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防治水工作计划
一、地面防治水
1、对井田内的地表积水区及河流逐一进行调查,查清汇水情况,疏水情况及有关水利工程情况。
2、对季节性积水区做出预测预报,一旦出现积水区向井下渗漏,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抽排、填平等防范措施。
3、查明工作面采空区的塌陷情况、雨季是否会形成积水区及向井下渗漏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保证井下的安全生产。
4、雨季“三防”工作是地面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在雨季来临之前,要对全矿范围内的雨季“三防”工程进行全面调查,对可能形成水害的地点逐一逐项排查,合理安排雨季“三防”工程。
5、建立地测管理机构,成立雨季“三防”领导小组 对雨季每次降雨时和雨后要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陷落现象,一旦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要加强雨季“三防”的宣传工作,提高职工的抢险救灾意识,切实搞好雨季“三防”工作。
6、井口和工业场内建筑排水沟、渠,必须保证降雨和生活水全部排出场地之外,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通过排水设施外排,并避免再渗入井下。
二、井下防治水:
1、从我矿水文地质情况来看,水害类型主要是顶板裂隙水、第四系松散空隙含水层及采空区积水,由于奥灰水水位标高680m左右,低于3号煤层最低底板标高,岩溶水对狂坑充水没有影响,矿井正确涌水量为4m/h。受雨季气候影响,井筒淋水与顶板淋水的防治也将成为我矿今后防治水工作的重点。
2、采空区积水
矿井2005年前采空区,回采后形成一定范围内的采空区积水,今后生产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保证井下生产的正常,其采空区积水对井下安全生产暂不构成威胁。
三、防治水措施:
1、地测机构要及时提供准确的地质、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面的涌水量可以通过已掘巷道的观测值有水文地质公式进行预计。
2、掘进过程中要完善排水系统,排水能力必须能够满足工作面的需要,作业规程中要有胜利的排水措施。
3、及时对工作面进行水文地质的现场观测,同时随时掌握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查清水患原因确保生产安全。
3
4、加强对导水构造的分析和调查,对于存在的陷落柱及断层落差较大、导水性较好的区域,要按规程留设保护煤柱。在接近导水构造前要进行探水,做到“有掘必探、先探后掘”。
5、采用钻探、物探相结合的办法,查明受水威胁的采掘地点赋水情况。
6、加强雨季防治工作。
煤矿抗洪救灾抢险预案
由于煤炭生产主要是地下作业,煤矿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经常受到顶板、瓦斯、水、火、粉尘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加之雨季来临,为了保护煤矿人民生命财产及煤矿安全生产,提高防患意识,编制抗洪救灾抢险预案。
一、成立抗洪救灾抢险指挥部: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 员:
二、矿井水灾可能发生的性质、原因预兆:
我矿正常涌水量为4m/h,最大涌水量为6 m/h,水源主要有地下水,含水层水、老空积水、地表水、大气降水、生产用水。井下主要受水威胁的地点有采煤工作面及其采空区,穿过断层或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地点,与周边煤矿相邻处。地面受最高洪水位威胁的井口,采空塌陷裂缝处,不及时充填或充填不实,一旦遇到大雨或暴雨时,地表水从塌陷采空区裂缝进入井下,钻孔封闭不良,成为人工导水通道等。
三、煤矿抗洪应急处理预案:
1、组织人员对河流、防洪渠及各排水通道采空塌陷裂缝处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引起漏水的地表裂缝、塌陷、废弃钻孔等及时用粘土充填或用水泥堵塞,构筑坚固的排水沟
3
3
和防水坝。
2、定期组织专职的防治水人员召开防治水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防治水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力宣传雨季“三防”工作,提高职工防范意识。
3、配备防洪预算资金,配足防洪装备和材料,任何人不得挪用或它用,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煤矿救灾处理预案:
1、由于雨季气候变化无常,一旦发生大雨或暴雨天气,首先应向井下工人通报,使井下工人做好预防工作,对采空区、采掘工作面等有可能遇灾的地点加强预防措施,做好救灾的思想准备。
2、加强对井口的戒备,安排专职人员提高警戒,一旦有可能威胁矿井时,必须通知有关领导组织救灾工作。利用沙袋围堵井口,疏通河道,留意水位情况,做好对外联系和抢险救援工作。
五、煤矿抢险处理预案
1、抢险人员必须沉着冷静,了解或判断事态的性质与灾害程度,调动人员利用现在的设备和工具材料抢险。
2、一旦井下发生涌水事故时,应选择安全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进行抢险自救。
3、在撤出灾区的同时,根据突水地点、水源的涌水量,采用其它堵水措施保护排水设备正常运行。
4、在撤出灾区的同时,一定要清点人数,确认还有人员未撤出时,要根据事故前他们所在的位置,分析该处尚有生存条件,计算他们可以生存的时间。根据实地情况进行抢险,如不具备抢险条件,立即汇报救援,不可盲目行事。
总之,我们一定要加强防范,做好雨季前的“三防”工作,认真落实“防治水计划”。加强警戒,提高抗洪救灾抢险能力,确保煤矿人民财产不受损害。
编 制: 审 核: 安全副矿长: 技术副矿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