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实物、图片的教学对刚入学的培智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尊师爱校、爱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 具:挂图
一.教学过程:常规教育。 1. 认识同学、老师。
2.说明上课要求:师生问好,上课要坐好,有事要举手,不要随便讲话。 二.带学生参观学校环境。 三.看图教学。图一:
1.教师对照书上的插图进行启发,引起学生看图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介绍:这幅图是新学年的开始,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2.指导学生按照从左到右、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画面内容。
3.根据图回答问题:图上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图中有几名 学生?几名老师? 图二: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内容。 2、 回答问题:
(1)他们都在做什么?
(2)数数图中共有多少个人?
(3)女同学有多少个人?男同学有多少个人?
(4)扫地的有几个人?浇花的有几个人?踢球的有几个人? (5)向日葵有几朵?小鸟有几只?月季花有几朵? 四.巩固练习。
1.让学生复述图中的内容。 2.表演图中人物的行为。 五、 总结。 六.作业。
1.看1~3页图画,理解图意。 2. 预习4~5页内容。 9月7 日
课题:认识大、小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词语的含义。 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进行比较对照,初步理解“大、小”词语的含义。 教具:几种大小不同的球类实物和图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出示上节课教学的图画,让学生说说图上的各类物体的个数。
2.出示4个正方形,5个三角形,8个圆形,请同学分别数一数每种图形的个数。 二.新课。
1.让学生观察教科书第4页上的三组图后回答问题: (1)他们分别在做什么?
(2)出示足球和皮球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
(3)出示皮球与乒乓球让学生再比较他们的大小。
2.教师贴出牛和羊的图片,让学生指出谁大谁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在牛和羊的图片下面贴上“大、小”的卡片。
1.鸡的图片,让学生比较谁大谁小。
2.教师再运用水果、学习用品等的比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大、小”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五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观察后,指出每组图中物体的大小,在观察第二组图时教师把其中的两两出示,盖住其中的一个物体,让学生指出谁大谁小。
1.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指名学生区别他们的大小。 一.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大小”,同学们都掌握得很好,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要多注意观察,分辨出物体的大小。 二.作业。教科书第5页上的“做一做”,练习一中的第1题。
9 月12 日
课题:认识“长、短”: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长、短”的含义。 重点、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长、短”的含义。 教 具:一长一短的毛线、铅笔、纸条等 一. 教学过程:复习。 1. 出示两组图片。
指名说出每组中两个物体谁大谁小。 2指名板演,把每组图中的大的画上“”。
教师先说明要求,并进行示范后再让学生做题。 二.新课。
1.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
页上的图画,然后提问:图上的两个小朋
友在做什么?他们手中拿着什么?他们的铅笔有什么不同?谁的铅笔长, 谁的铅笔短?
2.教师出示书上方框中两支铅笔的形状,让学生体会“长、短”的含义, 并教学“长、短”的手势和读法。
3. 在黑板上画出两组图形,让学生先比较出谁长谁短,再让学生上黑板 把长的打上“√”。
4. 教学“长、短”的辨证关系。
出示一组三支各不相同长度的铅笔图形,教师把其中的两两出示,盖住其
中的一支铅笔图形,让学生指出谁长谁短,从而使学生理解“长、短”是相比 较而存在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三.巩固练习。
1 ,做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做第2题。 四.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短”,下课后,同学们自己可以找一些物体比一比,看看哪个长,哪个短。 五. 作业。
练习一的第2题。 教学反思: 4
9月13 日 课题:
认识“多、少”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少”词语的含义,会分辨物体的多与少。 重点、难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少”词语的含义,会分辨物体的多与少。 教具:两串葡萄挂图,“多、少”词语卡片等。 一.
教学过程:复习。
1.在黑板上画出水果图形,要求学生在大的上打“√”。 2.
