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活动实施⽅案
由于我校地处⼭区,教师流动频繁,教师普遍年轻,使得我们在教师的培养上、在教师的授课⽔平提⾼上都与其它学校存在着较⼤的差距,为了能缩⼩差距,提⾼教师的授课⽔平,使学校和每位教师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为此,根据学校⼯作和教学⼯作计划决定在第6周开展“提升教学⽔平、打造精品课堂”青年教师磨课活动,具体⽅案如下:⼀、活动⽬标
1.“磨课”:磨课教师确定磨课课题,教研组围绕本节课,经过教研组全体教师历时⼀个⽉打磨,采取多种形式(备课、说课、讲课、评课),反复深⼊地研究、探讨,再由这位⽼师多次重上,通过“磨课”,打造出较⾼⽔平的精品课,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
2.把“磨课”模式化,主题模式是:落实“参与式活动单元导学”教学模式。3.发挥教研组长和⾻⼲教师的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成⽴活动领导⼩组组长:成员:三、活动过程:
1.具体操作时间及⼯作安排:
(1)第⼀周(3⽉28⽇-4⽉1⽇)各教研组进⼊“磨课”准备阶段——培训学习、制定具体实施⽅案、确定课题及磨课教师。集体
备课,通过说课交流,集体研讨,从教学⽬标的确⽴、教学重点的体现、教学过程的设想、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反复思量,看哪些地⽅是可以配合教学过程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与磨课教师⼀起讨论,提出各种思路。磨课教师按照说课中出现的问题进⾏整理、修改、完善⾃⼰的教案。
(2)第⼆周(4⽉5⽇—8⽇)⼀磨:上课研磨(上课、听课、评课),磨课教师第⼀次公开课展⽰,全体教师参加听课,每⼈按要求做好听课记录,写好评课稿,采取评课的形式,磨掉不⾜。磨课教师根据⼤家的意见和建议,对⾃⼰的课进⾏修改和完善。
(3)第三周(4⽉11⽇—15⽇)⼆磨:磨⼆次上课,磨课教师第⼆次公开课展⽰。教研组成员关注磨课教师前后两节课所作出的调整及调整后的效果,课后进⾏集体评课,集思⼴益。磨课⽼师对⾃⼰“磨课”过程进⾏反思,形成个⼈教研成果(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得体会等)。参与磨课活动的教师对整个过程加以反思,写出⼼得体会。
(4)第四周(4⽉18⽇---22⽇)三磨:校内公开展⽰各教师“汇报课”,各教研组展开经验交流活动并将活动结果形成书⾯材料。
四、活动要求
1.由教研组长全程组织活动的开展,并做好相关培训学习,领会“磨课”活动精神。2.学校领导全程参与“磨课”活动,协助教研组长组织好每个环节的活动,为⼤家搞好服务。3.要求⼤家积极参与,深⼊研究,⼒求活动效果最优化。
4.定好教材和磨课教师后,要求参与集体备课,参与组内的每⼀次磨课活动,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份评课稿),献计献策,充分发表⾃⼰的见解。
5.磨课教师要虚⼼听取教师评议,积极收集相关资料,灵活整理,认真反思。五、磨课教师名单⽂科教研组:理科教研组:英语教研组:
⼆〇⼀六年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