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因素名称 液化气 易发事爆炸、火灾、中毒窒息、其他伤害 故类型 1、未按规范安装,稳定性差、密封不良、防护不当、支撑不当、警示标志设置缺陷,安全装置未安装或安装不符合要求; 2、罐体、管道、阀门因疲劳、损坏等原因发生泄露,遇明火、静电火花、高温热源等,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3、因设备故障或错误操作造成泄漏,液化气体迅速气化,可造成低温冻伤。局部浓度过高可造成中毒窒息事故。 4、罐体腐蚀、储罐使用压力超过设计压力或充装过量,引发储罐爆炸 工程技术措施:严格按规定安装,设置温度、、气体泄漏报警、防雷防静电等安全措施。 管理措施: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危害因素告知牌。 加强安全管理及巡查,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严格落实每日安全检查:检查设备、电气线路、安全、应急等设施是否正常,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教育培训措施: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定期检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知识及紧急应对措施的熟悉程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及操作技能。危险有害因素 主要 防范 措施 应急处置措施 警 示 标 志 1.发生突发事件时,发现者立即向区域负责人 报告,区域负责人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现场应急处理,并报告公司领导、启动应急力量、必要时拨打110报警或120急救。 2.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区域作业 人员应熟悉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3.发生火灾时,立即呼叫和报告,同时组织员工就近用灭火器扑救初期火灾,及时关闭相关设备电源。 4.发生爆炸事故时,立即呼叫和报告,同时组织员工疏散。 公司值班电话 :xxxxxxx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街道应急办:xxxxxxxx 部门负责人:xxxxxxxxxxxx 安全部门负责人:xxxxxxxxxxx
液化气间应急处置卡
岗位名称 风险提示 液化气间 主要包括: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燃气泄露、其他伤害 事件类型及处置措施 1.发现火情,就近选取消防器材灭火; 火灾爆炸 2.如果火势太大,拨打“119”,等待专业消防人员到来。 3.发生爆炸事故,立即撤离现场并大声示警,通知附近人员撤离,及时报警 发现有人中毒和窒息时,立即呼叫或报告,将伤员移到安全地点,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对伤员进行救护,情况严重时,立即送医治疗。 1.立即停止工作,大声示警,疏散其他人员,关闭火源、热源,不可开启电器; 燃气泄露 2.在安全的情况下关闭阀门,情况严重,穿戴空气呼吸器关闭阀门; 3.通风排风,稀释泄漏源: 1.轻微损伤:立即用消毒剂清洗伤口周围,但要小心勿触及伤口如无消毒药水,可以用清水洗涤伤口,并用消毒纱布遮盖伤口。提醒伤者,若伤口发生红肿或刺痛时,应看医生。 2、眼睛受伤:外物入眼或眼睛被碰伤,用纱布将眼睛轻轻盖着送伤者到医院。 3.流血:若伤口没有异物,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并用手紧压该处;若伤口有异物,在伤口旁施压,包扎前放上敷垫来遮盖伤口包扎,提高并支撑受伤部位;如严重出血,立刻送常见伤害基础处理措施 医院。 4.骨折:稳定支持受伤部位,不要轻易移动伤者,用木棍和绳索进行固定,用护垫保护伤者,拨打救护车电话(120)或将伤者送往医院。 5.休克:使伤者平躺着,将他的头部靠低,尽量提高并支持他的足踝,松开伤者的衣邻及皮带,切勿给伤者食物、饮料、吸烟,随便移动伤者,立刻拨打救护车电话(120)或马上送往就近的医院 6.处理昏迷的伤者:评估伤者反应,轻摇肩膀,大声清楚向伤者发问,观察反应程度,发现伤者无反应,清除伤者鼻咽部位分泌物或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 使用救援器材;进入火场救援时必须穿戴空气呼吸器(检查气压是否充足)及消防服、灭火需站在上风向。 注意事项 自救互救;火灾发生切勿慌张,正确判断火势大小,如危及救援人员则应撤退,及时报警及报告安全人员。. 防止次生事故;气体火灾,第一时间关闭气源,使用ABC干粉扑救;火灾扑灭后需继续观察,防止回燃。 应急联系方式 内部 中毒窒息 企业负责人 安全部 应急中心 区域主管 外部 报警电话 110 火警电话 119 急救电话 120 当地政府应急办 当地安监部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