在黑板上画出铅笔、小尺图形,指名学生上黑板把短的圈起来。 3.复习“长、短”、“大、小”的手语。 二. 新课。
1.出示两串一多一少的葡萄挂图。(1)
引导学生观察图,教学“葡萄”的手势和口语。 (2) 引导学生比较出每串葡萄的多、少。 (3) 贴出“多、少”词语卡片在相应的葡萄图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4) 带领学生齐读“多、少”。
(5)指名学生认读“多、少”。
(6)拿去“多、少”词语卡片后让学生看图说“多、少”。 2. 课堂练习。
三.巩固练习。 1. 做第7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做练习2题。
3.运用实物演示“多、少”。 四.小结。
五.作业。 练习一第3题。 9月15 日
课题:认识“同样多”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了解“同样多”的含义。 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了解“同样多”的含义。 教具:萝卜、小白兔图片各4张,多种几何图形若干张。
教学过程:复习。1.把大的用“√”画出来。2、多的圈起来。 一、新课。
1.教学“同样多”。
(1)教师贴出实物图问:有几个萝卜?有几只小白兔? (2)对照图提问:
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白兔够不够?教师边连线边说: “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白兔”。 再问:
“有没有多余的萝卜?”“有没有多余的小兔?”教师再说明:“一个萝卜对着一只小兔,卜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萝卜和小兔同样多。 板书课题:同样多
2. 操作。(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2个●。
提问:在圆形旁边对着圆形摆正方形,要求■和●同样多,谁能摆?(2) 请一名学生到前边摆,其它同学在下边动手摆。教师在黑板上竖着摆 2个,在圆形旁边对着圆形摆正方形,摆的和●同■样多。 再让大家看一看自己摆的和黑板上的一样不一样。
一.巩固练习。完成第9页“做一做“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加以指导。
二.作业。让学生利用各自的学具在课桌上摆“同样多”。 教学反思:有4名同学对“多些、能较好理解,“同样多。。。比。。。 多、。 。比。。。少”这几个词大部分学生都不太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减法打好基础。 1.出示数字卡片1和2,分别让学生读一读, 2.提问:2和1比,谁大?
3.出示2 提问:它表示2可以分成几和几?还表示1和1组成 几? 四.小结。
五.作业。在田字格内书写“2”。 9月 28 日 课题:“3”的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3,并知道3以内书的顺序,回比较3以内书的大小,掌握3的组成。
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3,并知33 以内书的顺序,回比较
3以内书的大小,掌握3的组成。
教具:3的主题挂图、计数器、小棒、方块、2和3的组成。 一.教学过程:复习。
1.出示和2的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说出是几。 2.教师板书:2
引导学生说出:2可以分成1和1。 二.
新课。 1.数数量是3的物体。(1)引导学生观察“3”的主题画,回答问题:图上的工人阿姨在做 什么?图上有几位工人阿姨?图上还有什么东西的数量也是3? (2)
学生操作。让每个学生拿出3根小棒。教师出示一个三角形,告诉学生叫三角形,让学生小棒摆出一个三角形,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摆。提问:摆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 2.认数字3。 (1)领读两遍“3”。(2)指名认读“3”。 3.教学3以内数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边演示边提问。 (2)引导学生操作。
(3)教师出示点子图,先贴1个点子,让学生说出“1”后,在图下 写上“1”,再分别出2个点子和3个点子的图,并在点子图的下面分别写“2”和“3”。教师按顺序带领学生把3个数读一读。
4.2和3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左边摆2块,右边摆3块,提问:左边有几块?右 边呢?板书“2“3” 2和3比,是2比3大还是比3小?”
教师:23小,边说边2和3的中间写上“〈”,指“2〈 3”表示3小,读作“2小于3”领读。
(2)出示方块图,左边摆3块,右边摆2块,提问:左右各几块?板 书:“3、2。 “3和2比,谁大?“
教师:3和2比,3大。也就是3比2大,边说边写出“3 〉2”,读作“大于”。 5.3的组成。指导学生把3根小棒分成两组,得到:3 和3
领读,3可以分成2和12和1组3。领读,3可以分成1和,和2组成3。 6. 教学3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2页的“做一做”第1题。 2. 做“做一做”的第2题。 四.小结。
五. 作业。 在田字格里书写“3”字。
教学反思:数字“1、2、3”的认识比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认识, 但是,其中比较大小环节,对新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对“>、<”的认识 不够,他们根本不知道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符号,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这 只是一个笔画而已。 19
10月31 日
课题:加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地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认识“+“=”。 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地口算得数是2、3的加法,认识“+和“=”。
教具:复习中的3幅图,点子土图卡片,2个三角形和3个小圆形。 一.教学过程:复习。
1,3个学生上黑板,看图写数。
2.教师的右手和左手各拿一张点子图卡片,让学生说出几和几组成几。 3. 让学生看图在方框里填数。 二.新课。 1.教师出示左手一根小棒,问:这是几根小棒?接着再出示右手的一根 小棒,问:这几?然后把左手里的1根小棒和右手的1根小棒合起来,问:这是几根小棒? 教师讲述答案原因。
教师小结:我们把左手的一根小棒和右手的一根小棒合起来也就是加起 来,所以说是用加法计算的。(板书:加法)
2.25页上的气球图进行演示,让学生加深认识加法的含义。 3.出示小朋友做游戏图,边演示边讲。 4.以小猫玩球的图,用同上方法演示:“1+2=3”。 5. 摆图形,手加法算式。(1)摆三角形。 (2) 摆圆形。
三.巩固练习。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 四.小结。 五.作业。
教科书第26页“做一做“的第4题。
教学反思: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小棒或借助5以内数的组成理解加法的意义,读写出加法算
式,并能正确计算加法 20
11月 3 日
课题:加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继续帮助学生认识加法的含义。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继续帮助学生认识加法的含义。 教具:课件
一.教学过程: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 2、1、3,指名读数。
二,教师出示图,指名说组成。
三.出示练习五的第
1题中的小花图或让学生打开书,仔细看图,理解图意, 再让学生在方框里填数。 四.出示练习五的第 2题看图计算。
让学生仔细看图,理解图意,知道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计算,再填出得数。
五.做练习五的第3题。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并提问:这个算式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 (2)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2+1”,并提问:这个算式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 我们要用小棒摆应该先摆几根,再摆几根?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 (3)让学生用小棒摆“1+2”,做法同上。
(4)教师领读黑板上的3个算式,再指名多名学生读算式,教师再领读一 遍,并且边读擦掉得数。 先按顺序指读,再打乱顺序指题集体读题说得数。 六.做练习五的第4题。 七.作业。
练习五的题1、3、4题。 教学反思:
对理解加法的意义较好,也能看图例出加法算式,但在计算结果,仍 有几位同学常出错,多注意加法计算训练。 21
11月7 日
课题:4的加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 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 教具:课件
一.教学过程:复习4的组成。 二.新课。
1.出示33页上的汽车图(1)。
先出示3辆汽车,停一会再出示1辆汽车,提问:这里有几辆汽车? 用什么方法计算?要算几加几?
