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耀雄,胡海艳,郑苗,张显勇,梁翠琴 来源:《现代食品》 2017年第6期
摘 要: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工作,使检测工作更加准确、高效,保障食品安全,开展此项目的研究。方法:参照食品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GB 4789.4-2010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和GB4789.28-2013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结果:本次研究选用的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CAS)、亚硫酸铋琼脂(BS)、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和HE琼脂(HE)4种培养基的生长率、选择性、特异性均符合GB4789.28-2013中的要求,通过实际加标的结果对比分析发现,显色培养基CAS要优于BS、XLD、HE培养基。结论:在这四种分离式培养基中,显色培养基CAS在分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过程中特异性和敏感性是最好。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应灵活运用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减少漏检。
关键词:沙门氏菌;培养基;分离效果比较
揶浍卸室卸巍揶浍卸卸,垓萋�橥砘嬖停,瘾椹瞍煅�世�讵猿婿哝,憷煅蹂挽�钴猿芑戢卸,爿讵憷徐跆瘾椹钴麟刳丝。瞍洳卸圊爿讵耖愿耖70%ⅵ80%毽揶浍卸熠衙钴,蘖爿�憷呷钴肟、颖�世黏�[1],对分离出的沙门氏菌流行病的研究十分必要。现如今在食品中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主要是常规的生化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免疫学检测,把目标检测菌从样品中分离出来主要采用常规培养基培养分离。为了更好地开展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工作,做好食品安全风险检测,保障食品安全,开展如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菌株
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331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奇异变形杆菌CMCC49106、粪肠球菌ATCC19433(广东省微生物种质资源库)。
1.1.2 培养基与试剂
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CAS)(法国科玛嘉公司),缓冲蛋白胨水(BPW)、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SC)、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TTB)、亚硫酸铋琼脂(BS)、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琼脂(XLD)、HE琼脂(HE)、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培养基(TSA)(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本实验中所用的实验试剂和培养基均在有效期内。
1.1.3 仪器
AC2-4S1生物安全柜(ESCO公司);SS-325全自动灭菌锅(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恒温培养箱(上海新苗医疗器械制造有限公司)。
1.1.4 样品
实验所用样品均在市场购买,包括纯牛奶(菌落计数﹤1 CFU/mL)、生猪肉(菌落计数3.8×105 CFU/g)、肉馅(菌落计数:5.2×109 CFU/g,按照GB4789.4-2010[2]
检测,无沙门氏菌检出)。
1.2 方法
1.2.1 平板的制备
按产品使用说明配制培养基并倾注制成平板。
1.2.2 生长率测试方法
(1)工作菌悬液的制备。将标准储备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13311接种到NB肉汤培养过夜,制备10倍系列稀释的菌悬液。每平板的接种水平为20~200 CFU。
(2)接种。选择合适的稀释度的工作菌悬液0.1 mL,均匀涂布接种于CAS、BS、XLD和HE4种不同培养基的平板和TSA平板。每一稀释度接种2个平板。36 ℃培养24~48 h。选择菌落数适中的平板进行计数,按下列公式计算生长率。
PR=NS/N0
式中:PR—生长率;NS-CAS、BS、XLD、HE四种不同培养基的平板上得到的菌落总数;
N0—TSA平板上获得的菌落总数(该菌落总数应≥100)。
(3)结果解释。目标菌在培养基上应呈现典型的生长。选择性分离固体培养基上目标菌的生长率一般不低于0.5,最低应为0.1。
1.2.3 选择性测试方法
(1)工作菌悬液的制备。将标准储备菌株粪肠球菌ATCC1943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分别接种到NB肉汤培养过夜作为工作菌悬液。
(2)接种。用1 μL接种坏取选择性测试工作菌悬液1环,在CAS、BS、XLD和HE四种不同培养基的平板和TSA平板表面划6条平行直线,同时接种2个平板。
(3)计算。培养后按以下方式对培养基计算生长指数G。每条划线比较稠密菌落生长时,G为1,每个平皿最多为6分。如果划线上没有菌落生长、生长量少于划线的一半或菌落生长微弱,则G为0。记录每个平板的得分总和便得到G。同时接种2个平板。
(4)结果解释。非目标菌的生长指数G一般≤1,至少应达到<5。
1.2.4 特异性测试方法
(1)工作菌悬液的制备。将标准储备菌株奇异变形杆菌CMCC49106接种到NB肉汤培养过夜作为工作菌悬液。
(2)接种。用1 μL接种坏取选择性测试工作菌悬液1环,在CAS培养基的平板和TSA平板表面划平行直线,36 ℃培养24~48 h,同时接种2个平板。
(3)结果解释。非目标菌应有典型的菌落外观、大小和形态。
1.2.5 人工污染样品沙门氏菌的检测
