受到人们关注,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来说是重要的领域。由图中连线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劳资关系、组织支持、知识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几个聚类中,关键词共现现象较为明显,金融危机、人才流动及绩效评估聚类中的关键词在早期共现现象较为明显,而人力资源管理强度聚类在近期共现现象较为明显。

4.1

关于聚类#0人力资本,近三年这个领域研究热度有所下降,它包括人力资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绩效、企业战略、心理资本、社会资本、自主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等关键词。人力资本是指通过接受教育或者经验而获得的知识、技能与社会认知能力[15]。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关注的对象不再仅限于人力资本,对社会资本、心理资本关注度有所提升,这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又有所提高。

4.2

关于聚类#1劳资关系,近十五年来研究未曾中断,它包括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劳资冲突、劳

劳资关系人力资本

动合同法、雇佣关系等关键词。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已有学者对劳资关系、劳动关系及员工关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研究,根据我国国情,通常用劳动关系来说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劳动关系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之一,只有将这一模块的工作做好,才能够保证人力资源管理运作正常,从而实现企业目标。

4.3

关于聚类#2组织支持,2006年左右兴起,它包括组织支持、组织认同、员工、个人组织双视角、情感承诺、工作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等关键词。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组织支持是指用来解释雇员—组织关系,包括互惠原则、自愿原则及拟人化思想[16]。对于员工来说,组织支持能够提升他们对组织的感恩水平[17],提高自己的工作满意度。对于企业来说,组织支持有利于与员工构建良好的关系,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4.4

关于聚类#3知识管理,2012年左右开始衰落,它包括知识管理、图书馆、三元知识、绩效考评、薪酬管理、战略管理、企业竞争力等关键词。关于知识管理的含义,不同学者有自己的见解,这里认为知识管理指人们对知识及与知识相关的事物进行的管理工作,这一般包括知识的获取、整合、共享与应用四个方面[18]。以知识为基

知识管理组织支持

200520072010201320162018

人力资本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绩效

企业文化劳动合同法企业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知识管理

企业竞争力人力资源组织绩效

战略人力资源高新技术企业人事管理

高校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压力自主创新心理资本社会资本

企业战略组织学习工作分析

素质模型工作满意度企业社会责任

组织支持

动态能力

环境动态性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本管理劳资冲突

人才工会

组织文化劳资关系

情感承诺

实证研究

自主创新能力创业导向虚拟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小肥羊雇佣关系

组织行动

人力资源管理论坛

述评大数据

#0人力资本#1劳资关系#2组织支持#3知识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金融危机#6人力资源管理强度#7人才流动#8绩效评估#9外包

创新绩效

社会交换理论员工创新行为团队创造力分析

员工个人组织视角人力资源管理素质组织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三元知识战略管理

战略

核心员工匹配信息系统创新组织社会化策略

企业金融危机

工作绩效绩效评价

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组织吸引力战略柔性人力资源柔性知识图谱地方政府#5

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员工建言行为

组织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公司创业内部人身份感知

科学发展观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以人为本

绩效评估人力资源规划

高绩效工作系统公共部门

数据挖掘人才培养

组织创新人才流动

员工幸福管理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代员工

人力资源管理角色

效能外包高科技企业

图5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0年第12期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83·

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通常表现为在其运行过程中为了取得、开发、利用和保持企业知识资源,对人力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的总称[19]。而知识管理通常需要基于特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发挥出其对组织和个人成长的作用[20]。在知识经济时代,拥有先进的知识资源就能够具有独特的优势,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5

关于聚类#4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人力资源柔性、高新技术企业、竞争优势、人力资源、组织绩效、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关键词,各个关键词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动态环境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固然不会一成不变。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阶段的企业,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会有所差异的,但同时需要意识到模式的创新是有一定的难度,模式的转变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4.6

关于聚类#5金融危机,受经济环境影响,他的研究热度在2009年左右开始衰落,它包括金融危机、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创新策略、企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社会化等关键词。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在金融危机下,通常需要人力资源管理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裁员、减少或者停止招聘、无薪休假、削减薪酬等是企业最常见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从国家角度来看,危机预测与应对是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加强金融监管、加强市场化的改革及防止过度防范带来的宏观经济问题是我们需要改进的方向[21]。

4.7

关于聚类#6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兴起于2008年左右,2014年左右达到较为繁荣阶段,包括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员工建言行为、内部人身份感知等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强度高低取决于员工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是否有一致的、清晰的理解,对组织所期待和奖励的行为是否有“共同的解释”。根据沟通漏斗原理,

[22]

新行为的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23],这不仅能够为员工提供建言机会,提高员工主动参与率,还能够提高组织沟通的效率,从而促进组织发展。

4.8人才流动

关于聚类#7人才流动,2008年左右达到衰落阶段,它包括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数据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流动、组织创新等关键词。人才流动形成了人力资本社会网络,而在这个网络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企业对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获取和控制存在差异,影响着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24]。科技强国离不开科技人才,而经济高质量发展会显著促进科技人才流动[25],但如何进行人才筛选,科研履历为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26],它在科技人才的测评、职业特征和成长、流动模式及引进政策都有所贡献。

