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达标测试 一、读拼音,写词语。
周瑜dù jì( )诸葛亮的才干,借与诸葛亮shāng yì( )军事之名,要其三天造十万支箭,还希望诸葛亮不要tuī què( )。诸葛亮立下军令状,yǔn nuò( )按期交箭,绝不会chí yán( )。交箭之日,诸葛亮diào dù( )二十只船驶近曹营,让军士擂鼓nà hǎn( ),诱曹军放箭。清晨诸葛亮满载而归,周瑜了解了借箭的经过后,赞叹诸葛亮shén jī miào suàn( )。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石窍(qiào) 石碣(jié) 石碗(wǎn) 完璧归赵(bì) B.镌刻(jüān) 瞑目(mín) 遮闭(zhē) 踉踉跄跄(qiāng) C.猕猿(mí) 侮辱(lǔ) 胆怯(qiè) 抓耳挠腮(shāi) D.缦子(màn) 都督(dū) 水寨(zhài) 喜不自胜(shèng)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带:A.携带 B.含有,呈现 C.引导,领 ①蔺相如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 ) .②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完成了本次大扫除任务。 ( ) .
(2)胜:A.胜利 B.优美的景物或境界 C.能够承担或胜任 ①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 ( ) .
②《西游记》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 ) .3.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反问 E.夸张 F.设问
(1)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 (2)大虫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 ( ) (3)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 )
(4)石猴是那么顽皮,那么勇敢,那么聪明。 ( ) 4.结合语境选择成语或歇后语填空。
A.完璧归赵 B.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C.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D.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E.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1)六月的天,犹如________。刚才还晴空万里,突然就乌云密云,雷声隆隆了。 (2)在讨论是否去郊外秋游时,班长是________,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3)我们要搬家了,很多旧东西都成________的了。
(4)借了别人的东西,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别人时,可以用________这个成语来幽默一下。 (5)他这个人性格直爽,说话办事从来都是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 B.《草船借箭》根据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改编的 C.《将相和》中的“将”指廉颇,“相”指蔺相如 D.《猴王出世》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三、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 1.《将相和》根据《____________》改编,作者是____代的________。这部书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如________、_______。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被鲁迅先生称为
“________________”。 2.《草船借箭》让我们认识了________的曹操、________的周瑜、________的诸葛亮,这些人物形象家喻户晓。这个故事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书中还有《____》《____》等广为流传的故事。 四、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将相和(节选)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从文中选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______________。 2.用“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3.蔺相如手下的人说蔺相如怕廉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怕廉颇 B.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不怕廉颇 C.为了赵国的利益,蔺相如避开廉颇
5.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后,他是怎么做的?请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6.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我们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廉颇是一个__________的人。
五、阅读选文,完成练习。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寻不见娘。走不得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段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shì舔)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cǔn想)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shuò扎,刺)那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李逵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chè抽,拉)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靶(bǎ),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
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hàn下巴)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勾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次日早晨,李逵来收拾亲娘的两腿及剩的骨殖,把布衫包裹了,直到大圣庵后掘土坑葬了。
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掘土葬母 C.不见老母 D.再除双虎 ( )→( )→( )→( )
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不少于三处)
武松打虎 在景阳冈打虎 李逵杀虎 在沂岭杀虎 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节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六、习作。
请在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 1.缩写《李逵杀虎》
要求:保留主要情节,注意前后连贯,突出重点,语言简洁,不超过300字。
2.中国古典名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对名著中的人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吧!说说你最佩服谁,他有哪些值得你佩服的地方。要求语句通顺,题目自拟,4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妒忌 商议 推却 允诺 迟延 调度 呐喊 神机妙算 二、1.A
2.(1)①A ②C (2)①C ②B 3.(1)E (2)A (3)D (4)C
4.(1)B (2)D (3)E (4)A (5)C 5.B
三、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汉 司马迁 示例:屈原 项羽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示例:谨慎多疑 心胸狭窄 足智多谋 三国演义 示例:桃园三结义 火烧赤壁 四、1.负荆请罪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秦王我都不怕,更不会怕廉将军。 3.他们发现蔺相如远远看见廉颇就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4.C
5.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6.示例:不畏强暴、顾全大局 勇于改过 五:1.水浒传 施耐庵
2.C A D B 3.示例:
杀一虎 杀子母四虎 赤手空拳打虎 用刀杀虎 保命杀虎 报仇杀虎
4.示例:我更钦佩武松。因为李逵简单、鲁莽,是凭着刀和自己的蛮力杀死了老虎。武松更为机智,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他没有靠蛮力去和老虎搏斗,而是用了三个“一闪”先消耗掉老虎的精力,他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 六、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