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搜索 :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来源:伴沃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思考 张万海赵佰明 县域经济是以县为行政区划的区域经济,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发 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是硬道理,加快贫困 地区的发展更为迫切。但在解决贫困地区发展问题 时,首先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通过对彭阳县 的经济与社会现状剖析,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跨 越式发展,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把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 经济和社会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它们 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与全国、全区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相比较,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彭阳县的经济 和社会发展处在低水平的相对协调状态。2007年, 彭阳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90443万元,比上年 增长1 3.0%。其增速位居固原市各县f区)第二,比 全区增速高0.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5019万元,增长8.0%;第二产业:Laern值20169 万元,增长24.6%;第三产业增加值35255万元, 增长12.4%。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全县大口径 财政收入为4599万元,比上年增长123.5%。全县 一般预算收入为2366万元,增长31.0%。2007年 末,全县常住人口25.3 5万人,自然增长率 10.34%e,比上年下降1.6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 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07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26719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7812.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266元, 比上年增长14.6%。年末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为5 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2万人,贫困人口比重由上 年的26.9%下降到21.6%。社会保障工作进一 步加强,社会保障水平有较大提高,社会保障覆盖 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 数2332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7922人,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414人,农村居民最 sTATIs1 Cs AND ECo oMY 团 2008年第2期 低生活保障人数19176人,社会救济人数24590 人,享受低保人员数占救济总人数的比例100%。经 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基本处于协调发展。但贫困地区 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通过外部力量的作用,优先 加快某一方面的发展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是必要 的。经济发展方面,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大规模 开发第一产业已不是现实,农业要发展,必须精雕 细琢,要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向管理和技术要效 益。但贫困山区人才缺乏,管理和技术更加贫乏;而 二三产业由于投资的环境仍然缺乏吸引力,加快发 展也比较困难。因此,通过中央和区级财政加大扶 持力度,加快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 段时期内应该优先选择的方向。贫困地区发展县域 经济,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抓项目是关键和第一 要务,要有产业的强力支持,产业的振兴必须要有 项目的持续拉动。彭阳就目前而言,要依托煤炭、石 油和矿泉水等优势资源开发,以建设固原市能源基 地为目标,动员全民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经济,培育能源工业,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现代 服务业步伐,努力增强二、三产业对县域经济的支 撑作用。 社会发展方面,必须优先考虑文化教育事业。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化教育 发展落后、人文素质还比较低。教育是一项基础性 工作,贫困地区人文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教育的发 展,也许它暂时不能明显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对提 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转变思想观念和培养创业精神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将越 来越明显。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不仅 能够夯实经济发展的内因,也增加了人民参与经济 发展和享有经济成果的机会。我县近年来十分重视 教育事业的发展,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了明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成效,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事业,一个地区优秀文 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今年,教育“两 基”迎国检,对进一步加强和提升教育基础设施建 设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此,必须持之以恒,努 力做得更好。彭阳历史悠久,人文环境较好。民风淳 朴,人民勤劳朴实,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实践中, 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 形成了“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 的彭阳精神。“彭阳精神”对彭阳的政治文明、物质 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将产生重大而有力的促进作 用,它作为彭阳建县以来取得的最大财富,继承了 历史,立足于现在,更着眼在未来,要不断赋予其新 的内涵。 二、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由于彭阳地处六盘山脉生态核心区,上大规模 的工业项目可能性不大,但并不是说贫困地区不要 发展经济、不上项目,在可能的情况下,让贫困地区 的经济发展更快些也是我们的愿望。彭阳处在山区 和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域,国家退耕还林(草)政策贯 彻实施以来,使彭阳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全局出发需要进行生态保护,这种形势免不了与 经济发展产生矛盾,解决矛盾的办法除了因地制宜 发展生产以外,要确保地区协调和分配公平,应该 建立起~套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和退耕还林后续 产业开发保障机制,让贫困山区的人民也能享受到 总体经济发展的成果。国家退耕还林补偿扶贫政策 的实施,这是很好的机会,这也可以当作是对贫困 地区农民的一种补偿,既是对农村扶贫工作的贡 献,也可以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要以落实新一 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为契机,全面实施生态建设 “813”提升工程,坚持封山禁牧,加强森林资源管 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快城乡大绿化进程,争创 “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 三、把握经济发展与居民增收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要广大人民群众收入 增加,生活质量提升,这也是天经地义的道理,也是 “三个代表”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尤其在贫困地区,如果经济增长却不能改善广大农 民的生活,这种增长就是无意义的经济增长。要处 理好经济发展与居民增收的关系,就要以科学发展 观为 区生 得到 断增 虽然 元,仍处在由基本解决温饱向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向 小康迈进的较低发展层次。以2000年的人均GDP 为基数,全国2020年翻两番将达到31432元,年均 递增7.2%;彭阳县需翻4.85番,年均递增 18.3%。以2006年的人均GDP为基数,彭阳县需 翻3.33番,年均递增17.9%。所以对彭阳来讲, 一切工作的主题是加速发展,快速发展,跨越式发 展。要在深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上下功夫,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 面提升草畜、马铃薯蔬菜和劳务三大产业,加快农 业产业化进程,壮大农村经济,努力促进农民收入 快速增长。 四、把握基础设施与提高生活质量的关系 要树立县域经济是富民经济的理念,重视发展 社会事业,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人民的生活质量不单纯由收入来决定,生活的便 利、环境的优美和文娱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更能给 人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具体地讲就是人们生活环境 质量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说,彭阳率先在全区开 展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非常正确。“平安彭阳”、“和谐 彭阳”、“生态彭阳”的建设,提升了彭阳发展的核心 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步伐,使生态文明村建设纳进了更加宏大美好 的蓝图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需要政府的扶持, 在贫困地区尤其如此。要继续扎实推进闽宁互学互 助对15扶贫协作,实施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任 务,认真搞好部门帮扶和社会扶贫,全面加快扶贫 开发进程。根据贫困地区群众的意愿,当前迫切需 要解决的是城乡居住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主 题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抢抓国家对农村加 大投资的机遇,积极争取实施各类建设项目,以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目标,着力整治农村的村 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努力改善人民群众的 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作者单位:彭阳县统计局) STATISTICSANDECONOMY 2008年第2期 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