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培智五年级下数学教案

来源:伴沃教育


备 课 笔 记

学 科 数 学 班 级 培 五

任课教师

二○一七年春学期

学 科 教 学 计 划

学 科 数 学 班 级 培 五

任课教师

二○一七年春学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11名学生,男9名,女2名。智力障碍轻、中度的有4人,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简单的生活、劳动能力;中重度的有2人跟着同伴可以一起学习简单的数学知识和简单的劳动、生活技能;极重度的有5名,基本没有沟通能力,跟着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沟通技巧,学习能力和弱。 二、教材分析

上海卢湾区辅读学校教材《生活数学》第十册:首先安排的是复习,包括:口算、笔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简单的解决问题为下面的20以内的混合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从20以内的连加到连减再到加减混合,最后巩固练习进行综合练习(一);单元三安排了计算器的认识及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单元四解决问题-----连加、连减的生活应用;单元五是学期内容的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1.学习掌握(借助手指、计算器等)2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理解(了解)算理,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训练。

2.认识计算器的常用摁键名称和作用,能正确熟练用计算器计算。

3.学会正确读题、审题,根据关键字词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式解答,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的问题能力。

4.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 方法措施

重难点:解决问题-------读题、审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训练。 1.家校配合,在平时生活中让孩子多参与、多沟通。 2.一帮一:以A带B,以B带C的方式同进步、共成长

2017年春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

培智五年级 年级 数 学 学科

周次 单元/章节(课) 至第 页 完成情况 第一大周 第二大周 第三大周 第四大周 第五大周 第六大周 第七大周 第八大周 第九大周 第十大周 第十一大周

复习、20以内的连加 20以内的连减 20以内的加、减混合 综合练习一 计算器的认识 阶段复习--迎接期中检测 综合练习二 连加应用题 连减应用题 综合练习三 总复习--迎接素质汇报 1-8页 9-13页 14-21 22-24 25-31 32-33 34-39 40-45 46-49 50-58

单元教学计划

第 单元(章)教学计划 单元(章)名称 目的要求 主要知识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难点的突破及解 决 方 法 能力培养目标及 措 施 作业安排及 教学效果检测

复 习 所需课时数 4 1.正确计算(借助手指、计算器)2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2.继续学习竖式计算,知道(了解)竖式计算的要点; 3.回忆再现10以内的加减混合,知道(了解)运算顺序; 4.继续学习简单的解决问题。 1.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 2.竖式计算; 3.10以内的加减混合; 4.简单的解决问题。 培养解决问题的读题、审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计算正确率和速度 1.借助课件的演示、互动,动手操作--小棒、手指的演示; 2.家校互动、交流、监督。 1.动手操作能力,借助教具、实物加强训练; 2.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课件演示、互动加强训练。 课课有作业 周周有家庭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亲子作业,笔头作业,开放作业。 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教学流程表

课题:复习20以内计算 分层要求 知识 教 学 目 的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 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具学具 第 1课时 总第 1 课时 课型 : 复习课 B类(中重) 正确正确计算20以内加减法 借助计算器在以小组、个人竞赛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计算的能力 体验学习乐趣 运用跟读、指读 C类(重) A类(轻) 正确计算20以内加减法。 在以小组、个人竞赛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计算的能力 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正确计算 计算器 师生活动过程 辅导 在复习中,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算式的含义,能正确在复习中,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算式的含义,能能认数字1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积极交流、积极思考。在活动一、课前准备: 1. 师生交流:同学们在家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在寒假里过了一个重要的节日。 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变化? 2.师作几点要求:课堂纪律(每人都长一岁了,变得更听话: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做小动作,不打扰别人。更懂事:说话有礼貌,关心同学。更聪明:那么谁更聪明了呢? 二、口算(P1第1题) A 组:到黑板上板书 B 组:借助计算器验证 7+6= 10+2= 9+5= 11+4= 3 + 8= 7+3= 16—9= 12 - 4= 15- 1= 14 - 6= 13 —3= 11- 7= 三、B组 在书上完成P1第二题 左 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A B组两组分别看看谁第一个做完。 A组 在书上完成P1第二题 右边 做第二组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 指导C听数、认数、找数1 11+8= 6+8= 16-8= 13—8= 10+7=