学生回答后,再问:3+1等于几? 带领学生读算式:3+1=4 2.分步出示汽车图(2)。 让学生观察图后,回答: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3 让学生说出得数。 带领学生读算式:1+3=4
3.引导学生结合两幅图观察两个算式的异同点。 4.摆梨卡片。
教师在黑板上摆卡片,指名学生上黑板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书上的方框里。然后启发学生说说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1等于几?怎样想1+3等于几?最后让学生把3 个加法算式读两遍。 三 巩固练习。
1.让学生看算式摆小棒,写出得数。
2. 35页“做一做”的底1题,分别指名学生说说图意,再让学生独 立填空。 3.让学生做第2题,写数字,要先描后写,注意书写规范。 四.小结。 30
11月30 日
课题:4的减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4减几的减法。 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计算4减几的减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口答。 二.新课。
1.分步出示34页熊猫图(1),4只熊猫的集合图,引导学生说说图意。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提问,得出:4 – 1 = 3。 2. 分步出示熊猫图(2)。
边看图边提问,引导学生得出:4 – 3 = 1。 3.比较两幅图和对应的两个算式。
4. 摆三角形卡片。教师在黑板上边演示边讲解算式:4 – 2 = 2 三.巩固练习。
1.做34页的“摆一摆”。 2.做34页的“想一想”。 四:小结。
五.作业。教科书第35页“做一做”的第3、4题。 31
12 月2 日
课题:5的减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5以内的减法。 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具:桃子图片,点子图
一.教学过程:复习.口算。2出示5的组成卡片,让学生口答,要求学生口答“2和组
成5”,“5可以分成3和2”。 二.新课。
1.板书课题:5的减法。
2.教学5减几 (1)教学5-1 = 4 出示桃图(1),先出示5 个桃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一个桃,提问:
一共有几个桃?用虚线圈上一个表示什么意思?要求还剩几个桃,用什 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
“去掉的一个是从几个里面去掉的?几减几?”板书:5-1”。 “5-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5-1=4”,学生齐读算式。 (2)教学5-4=1 出示桃图(2),先出示5个桃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 4个桃,让学生说说图意后,提问:“要求还剩几个桃,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几减几?”板书:“5-4”,“等于几?”板书:“=1”。学生读算式。
(3)对照两幅图和相应的算式,使学生明白从5个里面去掉1个还剩 4 个,从5个里面去掉4个剩下1个。 (4) 教学5-2=3 (5) 教学5-3=2
(6)对照两幅圆形图和相应的算式,启发学生说出:从 5里面减去2 等于3,从5里面减去3等于2。 三. 巩固练习。
1. 指导学生做42页上“摆一摆”的题目。 2.完成42上“想一想”的题目。 四.小结。 五.作业。
练习七第6、7题。 教学反思: 32
12月5 日
课题:6的减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用6的组成计算6减几的减法。 重点、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6的组成计算6减几的减法。 教具:动物磁铁3种。 一.教学过程:复习。 1.看算式说得数。 2.口答。 二.新课。
1.教学6 –1和6 – 5 。 (1)出示鸡的集合图。
教师演示,提问并让学生说出方法和算式。 教师板书:6 – 1=5、6 – 5=1。 (2)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个算式。 2.教学6 – 2和6 – 4 。
教师通过摆正方形让学生列式:6 – 2=4、6 – 4=2。 3.教学6– 3 。
让学生自己摆6个三角形列式、计算,得出:6 – 3=3。 齐读5个算式。 三.巩固练习。
1. 完成56页上的“做一做”。 2, 指导加、减法算式的写法。 3.完成练习九的第9题。 四.小结。 五.作业。
练习九第10题。
教学反思:通过几天6以内数的复习学生对7的认识和加减法学习比较6
的加减法相对好些。由于基本素质较差,教学中难度很大,进度慢,教学质量不太好。
37
12月10日 课题:连加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以内的连加计算。 重点、难点: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理解连加的意义。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看卡片口答得数。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5朵红花和4朵黄花图。
提问“图里告诉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在花图的下面画括号,在括号 下面写“?朵”。
“括号表示什么?”“?朵”表示什么?“怎样列式?等于几?” 教师板书:5+4=9 二、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3只小鸡的图片,再贴出2只小鸡的图片,然后, 边在小鸡图的下面画括号写上“?”边提问:
“一共几只小鸡?怎样列式?等于几?”板书:3+2