4.9绩效评估

关于聚类#8绩效评估,包括绩效评估、人力资源规划、高绩效工作系统、新生代员工等关键词。以公共部门为研究对象,发现在绩效评估方面存在很多问题,相关理论和实践不足、内容和体系不够科学、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等[27]。以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绩效评估公平对绩效工资公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8]。如何正确理解绩效评估的含义,对于企业和员工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4.10

关于聚类#9外包,仅在2012年左右有所热度,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效能、高科技企业、外包等关键词。外包是指企业将内部重复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过长期的合同关系和支付一定的佣金,交给企业外部的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服务商来完成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形式[29],但人力资源外包受组织因素、战略因素、交易费用及风险的影响[30],所以尽管外包能够为企业减轻不必要的负担,但是在做出外包决策时需要进行全面考虑。

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金融危机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

对于沟通者来说内心想要表达的100%的内容,到被人领悟采取行动时仅剩下20%。有研究发现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在组织沟通质量和员工创

5.1研究趋势

5研究趋势与前沿分析

通过分区视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时间维度上关键词的演进过程。如图6所示,这里的关键词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84·

创新科技第20卷

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自主创新能力知识分享

团队创造力组织认同

实证研究监测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柔性补贴行为

述评

知识图谱内部人身份感知

集体主义人力资源管理

地方政府大数据

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

企业战略

雇佣关系

员工幸福管理

员工反应

公司创业组织承诺组织员工关系新生代员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实践

人力资源管理强度

因子分析

员工建言行为

人力资源开发

绩效考核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社会责任

组织支持

组织公民行为

信息系统工作满意度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环境环境

实践

员工创新行为

胜任素质

企业板上市公司

组织相关分析内容分析

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

探索式创新

创业导向

战略柔性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图书馆

激励机制

情感承诺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效能

个人组织双视角

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组织吸引力

学术专业主义高科技企业高承诺人力资源管理员工

创新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企业绩效

胜任特征模型知识型

工作绩效

组织社会化

组织绩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图书馆管理

员工组织关系社会资本

匹配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伦理战略职业生涯管理

人才流动数据挖掘

工作压力绩效评价

自主创新

二元知识结构方程模型

组织文化

结构方程

人力资源管理角色

劳资关系

效能战略管理

人才

制度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先进制造技术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核心员工

策略

管理模式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合同法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绩效评估

胜任特征

劳动关系

薪酬管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

高校科学发展观

国有商业工作分析

企业

胜任力

高绩效工作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企业竞争力企业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

组织创新

组织学习

人才培养金融危机

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外包

人力资源管理

2008201120142017

图6关键词分区视图

所在时间区域都是近15年来首次出现的年份。基于关键词共现分析,将分为五个时间段对其演进过程进行分析。2005—2007年,出现频率高的关键词有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企业绩效、组织绩效等,这一阶段关键词数量多,表明在这期间的研究成果较多。2008—2010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组织支持、组织公民行为、匹配、企业战略、企业社会责任等,这一阶段比较侧重从组织角度出发开展研究。2011—2013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动态能力、环境动态性、动态环境、情感承诺、组织文化、个人组织双视角等,由于金融危机的到来,给企业或多或少带来了损失,使得企业不得不考虑经济市场这一动态环境,学者针对企业如何防范危机、应对危机等做出探讨。2014—2016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有承诺型人力资员工创新行为、自主创新能力、团队创造力、组织员工关系、组织认同等,这一阶段的研究主题有所创新,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也越为具体化。2017—2019年,出现的关键词有内部人身份感知、员工建言行为、知识图谱、大数据等,内部人

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所传承下来的,知识图谱是利用可视化工具展现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成果,大数据代表了新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现在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5.2

前沿分析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前沿表示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学者的关注重点,能够对未来研究热点做出大致预测。如表9所示,2005—2010年的研究前沿是激励机制、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契约及金融危机;2011—2014年的研究前沿是胜任力、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组织支持;2015—2019年的研究前沿是组织行为、员工创新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及组织认同,这几个关键词将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频繁出现。另外,表中信息也表明了每一个突现词的持续时间,即这一关键词频繁使用的时间段。其中,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组织行为持续时间最长,表明它们的热度持续时间较长。

源管理实践、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人力资源柔性、

6结语

本文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来自CSSCI数据库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进行分析,得到

身份感知与员工建言行为是承诺型人力资源管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20年第12期基于知识图谱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表9

激励机制企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心理契约金融危机胜任力

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组织支持组织行为员工创新行为人力资源管理强度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认同Keyword热点突现词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2005YearStrength3.40643.86703.14723.11403.06483.76063.12466.25233.28323.32002.91864.20544.93393.1334Begin2005200520062008200920102011201120132014201420152016201620072006200820092010201320162015201420192016201920192019End·85·

以下几个结论。从文献与期刊共被引分析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绩效联系紧密,多与管理学科相关,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从作者合作网络与共被引分析来看,已有合作关系较为清晰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社团,但是从共被引分析来看,作者多为外国学者,同时与外国学者合作关系也相当缺乏。从关键词共现分析来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离不开时代背景,离不开国家政策,聚类组织支持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仍然是研究热点。从研究趋势与前沿分析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继续从员工、组织角度展开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从战略层次展开研究,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研究。另外,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与外国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因而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果了解不够充分。参考文献:

[1]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82.