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教学流程表

课题:复习20以内计算 分层要求 知识 教 学 目 的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 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 具 学具 理解题意,正确计算 计算机 师生活动过程 辅导 A类学生口算 B类学生读出算式用计算机计算 训练C类学生跟读 指导C在计算器中认识“1” 第 2 课时 总第 2 课时 课型:复习课 B类(中重)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看懂题意并用计算机计算。 借助工具学习,提高计算器的运用能力。 体验学习的乐趣 运用跟读、指读认识 C类(重) 认读数字5 A类(轻) 复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能正确进行20以内的各种计算,并能说出算理。 在以小组、个人竞赛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计算的能力。 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愉悦。 一、计算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 11 8 17 7 15 1 13 9 18 2 13 6 5 6 10 2 9 3 6 8 4 15 11 1 1.说说题目的意思 2.用10分钟时间计算(巡视、选择说算法) A计算,B计算器 二、看看谁是计算小能手 4= ( ) 1=( ) 1= ( ) 6=( ) 9+ 7= ( ) 8+ 8=( ) 3= ( ) 7=( ) 9= ( ) 5=( ) 理解题目的意思:AB组同学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三、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教学流程表

课题:复习20以内计算 分层要求 知识 教 学 目 的 技能 过程 方法 情感 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 具 学具 正确列出竖式计算 计算机 师生活动过程 辅导 A类学生自己完成 式 同坐帮助,用计算1 2 1 8 1 4 1 3 机计算 B类学生读出算第 3 课时 总第 3课时 课型:复习课 B类(中重) 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和书写 借助工具学习,提高计算器的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和同伴一起讨论。 运用跟读、指读认识 C类(重) A类(轻) 能把横式改成竖式,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和书写。 在以小组、个人竞赛中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计算的能力。 能在帮助下能把横式改成竖式,认读数字、算式 在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愉悦。 一、计算 + 6 - 7 + 7 + 3 5 1 3 6 10 - 2 - 9 - 5 - 4 1.生做、生批,师生评价; 2.说说竖式的书写方法、注意点。 二、把横式改成竖式 12+3= 8+4= 15-6= 7+9= 13-9= 11-8= 11+8= 14-6= 12-5= 1.先改写成竖式,再说说竖式的书写方法、注意点; 2.再写出得数。 三、小结 计算时遇到困难的题目怎么办?借助手指语或者把横式改成竖式计算,但要注意数位对齐和知道进位、退位的要点,并要注明。 四、作业布置 课堂作业A组用竖式计算 B组不用竖式、用计算器计算 12+3= 8+4= 15-6= 11+8= 7+9= 13-9= 11-8= 14-6= 亲子作业C家长数数字1孩子按一按数字1 。

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培智部教学流程表

课题:解决问题 分层要求 知识 教 学 目 的 过程 方法 情感 价值 重难点 教具学具 技能 第4课时 A类(轻) 总第4课时 课型:复习课 B类(中重) C类(重) 指认数字2 在读、圈划已知条件和关键字词时,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解决加法生活实践问题的能力。 用学会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提高学生列式计算的能力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个别辅导 体验学习的乐趣 理解应用题,正确列式计算 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辅导 一、第7题 1.出示题目:学校图画组有8人,唱歌组有9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2.首先要读题目,读懂题目。 3.分析题目。 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 两个组是指哪两个组?即使指图画组和唱歌组一共多少人? 4.划出已知条件和关键词 5.用什么方法计算?图画组的人数+唱歌组的人数=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6.计算 8+9=17 7.计算得出答案之后要做什么?写上单位(人) 答:两个组一共有17人。 二、第8题 1.打开书本。读一读:A读、B读、一起读。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补充,再读一读、做一做。再创作,在具体的操作中说一说题目,然后互相协作解决。 2.分析 已知条件:四年级养了6盆水仙花,五年级养的盆数和四年级同样多。 问题:四、五年级共养水仙花多少盆? 3.四、五年级共养水仙花多少盆,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年级养的水仙花的+五年级养的水仙花的=四、五年级共养水仙花多少盆 4.四年级养的水仙花的数量是多少?四年级养了6盆水仙花 5.五年级养的水仙花数量是多少?为什么?圈出关键词同样多。 四年级养了6盆水仙花,所以五年级也养了6盆 6.四、五年级共养水仙花6+6=12(盆) 7.答:四、五年级共养水仙花12盆。 三、作业 1.我班有男生( )人,女生( )人。我班一共有多少人? 2.老师左手有10支铅笔,右手有( )支。一共有多少支? 开放题:同桌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 我有( ),你有( )。一共有多少? 1.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 2.分享、交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