教师再贴出1只小鸡图,并把小鸡图下面的括号延长,再问: “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怎样才能算出有6只小鸡?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算理:先把原来的3只小鸡和又跑来的2只小鸡加起来是5只小鸡,再加上最后跑来1只小鸡就是6只小鸡。 教师:“以前计算的加法都是把两个数加起来,现在这道貌岸然题是要把3个数加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连加’。”教师讲述连加题的方法:要先算3加2是5,再把5和1加起来就是6
只小鸡,随讲随板书:3+2+1=6 三、巩固练习。
1、做111页“做一做”的第1题。 2、做第2题。
教师把第1小题写在黑板上,提问:这个迦加式题要先算几加几?等于几? 教师边讲边迦线、填数。
接着提问:再算6加几?最后等于多少?
第2小题让学生自己做在书上,做完集体订正。
3、 做第3题。 四、 小结。
五、作业。练习十八第2、3题。 教学反思:
学生对连加的含义已理解掌握,但对计算方法有1~2个学生还没有掌握,总是把前两个数的和写到等号后面。本人将对这少数学生进行辅导补救。 38
12月14日 课题:连减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连减计算。 重点、难点:理解连减式题的含义。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连加式题卡片。2、教师读题让学生说得数。3、看图列算式。 二、新课。
1、在黑板上贴出画有8个五角星的纸条,提问:“有几个五角星?”“去掉几个?还剩几个?”
“用什么方法计算?几减几?”“又去掉了几个?还剩几个?”“是怎样算出还剩4个五角星的?(先从8个里去掉3个,再从剩下5个里去掉1个。也就是8减3再减1) 教师揭示课题:连减。
教师问学生这样的连减式题是怎样算的?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概述:计算连减式题,比如8-3-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做112页的“做一做”的题目。
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2、3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练习十八第5~8题。
教学反思:学生对连减法的含义能够理解,计算也较熟练,但对着图例连减算式有少数几个学生总是找不到总数,常用剩下的数去减画去的数,待辅导纠正。 39
12月17日
课题:连加、减混合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混合计算。 重点、难点:理解力加减混合计算式题的含义。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1、看式题卡片口算复数。2、出示板演题。 二、新课。
1、教师出示金鱼图。提问: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金鱼?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3”然后从鱼缸里拿出2条,提问:拿出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3-2。
教师说明:这个算式里有加法,还有减法,是加减混合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加减混合计算。 板书课题:
教师说明:这种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讲述:这道题4加3在前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在
算式后面写“=5”。
2、教师在黑板上贴4只鸽子,再把其中一只移开一些,提问:原来有几只鸽子?飞走了几只?还剩下几只?
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1,然后贴出2只鸽子。) 又飞来2只鸽子,现在一共有几只鸽子?怎样计算?指名把算式说完全,教师在4-1衙面接着写“+2”。
教师指着算式说明算理。引导学生看算式回答:第1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做116页上的“做一做”的题目。 2、做练习十九的第1~3题。 四、小结。
五、作业。练习十九的第2、4题。
教学反思:加减混合运算是继连加、连减之后的又一个难点刚学习就有不少学感到困难,不少学生会把两种运算混淆,教学的时间表较短,但大部分时间是花在导上。这部分的教学用了较长的时间。后期效果还比较好。 40
12月20 日 课 题:总复习
教学目标: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达到牢固、全面的掌握。 重点、难点:通过综合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达到牢固、全面的掌握。 教具:小黑板
一、教学过程:复习加、减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1、什么叫加法? 2、什么叫减法?
3、记时比赛,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复习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1、完成练习二十的第20题。 2、完成补充题。
三、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四、复习填未知加数。
五、质疑问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六、作业。练习二十的第21、22、23题。
教学反思:这一小节是对本学期知识的一个小复习,从这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10以内握较好的,薄弱环节主要是在数序、数的大小比较和图式应用题上。这三个环节在复习时作为重点来进行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能较好地掌握,为下学期进一步学习20、100以内加减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