分别取25 g(或25 mL)样品(纯牛奶、熟猪肉、肉馅3种)于含225 mL BPW的均质袋中,每种样品取2份,共6份,用拍打式均质器均质2 min,36 ℃培养18 h。取BPW增菌液1 mL分别加入至10 mLTTB、10 mLSC中,分别在42 ℃和36 ℃培养24 h,然后取TTB、SC培养液划线接种于待测培养基(XLD、HE、BS、CAS),比较其对沙门氏菌的检出效果。
2 结果
2.1 目标菌的生长率
沙门氏菌生长率实验结果见表1。
以TSA为参比,本次研究XLD、HE、BS和CAS培养基的PR分别为0.83、0.91、0.80和0.88, PR均大于0.5,所以,这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生长率菌符合要求。
2.2 非目标菌选择性比较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划线接种到XLD培养基上,粪肠球菌ATCC19433分别划线接种于HE、BS和CAS培养基上,生长指数G均为0,按照GB4789.28-2013[3]要求,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生长指数G≤1,所以,这4种选择性培养基的选择性均符合要求。
2.3 非目标菌特异性比较
将奇异变形杆菌CMCC49106划线接种于CAS培养基上,(36±1)℃培养24~48 h,菌落较小,呈无色,其菌落特点符合使用说明书判定。
2.4 人工污染品沙门氏菌检测结对比
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对3种样品的沙门氏菌见表2。
可以看出,检出情况略有不同。纯牛奶、生猪肉和肉馅中沙门氏菌的检出限分别为1、10、10 CFU/mL,
3种样品的背景菌落数对目标菌的检出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背景菌落总数越高越复杂,对目标菌的检出影响越大。在目标菌加标终浓度相同的情况下,CAS培养基要优于其中XLD、HE、BS培养基。
3 结论
作为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分布广泛、危害巨大,是引起食源性细菌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4-5]。因此,针对沙门氏菌的分离和选择开发了许多选择性培养基,如何选择和利用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和适用于食品样品的选择性培养基,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够检出目标菌,所以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选取很关键。通过此次验证,4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的目标菌生长率、生长指数和显色培养基的非目标菌的特异性,均符合要求。人工污染样品检测实验中,低背景微生物污染的样品中CAS、XLD、BS和HE培养基的检出限相同,高背景微生物污染的样品中,CAS培养基要优于其他3种选择性分离培养基。CAS培养基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沙门氏菌,培养后会出现单一的紫色菌落,其他三种选择性培养基会出现多种不同的菌落形态。BS培养基培养沙门氏菌菌落可以呈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灰色或灰绿色;XLD培养基培养沙门氏菌菌落可以呈黑色
呈粉红色带黑色中心、黄色;HE培养基培养沙门氏菌菌落可以呈蓝色、蓝绿色或黄色,只有CAS培养基能够清晰简单的将沙门氏菌的菌落分离出来。综上所述,显色培养基CAS在分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效果比BS、XLD、HE培养基要好。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尤其是大批量的样品检测中,应灵活运用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减少漏检。
显色培养基成品由于其使用方便,灵敏度高,使其成为微生物快速检测新技术最有潜力的方向之一,但是其也面临很多问题,尤其是培养基质量方面。由于显色培养基的强大需求量,培养基市场上有很多厂家生产,质量优劣存在差异,实用性也有所不同,所以在选购培养基时,一定要对其质量进行验证,建立起自己实验室的一套工作程序,使显色培养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实验室工作。另外,在使用选择性分离培养基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时,应充分考虑样品的污染程度,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时间,从而避免漏检和假阴性检测结果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陈茂义,胡 婕,刘建昭,等.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XLD、SS、HE分离食品中沙门菌效果比较[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4):12-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4789.4-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测[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GB4789.28-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S].北京:中国国家标准出版社,2013.
[4]叶梁银,昝川南.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方法研究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1):181-182.
[5]姚大伟,江 芸,徐幸莲,等.生鲜猪肉中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J].食品科学,2012,3(24):210-214.
作者简介:黄耀雄(1989—),男,助理工程师;专业方向为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