[2]范秀成,英格玛·比约克曼.外商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关系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3(2):54-60,67.[3]蒋春燕,赵曙明.企业特征、人力资源管理与绩效:香港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04(10):22-31,63-64.[4]徐国华,杨东涛.制造企业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柔性战略与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2005(5):111-116,169.[5]刘善仕,周巧笑,晁罡.高绩效工作系统与组织绩效:中国连锁行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5(1):

[6]张一弛,黄涛,李琦.高绩效工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结构整合与内涵回归[J].经济科学,2004(3):63-73.[7]张正堂.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人力资源管理效能中介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6(2):43-53.

[8]CHRISTOPHERJC,KENGS.Knowledgeexchangeandcombination:theroleofhumanresourcepracticesintheManagementJournal,2006,49(3):544-560.

performanceofhigh-technologyfirms[J].TheAcademyof[9]程德俊,赵曙明.高参与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人力资本专用性和环境动态性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6(3):[10]房宏君.基于CSSCI的人力资源研究可视化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0):132-137.

[11]汪玉兰,邓国民.国际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图书馆,2020(1):44-52.

[12]李红娟,谢永飞.流动人口研究十年:热点、趋势及前沿[J].人口与社会,2018,34(4):51-63.

[13]赵曙明.中、美、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异与中国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研究[J].管理学报,2012,9(3):[14]赵曙明,杜娟.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经济管理,2007(6):16-22.

[15]田喜洲.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到心理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取向[J].商业研究,2009(1):77-79.

[16]邵芳,樊耘.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双视角组织支持模型构建[J].软科学,2013,27(7):109-114.

[17]曾海洋,张剑.组织支持对员工感恩的影响:组织公平的调节作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3):64-68.380-387.86-93,171.

142-14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86·

创新科技第20卷

[18]李静.基于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4):23-25.

[19]易明,邓卫华.基于知识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J].情报科学,2005(7):992-996.

[20]陈琴,蒋合领.我国知识管理研究学派、知识基础及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情报杂志,2016,35(2):88-92,[21]熊婉婷,崔晓敏.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教训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国际经济评论,2019(2):57-74,5.

[22]唐贵瑶,魏立群,贾建锋.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35(4):40-48.[23]唐贵瑶,于冰洁,陈梦媛,等.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中介作用的组织沟通与员工创新行为研究[J].管理学报,[24]孙博,刘善仕.人才流动、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基2016,13(1):76-84.174.

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5]李培园,成长春,严翔.科技人才流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互动关系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19):131-136.

[26]刘洪民,刘炜炜.基于科研履历分析的科技人才政策研究:一个文献述评[J].情报杂志,2019,38(4):74-80.[27]张宏海.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与评估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4(1):213-217.

[28]陈丽芬.绩效评估公平、工资系统认知与绩效工资公平关系研究:兼论绩效工具性感知的中介效应[J].管理工程学报,2015,29(1):8-19.

[29]郑彤彤,唐文伟,王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0(2):85-87.

[30]任丽莉,任浩,覃润宇,等.人力资源外包研究新进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7):11-15.2018,35(10):147-157.

VisualizationAnalysisonHumanResourceManagement

ResearchwithKnowledgeMapping

FuDuanxiang1,ZhangYu2

(EnergyEconomicsResearchCenter,HenanPolytechnicUniversity,JiaozuoHenan454000)

Abstract:UsingCiteSpaceSoftwareandtakingtheliteraturerelatedtohumanresourcemanage⁃

mentinCSSCIdatabasefrom2005to2019astheresearchobject,thispapermadeaco-citationanalysisofdocumentsandperiodicals,acooperationnetworkanalysisandco-citationanalysisofauthors,andaco-occurrenceanalysisofkeywords.Theresultsshowedthattheattentiontohumanresourcemanagementresearchhaddecreasedinrecentyears,buttherewasinnovationintheresearchfield;theresearchofhumanresourcemanagementfocusedonhumancapital,la⁃borrelationsandorganizationalsupport;theresearchtrendwastheresearchonhumanresourcemanagementunderthebackgroundofbigdata;theresearchfrontierincludedhumanresourcemanagementstrength,strategichumanresource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alidentification.Keywords:humanresourcemanagement;visualanalysis;clusteranalysis;knowledgemapping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