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控实施工作方案

来源:伴沃教育
万源市钟亭乡中心小学校 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等文件要求,现制定我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内容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明确 规定:内部控制是单位对经济活动的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是我单位履行职能、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为做到自我约束和规范,我们的控制目标为: 1.经济活动合法合规。采取必要的措施合理保证预算收支等各类经济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2.各项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加强资产管理,做到资产实物与财务情况相吻合,合理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3.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可靠。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客观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4.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预算管理,为完成各项财政任务提供资金保障,合理分配各项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作为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在我单位内部逐步完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分立的机制,发挥制度和流程的控制作用,有效预防腐败。

(二)实施范围

内部控制规范实施的范围包括:本单位。

要充分利用已经开展的梳理工作和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等已有成果,结合本次内控工作的具体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三)实施原则

在我单位制定实施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时,应当到: 对单位预算收支的全过程进行控制,资金走到哪里,内控跟踪到哪里。

突出重点,监控一般,对关键控制点和关键岗位要特别加以防范。

要相互牵制和制衡,各项收支业务的决策、执行、监督三个环节要相互分离,各环节的不相容岗位和人员要相互分离。各项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要行得通、做得到、可持续。

(四)工作任务

1.梳理并完善经济业务流程。全面梳理并完善预算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六大经济业务流程,同时明确各项经济业务流程中涉及到的部门、岗位、职责、权限等,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2.调整和明确职能分工。明确各项经济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涉及部门、涉及岗位及岗位职责,解决跨部门协调问题。对部门间和部门内职责分工不合理处理进行整。

3.建立关键岗位责任制。对各项经济业务涉及的岗位,尤其是关键性岗位,明确岗位职责权限、人员要求等。建立健全关键岗位人员的培训、评价等制度。

4.明确经济业务的权限分配。针对不同的业务支出,设置不同权限的分级授权审批,控制风险避免审批权限高度集中。

5.建立内控评价与监督制度。建立内部监督、风险评估和内控评价制度,确保我单位内部控制能够有效实施、发挥作用并适时更新。

二、基本要求

我单位实施内部控制,要通过机构设置、职能分工、岗位责任制、归口管理、三权分离等,将各项经济事项根据管理职能固化到具体的业务流程中,并对应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上。

1.预算该业务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等。

2.收支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票据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收支内部管理制度等。

3. 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预算与计划管理、政府采购合同管理、验收管理等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4.资产管理。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和资金的核查,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等。

5.合同管理。建设健全合同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财会部门与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收支管理相结合,建立合同履行监督审查制度等。

三、组织方式

成立了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实施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流程控制。按照内部控制要求,建立适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梳理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分析风险隐患,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有效运用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信息内部公开等内部控制基本方法,加强对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实现内部控制体系全面、有效实施。

(二)加强内部权力制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和定期轮岗,是制约权力运行、加强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措施。根据自身的业务性质、业务范围、管理架构,按照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要求,科学设置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岗位职责权限、权力运行规程,切实做到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并定期轮岗。

(三)建立内控报告制度,促进内控信息公开。针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实际情况,按照《内控规范》要求,积极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单位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应当作为部门决算报告和财务报告的重要组成内容进行报告。积极推进内部控制信息公开,逐步建立规范有序、

及时可靠的内部控制信息公开机制,更好发挥信息公开对内部控制建设的促进和监督作用。

(四)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加大考评问责力度。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是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制度,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通过自我评价,评估内部控制的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

五、工作步骤

按照《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要求,为保证单位内控建设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和按期完成,按照四个阶段开展工作。

(一)梳理排查阶段

以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为契机,根据《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的总体要求,对单位内控建设工作进行认真梳理,科学制定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办法和操作流程,确保内部控制覆盖单位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全范围,贯穿内部权力运行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规范内部各层级的全体人员,确保单位内控制度有效实施。

(二)培训指导阶段

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单位内的宣传、培训和学习活动,使各部门充分认识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各部门做好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准备工作。

(三)落实完善阶段

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和《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5】24号)的要求,结合业务内容、组织架构和管理特点开展内控建设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四)核查验收阶段

单位内控领导小组及联合工作组对各部门内控制度建设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全面推进单位内控建设工作。

万源市钟亭乡中心小学校 2018年10月22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